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2)
2023(3773)
2022(3120)
2021(2971)
2020(2407)
2019(5085)
2018(4949)
2017(8370)
2016(4759)
2015(5273)
2014(4489)
2013(4461)
2012(4157)
2011(3656)
2010(3796)
2009(3488)
2008(3546)
2007(3255)
2006(2829)
2005(2417)
作者
(15190)
(12815)
(12807)
(11718)
(7989)
(6379)
(5541)
(4998)
(4735)
(4499)
(4485)
(4224)
(4218)
(4065)
(3994)
(3951)
(3771)
(3709)
(3610)
(3585)
(3307)
(3276)
(3102)
(3050)
(2883)
(2820)
(2792)
(2774)
(2672)
(2664)
学科
管理(15750)
(15585)
(14065)
企业(14065)
(12375)
经济(12367)
技术(10219)
技术管理(8428)
(5409)
教育(5378)
(4917)
中国(4634)
研究(4527)
(4180)
业经(4176)
方法(3955)
(3852)
研究生(3534)
理论(3381)
(3285)
(3282)
制度(3280)
(3121)
银行(3092)
(2964)
数学(2923)
数学方法(2869)
地方(2868)
(2776)
金融(2773)
机构
大学(64203)
学院(63423)
研究(26257)
(22016)
管理(21728)
经济(21318)
理学(18260)
理学院(18009)
科学(17746)
管理学(17592)
管理学院(17469)
中国(16832)
(15568)
(14433)
(13920)
业大(12941)
研究所(12861)
农业(12131)
(10644)
中心(10469)
(10431)
(10239)
(9521)
北京(9227)
技术(8734)
(8544)
(8259)
师范(8148)
农业大学(7890)
科学院(7860)
基金
项目(45654)
科学(34802)
基金(31137)
研究(30836)
(29190)
国家(28960)
科学基金(23861)
(20029)
社会(18238)
社会科(17230)
社会科学(17225)
自然(16424)
基金项目(16358)
(16118)
自然科(16059)
自然科学(16051)
自然科学基金(15776)
教育(14244)
(12927)
创新(12355)
资助(11804)
编号(11272)
重点(11012)
(10284)
科技(10164)
计划(10044)
(9390)
课题(9259)
(9058)
成果(8839)
期刊
(26098)
经济(26098)
研究(19979)
中国(18127)
学报(15829)
(14100)
科学(12760)
大学(11799)
教育(11546)
学学(11197)
农业(9676)
管理(9649)
(7434)
(6662)
科技(6488)
(6129)
技术(6089)
业大(5117)
(4723)
金融(4723)
林业(4683)
(4243)
业经(4001)
农业大学(3985)
经济研究(3784)
财经(3513)
(3461)
卫生(3461)
技术经济(3421)
研究生(3201)
共检索到99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卫芬  林丽飞  吴仕仙  刘发万  张丽琴  秦荣  
根据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从云南常见的23种园艺植物上鉴定出3种矮化线虫:厚尾矮化线虫(Tylenchorhunchu crassicau-datus)、尤因矮化线虫(Tylenchorhunchus ewingi)、异裸露矮化线虫(Tylenchorhunchus paranudus),为云南园艺植物寄生线虫新记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娜  谢辉  徐春玲  陈淳  吴仕豪  黄德超  
 2000~2003年,对我国部分地区花卉寄生线虫进行了调查,根据形态特征和测量值从中鉴定出中国植物寄生线虫新记录种 5个:优美垫刃线虫(TylenchuselegansdeMan, 1876)、伊朗平滑垫刃线虫(Psilenchusiran icusKheiri, 1970)、双绢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ditissimusSiddiqi, 1986)、泰氏茎线虫 (DitylenchustayloriFortuner&Maggenti, 1987)和王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mirzaiSiddiqi, 197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暄  秦鑫  李红梅  于家荣  
植物寄生线虫是一类专性活体寄生物,每年给全世界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其中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分布广、为害重,是最具经济重要性的2大类群。植物寄生线虫诱导植物细胞转化为特异性的取食位点,从中摄取营养以维持线虫的发育和繁殖,效应子被认为在线虫建立和维持寄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泌器官、降解和修饰细胞壁、建立取食位点、抑制植物防卫反应以及激活植物免疫系统等方面介绍了植物寄生线虫效应子的相关研究进展,同时讨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兰庆渝  邓大林  谢成伦  何万兴  赵学谦  
