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5)
2023(2298)
2022(2050)
2021(1978)
2020(1751)
2019(3844)
2018(3596)
2017(6113)
2016(4126)
2015(4590)
2014(4493)
2013(4269)
2012(4154)
2011(3705)
2010(3656)
2009(3393)
2008(3286)
2007(2901)
2006(2431)
2005(2209)
作者
(15698)
(13443)
(13197)
(12761)
(8814)
(6792)
(5920)
(5253)
(5250)
(5124)
(4765)
(4712)
(4603)
(4391)
(4373)
(4315)
(4080)
(3961)
(3936)
(3838)
(3740)
(3527)
(3476)
(3271)
(3140)
(3103)
(3091)
(3048)
(3032)
(3017)
学科
(11031)
经济(11023)
管理(6884)
(6247)
(6195)
方法(5769)
数学(4954)
数学方法(4872)
(4781)
企业(4781)
地方(4172)
(3909)
(3583)
(2866)
中国(2844)
农业(2557)
财政(2452)
国家(2374)
业经(2347)
水产(2199)
(2193)
(2174)
(2145)
技术(2121)
(2095)
动物(2014)
(1909)
虫害(1765)
动物学(1755)
及其(1751)
机构
学院(55762)
大学(55351)
研究(25763)
(24685)
科学(22382)
农业(20700)
业大(17077)
(16886)
研究所(16002)
中国(15479)
(14503)
经济(14103)
管理(13343)
农业大学(13318)
(13139)
(12598)
实验(12034)
(11958)
(11842)
实验室(11657)
理学(11397)
理学院(11135)
中心(11017)
重点(10991)
(10639)
管理学(10554)
管理学院(10476)
技术(9959)
科学院(9744)
(9341)
基金
项目(44239)
科学(31741)
(30883)
国家(30693)
基金(30427)
科学基金(23436)
研究(23246)
(20973)
自然(18485)
自然科(18114)
自然科学(18099)
自然科学基金(17765)
(17008)
基金项目(16057)
计划(13155)
科技(13001)
资助(12947)
社会(12145)
社会科(11444)
社会科学(11437)
重点(10990)
教育(10951)
专项(10105)
(10074)
科研(9470)
(9424)
(9354)
(9126)
创新(8727)
(8203)
期刊
学报(24718)
(23810)
农业(16713)
大学(16138)
科学(16107)
学学(15678)
(14372)
经济(14372)
中国(13293)
研究(11988)
(9152)
业大(8724)
农业大学(7655)
(6311)
(5761)
中国农业(5328)
林业(4956)
自然(4674)
管理(4633)
教育(4426)
自然科(4419)
自然科学(4419)
科技(4037)
农业科学(3540)
技术(3423)
农林(3238)
(3238)
农学(3125)
华北(3125)
图书(3075)
共检索到81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鼎  许明辉  姚春馨  隆四清  
用与稻瘟病抗性基因Pi-d(t)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引物RM262对云南地方核心稻种中的167个水稻品种(系)的抗稻瘟病基因Pi-d(t)进行检测.PCR扩增产物通过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存在明显的多态,可分辨出4型;扩增产物在4%琼脂糖凝胶上只表现两种带型.选取17个品种(系)于温室接种致病菌系ZB13进行鉴定,确定PCR扩增片段大小(主带)约140p和145p的水稻品种(系)不含Pi-d(t)基因,而扩增产物大小(主带)约150p和155p的水稻品种(系)含有Pi-d(t)基因.实验明确了Pi-d(t)基因在云南地方核心稻种及其籼粳亚种中的分布情况,可为抗病育种和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鼎  许明辉  姚春馨  隆四清  
用与稻瘟病抗性基因Pi-d(t)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引物RM262对云南地方核心稻种中的167个水稻品种(系)的抗稻瘟病基因Pi-d(t)进行检测。PCR扩增产物通过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存在明显的多态,可分辨出4种带型;扩增产物在4%琼脂糖凝胶上只表现2种带型。选取17个品种(系)于温室接种致病菌系ZB13进行鉴定,确定PCR扩增片段大小(主带)约140和145 bp的水稻品种(系)不含Pi-d(t)基因,而扩增产物大小(主带)约150和155 bp的水稻品种(系)含有Pi-d(t)基因。实验明确了Pi-d(t)基因在云南地方核心稻种及其籼粳亚种中的分布情况,可为抗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树芳  董丽英  赵国珍  李迅东  杨勤忠  
