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7)
- 2023(16774)
- 2022(14229)
- 2021(13334)
- 2020(10848)
- 2019(25081)
- 2018(25013)
- 2017(47519)
- 2016(25823)
- 2015(29131)
- 2014(29543)
- 2013(29082)
- 2012(26811)
- 2011(24514)
- 2010(24987)
- 2009(22926)
- 2008(22071)
- 2007(19644)
- 2006(17619)
- 2005(15457)
- 学科
- 济(112427)
- 经济(112321)
- 管理(68742)
- 业(68353)
- 企(51944)
- 企业(51944)
- 方法(46987)
- 数学(40432)
- 数学方法(39743)
- 农(38617)
- 中国(31960)
- 地方(30147)
- 业经(26650)
- 农业(25733)
- 学(24433)
- 财(22626)
- 环境(19323)
- 制(18950)
- 理论(18437)
- 贸(17642)
- 贸易(17627)
- 和(17410)
- 发(17063)
- 易(16987)
- 银(16785)
- 银行(16741)
- 融(16501)
- 金融(16498)
- 技术(16384)
- 行(16155)
- 机构
- 学院(371376)
- 大学(368342)
- 管理(145086)
- 济(143414)
- 经济(139990)
- 研究(128167)
- 理学(125015)
- 理学院(123503)
- 管理学(121043)
- 管理学院(120361)
- 中国(95409)
- 科学(82139)
- 京(80073)
- 农(65349)
- 所(64996)
- 财(63668)
- 研究所(59330)
- 中心(58225)
- 业大(56921)
- 江(55660)
- 范(53165)
- 师范(52675)
- 北京(51254)
- 财经(50310)
- 农业(49848)
- 院(46808)
- 州(45954)
- 经(45547)
- 师范大学(42354)
- 经济学(41700)
- 基金
- 项目(253494)
- 科学(198783)
- 研究(185686)
- 基金(181140)
- 家(158085)
- 国家(156717)
- 科学基金(134126)
- 社会(115762)
- 社会科(109431)
- 社会科学(109400)
- 省(101375)
- 基金项目(96142)
- 自然(86890)
- 教育(84906)
- 自然科(84784)
- 自然科学(84767)
- 划(84507)
- 自然科学基金(83160)
- 编号(76916)
- 资助(75058)
- 成果(62031)
- 发(57939)
- 重点(57060)
- 部(54290)
- 课题(53736)
- 创(51898)
- 创新(48318)
- 科研(47919)
- 国家社会(46870)
- 大学(45989)
- 期刊
- 济(166728)
- 经济(166728)
- 研究(107735)
- 中国(75946)
- 农(63441)
- 学报(59301)
- 科学(56363)
- 管理(52466)
- 教育(45591)
- 大学(45005)
- 财(44845)
- 农业(43401)
- 学学(42354)
- 技术(33599)
- 融(32922)
- 金融(32922)
- 业经(30770)
- 经济研究(24976)
- 财经(22976)
- 问题(21505)
- 业(20824)
- 图书(20166)
- 经(19582)
- 资源(18834)
- 科技(18804)
- 版(18408)
- 技术经济(17894)
- 理论(17148)
- 统计(17035)
- 商业(16844)
共检索到553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嘉学 明庆忠 杨世瑜
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促进云南乡村可持续发展、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条件及云南自身实际,本文将云南适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乡村初步划分为城市和大型工矿区依托型、交通依托型、景区依托型、资源依托型、复合型五种地域模式,从而为乡村生态旅游选址、决策及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方向与培育机制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云南 乡村生态旅游 发展 类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影 施东琦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多元、民俗事项丰富的地区,具备开展民俗村寨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社区参与对于民俗村寨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旅游业作为当地农村经济的补给形式,对改善农民生活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往往潜藏在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广泛动员当地社区居民才能更加深入地挖掘旅游资源,尤其是旅游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参与的民俗村寨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进行了模式研究,希望能够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立足于当地特色和实践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有用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影 施东琦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多元、民俗事项丰富的地区,具备开展民俗村寨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社区参与对于民俗村寨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旅游业作为当地农村经济的补给形式,对改善农民生活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往往潜藏在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广泛动员当地社区居民才能更加深入地挖掘旅游资源,尤其是旅游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参与的民俗村寨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进行了模式研究,希望能够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立足于当地特色和实践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有用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树红 吴肖芳 刘玉清
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发展的背后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转变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成了必然的选择。本丈阐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总结了生态旅游的特征,分析了云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最后针对云南省的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云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 云南省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红风 李云霞
循环经济理念是云南省"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而乡村生态旅游是云南省未来重点开发的十大特色旅游产品之一。因此推行循环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与经济双赢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云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省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贯彻循环经济的"3R"原则的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乡村生态旅游 现状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
乡村生态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产业,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已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发达,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已经初现规模。但由于重庆整体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加上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占去政府财政支出的大部分,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面临资金短缺和管理不善的困境。BOT模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又被称为"特许经营权",是指政府将"特许经营权"下放给私营企业,允许其参与建设和运营公共设施项目,并通过经营和管理获得利润回报的一种营销运作模式。BOT形式适用于我国当前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幸岭
利用农村的优势资源多形式的发展具有休闲、观光、度假等多功能的乡村旅游对带动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全省乡村旅游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问卷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云南 乡村旅游 发展现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承财 周悦月 钟林生 何玉春
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有助于保护北京生态涵养区的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及其综合效益。首先辨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剖析北京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最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选择樱桃沟村、长城国际文化村、柳沟村为典型案例,构建乡村生态农旅模式、乡村生态文旅模式、乡村生态食旅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承财 周悦月 钟林生 何玉春
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有助于保护北京生态涵养区的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及其综合效益。首先辨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剖析北京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最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选择樱桃沟村、长城国际文化村、柳沟村为典型案例,构建乡村生态农旅模式、乡村生态文旅模式、乡村生态食旅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力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发展契机,使得乡村生态旅游成为了人们回归自然的主要方式;而乡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持续进行,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共同进步、唇齿相依,打开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新篇章。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中深刻认识到这种模式创建的理念、方法、切合点以及保障措施等,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共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生态旅游 互动发展 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是丽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关系,对两者互动发展研究,可以寻求新农村建设的可行实现路径,理清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已呈现出多参与主体、多产品类型发展新格局,但也存在着项目建设盲目、相应政策法规缺失、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缺乏文化内涵、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等问题,影响其自身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构建两者互动发展模式,研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这一层面尤为重要。应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指导,构建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管理监控—社区参与互动发展模式,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生态旅游 互动发展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阮慧娟 吴雪飞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业态资源;为浙江乡村生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旅游业态的丰富创新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也正是乡村生态旅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盘活农业资源、做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文明素质,真正实现了旅游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发展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毅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建设模式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更新与转换。如今,物质享受得到基本保证的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体验式经济自然油然而生,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体验经济的主打产品,是当下体验式服务不断推陈出新的重点。本文将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出发,进行体验经济下乡村生态旅游的效益分析,以此剖析体验经济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脱节的表现,并通过理论思考与实践构建相结合,提出体验经济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颖 刘竹青 刘玉梅
本文在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美国、欧洲等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对比研究中找到中国发展乡村旅游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模式 中外乡村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