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8)
- 2023(10271)
- 2022(8713)
- 2021(8158)
- 2020(6962)
- 2019(16056)
- 2018(15768)
- 2017(30859)
- 2016(17138)
- 2015(19132)
- 2014(19305)
- 2013(19530)
- 2012(18355)
- 2011(16564)
- 2010(16751)
- 2009(15646)
- 2008(15813)
- 2007(14613)
- 2006(12620)
- 2005(11356)
- 学科
- 济(77314)
- 经济(77248)
- 业(52249)
- 农(50624)
- 管理(39931)
- 农业(33478)
- 方法(31737)
- 企(30041)
- 企业(30041)
- 数学(28427)
- 数学方法(28174)
- 业经(20740)
- 中国(19290)
- 财(17788)
- 学(17090)
- 地方(16485)
- 制(15105)
- 贸(13202)
- 贸易(13201)
- 易(12878)
- 农业经济(12483)
- 发(12474)
- 土地(11875)
- 银(10979)
- 银行(10950)
- 体(10464)
- 行(10427)
- 策(10377)
- 融(10131)
- 金融(10127)
- 机构
- 学院(251036)
- 大学(246739)
- 济(104017)
- 经济(101830)
- 管理(93755)
- 研究(86802)
- 理学(81121)
- 理学院(80191)
- 管理学(78768)
- 管理学院(78319)
- 农(68102)
- 中国(66740)
- 科学(55732)
- 农业(52742)
- 京(51527)
- 业大(47086)
- 所(46011)
- 财(45431)
- 研究所(41891)
- 中心(41679)
- 江(38723)
- 财经(36103)
- 农业大学(32908)
- 经(32835)
- 范(32684)
- 师范(32341)
- 经济学(31726)
- 北京(31563)
- 省(30886)
- 州(30489)
- 基金
- 项目(167855)
- 科学(130957)
- 基金(121468)
- 研究(120839)
- 家(107020)
- 国家(106058)
- 科学基金(89192)
- 社会(76900)
- 社会科(72439)
- 社会科学(72413)
- 省(67564)
- 基金项目(65225)
- 自然(57421)
- 自然科(56004)
- 自然科学(55983)
- 划(55534)
- 自然科学基金(54994)
- 教育(53834)
- 编号(49854)
- 资助(48655)
- 成果(40025)
- 重点(37661)
- 部(37548)
- 农(37374)
- 发(37344)
- 创(34195)
- 课题(33570)
- 科研(32390)
- 创新(32054)
- 性(32012)
- 期刊
- 济(119201)
- 经济(119201)
- 农(71614)
- 研究(67340)
- 中国(53611)
- 农业(48637)
- 学报(45313)
- 科学(41423)
- 财(34672)
- 大学(34183)
- 学学(32887)
- 管理(27187)
- 业经(26072)
- 融(24684)
- 金融(24684)
- 业(23063)
- 教育(20505)
- 技术(19335)
- 问题(17799)
- 财经(17610)
- 经济研究(16504)
- 版(16309)
- 农业经济(15108)
- 经(15035)
- 农村(14976)
- 村(14976)
- 资源(13426)
- 业大(13362)
- 世界(13159)
- 经济问题(12779)
共检索到369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强 毛禹忠 刘绍永
农村耕地和劳动力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对其规律性研究,是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对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土地流转现状进行分析,其中农村劳动力以从事农业劳动为主,而土地流转以农户自发形式为主,总体规模不大、速度缓慢。为此,论文借以云南省祥云县米甸镇为例,对农村劳动力和农地流转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呈正相关性,即有一亩土地流转相应就有约4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而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土地流转 相关性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牛蓉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金麟
本文认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增加人力资本总量、提高劳动者收入的重要途径 ,并引用了大量数据对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特征 )和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云南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四点措施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意义 特征 原因 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长生 张成君 沈忠明 刘定祥
本文利用碰撞理论和中间过渡状态理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所需具备的条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由于农民本身所具备的能量太低,同时又由于受自身的知识水平、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再次获取转移能量有限,只有小部分农村剩余劳动者才能与城市发生"有效碰撞",进而转化为市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娟娟
农村土地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探索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劳动力的高效转移,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土地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了劳动力转移中兼业经营降低了土地流转效率、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阻碍了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劳动力转移、创新农地流转机制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对策。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兼业经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中伟 陈浩
文章利用全国13个产粮大省面板数据估算发现,各省劳均土地面积均未达到适度规模经营下最优的土地面积,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均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通过规范分析二者影响因素,并实证检验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存在不一致及动力不足;现有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模式是导致二者不一致的关键因素;提高家庭非农收入比重有利于二者统筹发展;提高地租和摒弃城乡二元制度能提高土地流转主动性: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生活成本差异分别对劳动力转移造成拉力和推力;城乡二元制度不约束劳动力转移就业,但制约其真正市民化。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土地流转 统筹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任晓聪 孔梅
土地流转可以使土地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是目前我国土地流转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以及地方政府职能错位等等,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到城市。因此需要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土地流转纠纷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准确定位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谢佳春 李兴绪 向其凤 刘建旭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是云南沿边地区农村反贫困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云南红河和德宏民族自治州2053户农户数据为例,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参与情况,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模型估计培训效应。结果显示:2006-2008年样本农户年均培训参与率为26.39%;参加培训的农户能从项目中获得的收益最大(18.99%),未参加培训的农户从项目中获得的收益最小(18.09%)。这一方面证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作为沿边地区农村反贫措施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云南沿边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象选择的针对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慧芳
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云南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云南的特殊省情以及有组织有领导的转移工作起步晚、基础差,目前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拟就进一步推进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云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谷素华
土地和劳动力是经济社会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的资源。如何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这是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问题,我国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但要避免走传统的政府主导的道路。本文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相互作用关系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二者良性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关系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琳 孙鹤
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资料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统计整理,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以云南省为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提出西部地区发展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 教育经济学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明忠 刘恺
基于广东省广州、东莞、河源及惠州四个市的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中的职业价值、职业行为、交际技能、工作技能、社会资本广度以及社会资本深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情感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因而,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增强其对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价值认识,强化其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行为,提高其非农就业技能,弱化其对农地的禀赋效应认识,丰富其在城镇的社会资本,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实施农地流转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剑文
云南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约有750余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实现非农化转移。2004年出现的“民工荒”,为加快转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是现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和其他条件,与“民工荒”中表现出来的对民工条件的要求,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政府和农民自身,都需要抓住机遇,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升劳动力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民工荒 农村剩余劳动力 机遇挑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宗敏 杨雪梅
实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云南经济要发展,农村是关键;农村经济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核心。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真正转移出去,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民素质持续、整体地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则取决于教育的普及与职业技能的培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汝良 贾仁安 董秋仙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农村人口在从农民变成农民工,再变成城镇人口的过程中,是在拉力和推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推拉理论 农民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