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7)
- 2023(11401)
- 2022(10080)
- 2021(9561)
- 2020(7868)
- 2019(18193)
- 2018(18078)
- 2017(35068)
- 2016(19216)
- 2015(21467)
- 2014(21512)
- 2013(21206)
- 2012(19375)
- 2011(17457)
- 2010(17245)
- 2009(15569)
- 2008(14766)
- 2007(12449)
- 2006(10665)
- 2005(9198)
- 学科
- 济(78953)
- 经济(78867)
- 管理(52834)
- 业(49757)
- 企(40936)
- 企业(40936)
- 方法(34722)
- 数学(30225)
- 数学方法(29906)
- 农(20602)
- 地方(20377)
- 中国(19224)
- 财(17576)
- 业经(16825)
- 学(16712)
- 农业(14204)
- 和(12583)
- 环境(12479)
- 贸(12382)
- 制(12380)
- 贸易(12374)
- 理论(12070)
- 技术(11999)
- 易(11911)
- 地方经济(11368)
- 务(11099)
- 财务(11041)
- 财务管理(11021)
- 企业财务(10490)
- 划(10476)
- 机构
- 大学(263358)
- 学院(262645)
- 管理(107197)
- 济(101412)
- 经济(99073)
- 理学(93682)
- 理学院(92582)
- 管理学(91029)
- 管理学院(90568)
- 研究(88711)
- 中国(63412)
- 科学(56858)
- 京(55675)
- 财(44380)
- 所(44324)
- 农(41878)
- 研究所(40878)
- 业大(40335)
- 中心(39621)
- 江(36286)
- 范(36251)
- 财经(35985)
- 师范(35958)
- 北京(35221)
- 院(32878)
- 经(32832)
- 农业(32701)
- 州(30442)
- 师范大学(29271)
- 经济学(29156)
- 基金
- 项目(189483)
- 科学(149202)
- 研究(139508)
- 基金(136920)
- 家(119344)
- 国家(118349)
- 科学基金(101730)
- 社会(86501)
- 社会科(81814)
- 社会科学(81792)
- 省(74989)
- 基金项目(73938)
- 自然(66795)
- 自然科(65175)
- 自然科学(65160)
- 自然科学基金(63952)
- 教育(63281)
- 划(62774)
- 编号(57561)
- 资助(55686)
- 成果(46062)
- 重点(42442)
- 部(41375)
- 发(41003)
- 课题(39377)
- 创(39354)
- 创新(36671)
- 科研(36030)
- 教育部(35215)
- 项目编号(35102)
- 期刊
- 济(108587)
- 经济(108587)
- 研究(75285)
- 中国(47020)
- 学报(41977)
- 科学(38868)
- 农(38354)
- 管理(37243)
- 大学(31470)
- 财(31171)
- 教育(30938)
- 学学(29475)
- 农业(27461)
- 技术(22509)
- 融(19707)
- 金融(19707)
- 业经(18170)
- 经济研究(16444)
- 财经(16304)
- 图书(15114)
- 问题(14060)
- 业(13949)
- 科技(13852)
- 经(13712)
- 理论(13430)
- 资源(13023)
- 实践(12582)
- 践(12582)
- 技术经济(12130)
- 版(11904)
共检索到372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文韬
2013年以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次区域"又重回到公众的视线中。说熟悉,是因为已经听说过这个词许多年;说陌生,是因为似乎这几年很少再见到这个词。尽管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千回百转,但事实上,对于我国这样边境线长、周边国家多,内部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国家而言,发展次区域合作是突破对外关系瓶颈、拓展国际市场、与周边国家建立更紧密关系最为有效的方式。近期国家高层会议对"次区域"的反复强调,也正验证了这一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南南合作的典范"。通过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相关省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产业、投资等往来日益密切。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从项目而来,...
