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7)
2023(10732)
2022(9651)
2021(9251)
2020(7916)
2019(18364)
2018(18347)
2017(35447)
2016(19443)
2015(22149)
2014(21994)
2013(21732)
2012(19938)
2011(17906)
2010(17791)
2009(16249)
2008(15469)
2007(13391)
2006(11425)
2005(9771)
作者
(57489)
(47678)
(47369)
(44822)
(30303)
(22957)
(21498)
(18962)
(18146)
(16944)
(16414)
(16022)
(15287)
(14962)
(14666)
(14490)
(14335)
(13985)
(13604)
(13515)
(11976)
(11638)
(11633)
(10707)
(10680)
(10541)
(10396)
(10381)
(9594)
(9469)
学科
(76701)
经济(76622)
管理(53021)
(50081)
(42234)
企业(42234)
方法(39620)
数学(34680)
数学方法(34138)
(19374)
(18737)
中国(18255)
(16900)
业经(15896)
地方(15542)
理论(13539)
(12951)
贸易(12944)
(12698)
农业(12578)
(12542)
环境(12010)
(11834)
技术(11546)
(11032)
财务(10963)
财务管理(10943)
(10653)
企业财务(10369)
教育(10193)
机构
大学(272623)
学院(270933)
管理(109892)
(102313)
经济(100010)
理学(96194)
理学院(95039)
管理学(92986)
研究(92814)
管理学院(92514)
中国(66649)
科学(61721)
(59505)
(47889)
(46114)
业大(44777)
研究所(44293)
(43929)
中心(41354)
北京(38048)
(37677)
(36260)
农业(36029)
财经(35920)
师范(35917)
(34667)
(32731)
(31176)
技术(29201)
师范大学(29079)
基金
项目(194987)
科学(152204)
基金(140793)
研究(138298)
(124685)
国家(123714)
科学基金(105319)
社会(83656)
社会科(79140)
社会科学(79116)
(76438)
基金项目(75336)
自然(72135)
自然科(70413)
自然科学(70402)
自然科学基金(69091)
(65084)
教育(63311)
资助(59365)
编号(56346)
成果(44701)
重点(44170)
(41849)
(40929)
(39880)
课题(38668)
科研(38025)
创新(37130)
计划(36826)
大学(35760)
期刊
(107606)
经济(107606)
研究(75355)
学报(47732)
中国(47705)
科学(43441)
(40200)
管理(39341)
大学(35241)
学学(33282)
(31076)
教育(30121)
农业(28403)
技术(23546)
(19002)
金融(19002)
业经(17972)
经济研究(16824)
财经(16292)
图书(15428)
(15009)
林业(14888)
科技(14658)
问题(14275)
资源(13905)
(13742)
理论(13608)
技术经济(13262)
实践(12772)
(12772)
共检索到383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庆  钱万惠  唐洪辉  杨清  
针对不同季节、同一林分内部在体感舒适度、滞尘、释放负氧离子和挥发植物精气等功能的差异,在多个时间维度下开展林分保健功能的季节差异研究,为构建森林保健综合评价方法提供新的思路。选取广东省佛山市云勇森林公园中阴香林、灰木莲林、湿地松林、黧蒴锥林、桉树林和阔叶混交林6种林分,分别在2016年12月,2017年5月和9月3个时段的10:00—16:00森林保健旅游高峰期,分析体感舒适程度等级、空气离子指数、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植物精气相对含量4个指标,开展林分保健功能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6种林分的体感舒适程度等级总体上均处在"舒适"及以上水平,2017年5月,6种林分的体感舒适度均为最优;6种林分的空气离子指数等级在不同的季节呈现明显的规律,除桉树林之外的其它5种林分,2017年5月的空气离子指数等级均为最优;6种林分的PM2.5总体上处在一级质量浓度限值范围内,不同林分的空气质量呈现出不同季节变化趋势,阴香林、灰木莲林、黧蒴锥林和阔叶混交林在2017年9月时的空气质量表现为最优,而湿地松林和桉树林则在2016年12月时的空气质量表现为最优。6种林分所释放的植物精气物质相对含量均较低,但2017年5月和2017年9月的6种林分植物精气整体含量高于2016年12月。2017年5月的阴香林和灰木莲林综合保健功能表现最优;同一林分不同季节的体感舒适度具有显著差异,森林保健功能的发挥与林分内气温和风速条件联系更为紧密;不同林分内PM2.5含量受季节变化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阴香林和灰木莲林对PM2.5的滞尘效果较为稳定;植物精气的挥发量和成分组成与气温有一定的关联,需进一步研究不同林分植物精气挥发阈值;云勇森林公园旅游更适宜的出行季节和林分为每年5月时的阴香林和灰木莲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庆  钱万惠  唐洪辉  杨清  严俊  
针对不同林分保健功能的差异,提出林分保健功能分析方法,为今后森林保健和森林康养的建设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广东省佛山市云勇森林公园中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林,灰木莲Magnolia blumei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林,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林和阔叶混交林等6种林分,在10:00-16:00森林保健旅游高峰期,分析体感舒适程度等级、空气离子指数、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植物精气相对含量等4个指标,开展林分保健功能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6种林分的体感舒适程度等级总体上均处在"舒适"及以上水平;6种林分的空气离子指数等级总体上处在Ⅲ级和Ⅳ级水平,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6种林分的细颗粒物(PM_(2.5))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总体上处在一级质量浓度限值范围内,湿地松林、黧蒴锥林、尾叶桉林和阔叶混交林的可吸入颗粒物(PM_(10))均超过了一级质量浓度限值;6种林分所释放的植物精气物质相对含量均较低,其中阴香林释放5种(相对含量为8.15%),灰木莲林释放3种(3.01%),湿地松林释放4种(3.92%),尾叶桉林释放3种(2.91%),黧蒴锥林释放4种物质(7.99%),阔叶混交林释放3种(1.91%);综合评判,阴香林和黧蒴锥林的综合保健功能在6种林分中表现最佳。