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8)
2023(10609)
2022(9546)
2021(9004)
2020(7592)
2019(17678)
2018(17700)
2017(33994)
2016(18924)
2015(21295)
2014(21192)
2013(21047)
2012(19302)
2011(17451)
2010(17282)
2009(15623)
2008(15159)
2007(12940)
2006(11277)
2005(9650)
作者
(56305)
(46665)
(46584)
(44023)
(29876)
(22494)
(20998)
(18485)
(17922)
(16688)
(16240)
(15804)
(14833)
(14670)
(14383)
(14321)
(14306)
(13827)
(13310)
(13271)
(11783)
(11593)
(11211)
(10671)
(10410)
(10400)
(10381)
(10259)
(9476)
(9387)
学科
(72245)
经济(72162)
管理(51570)
(49059)
(40787)
企业(40787)
方法(35865)
数学(30904)
数学方法(30521)
(19515)
(18911)
中国(17397)
(16868)
业经(16161)
地方(14655)
理论(13284)
农业(13182)
(12368)
贸易(12364)
(12202)
(11956)
环境(11805)
(11616)
技术(11429)
(10921)
财务(10860)
财务管理(10840)
教育(10774)
企业财务(10291)
(10242)
机构
大学(271269)
学院(267755)
管理(107079)
(99050)
经济(96789)
理学(93972)
理学院(92844)
管理学(91061)
管理学院(90597)
研究(90359)
中国(63136)
科学(60660)
(57981)
(48377)
(46714)
业大(45024)
(43586)
研究所(43396)
中心(39616)
农业(38447)
(37825)
(37086)
师范(36704)
北京(36214)
财经(35951)
(32761)
(32552)
(30819)
师范大学(29939)
技术(28999)
基金
项目(192187)
科学(150119)
基金(138846)
研究(137239)
(122547)
国家(121546)
科学基金(103328)
社会(83908)
社会科(79362)
社会科学(79337)
(75803)
基金项目(74958)
自然(69737)
自然科(68082)
自然科学(68061)
自然科学基金(66823)
(64488)
教育(63139)
资助(56979)
编号(55801)
成果(45426)
重点(43125)
(41836)
(40350)
(39732)
课题(38461)
科研(37226)
创新(37025)
计划(36294)
大学(35319)
期刊
(104524)
经济(104524)
研究(75003)
学报(49024)
中国(46429)
科学(43665)
(43314)
管理(36874)
大学(35827)
学学(33711)
教育(30942)
(30829)
农业(30615)
技术(22108)
(17606)
金融(17606)
业经(17015)
财经(16534)
经济研究(15887)
图书(15801)
(15342)
科技(14135)
(13924)
问题(13876)
(13637)
理论(13501)
业大(13298)
实践(12619)
(12619)
技术经济(12608)
共检索到372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周瑜  叶辉  
云南半帚孢 (Leptographiumyunnanense)是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携带的一种主要的病原性伴生真菌 .以PD培养液对该菌进行培养 ,培养滤液即毒素原液中蛋白部分具致病活性 ,在冷藏及室温条件下 ,该毒素能较长时间 (2 0~ 40d)保持致病活性 (即能在寄主树木上形成一定长度的韧皮反应区 ) ,随着温度的升高 ,其活性逐渐丧失 ;在 6 0℃时 ,该毒素仍可保持一定的活性 ,而在超过 80℃时 ,则完全丧失其活性 .毒素原液pH值为 5 1,渗透势为 - 12 0kPa ,经试验确定毒素原液的毒性非溶液的酸度或渗透势所致 ,从而表明该菌培养液中存在具致病活性的毒素物质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周瑜  叶辉  
比较研究了不同生物检测材料及方法在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毒素的生物活性检测上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毒素不仅对云南松产生病害作用,对思茅松和华山松同样产生病害作用。用切根幼苗为材料对该毒素进行生测,所需时间虽较短,但幼苗所产生的症状较复杂,不易观察和确定;以松树及其木段为材料将该毒素进行接种试验,则在韧皮部位形成明显的反应区,与接菌产生的反应症状一样,容易确定,但木段上出现反应症状的时间较短,因此,以木段为材料,采用接种法进行该毒素活性检测较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高强  魏美才  王晓玲  孙虹  
为了研究马尾松毛虫幼虫毒素的极性和毒性大小等性质,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幼虫毒素进行了抽提试验,并试用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法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法作为毒素的生物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法可用于马尾松毛虫幼虫毒素的生物检测;毒素性质的研究表明,毒素活性成分的极性较大,较易溶于80%乙醇,可溶于水,较难溶于正丁醇和正己烷;家兔皮肤刺激试验表明,毒素水提物中含毒素蛋白的量很小;热稳定性试验表明,活性成分在常压105℃下热处理不稳定.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周瑜  叶辉  吕军  