云粳优5号、云资粳41号和楚粳28号是农艺性状优良但对稻瘟病抗性弱的粳稻品种,采用回交的方法将2个广谱抗稻瘟病的基因Piz-t和Pi9导入这些品种以改良这3个品种的抗稻瘟病特性。为提高后代抗病材料选择的准确性和效率,本研究开发获得5个与Piz-t和Pi9基因紧密连锁并且在供体亲本和受体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跟踪检测来源于供体亲本与受体亲本回交获得的BC1F1单株中Piz-t和Pi9基因,并进一步利用对受体亲本云粳优5号、云资粳41号和楚粳28号致病,但对持有Piz-t和Pi9基因的供体亲本不致病的稻瘟病菌09BSH-10-5A进行接种分析。结果显示,携带有供体亲本和受体亲本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芳艳  李春光  孟昭河  刘华招  刘永巍  孟巧霞  张景龙  宋冬明  
稻瘟病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的第一大病害。Pi-b基因在我国很多稻区都表现出广谱抗病性并得到了应用。然而该基因在黑龙江省的分布及应用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源于Pi-b基因本身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结合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混合接种鉴定及田间自然抗病鉴定,检测和分析了来自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所36份水稻品种Pi-b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垦稻06-193、垦稻06-774、垦稻19、垦稻13这4份材料含有Pi-b基因。该结论有助于含有Pi-b基因的品种合理布局及利用,为进一步进行抗病基因聚合育种打下了基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艳秋  彭江涛  官华忠  侯新坡  陈志伟  朱秀凤  黄荣德  周元昌  
利用分别与抗稻瘟病基因Pi-1和Pi-9紧密连锁的SSR标记MRG4766和SNP标记FP1+FP2+RP组成双重PCR体系,通过设置Mg2+、d NTPs和引物浓度梯度,探索双重PCR体系中各反应物的使用量,由此确定最优双重PCR反应体系.在水稻恢复系R1059与R673杂交的BC3F2群体中随机挑选20个单株对该双重PCR反应体系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0个单株的双重PCR扩增结果与2个单一PCR扩增结果相符,并且条带清晰,说明该双重PCR反应体系在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基因聚合上可提高选择效率和减少费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丽英  李国生  赵秀兰  刘树芳  李迅东  钏兴宽  康洪灿  杨勤忠  
【目的】对云南20世纪60年代到2013年以来引进或育成的188个粳稻品种(系)开展稻瘟病抗性测定分析。【方法】采用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结合室内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接种的方法进行抗性评价分析。【结果】田间自然病圃鉴定表明,其中146个品种(系)感或高感穗瘟,占鉴定品种(系)的77. 66%;利用9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在室内进一步接种在田间叶瘟和穗瘟均表现抗病的32个材料,发现楚粳13号、凤稻16号、岫03-8和合系20号等13个品种表现良好的抗性。楚粳23号、楚粳25号和凤稻21号等12个品种表现出抗叶瘟但感染穗瘟;而昌粳8号、昌粳9号、昌粳11号和丽粳4号等4个品种则感叶瘟但抗穗瘟。【结论】田间表现抗病且室内接种表现良好抗性的品种,可用作开展抗病育种的抗源材料;叶瘟表现感病,但穗瘟表现抗病的4个品种是否持有抗穗瘟的基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利军  邓国富  高汉亮  高国庆  周萌  周维永  颜群  张晋  戴高兴  