林分内的相对湿度对体感舒适度和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均有影响,发挥森林保健功能需充分关注林分内相对湿度的最优阈值。云勇森林公园旅游更适宜出行的时间为10:00-14:00。通过模拟植物自然状态下释放到林分空气中的植物精气相对含量较低,需考虑有利于植物精气类物质积累的森林小环境营建与林分结构配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舒欣  何双玉  胡菲菲  何茜  苏艳  李吉跃  
【目的】开展不同林分保健功能综合评价,不仅能为森林康养游憩出行提供选择依据,还能为今后森林康养林的构建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夏季(6-8月),在广东省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中选取了毛竹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枫香林、杉木林和枫香杉木混交林5种林分,并设置1个无林地对照组,分析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含氧量、人体舒适度和植物精气4个指标的变化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构建森林综合保健指数和评价等级,对不同林分的综合保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从空气负离子浓度来看,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8 377±3 749)个/cm3)和毛竹林((4 257±2 021)个/cm3)处于Ⅰ级很适宜水平,杉木林((2 930±1 917)个/cm3)、枫香杉木混交林((2 907±2 012)个/cm3)和枫香林((2 529±1 996)个/cm3)均处于Ⅱ级适宜水平;无林地对照组((1 386±556)个/cm3)处于Ⅲ级较适宜水平。(2)5种林分和无林地对照组的空气含氧量均处于Ⅱ级较高水平,其中枫香杉木混交林(21.807%)最高,无林地对照组(21.338%)最低。(3)从人体舒适度来看,毛竹林(2.78)最佳,其次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2.81),无林地对照组(4.85)最差,5种林分均处于Ⅰ级非常舒适水平,无林地对照组处于Ⅱ级舒适水平。(4)从植物精气相对含量来看,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最高(21.11%),其次为杉木林(14.75%)。在6-8月,植物精气种类数量和相对含量呈现递增趋势,不同月份森林释放的植物精气物质有较大差异,6月主要为萜烯类(占50.7%)和醇类;7月释放的主要为醇类(占30.9%)、酯类和萜烯类;8月释放植物精气种类的相对含量较均衡,以萜烯类(占23.1%)为主。(5)构建了森林综合保健指数(FCHI),根据FCHI值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其中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0.904)和毛竹林(0.614)的综合保健功能处于Ⅰ级,其保健功能非常强;杉木林(0.455)、枫香杉木混交林(0.407)和枫香林(0.390)处于Ⅱ级,保健功能强;而无林地对照组(0.00)处于Ⅴ级,不具备保健功能。【结论】在夏季,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保健功效最佳,其次为毛竹林,在森林康养旅游中,建议游客优先选择这两种林分进行游憩。此外,今后在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建设中,应注重保护性开发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的景观资源,合理利用其康养活动空间;在提升康养保健功能的林分改造中,可以仿照天然林的群落结构,适当配植多树种混交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婉诗  王德良  
【目的】调查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内白鹇不同季节的栖息地选择特征,分析其栖息地选择的季节性差异,探讨白鹇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对栖息地的需求及成因,丰富对栖息地选择的认识,为白鹇种群的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基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实地调查,采用比较实际利用和可获得生境样方法,共测定105个利用样方和91个对照样方的21个生境参数,通过Vanderlooeg和Scavia选择指数、资源选择函数、逐步判别分析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坡度选择上,白鹇对15°30°和30°45°的生境都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粟娟  谢德兴  廖少波  梁家强  孙冰  
森林的多目标利用是当前林业界努力探索的方向 ,其中以维护大众健康为主的利用价值可能最易受到重视。休闲保健型森林以供人们休闲游憩、强身健体为主要经营目的 ,其营建在中国刚刚起步 ,其类型、作用、地位、意义 ,营建项目、途径和措施 ,以及与国民健康的关系等诸多方面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本文强调森林在现代人休闲活动中的重要性 ,归纳了休闲保健型森林对人们精神、身体、技能诸方面的功效 ,以及休闲保健型森林的 3种服务模式。介绍了珠海市板樟山森林公园休闲保健型森林的营建 ,并提出进一步改造的途径和措施 :(1)诱鸟森林的营建 :诱鸟林的选址、诱鸟林的植物配置、诱鸟区的活动项目设置。 (2 )休闲保健型森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沁娇  宋艳冬  陶士杰  王丽  周如意  陈武  潘心禾  周宇峰  周国模  
