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99)
2023(13546)
2022(11799)
2021(11077)
2020(9167)
2019(20947)
2018(20901)
2017(39358)
2016(21731)
2015(24370)
2014(24677)
2013(24617)
2012(22984)
2011(20890)
2010(21011)
2009(19099)
2008(18374)
2007(16148)
2006(14261)
2005(12902)
作者
(66490)
(55109)
(54850)
(51913)
(35242)
(26730)
(24796)
(21727)
(21173)
(20064)
(18855)
(18773)
(17801)
(17652)
(17170)
(16954)
(16548)
(16360)
(15803)
(15657)
(14000)
(13902)
(13430)
(12545)
(12424)
(12391)
(12334)
(12240)
(11368)
(11051)
学科
(88297)
经济(88211)
管理(57203)
(55662)
(44500)
企业(44500)
方法(35298)
数学(29949)
数学方法(29577)
中国(26635)
(24939)
地方(24806)
(21149)
业经(20656)
(19103)
农业(16968)
(16499)
(15298)
贸易(15283)
(14726)
(14673)
银行(14594)
(14497)
环境(14415)
理论(14284)
技术(14192)
(14172)
金融(14169)
(14007)
地方经济(13360)
机构
大学(307632)
学院(306822)
管理(117550)
(116102)
经济(113154)
研究(111894)
理学(100599)
理学院(99317)
管理学(97390)
管理学院(96847)
中国(81288)
科学(73171)
(68228)
(58842)
(57775)
研究所(53741)
(52274)
业大(50767)
中心(49652)
(46858)
农业(45089)
北京(44101)
(42886)
师范(42453)
(41209)
财经(40960)
(38791)
(37376)
(37143)
技术(35437)
基金
项目(210910)
科学(162739)
研究(151518)
基金(148577)
(131596)
国家(130453)
科学基金(109705)
社会(91481)
社会科(86458)
社会科学(86434)
(85256)
基金项目(79359)
自然(72868)
(71115)
自然科(71108)
自然科学(71085)
自然科学基金(69769)
教育(69038)
编号(62143)
资助(61646)
成果(51053)
(48817)
重点(47751)
(44661)
课题(44453)
(43382)
创新(40450)
科研(40380)
计划(39643)
发展(38039)
期刊
(136436)
经济(136436)
研究(92688)
中国(66352)
学报(55853)
(53516)
科学(49832)
管理(44122)
大学(41307)
教育(39233)
学学(38819)
农业(37501)
(37424)
(27719)
金融(27719)
技术(26777)
业经(23245)
经济研究(20551)
(19491)
财经(19011)
图书(18097)
问题(17274)
科技(16848)
(16079)
林业(15679)
理论(15333)
业大(15234)
(15155)
技术经济(14369)
实践(14221)
共检索到467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冉隆珣  玉香甩  曾莉  肖强  汪云刚  
对勐海茶区云南大叶种茶树茶饼病发生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茶饼病始发期为8月初,盛发期为8~12月。茶树品种和叶位与抗病性相关。协调使用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抑制该病,效果比较明显,可减免茶叶产量的损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田  沈晓进  李法营  韦玲长  蓝增全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17份茶树样品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2条ISSR引物共产生193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为100.0%。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50~0.88。通过UPGMA法,可将17份材料分为2个大类,第1大类为"红毛茶",第2大类又可分成2个亚组,其中组Ⅰ包括双江古茶树和永德大叶种,而组Ⅱ包括勐库群体品种、勐海大叶种和部分凤庆大叶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双江古茶树与采自永德的茶树亲缘关系最近,而与采自勐海和凤庆大叶种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少春  蓝增全  
【目的】深入研究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资源,分析其生化成分的多样性,初步筛选出生化成分特异的品种资源,为特异品种的发掘利用和繁殖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26份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儿茶素组分等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26份大叶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5.53%,在4项常规生化成分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氨基酸,为14.13%。在儿茶素组分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儿茶素,为63.51%。多变量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26份品种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77.179%的信息,第1主成分贡献率达50.165%,贡献最大的是酚氨比;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16.894%,贡献最大的是表儿茶素(EC);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0.120%,贡献最大的是表没食子基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26份大叶茶树品种资源11个生化成分进行聚类,可分为3大类群,第1类群主要聚集了云抗系列品种资源,主要特点为水浸出物、茶多酚、酚氨比、儿茶素总量、儿茶素DL-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较高,氨基酸与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含量较低;第2类群聚类了云南大叶茶群体种资源,特点是氨基酸、咖啡碱、EC含量较高,儿茶素总量、EGCG及ECG含量较低;第3类群主要是人工杂交茶树品种资源,特点是EGC和EGCG含量较高,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酚氨比、儿茶素DL-C、EC含量较低。3个类群的4项常规成分的含有率均相对一致,酚氨比和儿茶素组分含有率存在差异。【结论】26份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大,初步筛选出高茶多酚茶树资源26份,高咖啡碱茶树资源1份,高儿茶素总量茶树资源15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琼仙  何青元  肖海军  解星云  汪云刚  殷丽琼  陈孝权  谭光荣  陈玫  罗梓文  刘德和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友勇  王家金  梁名志  刘本英  田易萍  孙雪梅  包云秀  徐丕忠  蒋会兵  周萌  
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7个茶树品种1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大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上述地区7个茶树品种中氟含量均值为62.07~113.50 mg/kg,除思茅区外均以云抗10号氟平均含量最低,均值差异为最不显著。LSD多重比较表明,在地区内品种间和品种内地区间氟的含量均值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品种内尤以勐海县茶树品种中氟的含量均值差异为最不显著居多。因此,云抗10号可作为云南大叶种茶树对氟富集特征研究和大叶种茶树低氟选育工作的模式材料。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沈培平  郝春  刘学敏  王玉海  李咏涛  徐蕾  赵辉  廖竞谦  安晓玥  