建立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对培育抗稻瘟病品种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71个广西地方菌株检测地谷对稻瘟病菌的抗性,并利用地谷中Pi-d2基因与广恢998等位基因在基因组序列上一个碱基的差异,设计出以抗病基因本身序列为引物的基因标签M-Pid2,通过分析地谷与广恢998的F2群体的基因型与对稻瘟病抗感分离的吻合度来验证该标签的准确性,用M-Pid2扩增62份水稻种质验证该标签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地谷能抗71个地方稻瘟病菌株中的59个菌株,抗性频率达83.1%。用M-Pid2扩增地谷与广恢998的F2群体的基因型与其对稻瘟病的抗感分离完全吻合;用M-Pid2扩增62份水稻种质,仅在地谷中扩增出629b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军化  黄成志  蒋静玥  吕直文  刘忠贤  蔡钟亚  雷树凡  
【目的】探明9个抗稻瘟病基因Pi1、Pib、Pi2、Pi5、Pi9、Pita、Pigm、Pik、Pik-m在水稻材料中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基因型对稻瘟病的田间抗性水平。【方法】选择万州区甘宁镇、恩施市白果乡和湄潭县兴隆镇3个稻瘟病抗性鉴定基地,通过调查基地内水稻叶瘟和穗颈瘟的田间发病情况,筛选出抗病等级在中抗及以上的材料87份,以白果乡基地为取材点,选取供试材料的剑叶,提取DNA,利用PARMS SNP分型原理,检测9个抗稻瘟病基因在87份水稻材料中的分布情况。【结果】3个试验点的水稻材料叶瘟发病较轻,仅湄潭点有27.59%的材料表现为中感,其余材料均表现为中抗及以上;穗颈瘟发病相对较重,其中湄潭点发病最重,全部为中感及以上,有的甚至丧失抗性,恩施点次之,有21.84%的材料表现为中感,万州点最轻,全部表现为中抗及以上。9个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布情况:含有Pi1基因的材料4份;含有Pib基因的材料53份,杂合基因的材料5份;含有Pi2基因的材料47份,杂合基因的材料9份;含有Pi5基因的材料72份,杂合基因的材料5份;Pi9和Pik基因0份;含有Pita基因的材料36份,杂合基因的材料8份;含有Pigm基因的材料14份,杂合基因的材料3份;含有Pik-m基因的材料21份。在所测定的9个抗稻瘟病基因中只有几份水稻材料为单基因分布,多数材料至少有2个聚合基因分布,最多的含有5个聚合基因,还有2份材料中未检测到这些基因。【结论】综合稻瘟病田间抗性鉴定和抗稻瘟病基因检测结果,明确了单一稻瘟病抗性基因和聚合基因的抗性都在减弱,因此,挖掘抗稻瘟病能力强的新基因、新材料是选育抗稻瘟病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贤军  钟永模  陈国华  
对3255份四川水稻地方品种的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四川地方稻种中存在有各种抗性资源,但抗苗瘟资源多于抗叶瘟和穗颈瘟资源。抗苗瘟资源以籼粘型品种为主,而抗穗颈瘟资源则以粳糯型品种居多。高抗或抗叶瘟和穗颈瘟或抗(中抗)“三瘟”的资源以粳糯型品种居多。对抗性资源的地理分布研究发现,抗苗瘟资源分布广,而抗叶瘟和穗颈瘟资源主要分布于盆周边缘地区,其次为川西南山区,特别是多抗资源,这一点对品种合理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金燕  王军  范方军  李文奇  王芳权  仲维功  杨杰  
为不断发掘和鉴定新的抗性基因,从而克隆和利用广谱持久抗性基因,选育水稻广谱抗稻瘟病新品种,解决稻瘟病危害。根据已克隆的水稻稻瘟病广谱抗病隐性等位基因pi21的序列设计分子标记Pi21-1,对育种上高频率使用的广亲和品种02428进行PCR扩增,测序比较分析发现了新的等位基因类型,同时对广亲和品种02428进行田间稻瘟病接种鉴定,苗期鉴定结果为免疫,从而鉴定了一个广谱抗稻瘟病的新等位基因pi21t,为水稻广谱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有利资源。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能够快速明确目标品种中所携带目标基因的等位基因型,从而加快水稻广谱抗稻瘟病育种的进程,提高抗病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名海  赵美  舒灿伟  周而勋  
为明确南繁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无毒基因的分布情况,对6个无毒基因(ACEI、Avr-Pia、Avr-Pik、Avr-Pita、Avr-Piz-t和PWL2)在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60个稻瘟病菌菌株中的分布情况进行PCR检测。结果发现,这6个无毒基因在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和96.67%、33.33%和0.00%、100.00%和100.00%、96.67%和90.00%、73.33%和100.00%以及100.00%和73.33%。该结果说明除了无毒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锦文  洪汝科  范静华  张祎颖  曾千春  罗琼  
