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6)
- 2023(12137)
- 2022(10651)
- 2021(10098)
- 2020(8415)
- 2019(19364)
- 2018(19512)
- 2017(36604)
- 2016(20586)
- 2015(23190)
- 2014(23382)
- 2013(22740)
- 2012(20821)
- 2011(18751)
- 2010(18590)
- 2009(16944)
- 2008(16151)
- 2007(13868)
- 2006(12084)
- 2005(10426)
- 学科
- 济(74477)
- 经济(74388)
- 管理(57996)
- 业(50546)
- 企(41759)
- 企业(41759)
- 方法(33892)
- 数学(28984)
- 数学方法(28622)
- 农(21482)
- 学(20384)
- 中国(19647)
- 财(18437)
- 地方(17255)
- 业经(16634)
- 环境(15380)
- 农业(14183)
- 制(14094)
- 理论(13937)
- 和(13489)
- 划(12129)
- 贸(11809)
- 贸易(11804)
- 技术(11653)
- 务(11592)
- 财务(11521)
- 财务管理(11501)
- 易(11417)
- 教育(11328)
- 银(11207)
- 机构
- 大学(282578)
- 学院(282417)
- 管理(110352)
- 济(102326)
- 经济(99738)
- 研究(98700)
- 理学(95665)
- 理学院(94461)
- 管理学(92647)
- 管理学院(92159)
- 中国(70663)
- 科学(66236)
- 京(61646)
- 农(53194)
- 所(51020)
- 业大(47815)
- 研究所(47184)
- 财(46076)
- 中心(44254)
- 农业(42356)
- 江(41085)
- 范(39070)
- 北京(38745)
- 师范(38643)
- 财经(36930)
- 院(36313)
- 州(33739)
- 经(33565)
- 技术(32570)
- 师范大学(31210)
- 基金
- 项目(202369)
- 科学(156974)
- 研究(144505)
- 基金(144419)
- 家(128322)
- 国家(127310)
- 科学基金(107512)
- 社会(87160)
- 社会科(82321)
- 社会科学(82297)
- 省(80932)
- 基金项目(77896)
- 自然(72649)
- 自然科(70849)
- 自然科学(70832)
- 自然科学基金(69501)
- 划(68571)
- 教育(65825)
- 编号(59409)
- 资助(58926)
- 成果(47895)
- 重点(45878)
- 部(43136)
- 发(42776)
- 课题(41541)
- 创(41489)
- 科研(38939)
- 计划(38763)
- 创新(38715)
- 大学(36513)
共检索到406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晓梅 张巫军 丁艳锋 王绍华 李刚华
云南稻区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态类型多样。根据云南省24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3-11月气象数据分析,将云南稻区划分为海拔>1700 m的高海拔粳稻区、1500 m≤海拔≤1700 m的籼粳稻交错区和海拔
关键词:
水稻 生态区划 安全成熟期 日平均温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晶晶 黎泉 李刚华 杜永林 赵竹青 王绍华 丁艳锋
确定水稻安全成熟期对于合理安排水稻播栽期以及后茬作物生产非常重要。利用江苏省13个气象站点1960至2011年历年9—11月日平均温度等气象数据,根据水稻安全成熟的临界温度指标,推算不同地区安全成熟期。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化,水稻的安全成熟期推迟,由北至南,趋势逐渐加大。1985年后,安全成熟期后推迹象明显。以1985年以来的气象数据为依据,籼稻保证率为80%的安全成熟期苏南、江淮、淮北分别为10月4日、10月3日、9月26日;粳稻保证率为80%的安全成熟期苏南、江淮、淮北分别为10月17日、10月16日、10月11日。在此日期成熟,水稻抽穗期处在最佳的温光条件下,同时能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后期冷...
关键词:
水稻 安全成熟期 日平均温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从党 李刚华 李贵勇 夏琼梅 邓安凤 王绍华 刘正辉 凌启鸿 丁艳锋
水稻叶龄模式是根据叶龄进程准确诊断各器官生长的进程,确定生长指标,制定生产措施的栽培模式。随着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扩大应用,叶龄模式的重要性日益突现。为了准确诊断云南省立体气候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指标,研究了海拔900~2240 m稻区的主栽品种的总叶片数(LN)和伸长节间数(sn),不同海拔稻区同一品种的总叶片数和伸长节间数的变化情况,以及同一生态条件下不同品种的总叶片数和伸长节间数差异。结果表明,云南省籼稻品种的总叶片数在16~20叶,伸长节间数在5~6节,粳稻品种总叶片数在11~16叶,伸长节间数为4~5节。随着海拔的升高,籼稻品种的叶片数增多,而粳稻品种的总叶片数减少;有的品种伸长节间数...