利用药剂对植物寄生线虫进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铁灭克(法)69kg/ha、克线磷82.5kg/ha或霸杀脒48kg/ha对Tylenchulussemipenetrans、Pratylenchusscri-haeri和P.penetrans的防治效果最佳,国产铁灭克69kg/ha、克线磷42kg/ha和铁灭克(法)34.5kg/ha次之,而呋喃丹和霸杀脒24kg/ha较差;5种药剂对3种线虫持效期测定结果,克线磷、铁灭克(法)和国产铁灭克最长为180天,其次是霸杀脒,为120~180天,呋喃丹最短,仅60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汝强  廖金铃  卓侃  钟国强  
植物寄生线虫是危害农作物的重要病原物之一。笔者对植物寄生线虫的发育基因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目前,关于植物寄生线虫发育基因及其调控机理研究不多,主要集中于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RNAi方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在线虫发育基因分析中得到成功应用。利用模式动物秀丽小杆线虫发育基因的信息和方法研究植物寄生线虫发育基因将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秀娟  何玉仙  
国外利用杀线植物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杨秀娟何玉仙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印度、阿尔及利亚、墨西哥、埃塞俄比亚等国已开始使用植物防治植物寄生线虫,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杀线植物的种类现已研究发现,具有杀线虫作用的植物有:瓜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茆振川  唐文华  王汝贤  张力群  
分离戈壁土壤样品 ,获得 1株芽孢杆菌菌株B2 4 14 ,经 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用乙醇分级沉淀和紫外扫描方法 ,提取B2 4 14菌株的 β 外毒素。用细胞培养板法检测其对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毒杀效果 ,结果表明 :在 4mg·mL-1质量浓度下处理 8h ,线虫的杀死率可以达到93 75 % ,致死中质量浓度为 5 74 μg·mL-1;随处理时间延长和外毒素质量浓度的提高 ,毒杀效果也明显增强 ;6种质量浓度的 β 外毒素处理线虫 ,其死亡率与毒素质量浓度的自然对数呈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甄浩洋  彭焕  孔令安  洪豹元  朱桂兰  汪锐辉  彭德良  文艳华  
【目的】在江西婺源县孢囊线虫调查中,从大豆根及根际土壤中采集到一个孢囊线虫群体,其形态特征和分子特征与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其形态学和分子特征以及寄生性等进行详细研究,以明确其种类及对豆科作物寄生性,为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婺源县采集的大豆根及根际土样,用筛淘法分离孢囊,大豆根系上的孢囊用直接解剖法获取。用浅盘法分离根际土样中的2龄幼虫和雄虫。选取具典型特征的饱满孢囊制作阴门锥切片,浅盘法分离的2龄幼虫和雄虫制作永久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孢囊、2龄幼虫和雄虫的形态特征,并进行形态特征测量。采用两对植物线虫通用引物AB28和TW81以及D2A和D3B分别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28S大亚基D2-D3区段,经序列测定,用MEGA软件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method)构建该线虫群体与孢囊线虫属其他种群的ITS和LUS D2-D3系统进化树,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在温室内采用盆栽人工接种的方法,测定江西孢囊线虫群体对11种豆科作物的寄生性,同时测定国内40个大豆栽培品种对该孢囊线虫的抗病性。【结果】形态学观察和特征值测量结果表明,从江西婺源大豆上采集的孢囊线虫群体,其孢囊形态、2龄幼虫以及雄虫的形态特征与野生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sojae)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ITS序列(MG859982)比对发现其与野生豆孢囊线虫ITS序列(KU160510和KU160512)的同源性为99%和98%,而与大豆孢囊线虫ITS的同源性仅为81%(KY794762.1)。D2-D3序列(MG859981)与野生豆孢囊线虫(KU160511)相似度最高,为99%。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以ITS序列与D2-D3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的结果相一致,江西孢囊线虫群体与野生豆孢囊线虫分布在同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而与大豆孢囊线虫聚在另一个分支中。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果,将江西婺源大豆上的孢囊线虫群体鉴定为野生豆孢囊线虫,系中国新记录种。寄生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参鉴的11种豆科作物中,野生豆孢囊线虫的2龄幼虫能在大豆和相思豆(红豆)上侵染和繁殖,完成生活史;虽然能侵染豇豆、豌豆、扁豆、绿豆、赤豆、刀豆、菜豆和苜蓿8种作物根系,但不能完成生活史。测定的40个大豆栽培品种中,19个高感、11个中感、5个中抗、5个高抗。【结论】在我国江西婺源新发现的一种寄生于大豆的孢囊线虫为野生豆孢囊线虫,系中国新记录种;人工接种条件下相思豆(红豆)也是野生豆孢囊线虫的寄主,40个大豆栽培品种中30个对该孢囊线虫表现感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大林  兰庆渝  赵学谦  谢成伦  何万兴  
