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60)
- 2023(3787)
- 2022(3084)
- 2021(2817)
- 2020(2414)
- 2019(5143)
- 2018(5031)
- 2017(8668)
- 2016(4945)
- 2015(5657)
- 2014(5585)
- 2013(5608)
- 2012(5269)
- 2011(4725)
- 2010(4787)
- 2009(4240)
- 2008(4071)
- 2007(3954)
- 2006(3451)
- 2005(3108)
- 学科
- 济(19321)
- 经济(19312)
- 业(15414)
- 管理(14632)
- 企(11683)
- 企业(11683)
- 技术(10800)
- 地方(8055)
- 农(7324)
- 学(6626)
- 方法(6171)
- 技术管理(5787)
- 农业(5512)
- 数学(5315)
- 数学方法(5250)
- 业经(4512)
- 中国(4426)
- 环境(4236)
- 地方经济(3839)
- 贸(3750)
- 贸易(3747)
- 易(3627)
- 生态(3333)
- 财(3127)
- 森(3033)
- 森林(3033)
- 林(3026)
- 划(2771)
- 资源(2680)
- 新技术(2597)
- 机构
- 学院(72240)
- 大学(69951)
- 研究(31168)
- 济(26251)
- 经济(25566)
- 管理(24712)
- 科学(23193)
- 中国(21010)
- 理学(20177)
- 理学院(19901)
- 管理学(19473)
- 管理学院(19352)
- 农(19291)
- 所(17883)
- 研究所(16705)
- 业大(16539)
- 京(16312)
- 农业(14885)
- 省(14035)
- 中心(13506)
- 院(12261)
- 江(11530)
- 北京(11062)
- 技术(10975)
- 南(10924)
- 科学院(10495)
- 范(10017)
- 师范(9903)
- 财(9778)
- 州(9676)
- 基金
- 项目(54296)
- 科学(40861)
- 基金(36602)
- 研究(36107)
- 家(35443)
- 国家(35242)
- 科学基金(27767)
- 省(23500)
- 社会(20337)
- 基金项目(19961)
- 自然(19692)
- 划(19585)
- 社会科(19292)
- 社会科学(19281)
- 自然科(19062)
- 自然科学(19052)
- 自然科学基金(18659)
- 教育(14952)
- 资助(14452)
- 编号(13702)
- 重点(13470)
- 发(13159)
- 科技(13064)
- 计划(12704)
- 创(11547)
- 创新(11054)
- 课题(10699)
- 部(10411)
- 科研(10291)
- 成果(9613)
共检索到114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玉德 吴陇 喻赞仁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技术措施及初步成效陈玉德,吴陇,喻赞仁关键词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水土保持,造林技术元谋坝区是云南典型的干热河谷区。由于气候异常干旱炎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林极度困难。30多年来不少单位和部门先后多次到该地区进行...