本文认为,云南省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思茅、临沧、西双版纳和保山等地。古茶树及野生群落是茶叶的种质资源库,作为特有的自然资源,其价值除了直接使用价值外,还具有服务生态等间接使用价值以及满足人类精神文化和道德需求的非使用价值和作为物种保险的远期价值。为此,要以当地政府为主导,按照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加大保护力度,减少直接利用,扩大如旅游等延伸产品的开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萌  李友勇  孙雪梅  王家金  谢瑾  成浩  汪云刚  刘本英  
应用EST-SSR标记技术对云南省不同区域采集的39份古茶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3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121条多态性谱带,有效等位基因变异占比重的73.88%。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05~0.74,平均为0.469。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3,Shannon指数平均值为0.81,均高于0.5。遗传相似系数0.41~0.91,平均值为0.65,显示云南大茶树的遗传基础相对比较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SSR聚类分析表明,大茶树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部分云南大茶树的亲缘关系,有助于今后野生大茶树的保护及利用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殷丽琼  刘德和  王平盛  蒋会兵  矣兵  玉香甩  
云南省是中国古茶树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省份,但由于对古茶园栽培管理不当,造成很多古茶树衰退。本研究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对云南保塘古茶树的树冠、树幅、叶层厚度、新梢生长、鲜叶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作-施肥-合理留叶采摘春、秋茶-留养夏梢的措施能明显使茶树生长势增强,产量提高。这对加强古茶树的保护及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一春  杨盛美  季鹏章  汪云刚  宋维希  矣兵  马玲  
云南是茶树的起源地和多样性中心,野生茶树资源种类众多、分布广泛。野生茶树具有进化上原始、抗逆性强、含有特异的生化成分等特性,是重要的遗传资源。概述了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多样性、利用价值及保护研究进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本英  宋维希  孙雪梅  蒋会兵  马玲  矣兵  季鹏章  汪云刚  王平盛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总结了60多年来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在考察征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与共享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提出今后应加强珍稀濒危茶树种质的收集保存、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在优良茶树种质创新中的应用、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功能研究以及利用平台的构建、物种或种群保护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季鹏章  王家金  刘大会  宋维希  詹春红  李慧  朱兴正  金航  梁名志  
对茶Camellia sinensis 104份(含其变种阿萨姆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87份,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 15份)分别进行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茶种、阿萨姆茶种质资源生化性状有明显差异,表现出显著的生化多样性,多样性水平较高,而大理茶生化性状多样性则相对较低。水浸出物等4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阿萨姆茶(15.42%)>茶(15.22%)>大理茶(12.68%)。对云南主要茶区阿萨姆茶种质进行茶叶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等分析揭示,不同茶区茶树种质资源间存在一定差异。水浸出物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玲  蒋会兵  何青元  孙云南  陈林波  唐一春  刘本英  
【目的】调查分析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特征,为其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调研和走访等方法,对文山州境内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物种丰富,表型多样;目前共发现古茶树资源分布点43个,记录到5种、2变种,古茶树资源储量8583株;古茶树平均树高6.89 m、平均基围1.35 m、平均分枝高度0.63 m、平均冠幅29.25 m2,4个树体性状变异系数平均为52.11%;古茶树总体长势良好,其生长势为旺盛、一般、较差、濒死和死亡植株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4.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迎新  刘明炎  王友平  谭荣荣  盛敏  
2010—2011年,采用拍网法对武汉地区茶树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的消长动态进行调查,并评价4种杀虫剂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武汉地区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消长动态趋势总体相似,均呈现2个虫口发生高峰,第1次高峰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2次高峰在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第1次高峰虫量多,第2次高峰持续时间较长;成、若虫的发生期有所不同,若虫发生期为4月上中旬至11月下旬,成虫全年可见。150 g/L茚虫威乳油、240 g/L虫螨腈悬浮剂、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效见效快,药后1 d防效达61%~88%,药后3 d防效均在90%以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雪梅  赵才美  李友勇  程在全  尚卫琼  杨盛美  杨兴荣  矣兵  刘本英  
【目的】探讨云南地方品种与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ISSR标记对云南51份地方品种与16份野生茶树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利用23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2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18条,多态位点百分比为97.76%。应用Nei-Li相似系数估算67份茶树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在0.659~0.736,平均为0.693,说明茶树资源间的遗传基础较窄。UPGMA法将67份茶树资源分成2个类群,主成分与聚类的分析结果一致,但主成分分析更直观地揭示资源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地方品种与野生茶树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的关系,可能与品种类型有关,有助于今后拓宽地方品种的遗传基础,为开发野生茶树的遗传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志芬  马玲  李友勇  矣兵  杨盛美  汪云刚  孙雪梅  刘本英  
【目的】了解云南野生茶树儿茶素遗传多样性,为选育特异茶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00份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儿茶素组分进行了检测,分析了8种主要儿茶素组分的含量。【结果】参试的茶树资源儿茶素组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变异系数0.2912%0.5669%;以野生茶树资源儿茶素组分为基础,可将100份野生茶树资源聚类为A、B 2个组群。【结论】A类群表现为酯型儿茶素含量低,可适制红茶;B类群表现为酯型儿茶素含量高,发现安定野茶、黄泥河大茶、西舍路大茶、巴达二号、勐养从茶5个酯型儿茶素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