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7)
2023(9352)
2022(8358)
2021(7644)
2020(6555)
2019(14788)
2018(14781)
2017(28069)
2016(15597)
2015(17330)
2014(17166)
2013(16774)
2012(15445)
2011(14201)
2010(14419)
2009(13467)
2008(13074)
2007(11859)
2006(10173)
2005(9003)
作者
(45755)
(38814)
(38365)
(36672)
(24122)
(18716)
(17524)
(15115)
(14413)
(13707)
(12988)
(12740)
(12227)
(12043)
(11962)
(11951)
(11911)
(11313)
(11160)
(10931)
(9800)
(9415)
(9327)
(8785)
(8777)
(8621)
(8530)
(8505)
(7877)
(7810)
学科
(60424)
经济(60372)
管理(44687)
(37885)
(29790)
企业(29790)
方法(27879)
数学(24441)
数学方法(24179)
(18956)
环境(18464)
(15725)
(15111)
中国(14557)
地方(13549)
业经(12541)
农业(12440)
(12360)
贸易(12358)
(12008)
(11587)
(11506)
(10016)
(9424)
财务(9391)
财务管理(9365)
资源(9354)
理论(9192)
生态(9066)
企业财务(8771)
机构
学院(220577)
大学(216917)
(85580)
经济(83672)
管理(80136)
研究(75936)
理学(69000)
理学院(68197)
管理学(66787)
管理学院(66414)
中国(55163)
科学(50924)
(45219)
(43243)
(40399)
(38070)
研究所(37162)
业大(36600)
中心(35131)
农业(34451)
(33045)
财经(30453)
(29726)
师范(29389)
北京(28190)
(27389)
(27236)
(26931)
经济学(26101)
技术(24785)
基金
项目(149881)
科学(115331)
研究(107074)
基金(105592)
(93669)
国家(92933)
科学基金(77509)
社会(65777)
社会科(62182)
社会科学(62157)
(61627)
基金项目(56575)
(51263)
自然(50815)
自然科(49461)
自然科学(49444)
教育(48913)
自然科学基金(48502)
编号(44265)
资助(42899)
成果(35189)
重点(34980)
(33673)
(31935)
(30962)
课题(30721)
科研(29488)
计划(29191)
创新(29007)
大学(27218)
期刊
(95432)
经济(95432)
研究(57666)
中国(39965)
(39362)
学报(39315)
科学(34356)
(30166)
大学(28299)
农业(27106)
学学(26964)
管理(25838)
教育(22068)
技术(17933)
业经(17252)
(16297)
金融(16297)
(15165)
经济研究(14904)
财经(14273)
问题(12722)
(12325)
(12192)
资源(11996)
科技(10663)
商业(10344)
技术经济(10271)
(10209)
图书(10096)
统计(9875)
共检索到316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其宁  杜刚  吴学英  
对云南冬季亚麻主产区七个试点的亚麻纤维品质进行了分析。试点间纤维品质差异显著。断裂强力符合生产14#以上机制麻的要求,其中宾川、保山两区域可生产22#机制麻,勐海、弥勒、牟定产区可生产16~20#机制麻。宾川、保山、勐海、弥勒、牟定、昆明产区都能生产优质亚麻纤维原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红梅  郭文栋  赵丽娟  于莹  吴建忠  张利国  程莉莉  赵东升  吴广文  关凤芝  
【目的】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亚麻纤维素合酶超家族基因Ces A/Csls,并对基因的进化、基因结构及组织表达特性等进行分析,为亚麻纤维发育的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hytozome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亚麻纤维素合酶超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蛋白理化特性分析;利用meGA 5.0、GsDs、meme等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基因结构、蛋白保守基序分析;根据RNA-seq数据对Ces A/Csls进行表达分析。【结果】系统分析鉴定了45个亚麻Ces A/Csls超家族基因,该家族基因在sCAffolDs上是分散分布的,没有明显的成簇现象。Ces A/Csls蛋白主要分布于质膜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菊仙  郭孟璧  杨明  张庆滢  陈璇  许艳萍  郭蓉  郭鸿彦  
选择9个不同来源的大麻近交系为材料作完全双列杂交,分析72个杂交F1代5个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株高的除外)、反交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同一性状各亲本间及同一亲本各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差异明显;株高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茎粗、分枝率、原麻产量和束纤维断裂比强度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根据杂交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从72个杂交组合中初选B145×A001、A001×B198、A005×B111、B145×C197、B172×B198为优良杂交组合,A001、B111、B145和B198为优良亲本。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刚  刘其宁  吴学英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亚麻纤维断裂强力与锌、铜、硼、锰和钼肥5因素的定性定量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断裂强力与5项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断裂强力数据与所采用的二次数学模型符合,二次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对模型进行解析和模拟检验,最终在2155个组合方案中,农艺组合方案最优为667 m2喷施锌肥(X1)442.0~471.5 g、铜肥(X2)387.0~413.0 g、硼肥(X3)303.6~320.9 g、锰肥420.0~445.0 g、钼肥17.6~18.8 g,可获得较高的断裂强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宗琨  欧钊荣  何鹏  
广西涠洲岛气象站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得该站成为广西为数不多、大气观测环境50年来持续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气象台站之一。应用该岛屿气象站及与之相邻的广西北海市合浦气象站1956~2005年的气温、雨量等气象资料,分析、比较近50年来北部湾海域气候自然变化和在城镇大规模发展影响下气候变化的差异及发展趋势:用Yamamoto法和Mann-Kendall法对5年滑动平均气温、雨量等要素季和年时间序列进行突变检验,对定量地论述在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区域性气候自然变化的响应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慧  仲伟周  刘宇  田良  顾润源  
