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5)
- 2023(10293)
- 2022(9290)
- 2021(8850)
- 2020(7437)
- 2019(17383)
- 2018(17428)
- 2017(33330)
- 2016(18640)
- 2015(21196)
- 2014(21182)
- 2013(20884)
- 2012(19157)
- 2011(17033)
- 2010(16866)
- 2009(15079)
- 2008(14415)
- 2007(12366)
- 2006(10660)
- 2005(9083)
- 学科
- 济(70022)
- 经济(69948)
- 管理(52137)
- 业(47516)
- 企(40615)
- 企业(40615)
- 方法(35792)
- 数学(30873)
- 数学方法(30369)
- 农(17879)
- 财(17515)
- 学(17466)
- 中国(16683)
- 地方(16118)
- 业经(15253)
- 和(13030)
- 环境(12683)
- 理论(12533)
- 农业(11969)
- 技术(11203)
- 贸(10926)
- 贸易(10921)
- 务(10896)
- 财务(10819)
- 财务管理(10790)
- 制(10780)
- 易(10569)
- 划(10484)
- 企业财务(10200)
- 教育(9832)
- 机构
- 大学(259031)
- 学院(257632)
- 管理(104231)
- 济(93091)
- 理学(91198)
- 经济(90843)
- 理学院(90170)
- 管理学(88304)
- 管理学院(87881)
- 研究(85811)
- 中国(60254)
- 科学(58802)
- 京(55619)
- 农(46491)
- 所(44546)
- 业大(44341)
- 财(41717)
- 研究所(41272)
- 中心(38419)
- 农业(37166)
- 江(36319)
- 北京(34738)
- 范(34123)
- 财经(33919)
- 师范(33763)
- 院(31390)
- 经(30791)
- 州(30262)
- 技术(29095)
- 师范大学(27176)
- 基金
- 项目(186869)
- 科学(144673)
- 基金(133217)
- 研究(132116)
- 家(117766)
- 国家(116831)
- 科学基金(99227)
- 社会(79658)
- 省(75475)
- 社会科(75328)
- 社会科学(75303)
- 基金项目(71468)
- 自然(67672)
- 自然科(66065)
- 自然科学(66043)
- 自然科学基金(64792)
- 划(63109)
- 教育(60862)
- 资助(55947)
- 编号(53889)
- 成果(43247)
- 重点(41957)
- 部(39951)
- 发(39102)
- 创(38337)
- 课题(37550)
- 科研(36387)
- 计划(36038)
- 创新(35757)
- 大学(33894)
共检索到360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娟 曾亚文 普晓英 杨树明 朱广彬 王雨辰
分别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为6·26与40mg/kg,有效磷为0·02与40mg/kg条件下,采用土培盆栽法对500余份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进行耐低磷材料的筛选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株穗重可作为核心种质磷高效材料全生育期评价的首选指标。②为避免单一筛选指标所造成的偏差,提出采用相对株穗重和与相对株穗重密切相关的多个耐低磷相对性状的加权值作为磷高效材料评价的综合筛选指标。③鉴定出大墨谷、西洋谷、毫汉多、糯谷、花谷三百棒、黄皮糯等12份超强耐低磷品种,可作为基因定位和磷高效品种选育的重要材料。④籼稻中强耐低磷品种的比例和份数较高,籼稻比粳稻的耐低磷能力较强;光壳稻强耐低磷品种的比例和份数较低。而粘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娟 曾亚文 杨树明 普晓英 杨涛 孙丹 刘国丽
用231份云南籼稻核心种质作供体亲本、滇屯502作轮回亲本配制回交后代BC3F2群体,设低磷(有效磷6.26 mg/kg)胁迫和正常磷(有效磷40 mg/kg)胁迫2种处理进行耐低磷鉴定,用模糊隶属函数值法分级并比较BC3F2和其籼稻亲本耐低磷差异。结果表明:①以模糊隶属函数值为指标进行耐低磷特性分级,籼稻亲本和回交后代BC3F2之间及稻作区间均存在差异。②籼稻亲本和BC3F2回交后代的模糊隶属函数值方差分析有3个稻区差异不显著。说明BC3F2较好的保持了亲本的耐低磷特性。③BC3F2回交后代耐低磷特性发生了部分变异,耐低磷能力有趋于轮回亲本滇屯502的趋势。④筛选出10份超强耐低磷BC3F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穆平 黄超 李自超
鉴定粳稻耐低磷种质资源对我国粳稻耐低磷育种和耐低磷遗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田间低磷和正常施磷条件下,以单株相对籽粒产量为指标,对来自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稻区的356份粳稻核心种质进行了耐低磷性鉴定。结果表明:东北稻区的平均相对籽粒产量最高,达0.81;华北稻区的相对籽粒产量最低。筛选出76个耐低磷材料、44个低磷敏感材料和236个中间类型材料;东北稻区耐低磷材料所占比例最高,西北稻区最低。