关键词:
水稻 叶龄模式 伸长节间数 立体气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琼梅 李贵勇 邓安凤 彭秀英 白秀兰 龙瑞平 杨从党
2010-2011年以纯系品种9311、明恢63、IR64为试验材料,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涛源乡和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云南特殊生态条件下水稻的高产机理,为水稻高产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材料和依据。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期间涛源试点相对湿度较低,抽穗期前平均温度较高,抽穗后温差较大。涛源试点3个品种的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均高于景洪试点,增幅超过70%,达极显著水平。涛源试点具有较高的有效穗、颖花量、结实率和千粒重;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较高,尤其是灌浆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差异主要表现在生长后期,涛源试点极显著高于景洪试点,氮素收获指数差异极显著。同一品种在两个生态稻区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
关键词:
水稻 特殊生态区 高产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艳 杨树华 徐淑升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以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方案为背景,利用遥感和GIS等先进的空间模拟技术,综合考虑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楚雄州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楚雄州划分为2个一级生态区、9个二级生态亚区、17个三级生态功能区。在完成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宏观生态环境管理的需要,将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区进行统筹和归并,把楚雄州划分为农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区、林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城镇农业与居住生态功能区,并对各生态功能类型区进行了概述,阐明各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和生态保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成国 徐海港 李刚华 丁艳锋 王绍华
调查了武进农业科学研究所超高产攻关试验田单季粳稻泰粳394和武运粳23的群体状况,分析了产量大于12.0 t.hm-2、10.5~12.0 t.hm-2和小于10.5 t.hm-2这3种群体抽穗期的个体构成。结果表明:产量大于12.0 t.hm-2的超高产群体抽穗期茎蘖数、颖花数、干重和叶面积等数量指标的构成中,大分蘖(分蘖干重/主茎干重大于0.8)所占的比例大于30%,小分蘖(分蘖干重/主茎干重小于0.6)所占的比例小于11%。因此,群体合理的茎蘖组成是形成超高产的基础。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 抽穗期 群体构成 茎蘖组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琳 杜光辉 史鹏飞 丁丽 张丽霞 聂良鹏 凌敬伟 潘兹亮 吕玉虎
依托长期种植翻压紫云英定位试验,探讨豫南稻田在翻压紫云英作绿肥的情况下对后茬作物水稻养分吸收、养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并由此确定紫云英鲜草的最佳翻压量。试验设置CK(不施肥)、CF(常规施化肥)以及紫云英鲜草翻压量分别为22.5,30.0,37.5,45.0,52.5,60.0 t/hm~2,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相比,常规施化肥和翻压紫云英处理分别增加稻谷产量21.72%和19.23%~29.20%(P<0.05)。在所有紫云英翻压处理中,紫云英翻压量为52.5 t/hm~2时,稻谷氮、磷、钾含量和养分吸收量最高,但继续增加翻压量,稻谷养分含量和养分吸收量显著降低(P<0.05)。紫云英翻压量为37.5~60.0 t/hm~2时,水稻地上部氮磷钾素累积量显著高于CK(P<0.05)。与CF相比,紫云英翻压22.5~37.5 t/hm~2显著提高水稻磷、钾素养分利用效率及磷、钾素偏生产力(P<0.05)。因此,在豫南地区,长期紫云英翻压22.5~37.5 t/hm~2时有利于水稻稳产以及增加水稻对氮磷钾素的吸收,提高水稻氮磷钾素养分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从党 李刚华 李贵勇 夏琼梅 邓安凤 刘正辉 王绍华 凌启鸿 丁艳锋
【目的】检验水稻定量促控栽培技术(RP)的适应性,并探索其增产机理。【方法】于2008—2009年在云南省6个生态区,以当地的主栽品种为材料,设置RP技术与常规栽培技术的对比试验,调查叶龄、茎蘖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在6个生态区RP技术显著增产,2008年籼、粳稻分别增产16.0%和15.8%;2009年分别增产18.3%和15.3%;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RP技术增加穗肥的用量促进了颖花的分化并降低了颖花的退化,从而促进大穗的形成,提高了穗粒数。【结论】RP技术通过降低基本苗和高峰苗提高茎蘖成穗率,获得更多的有效穗,通过重施穗肥促进大穗的形成,显著扩大库容量,最终获得高产。基于此提出了...