本文研究了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Leptographiumyunnanense在不同温度下 ,在PDA培养基、云南松木段和活树上的生长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在 5  2 0℃温度范围内 ,真菌的生长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云南松韧皮反应区长度逐渐增大 ;在 2 0  35℃温度范围内 ,真菌的生长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韧皮反应区逐渐减小。说明温度变化使真菌的生长力与云南松的抗性之间的对比力量改变 ,从而导致真菌的生长长度和韧皮反应区发生相应变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联泰  高健  安贤惠  许宁  张晓磊  阚飞  
通过研究冻融海蜇触手,Sephadex G-10凝胶过滤层析脱盐,SP Sephadex C-25离子交换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从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触手中分离到RE-5-6毒素,初步测定其分子量约为66.2kD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RE-5-6具有下列性质。(1)对鸡血表现出较强的溶血活性;(2)可大大提高小白鼠的对热痛阈值即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镇痛作用随着注射浓度的增加而加强;(3)对小白鼠皮肤和眼睛分别表现中度和轻度刺激性;(4)对革蓝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以及真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但未检测到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惠  张凤云  董金皋  商鸿生  
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灰葡萄孢及其毒素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用抑菌圈法测定毒素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 ;用浸渍法测定毒素的杀虫活性 ;以种子幼根幼芽生长抑制率为活性指标 ,测定毒素对杂草种子发芽力的抑制活性及对农作物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在杂草出苗后喷施毒素 ,测定毒素对杂草幼苗的杀伤活性和对出苗后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 ,3d内灰葡萄孢毒素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达 5 6 %以上 ;1d内毒素对马铃薯环腐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 6 mm,对白菜软腐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 9m m;毒素原液对黏虫、小菜蛾和菜青虫的杀伤活性很小 ,对反枝苋和牵牛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梅  卢志军  王文君  郑建秋  黄俊生  吴学宏  
为研究甘蓝感病(北农早生)和抗病(珍奇)品种种传尖孢镰刀菌Fusarium-CG和Fusarium-HM的培养滤液和粗毒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乙酸乙酯和乙醚萃取法提取粗毒素中的镰刀菌酸并利用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粗毒素浸渍甘蓝幼苗根部测定其对幼苗的致枯萎作用。结果表明:Fusarium-CG和Fusarium-HM的培养滤液和粗毒素对种子的发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粗毒素浸渍甘蓝幼苗根部能够引起幼苗枯萎;其粗毒素中镰刀菌酸质量浓度分别为552和105μg/mL,并且粗毒素对甘蓝的致害作用随着镰刀菌酸含量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当用镰刀菌酸质量浓度为25μg/mL的粗毒素处理甘蓝幼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建武  陈孝珊  贺建华  
为了开拓植物蛋白质饲料资源 ,对桐粕中的醇溶性毒素进行了探讨 .桐籽去油后经有机溶剂提取得到醇溶性毒素 ,再经苯 +正己烷 (3∶ 2 ) ,苯 +乙酸乙酯 (3∶ 2 ) ,苯 +乙酸乙酯 (1∶ 1) ,苯 +乙酸乙酯 (1∶ 3)等 4种洗脱剂能分离出 TN1,TN2 ,TN 3等 3种毒素 ,其 Rf分别是 :0 .0 90 ,0 .30 1,0 .494(展开剂为 :苯 +正己烷 (3∶ 2 ) ) .其中醇溶性毒素和 TN3对试验鱼有明显的毒性 ;2 4h L D50 分别为 :0 .192 ,2 .75 4μg/m L ,48h L D50 分别为 :2 .495 ,0 .187...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联泰  安贤惠  王静  吴学丹  
