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2)
2023(5959)
2022(4990)
2021(4659)
2020(3767)
2019(8557)
2018(8812)
2017(15568)
2016(8840)
2015(10274)
2014(10887)
2013(10045)
2012(9244)
2011(8337)
2010(8533)
2009(7737)
2008(7569)
2007(7061)
2006(6230)
2005(5654)
作者
(26965)
(22224)
(22177)
(21066)
(14230)
(10728)
(10265)
(8761)
(8521)
(8217)
(7544)
(7531)
(7355)
(6965)
(6911)
(6851)
(6828)
(6557)
(6537)
(6336)
(5699)
(5488)
(5381)
(5217)
(5203)
(5008)
(4870)
(4794)
(4749)
(4669)
学科
(29869)
经济(29819)
管理(24296)
(18152)
(15025)
企业(15025)
中国(13073)
地方(9235)
理论(8577)
(8547)
方法(8527)
(8313)
(8265)
(7466)
业经(7239)
(6566)
数学(6356)
城市(6343)
教育(6284)
数学方法(6229)
教学(6165)
(5635)
银行(5613)
(5361)
(5325)
农业(5158)
环境(4972)
(4956)
金融(4948)
(4720)
机构
学院(123414)
大学(121013)
研究(43078)
管理(42138)
(40110)
经济(38585)
理学(34591)
理学院(34068)
管理学(33254)
管理学院(33014)
中国(31739)
科学(28889)
(27485)
(22526)
(21575)
(21398)
(20825)
研究所(20216)
中心(19959)
(19227)
师范(18990)
业大(18477)
(17747)
技术(17463)
北京(17356)
农业(16796)
(16502)
(16000)
财经(15602)
师范大学(14836)
基金
项目(79321)
科学(60749)
研究(59025)
基金(53741)
(47616)
国家(47189)
科学基金(39698)
社会(34512)
(33152)
社会科(32342)
社会科学(32335)
基金项目(28526)
教育(27938)
(27416)
编号(26019)
自然(25850)
自然科(25258)
自然科学(25249)
自然科学基金(24760)
成果(22084)
资助(21361)
课题(19266)
重点(17863)
(17115)
(16093)
(15803)
(15738)
项目编号(15396)
创新(14967)
计划(14508)
期刊
(52253)
经济(52253)
研究(37640)
中国(31109)
教育(21825)
学报(21599)
(19508)
科学(18141)
(17346)
管理(15761)
大学(15484)
学学(14235)
农业(12718)
技术(12212)
(10102)
金融(10102)
图书(9758)
业经(9605)
问题(8406)
经济研究(7343)
职业(7291)
城市(7208)
(7164)
财经(7119)
书馆(7034)
图书馆(7034)
(6827)
(6481)
论坛(6481)
(6378)
共检索到197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舒昉  
云南城市体系呈典型的首位型结构,在特大城市昆明下面空缺一个等级;一般老城市缺乏活力,而新兴城市则基础设施落后,城市职能单一,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一些小城市甚至还处在"农业城市"的阶段。从整个城市体系的功能而言,中等城市发展迟缓已成为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加速中心城市昆明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增强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另一方面要努力培育30~50万人口的大中城市,并发展滇中城镇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殿昆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大、中城市的流通中心作用愈益突出,建立城市经济区的流通网络体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流通是连续的交换,或从总体上看的交换。文中“流通”一词的含义是广义的(经济学界称为“大流通”),其主体包括全民、集体、个体以及联合体等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交易者、经营者;客体包括我国宪法允许作为商品交换的有形(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无形(如信息、劳务)产品。文中“流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杰  鞠颂东  
本文认为,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物流的发展需要物流网络体系的支撑。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是城市工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是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产业集约式发展的需要。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对改善城市乃至周边地区综合投资环境,完善服务功能,降低地区物流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提出,构建城市物流网络体系,要合理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促进物流节点之间的协调运作和有序竞争,加强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强组织协调工作,以促进城市物流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使企业之间协调运作、有序竞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豆建民  张可  
运用重心模型、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模型分析了中国省域、城市群、经济带的经济重心演变趋势,以及主要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网络结构的演化趋势。研究显示:2031年之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将向东南沿海转移;2031-2050年,中国城市群的经济重心将向西南地区转移,其中第三产业将向东南沿海转移。届时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网络体系结构逐渐趋于稳定和优化。可以预见,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将呈现出明显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且核心带的城市将不断增加,而边缘地带的城市将不断减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磊  杨文毅  张伊娜  