关键词:
水稻 立体生态区 水稻定量促控 增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向伟
北京四中网校是北京四中的远程教育机构,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从事网络化教学和服务的最早的办学单位之一,代表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远程教育的最高水平。 2003年,是中国基础远程教育成熟之年,发展之年。网校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准确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我同意这样的说法:基础教育网校的本质是面向中小学生提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服务。在目前教育体制以及优质的教育资源稀缺的背景下,课外辅导和家庭教育的需求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正国 王仰麟 张小飞 吴健生
景观生态系统由多个层次水平的等级体系所组成,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中,其结构与功能具有不同的相互依存关系,区划的概念有助于整合景观的等级性并厘清复杂性。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功能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生态区划、生态经济区划、农业区划等相关研究的成果,探讨了景观生态区划应依循的原则、内容及区划等级系统,指出景观生态区划不仅强调景观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异质性,还必须综合景观单元的过程关联和功能统一性。同时以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为核心制定了开展景观生态区划需遵循的等级性、多尺度性、发生一致性、格局与功能依存性、功能协调性以及界线完整性等原则。在其指导下,重点讨论了景观生态区划过程中涉及的方法论构建、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景观生态区划体系构建等研究内容。最后,通过比较了景观生态区划与自然区划、生态区划以及经济区划之间的异同,提出了不同尺度下景观生态区划理论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
景观生态区划 景观异质性 景观功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志跃 刁承泰 陈菲 陈敏 吕韬
文章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综合分析了重庆市土地的生态特点和存在问题,探讨了土地生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市土地进行了生态区划,将土地划分成四大生态区:丘陵平坝农业生态环境区、中低山林牧业生态环境区、库区生态环境区和城市生态环境区,以便因地制宜地对各区土地进行生态治理和生态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地 生态区划 生态环境 重庆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絮子 石雷 周汝良 梁英扬 邓疆
根据试验点印度黄檀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印度黄檀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云南省的气象数据,在SPSS支持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的支持下,按1 km×1 km细网格推算出云南省其它地区印度黄檀树高、胸径的生长情况,并对印度黄檀的适宜种植区进行区划,以气候因子为条件,得出云南省适宜种植印度黄檀的土地面积占32.5%,其中,最适宜面积占0.7%,较适宜面积占7.4%,一般适宜面积占24.4%。
关键词:
造林区划 GIS 气候因子 印度黄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海峰 吴明亮 翁伟 沈宇峰 张利峰
油菜机械化收获作业时茎秆的物理特性对收获质量有较大影响,研究油菜茎秆生长过程中的模型特性可以为收获作业提供原始数据,对田间油菜茎秆直径进行测量,通过直径变化来间接表达其生长模型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分枝部位茎秆直径大小变化是按指数函数递减,其变化模型为y=77.74e–1.011 3x(R2=0.986 2),且茎秆部位的改变对其直径大小的影响极显著;主茎秆直径随离地高度的增加呈线性降低,变化规律为y=–0.9817x+34.35(R2=0.987 1),且变化幅度90%处在0~2 mm内。
关键词:
油菜 茎秆 模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兆朋 谢方平 吴明亮 魏宵 刘剑锋
为了给苎麻切割器的设计及切割动力学分析提供茎秆的力学性能参数,以苎麻成熟期底部茎秆为材料,对茎秆及其木质部进行了弯曲和扭转试验,得到其弯剪模量分别为155.7、252.9MPa,剪切模量分别为42.1、44.8MPa;对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了拉伸和压缩试验,得到其拉伸弹性模量分别为1876、481MPa,压缩弹性模量分别为154.2、50.9MPa。运用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研究方法,确定了茎秆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552MPa、压缩弹性模量为102.4MPa、同性面泊松比0.22及异性面泊松比为小于0.099;木质部的同性面泊松比为0.72、异性面泊松比为小于0.068;韧皮层弯剪模量为72.3MPa...
关键词:
苎麻 底部茎秆 力学特性 弹性参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蓓 张臻
结合成熟期阶段的快速时尚物品特征和要求研究了其物流分销网络构建问题,分析了快速时尚物品物流分销网络的结构,并为其模型构建做出了若干假设和设定,在对生产制造工厂、物流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服务网络以及消费者货物自取点相关能力和属性进行设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网络经销商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最后使用算例对该模型了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了收益最大化条件下各方的最优决策及其相互影响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