【目的】研究不同林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释放特征,为开展森林康养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9月25—29日,采用吸附管采样离线分析和实时在线分析相结合,分析浙江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5种典型林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阔叶混交林(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白栎Quercus fabri)、杉阔混交林(杉木和樟树Cinnamomun camphora)、毛竹Phyllosachys edulis林]的VOCs组分与摩尔分数。【结果】(1)除毛竹林外,其他4种林分主要释放单萜;杉木林、柳杉林、阔叶混交林和杉阔混交林的单萜释放量分别占总VOCs的47.5%、60.0%、50.4%和39.9%。(2)不同林分单萜摩尔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柳杉林(3.15 nmol·mol~(-1))、阔叶混交林(1.89 nmol·mol~(-1))、杉木林(1.69 nmol·mol~(-1))、杉阔混交林(1.47 nmol·mol~(-1))、毛竹林(1.24 nmol·mol~(-1)),其中柳杉林的单萜摩尔分数显著高于其他林分(P<0.05)。(3)不同林分的人体呼吸层单萜摩尔分数日变化趋势不同,其中:杉木林和阔叶混交林呈逐渐下降趋势,杉阔混交林和柳杉林呈逐渐上升趋势,毛竹林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单萜摩尔分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因林分不同而不同:柳杉林与杉阔混交林均与相对湿度、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杉木林和阔叶混交林单萜摩尔分数与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毛竹林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柳杉林单萜摩尔分数和占比均高于其他林分,在选择森林康养场所时优先推荐。图4表2参46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艳春  王鹏程  肖文发  曾立雄  黄志霖  雷静品  
以三峡库区2类典型的森林类型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与不同季节酶活性,以揭示土壤酶的季节动态及其与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酶活性最低值均出现在冬季(1月),除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夏季(7月)外,其余4种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秋季(10月)。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一致,从夏季到冬季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的季节变化则呈现从春季到秋季持续升高再降低的动态规律。除多酚氧化酶外,其余4种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含水量、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4种酶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婉馨  张黎  任小丽  何洪林  吕妍  牛忠恩  常清青  
潜在蒸散(PET)是计算实际蒸散、评价区域干湿状况和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关键因子。本文基于1998—2017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11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分别采用Penman-Monteith和Priestley-Taylor两种方法计算各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在蒸散(PET_PM和PET_PT),分析近20年潜在蒸散年总量的变化趋势及成因,并量化了基于邻近国家气象站观测数据计算的PET_(_CMA)偏差。两种方法均表明,近20年来7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在蒸散呈下降趋势。风速是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和鹤山亚热带人工常绿阔叶林潜在蒸散变化的主导因子,而净辐射主导了其他9个森林的潜在蒸散变化。PET_(_CMA)年总量较PET_PM偏高,主要是由于国家气象站下垫面的气温、风速和净辐射均高于森林定位研究站,而相对湿度偏低。北部和东部森林邻近气象站的风速和净辐射变化趋势偏高,导致PET_(_CMA)变化趋势偏高,而其他森林邻近气象站PET_(_CMA)变化趋势偏低主要源自相对湿度变化趋势偏高和净辐射变化趋势偏低。研究可为认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潜在蒸散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双全  胡雪儿  赵晓彤  王根茂  汤炎  
森林康养成为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生态与健康结合的体验方式,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森林康养产业,成为未来森林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结合森林疗养、康养以及人体保健等相关知识,以宜春市上高县镜山森林公园的游客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进入森林公园前后游客的心理焦虑状况差异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不同人的焦虑状况具有差异性,森林公园对缓解其焦虑状况也有差异,从而为森林的多功能利用提供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琦  王玉杰  
