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5)
2023(12199)
2022(10494)
2021(9871)
2020(8309)
2019(19222)
2018(19254)
2017(37361)
2016(20466)
2015(23042)
2014(23016)
2013(22878)
2012(20734)
2011(18669)
2010(18556)
2009(16920)
2008(16309)
2007(14034)
2006(12164)
2005(10403)
作者
(59143)
(49029)
(48760)
(46461)
(31242)
(23704)
(22152)
(19406)
(18650)
(17585)
(16889)
(16417)
(15654)
(15489)
(15055)
(14949)
(14614)
(14588)
(13897)
(13749)
(12228)
(12022)
(11952)
(11077)
(10964)
(10888)
(10844)
(10707)
(9881)
(9785)
学科
(86490)
经济(86411)
管理(59805)
(54487)
(45721)
企业(45721)
方法(41513)
数学(36199)
数学方法(35670)
(22105)
业经(20000)
中国(19796)
(19432)
地方(19205)
(17237)
环境(16892)
(15057)
农业(14832)
理论(14448)
技术(13804)
产业(13211)
(12892)
贸易(12886)
(12777)
(12538)
(12471)
资源(11512)
(11075)
财务(11006)
财务管理(10988)
机构
学院(288373)
大学(287561)
管理(118579)
(111075)
经济(108636)
理学(103884)
理学院(102734)
管理学(100672)
管理学院(100167)
研究(94541)
中国(67157)
科学(62187)
(61447)
(47395)
(46984)
(45997)
业大(45202)
研究所(43846)
中心(42335)
(40025)
北京(38788)
财经(38711)
(38641)
师范(38324)
农业(36041)
(35143)
(34645)
(33812)
经济学(32265)
师范大学(30784)
基金
项目(206820)
科学(162391)
研究(149554)
基金(149034)
(130044)
国家(129021)
科学基金(111149)
社会(92995)
社会科(88201)
社会科学(88172)
(82554)
基金项目(79856)
自然(73748)
自然科(71861)
自然科学(71848)
自然科学基金(70485)
(68538)
教育(67849)
资助(61798)
编号(61043)
成果(47999)
重点(46142)
(44742)
(44427)
(42928)
课题(41664)
创新(39871)
科研(39195)
教育部(37687)
国家社会(37581)
期刊
(118166)
经济(118166)
研究(78555)
中国(50462)
学报(46963)
科学(43143)
管理(42169)
(41031)
大学(34566)
(32995)
学学(32457)
教育(30554)
农业(29498)
技术(25252)
业经(20791)
(18484)
金融(18484)
经济研究(18167)
财经(17601)
图书(17177)
资源(16088)
问题(15548)
(15508)
科技(15499)
(14985)
技术经济(14571)
理论(14009)
统计(13384)
现代(13124)
实践(13083)
共检索到402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斌  
当前西部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大、能源消耗高、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突出,但作为落后地区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还必须依靠传统资源型产业。文章以云南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转型为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斌  
云南、贵州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长期以来主导产业主要以传统资源型产业为主,资源消耗高、产出低、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突出。本文基于产业生态转型的理论就两省传统资源型产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定洪  李旭锋  
资源型城市通过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成效的准确评价,是进一步推进转型的关键。鉴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指标间的逻辑因果联结特点,以DPSIR框架模型深入探究其各维度间的因果链,构建体现指标间因果关系的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评价具有不确定性与复杂冲突等特点,以犹豫模糊集表征多位专家意见,并将两种典型的折衷评价方法MARCOS与EDAS以及GRA耦合集成,最终形成一套基于犹豫模糊集的双重折衷评价方法。以云南省六个资源型城市为例,验证了该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秀群  
六大高耗能矿产资源型产业GDP的增加值占云南省工业GDP增加值的比例接近50%,按照单位产值能耗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它们分别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煤炭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电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针对资源诅咒和云南工业的高耗能现象,文章提出了限制高耗能矿产资源型产业,鼓励新型产业的发展和通过制度创新鼓励高耗能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远飞  罗叶  杨双鹏  
文章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云南省2004—2014年10个资源型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嵌入全球价值链能促进资源型产业的节能减排,且效果显著;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都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碳排放量;规模效应不仅没有增加碳排放量,反而减少了经济碳排放量。门限回归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越高,其通过能耗强度、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对减少云南资源型产业碳排量的效果越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敏  闫士浩  