借助于现代产权经济学派的产权残缺理论,揭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困境的产权残缺及其根源。进而从产权配置的有效性视角,指出理顺国有公共资源产权配置的责权利关系与效率以及对此公共产权资源增值的分享,对于促进该地区生态治理的深入进行与改善是非常必要的。文章还针对该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产权残缺及其低效性进行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建议与措施:要明晰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资源产权,建立资源产权明晰的产权有效保护规则,并以水权为例简要分析了其治理效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储诚山  刘伯霞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全国水资源贫乏地区和气候变化敏感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陕西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和植被较少且质量较差,旱涝、地质灾害频发,对国家生态安全、黄河中下游防洪安全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分析了陕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陕西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的对策措施,为提高陕西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晓燕  仓晓燕  李文凤  李婕  李银煳  单红丽  张荣跃  卢文洁  黄应昆  
【目的】云南地处低纬高原,作为中国第二大蔗区,近年来因多雨高湿加上感病品种大规模种植,导致由镰刀菌引起的甘蔗梢腐病在低纬高原云南蔗区扩散蔓延成灾,蔗糖产业严重减产减糖,面临严峻灾害威胁。为实现低纬高原云南蔗区甘蔗梢腐病的抗病育种和精准科学防控,亟需明确该病的病原菌种类、优势种及其系统进化关系。【方法】以采自云南省耿马县、孟连县、澜沧县勐滨镇、新平县、澜沧县、澜沧县上允镇、开远市和弥勒市等不同蔗区的14份梢腐病样品为材料,分别利用基于核糖体DNA非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设计的梢腐病特异性检测引物Fv-F4/Fv-R4和Fp-F3/Fp-R3对甘蔗梢腐病病原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Fv)和Fusarium proliferatum(Fp)进行PCR检测。【结果】14份梢腐病样品中有12份均检测到2种梢腐病病原菌,存在混合侵染现象。选取7份混合侵染样品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的Fv(MZ126549-MZ126555)和Fp(MZ102259-MZ102265)序列分别与已报道的Fv菌株20(KU508286)和Fv德宏菌株(KJ629482)的同源性为98.6% ~ 100%和100%。系统进化树中云南蔗区梢腐病病原菌主要分成两组,即Fv组和Fp组。除来自云南澜沧ROC 25和云南弥勒福农10-1405上的Fv单独聚为一个小组外,在Fv组中,5个混合侵染样品与不同地理来源Fv菌株聚为一组,并与F. oxysporum(广西菌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就Fp而言,本研究获得的Fp序列与不同地理来源Fp菌株聚为一组。【结论】初步确认Fv和Fp是低纬高原云南蔗区梢腐病的主要病原,且普遍存在混合侵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力  李裕元  李秧秧  
由于种种原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现象日益扩张,水土流失、沙漠化、干旱、沙尘暴等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引起了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利用历史资料,从黄土高原2000a左右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土壤侵蚀的不断加剧、人口的无限制增长以及近几十年来黄河的频繁断流等几个方面出发,说明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在这些重要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包括加强人口控制、加快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节约利用水资源以及提高利用效率等。该研究的目的并非消极悲观,而是正确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演变历史,树立国民的环境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实现黄土高原的生态安全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博虎  刘毅  李世清  邵明安  张宝文  
土壤质量高低对植被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植物群落的发生、发育和演替的速度,而且也对生态系统过程、生产力和结构等具有重要影响。植物演替过程,也是物种对土壤肥力逐渐适应、改造及不同物种在不同肥力梯度下相互竞争和代替的过程。因此,植被恢复过程也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土壤质量,植被是土壤质量改善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黄土高原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土壤质量将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恢复,不同类型植被土壤质量恢复还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恢复时间延长,土壤质量不断改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克勇  
本文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即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耕地面积骤减 ,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牛亚菲  
论述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现状和面临的严重问题,从人口、资源和环境角度阐述造成高原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和社会根源。分析解决高原生态环境问题所面临的巨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障碍,给出重新认识和评价高原资源优势的新视点,并提出适合于高原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先产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发启  朱德兰  
在广泛调查、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分析归纳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将遇到的干旱、水土流失和植被建设等关键难题的现状。根据实际需求 ,提出了以设立先行研究项目、重大及关联问题研究和实施大型建设工程与规模化试验示范基地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蓉  田志坚  黄丽华  刘峰  郭清泉  张学文  
运用克隆的苎麻纤维素合成酶(BnCesA1)基因cDNA及植物表达载体pWM101,构建了35S启动子控制的苎麻BnCesA1基因核心区段反义融合表达载体(pWM-BnCesA),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至模式烟草WS38,获得了转基因烟草.对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的分子检测和初步组织学研究表明,转反义BnCesA1基因核心区段对纤维素的合成产生干扰,植株叶柄切片初生组织细胞较野生烟草松散,其基本组织细胞涨大,间隙也相应增大,证实BnCesA1基因的纤维素合成功能,表明BnCesA1基因在植物初生组织和次生组织的细胞壁合成中都发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