关键词: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水土保持,造林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海东 潘志贤 岳学文 彭辉 奎建蕊 刘刚才 纪中华
对干热河谷银合欢人工林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合欢林全年地表径流模数总量为1.58万m3/km2,较CK的径流量明显减少,CK的径流量为银合欢林的6.84倍,消减率为85.38%。银合欢林和CK的径流量和降雨量之间呈线性正相关,银合欢林全年土壤侵蚀模数总量为462 t/km2,较CK的土壤侵蚀模数明显减少,CK的径流量为银合欢林的18.99倍,消减率为94.73%。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银合欢 土壤养分 人工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永忠 李昆 孙永玉 陈艳彬 张春华
在元谋干热河谷对银合欢、山合欢、赤桉和大叶相思进行不同的整地方式种植,调查植株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对不同整地方式旱季、雨季土壤含水量、养分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沟和反坡平台套塘整地对苗木成活率、生长量提高幅度较大,浅沟套深塘整地对苗木成活率、生长量提高幅度最大,造林效果最好;水平沟、反坡平台套塘、浅沟套深塘整地旱季土壤含水量比鱼鳞坑整地提高22%~32%,雨季可提高26%~35%,在3种整地方式中,树种之间土壤含水量差异不大;不同的整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增减不同,加大整地力度,促进植物生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巧 高泰平 周兴银 陈彦林 郭文俊
于2005年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新银合欢林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新银合欢林昆虫12目54科132种,其中68种已知种的名录;新银合欢林乔木及灌草层亚群落昆虫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及Pielou指数分别为98、3.588、0.050、0.783,地表层亚群落昆虫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及Pielou指数分别为49、3.255、0.053、0.836;新银合欢林容纳昆虫种类及个体数量的能力低于当地广泛分布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而其昆虫多样性水平与后者接近.研究认为,新银合欢林对于一些善飞的昆虫类群具有积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巧 陈又清 陈祯 郭萧 廖琼 赵剑 李昆
在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采用网扫法对10种生态系统中的直翅目Orthoptera多样性进行调查,共采集直翅目昆虫标本349号,计25种。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石榴Punica granatum林,最低的是明油子Dodonaea angustifolia-扭黄茅Heteropogoneteacontortus灌草丛。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优势度较高,均匀度较低。右尾和方法的排序结果显示,许多样地之间群落多样性不可比较,石榴林的直翅目群落多样性高于除果Mangifera indica林以外的任何群落,云南松林和明油子-扭黄茅...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朝蓉 朱清科 孙永玉
基于RS和GIS理论和方法,以干热河谷区云南省元谋县为例,对2008年和2016的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特征,评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和动态价值,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下降。建设用地转入特征和未利用地转出特征较为明显。2008年和2016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静态价值分别为25.98亿元和26.54亿元,总动态价值分别为9.179亿元和16.004亿元。虽然生态系统服务总动态价值仅为同期总静态价值的35.40%和60.30%,但其增长率为74.01%,明显高于总静态价值变化率(2.27%)。土壤形成与保护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最高,2008年和2016年其值分别为4.91亿元和5.03亿元。农业经济发展、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导致耕地、建设用地的扩张和未利用地的减少,水土保持和生态综合治理促进了林地面积的恢复。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显著提升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系统服务总动态价值的增长。因此,应强化区域土地利用的空间调控,继续实施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治理工作,以维护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功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益兴 刘秀贤 杨朝风 郑国荣 张燕平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幼林经22个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幼林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增益效果。综合N、P、K肥各水平对幼林生长的反应,N150P150K50是印楝幼林比较优越的施肥配方,该处理的树高和地径分别是对照的1 9倍和2 7倍;施肥处理的肥效指数达到2 86~14 17,树高、胸径生长对P、N肥反应敏感;偏相关分析表明:N、P、K肥与幼林各生长性状之间都存在正相关,但只有N、P肥对幼林生长相关关系显著。
关键词:
印楝 施肥效应 干热河谷 元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红明 杜玉霞 李进学 张金智 李晶 岳建强
以盛果期费米耐劳柠檬树为材料,研究不同促花抑梢调控方式对云南干热河谷区柠檬春花果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促花抑梢处理新梢数量均低于CK,抑梢效果显著;坐果率和产量以C3处理最高,除C2处理外,其他处理与CK相比,差异显著;可溶性固形物以C3处理最低,仅8.18%,除皮厚外,V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汁重等比CK低,差异显著;C4处理V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皮厚、汁重和CK相比,差异均不显著。综合考虑柠檬产量及品质,C4(喷施0.4%KH_2PO_4+0.2%PP_(333))促花调控措施较适合云南干热河谷区。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柠檬 促花措施 调控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巧 陈又清 周兴银 康海艳 陈彦林 吴俊 郭文俊
