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73)
2023(5203)
2022(4443)
2021(4341)
2020(3568)
2019(8275)
2018(8226)
2017(15097)
2016(8559)
2015(9524)
2014(9755)
2013(9514)
2012(9403)
2011(8651)
2010(8976)
2009(8258)
2008(8327)
2007(7284)
2006(6641)
2005(6021)
作者
(25713)
(21855)
(21479)
(20514)
(14270)
(10793)
(9672)
(8617)
(8293)
(8233)
(7826)
(7604)
(7313)
(7025)
(6990)
(6790)
(6626)
(6571)
(6355)
(6236)
(5806)
(5429)
(5399)
(5392)
(5047)
(4961)
(4825)
(4745)
(4554)
(4439)
学科
(37925)
经济(37876)
管理(19300)
(18873)
(14566)
企业(14566)
方法(12058)
地方(11921)
(11502)
(10772)
中国(9383)
数学(9306)
数学方法(9117)
业经(8709)
农业(8060)
理论(7363)
(6759)
(6377)
(6208)
金融(6205)
地方经济(5992)
(5698)
(5489)
贸易(5482)
(5478)
环境(5357)
(5258)
银行(5239)
(5163)
(5104)
机构
大学(126382)
学院(125195)
研究(49980)
(47985)
经济(46886)
管理(43615)
理学(37082)
理学院(36493)
管理学(35714)
管理学院(35492)
中国(35334)
科学(32369)
(28177)
(26764)
(26237)
(25083)
研究所(24741)
(22145)
中心(21402)
(20517)
师范(20312)
业大(19868)
农业(19762)
(18092)
财经(17010)
师范大学(16719)
(16600)
(16549)
北京(16513)
(15241)
基金
项目(83428)
科学(65561)
研究(61067)
基金(59484)
(52944)
国家(52515)
科学基金(43679)
社会(37824)
社会科(35509)
社会科学(35497)
(34544)
基金项目(31508)
教育(28390)
(28349)
自然(28340)
自然科(27617)
自然科学(27604)
自然科学基金(27105)
编号(24738)
资助(23730)
成果(21803)
重点(20065)
(18756)
课题(18729)
(18523)
(17052)
(16423)
创新(16004)
科研(15525)
(15473)
期刊
(59170)
经济(59170)
研究(37280)
中国(27647)
(23394)
学报(22476)
科学(20695)
教育(18358)
大学(16399)
管理(16167)
(16057)
农业(15998)
学学(15264)
(11880)
金融(11880)
技术(10087)
(8905)
业经(8852)
财经(8335)
问题(7848)
资源(7681)
经济研究(7592)
(7146)
(7135)
世界(6725)
图书(6581)
国际(6345)
(6227)
论坛(6227)
科技(6099)
共检索到196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松志  肖佑兴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区域化和经济集团化也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则是近期提出的,是目前热点的区域合作。作者认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博弈论、区域间发展关系理论是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洲的合作基础,并系统地介绍、阐述了各个理论的观点,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探讨云南在泛珠三角洲合作中的发展方向和态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赖文凤  
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经济制度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各生产要素价格也相应发生变化,广东因此提出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Pan-PRD)概念,并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成立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组织机构。文章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这一新的中国区域合作组织的制度供给与变迁进行解释,并对其当前存在问题及前景进行剖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车慈慧  彭庆环  
90年代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全方位的开发开放格局,以及党中央一系列倾斜政策的启动,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该地区的各级政府正抓住机遇,与浦东开发联动,决心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浪中乘胜前进。这给珠江三角洲第二轮的经济开放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如它们经济发展起点高,注意规划先行,通过严格的立法、执法,以及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来控制资源,保护环境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杰  李江  
由广东省最早提出并得到周边其他省区积极响应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已由理论构想进入了实质操作层面。文章主要探讨了泛珠三角区域构想与意义,对该区域的重构与整合所具有的优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聪  谭政勋  
本文以泛珠江三角洲区域①内具有代表性的广东、湖南、贵州三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可变弹性生产函数法和全要素生产率法分析三省的经济差距及其原因。实证分析表明,广东省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的制度变革及由此吸收了更多的投资、形成了更多的固定资本是拉开经济差距的关键因素。文章最后在总结广东经济发展路径依赖的基础上,提出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竞争的路径选择: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子江  何琼隽  张成科  