关键词:
次区域 大湄公河 经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熊彬 禤巨能
本文利用2000-2008年云南省和GMS国家贸易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对云南省与GMS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促进了云南与GMS地区的双边贸易合作,实际贸易水平明显高于预测水平;云南与老挝、越南贸易也得到大幅的提升,在边境贸易方面也大大促进了云南省与老挝、缅甸和越南贸易发展;预测对比也表明,云南省与GMS地区潜在着发展空间,特别老挝与越南市场突起所带来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区域合作、物流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云南省-GMS 贸易效应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联合课题组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REA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ATION,简称GMS)机制的目的是推动GMS各国经济合作,开展互联互通,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广西自2005年4月继云南省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的省区以来,其与GMS各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广度与深度均实现了新突破,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提高,在我国实施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涛 齐欢
20 0 3年是云南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十分重要的一年 ,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进展成效显著。充分展示了云南在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桥头堡的作用 ,也为合作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次区域经济 合作 云南 综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康 龙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世泽
为实现广西与云南优势的互补与整合,从区位特征、交通条件、旅游资源、合作基础和发展前景来看, 桂滇联合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具有可行性。为此,需要桂滇两省区联合完善交通网络,联合推出旅游线路, 联合开发旅游市场,联合促进旅游便利化,以便共同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
关键词:
次区域 旅游合作 优势互补 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龙开元
本文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计划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次区域合作中的问题、挑战、机遇、主要合作领域与政策措施等,认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现在面临着大量如贫困、高质量劳动力缺乏、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传染病、全球化与区域化风险等挑战,需要通过推进高层会商、积极鼓励私人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制定利益冲突处理准则等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我国也需要通过突出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民生、教育与科技合作、打造边境综合发展增长极、利用区域合作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等手段实现我国在次区域合作中的国家利益。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合作 进展 挑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松江 宁苹
本文论述了云南民营企业如何进入、开拓、发展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及竞争优势产品,帮助云南民营企业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发展,为云南省政府和云南民营企业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双赢”合作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措施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宇白 胡矿
包括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在内的次区域国家有着长期的友好交往和悠久的历史渊源。近年来,中国与次区域其他国家的双边经贸联系日益加强,贸易额增长、贸易结构改善、投资增长,发展局面良好。云南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显现,为此,云南应当制定自己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贸易与投资战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小海 仇学琴
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次区域旅游合作为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认识云南国际旅游在整个次区域中的地位对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整个次区域中所处的地位和不足,才能使今后的工作有的放矢,不断向旅游强省的目标迈进。本文基于次区域游客的离境调查,从旅游者情况(年龄结构、客源地)、游客的旅游特征(旅游目的、停留天数、旅游花费、入住方式、旅游方式)、游客评价(旅游资源/设施评价、满意度评价)三方面分析了云南省国际旅游在整个次区域中的地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鹰
当前,世界经济正朝一体化、区域化的方向迈进。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要使大西南在沿边开放战略中盘活,加大它同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力度,尤其是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显得十分迫切。基于此,文章就西南地区参与次区域的基础、领域、对策及前景进行剖析,旨在加深合作深度,开辟一条切实可行的开发合作之路。
关键词:
次区域 资源 合作 开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建伦 赵明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南亚地区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各国间区域合作发展迅速。在这种形势下,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组成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应运而生。本文回顾了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背景、运行机制和经济社会合作,阐述了农业合作的兴起、发展过程,分析了农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结构以及农业合作的前景,发现各国农业资源互补性较强,具有开展农业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潘顺安 刘继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由中国云南省、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组成。次区域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并有一条天然大通道———湄公河将次区域的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具有合作发展旅游的优越条件。本文在分析了次区域各方面的条件后认为,将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合作开发置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先地位是最佳选择;同时对次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大湄公河 次区域 旅游合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毕亮亮
2011年10月—2012年5月,"湄公河惨案"使大湄公河地区以血腥方式引起了世人关注。本文基于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对中国的战略意义、面临的国际新形势、中国参与资源合作开发新矛盾的分析,认为中国应在大湄公河次区域资源合作开发和安全秩序的和谐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资源 合作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