为发掘利用广谱持久抗稻瘟病水稻质源,接种分析了云南地方粳稻品种子预44对云南省7群18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苗叶瘟抗性,考察了该品种大田穗瘟抗性及其作为抗源育种利用的情况。结果表明,子预44抗6群16个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即ZA1,ZA49,ZA57,ZA61;ZB1,ZB13,ZB17,ZB25;ZC1,ZC3,ZC13,ZC15;ZE1,ZE3;ZF1和ZG1。而且作为抗源育种利用20多年还未丧失抗性,具有广谱持久稻瘟病抗性。用其作父本分别与高感稻瘟病粳稻丽江新团黑谷和江南香糯杂交,获得F1、F2和BC1F1遗传群体。用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13和ZE1分别对亲本丽江新团黑谷、江南香糯和子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丽英  王群  刘树芳  郑凤萍  李迅东  杨勤忠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利用是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措施。明确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可有效指导抗病育种的开展。本研究利用24个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对2007年至2010年采集自云南籼稻和粳稻区共379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Pi9和Pi5可在籼稻和粳稻区使用;Pik-h、Pita-2、Piz-5、Pita和Piz基因只能在籼稻区使用;Piz-t和Pi20基因仅能在粳稻区使用。对2个基因的联合致病性系数、联合毒性系数和抗性互补系数分析表明,Pik/Pi7、Piz/Pi9和Pi1/Pikm等3对基因的组合可作为籼稻区的有效抗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云涛  王英  陈传华  颜群  徐建龙  黎志康  
【目的】通过对回交导入系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评价和分子检测,可以为水稻抗病育种和基础研究提供优质亲本和理论证据。【方法】利用优良杂交稻恢复系测253和桂649为轮回亲本,分别与3个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回交,构建了6个回交导入系群体。然后,采取自然诱发和人工接种方式对导入系进行稻瘟病鉴定评价,并结合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导入系群体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鉴定评价出抗穗颈瘟导入系68个,其中兼抗苗叶瘟的导入系有21个。最终筛选出广谱、高抗稻瘟病的优良恢复系4个。另外,卡方检测发现,由于稻瘟病抗性的定向选择,导入系选择群体在染色体5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发生了偏分离。【结论】回交导入系可以成为高效挖掘水稻优异基因资源以及培育优良水稻新品种的理想平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刚  袁彩勇  曹奎荣  孙祥良  李军  王健  程保山  罗伯祥  徐卫军  唐九友  储成才  
采用苗期喷雾接种鉴定方法并结合10个主效抗性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分析544份水稻种质资源的稻瘟病抗性水平及其携带的抗性基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稻瘟病抗性水平达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及高感的材料分别为25、50、78、152、156和83份;10个分子标记对应的抗病基因在供试材料中均被检测到,含有2和3个抗性基因的材料分别为4和17份(占0.7%和3.1%),476份材料含有4~6个抗性基因(占87.5%),47份材料含有7个抗性基因(占8.6%);品种抗病反应与其抗病基因种类密切相关,Pi5、Pita、Pi9、Pib等4个基因对6个强致病鉴定小种抗性表现较好。隆粳968、秀水134、嘉58、津稻263、淮稻20号、盐稻10号、谷梅4号等品种含有多个主效抗病基因,连续多年达到高抗水平。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不同来源的主效抗病基因聚合到同一品种中,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