关键词:
水稻 核心种质 耐低磷 筛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志威 张永英 左碧浩 卢经伟 吴晨阳 姚仪敏 田小海
冷害已成为我国杂交水稻发展中影响安全生产的一大问题,而与超级杂交稻密切关联的大穗型水稻的耐冷性鉴定尚没有成型的方法。以21个现有杂交稻水稻大穗型父本品种(品系)为材料,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当地水稻典型受害气象条件,进行连续7d低温处理(日平均温度17.5℃),以受精率和毎穗颖花数为联合筛选指标进行了低温耐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各品种对低温的反应,可将其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耐低温型、较耐低温型、较感低温型和低温敏感型。其中BL006、R-HQ和香八等3品种属于耐低温型,C-418属于低温敏可感型。经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低温处理后,耐低温型品种BL006、R-HQ...
关键词:
水稻 大穗型 耐冷性 筛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娟 曾亚文 杨树明 杨涛 普晓英 赵春艳
以严重缺乏有效磷的酸性红壤开展合系41×大白稻强耐低磷杂种后代及重组近交系(RILs)的遗传特性研究,以期明确低磷胁迫下杂种后代的耐低磷特性的表达,为磷高效水稻种质资源的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低磷胁迫下,F3、F4分离群体的株穗质量与地上干物质量、穗长、总粒数呈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较高;RILs群体的相对株穗质量与地上干物质量、总粒数、实粒数、穗长呈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也较高。RILs磷高效株系的筛选中应对这几个性状充分重视。②株穗产量分布曲线各世代均呈连续性变异,各世代符合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表现出典型的数量性状特征。③主基因多基因分析表明,株穗质量主要受2对主基因控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娟 杨加珍 杨晓梦 杨涛 李霞 普晓英 刘建伟 曾亚文
【目的】了解云南稻微核心种质籼粳回交后代功能成分含量差异,为有效利用云南稻微核心种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对108份云南稻微核心种质及121份籼粳回交后代4种功能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筛选功能稻米选育的桥梁材料。【结果】微核心种质及其回交后代糙米黄酮、γ-氨基丁酸、抗性淀粉、生物碱含量的变幅和变异系数均较大,微核心种质供体功能成分变异系数从高到低依次是:黄酮>抗性淀粉>γ-氨基丁酸>生物碱;回交后代变异系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抗性淀粉>生物碱>黄酮>γ-氨基丁酸。粳稻回交后代具有选育富含黄酮、γ-氨基丁酸等成分材料的优势,而籼稻回交后代具有选育高生物碱含量材料的优势。在籼粳各回交后代中,筛选出糙米总黄酮、γ-氨基丁酸和抗性淀粉含量分别都较高的共10个优良株系,这些株系可以作为功能稻米选育的桥梁材料及功能成分基因定位的近等基因系材料。【结论】云南微核心种质籼粳回交后代糙米的4种功能成分均存在广泛的变异,以微核心种质及滇屯502、合系35培育具有高功能成分近等基因系的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
微核心 籼粳 功能
[期刊] 预测
[作者]
赖于民
当前,困绕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其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是基础工业、基础设施与加工业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能源、交通、原材料的供给能力支撑不了愈益发展的加工业的需要,导致大量工业生产能力长期闲置。由于缺乏能源、原材料,全国工业每年大约有40%的生产能力未能充分发挥,由此一年少创4000亿元产值和500亿元的利税。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看,我国对能源、原材料产品的需求量,正处于上升时期。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社会经济对能源、矿产原材料的消耗强度,是随着工业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卫芬 林立飞 秦荣 张丽琴 刘发万