我国资源型城市作为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资源型城市本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发展,因此找出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症下药,制定对策来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现其健康发展就显得很有必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瑞国  和炳全  
云南是众所周知的资源大省,物产富饶。但是这种长期以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云南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改变云南资源型经济一头独大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对云南资源型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云南资源型经济转型提出了探索性的创新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米尔  
资源型城市在西部地区扮演着增长极的重要角色,同时也面临着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产业转型任务。本文通过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不同条件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针对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推动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涛  
本文以组织转型为实现途径,深入研究资源型城镇转型,基于城镇组织场域重构过程的分析,探求资源型城镇产业转型路径,为资源型城镇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熊振兴  
碳足迹是从需求侧量化的产品内在的能耗所引发的碳排放,它对实现碳生态补偿和加强需求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核算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并量化相应碳汇气体调节功能生态产品的价值,提出基于碳足迹税的生态价值补偿方案,创新了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构建CGE模型,分析碳足迹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从要素密集度、投入产出和经济增长结构等方面比较分析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转型效应。研究发现:碳足迹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具有积极作用,能够促进要素投入的集约化、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实现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减量化,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长,有助于引导低能耗低排放的高新产业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我们建议通过碳足迹税引导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兆立  孙根年  路敏  
选取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万元工业产值SO2排放为指标,分析了1985~2005年云南省工业绿色距离与生态化实现程度的动态变化,得出在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结论。从节能减排出发,利用2005年各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和SO2排放数据,将39个工业部门划分为3种类型,即低能耗-低污染行业、中能耗-中污染行业和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这个新的产业分类方案,建立起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SO2排放量之间的双向联系,为云南省的生态省建设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熊继华  杜正清  徐波  
作为一个高原山区省份,云南山区、半山区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坝区仅占6%,建设用地相当紧张。相对有利因素在于,云南坡度在8度到25度的低丘缓坡土地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2%,宜建山坡地空间很大。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便是一所山地校园。如何合理规划、科学开发利用山地空间,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探索有效方法。山地校园规划: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久  卢义宣  李自超  
农作物杂种优势群或杂种优势生态型研究可有效地指导杂种优势亲本组配和利用。本研究用4个云南不同籼粳生态型恢复系,分别与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测交,通过对父本和F1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在12种杂种优势组配模式中筛选出2个云南两系杂交稻的杂优配组模式:云南偏籼生态型恢复系与籼型蜀光612s组配,即籼×偏籼配组模式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云南粳生态型恢复系与95076s组配,即粳×粳配组模式,在云南高原稻区由于双亲皆为粳稻,抗寒性强,结实率高,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在籼生态型的亚型内杂种优势表现不相同,培矮64s和蜀光612s与籼生态型测交F1的单株产量无明显竞争优势,但是它们与两系籼型恢复系亚生态型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青  马璐琳  崔光芬  杜文文  贾文杰  王祥宁  王继华  
【目的】了解云南省境内的泸定百合资源状况。【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并对采集到的20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泸定百合资源以滇东北昭通、滇东曲靖最丰富,滇中昆明、滇东南文山、滇南红河和滇西保山次之,滇西北地区最少,仅见于金沙江河谷地带,而滇西南地区普洱、临沧未见分布。泸定百合的14个表型性状居群间F值为2. 18~19. 10,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 58%,居群间变异(59. 5%)大于居群内变异(19. 76%)。20个野生居群在聚类树上可划分为2大支,未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性。【结论】泸定百合在云南省境内分布范围广泛,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