通过磷酸缓冲液提取、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和DEAE Fast Flow离子交换等分离纯化技术,从黄鳝(Monopterus albus)肌肉中分离到具有溶血活性的MAM-Ⅰ-2毒素,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AM-Ⅰ-2能使鸡血发生溶血现象,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抗凝血活性,对嗜水气单胞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该毒素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 000。对MAM-Ⅰ-2的前体物质MAM-Ⅰ的研究表明:MAM-Ⅰ除具有MAM-Ⅰ-2的特性外,还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细菌以及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不同来源的红细胞对MAM-Ⅰ毒素的敏感性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金林  徐扩  李川  马娟  董金皋  
对灰葡萄孢BC4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得到了15个诱变菌株,经测定筛选出BC4-1、BC4-2和BC4-15等3个诱变菌株中以BC4-1菌株效果最好。试验发现,用于毒素产生的PD培养基的pH值对产毒能力影响很大,以pH4.0最优。用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培养滤液制备BC-粗毒素,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萃取所得粗毒素对杂草种子萌发及生长抑制作用最强。通过柱层析法和HPLC法分离和纯化除草活性组分,得到1个在271nm有最大UV吸收的化合物,该组分在100mg·L-1浓度下对马唐的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50mg·L-1浓度下可完全抑制马唐和反枝苋种子的萌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照鑫  王涵祎  曹利娟  郝艳同  申晓鸿  刘京国  
【目的】Vip3A是由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对数生长期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对鳞翅目昆虫有较广杀虫谱的毒素,其在敏感昆虫中肠上的结合受体尚未得到鉴定。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试图从肽库中筛选到能与Vip3A毒素特异性结合的多肽,为研究Vip3A毒素的杀虫模式提供线索。【方法】将构建的p et28A-Vip3AA10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用亲和纯化的方法制备Vip3AA10,并用胰蛋白酶活化和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以活化的Vip3AA10毒素为诱饵,经"吸附-洗脱-扩繁"4轮条件逐渐严格的淘选,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照鑫  王涵祎  曹利娟  郝艳同  申晓鸿  刘京国  
【目的】Vip3A是由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对数生长期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对鳞翅目昆虫有较广杀虫谱的毒素,其在敏感昆虫中肠上的结合受体尚未得到鉴定。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试图从肽库中筛选到能与Vip3A毒素特异性结合的多肽,为研究Vip3A毒素的杀虫模式提供线索。【方法】将构建的p ET28a-Vip3Aa10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用亲和纯化的方法制备Vip3Aa10,并用胰蛋白酶活化和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以活化的Vip3Aa10毒素为诱饵,经“吸附-洗脱-扩繁”4轮条件逐渐严格的淘选,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兆新  郭萌萌  杨守国  邢丽红  谭志军  
蛤毒素是由有毒甲藻产生的脂溶性毒素,已经确认的同系物有14种。在不同国家的不同贝类中蛤毒素组成特征和含量均存在差异。蛤毒素的小鼠腹腔注射毒性大于经口毒性。目前,国际上蛤毒素的食用安全限量标准尚不统一。蛤毒素的总量可用生物法测定,每种蛤毒素组分的含量可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试。蛤毒素的酶联免疫测定方法正在研究阶段。我国关于蛤毒素的研究较少,建议加强对毒素的生物学特征及代谢规律研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媛  周玉  张磊  沈庆丰  
西加毒素是由剧毒纲比甲藻产生,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珊瑚鱼毒素,通过食物链传递而蓄积于各种珊瑚鱼体内。西加毒素与钠通道受体靶部位VI结合,激活钠通道,增加钠离子通透性。人类误食了含有西加毒素的珊瑚鱼即引起中毒。近几年,随着珊瑚鱼大量的出口,西加毒素中毒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西加毒素中毒可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心血管功能障碍、持续长时间的神经感觉异常,并且以温度感觉倒错最具特征性。西加毒素轻度中毒病例可出现暂时性近视及眼痛症状,饮酒可加重病情。曾经西加毒素中毒的人再次中毒的机会较大,症状会更严重。由于目前对含西加毒素的鱼类缺乏一种简便、准确的检测手段,使得西加毒素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避免中毒,建议勿食...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子舟  张洲英  
客观知识具有创新性、中介性、可编码性、可传递性、无损耗性、可共享性、可加工性、不确定性等基本特性。认识这些基本性质 ,有助于理解知识、理解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工作。参考文献 1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