基于银联刷卡消费数据,以消费流为视角,从节点、层级和聚类结构三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消费网络体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武汉、长沙、南昌等少数城市在网络中具有较高的中心性和影响力,但长江中游城市群尚未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主导型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只能在局部地区具有主导性,处于消费网络的第一层级;荆州、株洲和上饶作为局部次级主导型城市归属于第二层级;其他城市作为从属型城市归属于第三层级。在聚类结构方面,城市群消费网络形成了八个凝聚子群,各子群与本省省会城市所在子群的联系最为密切,而与其他子群的联系程度较低。由此可知,地理距离和行政边界是影响城市群消费网络体系的重要因素,打破行政边界所造成的消费壁垒是促进消费网络优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谭一洺  杨永春  冷炳荣  李甜甜  
基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建立了成渝地区17个最小分析单元(FUR,Functional Urban Region)×149家公司的量化矩阵,进行了基于服务值、连通性和网络性特征的分析,研究了成渝地区的城市网络体系结构及其特征。其中,FUR为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走廊地区和绝大部分地级市。结果表明:成都市和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在成渝地区城市网络体系中构成双一级核心;次核心绵阳市在显著连接数量上领先于除一级核心以外的其他城市或地区;其余城市或地区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虽略有差别,但相互联系,共同发展。成渝地区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还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基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的城市网络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成渝地区经济基础相对发达的城市并未连接成片,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地域的经济联系比较落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学  
一、云南城镇体系现状 1949年底,云南省设市城市只有昆明,人口28万,属中等城市。五十年代,因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增设了3个城市(个旧、大理、东川),人口都不足10万,属于小城市。同一时期,省会昆明市逐渐发展,人口很快超过50万,成为大城市。直至八十年代初,云南省城镇体系仍由1个大城市,3个小城市,147个建制镇(其中124个县城)所组成。1982年以来,为适应体制和机构改革需要,设立了昭通、开远、曲靖、玉溪、楚雄、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洁  
本文通过与硅谷的区域发展网络的比较,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网络体系,并提出通过政府、企业、大学与研究机构、现代金融制度、创新的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不断完善,进而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集聚,发挥出更大的集聚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波  
在信息化网络全覆盖的新环境下,物流网络的优化是促进物流产业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是推动农业产业经济全面提升的核心动力。在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围绕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开展工作,对此农产品物流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农产品物流网络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问题。基于此,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物流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保障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有效实施的政策建议,为地方政府规划农村物流发展及完善相关管理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张华  张宇萌  
指南型网络分类体系的特点是 ,重视以事物为中心设置类目 ,各事物或学科类下收录的对象范围宽泛 ,采用多重列类、重复反映方式揭示类目 ,排列方式简便 ,直接以语词组织信息 ,结合屏幕显示分类体系 ,修订迅速。其不足是 ,类目设置缺乏规律性 ;类目归属存在不合理现象 ,同位类排列不能揭示相关性 ,横向关系揭示上存在不一致 ,部分类名不确切 ,分类规则有待完善。指南型分类体系探索了网络环境下分类法编制有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应当受到充分重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毛琼  
现代网络体系有利于提高科研查新的质量和效率。主要介绍在科研查新中应用网络体系的几种表现形式 ,并加以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沈晓静  范力  
本文论述了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建立营销网络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追求长期共同利益最大化是现代营销网络体系形成的内在动力,现代营销网络体系应体现竞争性与合作性的完美结合,阐述了现代营销网络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是建立起现代化的营销技术支持系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海峰  王方方  
党的十九大将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升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高度,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后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基于对新时代世界开放型经济格局特征的把握,特别是对十九大精神与经济网络化内在关联的认识,在梳理国内外开放型经济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商贸、区域和政府网络三个维度,阐述了构建新时代开放型经济网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逻辑思路、框架体系与发展路径,以及构建新时代开放型经济网络体系、形成多元平衡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卫东  
以科技中介机构在创新网络中的信息中枢地位为基点,从不同逻辑构建以科技中介为核心的网络体系。首先,以技术交易的时间顺序为逻辑,从目标层、技术输出层、技术中介层、技术服务层、技术采纳层等不同环节构筑科技服务中介服务体系;其次,基于空间逻辑,构建跨地域、跨行业,以科技中介机构有效结盟为主要特色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最后,结合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构建基于内容逻辑的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