该文根据2004年8月的实测数据,对三峡库区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常绿阔叶灌丛)森林土壤的持水和入渗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典型林分森林土壤的非毛管持水量是农地的1.5~2倍;除楠竹林外,各林分土壤的有效蓄水容量为农地的1.1~1.9倍;各林分土壤持水量为:常绿阔叶灌丛(454.1 mm)>马尾松阔叶混交林(327.6 mm)>常绿阔叶林(292.5 mm)>楠竹林(218.9 mm);4种典型林分森林土壤稳渗率的顺序为:常绿阔叶灌丛(10.169 mm/min)>楠竹林(0.927 mm/min)>马尾松阔叶混交林(0.743 mm/min)>常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巧辉  刘晶岚  王小平  
森林保健游憩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游憩形式,是旅游业与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森林公园游憩者保健游憩因素与健康效益感知量表的构建,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410位游憩者样本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践理论模型验证,同时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游憩机会,健康效益感知为生理健康恢复、心理情绪调节、社会适应力改善与环境道德品质导向;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的其中四条路径感知显著,亚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其中七条路径感知显著;不同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存在差异性,健康状态的调节效应得到部分证实。该研究有助于为森林公园改善公众健康状况的社会效益提供指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巧辉  刘晶岚  王小平  
森林保健游憩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游憩形式,是旅游业与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森林公园游憩者保健游憩因素与健康效益感知量表的构建,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410位游憩者样本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践理论模型验证,同时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游憩机会,健康效益感知为生理健康恢复、心理情绪调节、社会适应力改善与环境道德品质导向;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的其中四条路径感知显著,亚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其中七条路径感知显著;不同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存在差异性,健康状态的调节效应得到部分证实。该研究有助于为森林公园改善公众健康状况的社会效益提供指导。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铭聪  蒋文伟  金竹秀  郭慧慧  梅艳霞  
对浙江省临安市西径山森林公园内6种典型植物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气温、相对湿度、光照强度等进行测定,将公园入口广场与临安市区人民广场作为对照,以此来研究不同群落类型以及各环境因子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参试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都明显高于对照,西径山森林公园的平均环境质量明显优于市区;各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香椿Toona sinensis-紫楠Phoebe sheareri群落>樟树Cinnamomum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ce群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群落>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思思  贺康宁  田赟  左巍  王玮璐  唐达  张潭  李倩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土壤呼吸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对准确估计全球碳循环系统的收支平衡有重要意义。高寒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区域环境因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有助于深刻了解高寒区的土壤碳循环过程。本研究采用动态密闭气室红外CO2分析法,以青海高寒区的5种典型林分(华北落叶松林、云杉林、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云杉-白桦混交林、白桦林)为对象,研究不同林分类型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林型土壤呼吸速率的大小为云杉林>白桦林>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华北落叶松林>云杉-白桦混交林。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钰亮  谭益民  
在2011年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分析,得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人口学特征与行为特征,并得出游客的森林保健意识与游客的出游次数、旅游质量、旅游意愿、游客学历、旅游花费等特征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从而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