本文以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9+2)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内成员在经济制度、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方面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提出泛珠经济区合作机制研究的制度性框架与设计理论方法,通过对参与程度的分析,建立泛珠经济区的激励机制,探讨泛珠经济区的运行机制,进而从商业流程、技术等七个方面研究如何维持合作机制有效运行的途径,为泛珠经济区的成功运作提供良好的决策分析框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盾  
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对各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工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工业政策的方向和内容。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工业政策的变迁为例,探讨了工业政策在香港经济转型中的静态和动态影响,并通过对香港工业政策变迁经验的探讨,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重心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雅娟,廖金凤,曹康琳  
我国改革开放后澳门与珠江三角洲形成了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但合作的层次有待提高。高层次合作的前景和方向在于:基础设施的配合与协调;加强技术合作,促进两地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强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金融业、咨询和信息业的合作;加强澳门与香港及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经济合作,从而增强珠江三角洲和澳门经济发展的后劲,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帆  
一段时期以来,关于我国沿海港口是否存在过度建设和竞争过于激烈的讨论令人关注,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港口群密集地区。作者选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作为研究对象。文章从是否属于区域性港口的角度,分析了各港口运量增长、航线分布、内外贸定位、服务与运作效率,以及港口供给能力与需求的差距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小港口职能分工相对明确,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强劲增长的推动下,港口之间的合作大于竞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左连村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拿大是世界七大工业强国之一。自1970年中国与加拿大两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得到发展,已从单一的商品贸易发展到全方位、跨领域、多元化的经济技术合作,商品、服务、人员和资本的流动日益频繁。目前,加拿大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已成为加拿大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加经贸关系的发展对促进两国各自经济的整体进步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作新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975亿元,1979--1997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进出口贸易、银行存贷款总量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产业经济指标在全省、全国同类地区相比,都是绝对领先地位。然而,随着全国全方位的开放,地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保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珽  符文颖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引人注目。利用RS与GIS技术方法,并结合经济、政治、规划等因素,对比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六大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和珠海城市形态的时空演化。研究发现,1979-2008年间,各主要城市在各自的地理条件和制度实践的基础上,演变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广州、深圳和珠海是自上而下的发展管治模式,其城市用地随着产业发展和优化而扩张并调整,但不同的城市发展政策造成了各异的空间形态;佛山、东莞和中山是自下而上的发展管治模式,空间形态总体上较为分散破碎,并在不同地理区位呈现不同程度的空间联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涤湘  魏清泉  
耕地的持续利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论述了珠江三角洲耕地的现状,经济快速增长引发的耕地问题,认为耕地的持续利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忠权  王章郡  刘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会展业已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之一。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会展企业空间格局变动进行研究,有利于优化会展业功能,有利于提高会展业竞争力。以珠三角会展企业名录为数据基础,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GIS空间密度指标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珠三角会展企业空间格局变动。研究发现:①珠三角会展企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高度的地理集聚特征和动态性,空间的集聚程度并没有因为空间范围的扩展而降低,而是在扩散中集聚——在向新区扩散的同时,老区的集聚在不断加强;②空间格局的变动呈现出由"单中心格局"到"双中心格局"再到"多中心格局"的演变特征;③影响珠三角会展企业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静,陈烈  
专业镇是以某一种或二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为主的城镇,它已成为珠三角镇级经济单位的一种主要发展模式。文章重点论述了珠江三角洲专业镇的成长过程、成长原因和成长的基本模式。专业镇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产业专业化、政府逐渐引导、不断创新、区域协调和路径依赖的过程,成长原因主要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地开放创新的社会文化、地方政府的创新精神和市场化程度高,成长的基本模式为内生型专业镇和外生型专业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