经过2年多的调查了解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初步明确了云南蔬菜地方品种,分31科、71属、150多个种、1800多个品种,品种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目前大多数品种的种植面积较小,且种植范围较窄,部分品种有逐步退出市场而被淘汰的趋势。重点分析云南蔬菜地方品种种质资源消长原因,并初步探讨了开发利用云南蔬菜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对策。
关键词:
蔬菜 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云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树明 曾亚文 杜娟 杨涛 普晓英 杜威 夏小环 普正贵 方晓东
为解决云南稻作遗传基础狭窄和地方稻种难以利用等问题,以548份云南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籼稻品种滇屯502、粳稻品种杂合系35配制的杂种F2(498份)为材料,按籼粳间、稻作区间进行云南稻核心种质杂种后代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杂种F2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结实率、实粒数、秕粒数、穗颈长等性状都表现出较大的变异,平均多样性指数也较高.2)籼粳间、稻作区间单一性状变异趋势基本一致,但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3)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划分成4个性状不同的类群,各类群的形态性状差异明显,有利于育种目标的选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权月伟 李喜焕 常文锁 张彩英
对72个大豆品种苗期耐低钾特性进行鉴定,并筛选耐低钾种质资源,利用获得的不同类型大豆材料研究耐低钾特性与体内保护酶系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个钾不同处理浓度下,0.01 mmol/L适宜作胁迫浓度,2.50mmol/L适宜作对照浓度;以植株生物量相对值为筛选指标,可鉴定供试品种的耐低钾特性。研究发现,供试的大豆品种耐低钾能力存在较大变异,筛选出5个耐低钾特性较强的品种。另外,对不同耐低钾类型品种的叶片保护酶系统分析发现,耐低钾特性与胞内保护酶系统活性存在一定联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锦文 洪汝科 范静华 张祎颖 曾千春 罗琼
为发掘利用广谱持久抗稻瘟病水稻质源,接种分析了云南地方粳稻品种子预44对云南省7群18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苗叶瘟抗性,考察了该品种大田穗瘟抗性及其作为抗源育种利用的情况。结果表明,子预44抗6群16个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即ZA1,ZA49,ZA57,ZA61;ZB1,ZB13,ZB17,ZB25;ZC1,ZC3,ZC13,ZC15;ZE1,ZE3;ZF1和ZG1。而且作为抗源育种利用20多年还未丧失抗性,具有广谱持久稻瘟病抗性。用其作父本分别与高感稻瘟病粳稻丽江新团黑谷和江南香糯杂交,获得F1、F2和BC1F1遗传群体。用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13和ZE1分别对亲本丽江新团黑谷、江南香糯和子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阳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华慧 辜琼瑶 黄平 奎丽梅 涂建 张洪亮 卢义宣 张云 陈忆昆 李自超
本试验对前人用不同方法筛选出的28份耐低磷种质资源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苗期耐低磷能力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5×10-6磷水平下可有效鉴定苗期各水稻基因型的耐低磷能力,以苗期相对根干重作为水稻耐低磷能力的鉴定指标即可。以相对根干重为筛选指标获得苗期耐低磷种质共14份,分别为武糯1号、盐粳2号、双城糯、麻酒谷、软稻子、大红芒、大白芒、有芒小红板稻、麻谷子、普粘7号、嘉农育257、农林12、意大利4号、滇屯502,这些品种可作为磷高效遗传研究或育种利用的重要种质资源。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耐低磷能力 鉴定 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丽霞 张明政 张灵敏 霍岩 王春语 丛玲
筛选、鉴定耐低温高粱材料及挖掘耐低温基因能极大地促进高粱耐低温品种的培育。本研究利用全球收集的631份高粱材料经过8、6、4和2℃逐步低温处理的方法筛选鉴定,同时统计了高粱粒色与耐低温、染菌率的关系。最终筛选到7份耐低温较强的高粱材料,其中1份来自中国的帚用高粱在2℃低温处理14 d后仍有较高的相对萌发率和相对出苗率。高粱种子萌发期,白粒高粱最易染菌,黄粒高粱次之,红粒高粱染菌率最低。耐低温级别高的材料不同粒色都有分布。表明6℃或更低温度对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随着高粱粒色的逐渐加深,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