对四川36个市县果树线虫病害及寄生线虫研究的结果表明,36个果区5种果树的植株田间感病率达93%~100%,病根率也高达53.3%~73.0%;500g土中线虫量为2430.5~21793.9条。从594份样本中检测出植物寄生线虫32个属187种,柑桔园寄生线虫优势种为半穿刺线虫、肾形线虫和短体线虫,梨园寄生线虫优势种为矮化线虫、短体线虫及长针线虫,苹果园寄生线虫优势种为短体线虫、毛刺线虫及矮化线虫,桃园寄生线虫优势种为根结线虫、短体线虫和矮化线虫,葡萄园寄生线虫优势种为短体线虫、半穿刺线虫、微小拟毛刺线虫和剑线虫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超杰  段玉玺  陈立杰  
对寄生于草莓根部的一种线虫—光尾拟短体线虫(PratylenchoidesleiocaudaSher,1970)进行了详细描述。该线虫采集于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农业大学草莓园和辽中县的草莓根际,其鉴定特征为唇区3 ̄4条环纹,侧区6条侧线(体中部),尾部合并为4条侧线,食道腺双叶状从背侧长覆盖肠,雌虫双卵巢,尾圆柱形,具20 ̄25条环纹,尾末端无环纹或具有2 ̄3条不规则环纹,雄虫普遍存在,交合刺较长(22.7 ̄25.2μm),交合伞包到尾端。该种线虫为草莓上首次报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梅  沈培垠  徐建华  
1997~ 1998年 ,对南京口岸进口的荷兰、加拿大、美国、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 41批 (次 )园林植物检疫中 ,1次截获鳞球茎茎线虫、 19次截获咖啡短体线虫、草莓芽叶线虫、克鲁克剑线虫、毛刺属线虫、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和其它种类的根结线虫 ,进口的园林植物中危险性线虫疫情发生率达 34 %。对江苏省 5个主要出口园林植物生长基地进行了植物寄生线虫种类调查 ,在 5 9种经常性出口的园林植物中 ,共发现 2 7属寄生线虫 ,其中已鉴定出 13种 ,根结线虫和螺旋线虫在调查的寄主上发生最普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春玲  谢辉  周春娜  陈淳  蔚应俊  
记述2个植物线虫中国新记录种,即采自采内蒙古自治区的海滨类短体线虫(Pratylenchoides mari-timusBor&S′Jacob,1966)和采自宁夏自治区的以斯贴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estheraeKleynhans,199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丽飞  刘春国  王传铭  罗巧育  刘艳红  胡先奇  
【目的】以金平县森林为代表,研究自然生境下线虫群落的多样性。植物寄生线虫在植物病害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可以直接危害寄主植物,而且能够传播病毒、真菌和细菌参入复合病害,使林木生长衰退,加剧植物病害。然而,国内外缺乏自然生境下森林土壤线虫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章针对这一研究薄弱环节,运用植物线虫学的研究方法,对金平自然生境下森林土壤线虫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研究。【方法】于2013-2016年在金平县未被破坏的森林植被中采集了35份土壤,带回实验室,经过分离、杀死、固定,应用形态学鉴定的方法。【结果】一共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怀文  陈松笔  
本文综述了近20 年来国内外利用昆虫寄生线虫防治林业害虫的进展。指出自然存在的昆虫寄生线虫,是一类防治害虫的宝贵生物资源,它们对害虫种群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尤其是索科、新垫刃科、斯氏科、异小杆科的昆虫寄生线虫,已大量成功应用于控制树蜂、根象甲、木蠹蛾类害虫等。我国自1985 年从澳大利亚引进大量离体培养昆虫病原线虫技术以来,已在北京、天津、福建、湖北、辽宁、吉林等地开展了防治桃小食心虫、核桃举肢蛾、李实蜂、相思拟木蠹蛾、多纹豹蠹蛾、小木蠹蛾、桑天牛、桃红颈天牛、杨锉叶蜂、蛴螬等多种林业害虫的林间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德生  
云南省有6个县市与越南国的老街、莱州、河江3省,老挝国的丰沙里、南塔、孟赛3省交界,边界线长约千余公里,有瑶、哈尼、傣、拉祜、壮、傈僳、景颇、苗、彝等10多个民族居住.由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人文风俗、边民交往等多种因素影响,人兽共患寄生虫种类繁多,有的已形成自然疫原地.通过初步调查证明,这一带地区有人兽共患寄生虫共53种,基中包括原虫5种、吸虫10种、绦虫与绦虫蚴13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