于2004—2005年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捕食性昆虫多样性进行调查,报道元谋干热河谷捕食性昆虫89种(含待定种10种),其中印度暗带螳为中国新记录,云南新记录有11种;步甲科种类最丰富,占所有捕食性昆虫种类的19.1%。元谋干热河谷9种生境捕食性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排序为:桉树印楝林>多树种混交的人工林>印楝林>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云南松林>桉树新银合欢林>桉树林>牛筋条-黄荆林>余甘子-明油子灌木林。许多人工植被与自然植被捕食性昆虫群落之间相似性较高,反映出人工种植的乔木尚不能影响植物群落发展。人工封育措施对桉树印楝林的多样性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草本层和地被物不发达、地表裸露是制约捕食性昆虫群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巧 陈又清 周兴银 陈彦林 郭文俊
于2005年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不同树种组成的4个桉树Eucalyptus spp.林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在4个试验地内,通过网扫法采集乔木及灌草层昆虫2 541头,分属于11目84科218种,其中半翅目Hemiptera种类及个体最丰富;通过陷阱法采集地表层昆虫6 602头,分属于12目49科121种,其中膜翅目Hymenoptera种类及个体最丰富。不同桉树林昆虫群落中乔木及灌草层亚群落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Ⅰ(桉树林)>Ⅱ(桉树林)>Ⅲ(桉树-印楝Azadirachta indica林)>Ⅳ(桉树-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林);地表层多样性的排序为:Ⅲ>Ⅳ>Ⅰ>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理 王章文 殷庆元 黄成敏
【目的】以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实验区不同修筑年限、种植不同作物的梯田与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坡改梯的水土保持效益,筛选和提炼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梯田农业生态利用模式。【方法】分析新修梯田、老梯田和坡耕地的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土壤养分元素等指标,结合微型径流小区观测。【结果】坡耕地改为梯田之后,尽管梯田减流与减沙效果明显,可达30%以上,但因人为扰动以及梯田修筑过程技术不规范等,导致新修梯田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和主要养分含量与坡耕地土壤无显著差异,甚至个别指标有所下降。而较于新修梯田和坡耕地,10年以上老梯田土壤容重显著下降,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水解氮等含量显著上升,土壤结构体数量增加。【结论】坡改梯在长期实行后,其在固土保水、提高土壤质量等效益会十分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姜明 李昆
研究了元谋干热河谷地区人工林对土壤养分的效应,并选择了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速效P、速效K作为人工林重建对土壤养分效应的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2年生的桉树、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类人工林土壤表层有机质、全N量其增幅高于10年生、6年生的人工林;除念珠相思林以外,人工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所在试验点的对照地。混交林对增加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的作用非常明显,其改良能力优于纯林;人工林土壤表层全N含量均低于1.0 g.kg-1;(2)速效N的变化规律与全N含量基本一致,速效P含量波动较大,土壤速效K含量比较丰富,pH值的范围在4.44~6.42之间;(3)灰色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昆 张昌顺 马姜明 郑志新
分析测定元谋干热河谷3个试验点8种不同人工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变化,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人工造林后的林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均有提高,尤其小叶型豆科树种及其与非豆科树种的混交林,对干热河谷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呈现出造林时间越长,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效果越明显的趋势。但应加强林地土壤管理,减少和杜绝人为干扰。
关键词:
干热河谷 人工林 土壤肥力恢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纪潮 潘志贤 岳学文 何光熊 史亮涛 纪中华
在建林15年的罗望子人工林内间作木豆(Cajanus cajan)、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as)、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等灌草植物,构建新的生态修复模式。结果表明生态系统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经济性能均得到明显的提升。但豆科的木豆、柱花草效果更佳。
关键词:
间作 生态修复 罗望子 干热河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志贤 杨艳鲜 方海东 彭辉 岳学文 钱坤建 纪中华
通过对罗望子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其相应环境因子的测定,探讨元谋干热河谷罗望子旱季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结果表明,罗望子旱季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无光合"午休"现象发生。Pn与PAR、Tr呈极显著正相关,与RH呈极显著负相关。对Pn影响最大的因子PAR,其次是RH、Tr、Gs、VPD。罗望子在元谋干热河谷有较强的适应性。
关键词:
罗望子 干热河谷 光合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