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8)
- 2023(14742)
- 2022(12739)
- 2021(12259)
- 2020(10123)
- 2019(23305)
- 2018(23430)
- 2017(42089)
- 2016(24013)
- 2015(27561)
- 2014(27162)
- 2013(25602)
- 2012(23423)
- 2011(21276)
- 2010(21372)
- 2009(18785)
- 2008(18209)
- 2007(16066)
- 2006(14015)
- 2005(12239)
- 学科
- 济(79763)
- 经济(79683)
- 管理(68078)
- 业(63471)
- 企(54429)
- 企业(54429)
- 方法(37687)
- 数学(31906)
- 数学方法(31456)
- 中国(27956)
- 教育(25843)
- 农(21715)
- 技术(21261)
- 理论(20781)
- 财(20765)
- 学(20747)
- 业经(20111)
- 地方(16325)
- 农业(14685)
- 教学(14390)
- 和(13844)
- 务(13736)
- 财务(13672)
- 制(13661)
- 财务管理(13651)
- 贸(13544)
- 贸易(13534)
- 技术管理(13175)
- 易(13105)
- 企业财务(12985)
- 机构
- 大学(327732)
- 学院(320074)
- 管理(125378)
- 济(113529)
- 经济(110690)
- 理学(108907)
- 理学院(107581)
- 研究(106508)
- 管理学(105525)
- 管理学院(104910)
- 京(71466)
- 中国(71380)
- 科学(67402)
- 范(53487)
- 师范(53110)
- 所(52302)
- 财(51372)
- 农(48430)
- 业大(48169)
- 研究所(48065)
- 江(47724)
- 中心(47641)
- 北京(45860)
- 教育(43873)
- 师范大学(43295)
- 财经(41491)
- 技术(39585)
- 州(38930)
- 院(38704)
- 农业(37873)
- 基金
- 项目(221900)
- 科学(175929)
- 研究(169701)
- 基金(156386)
- 家(135233)
- 国家(133913)
- 科学基金(115353)
- 社会(102982)
- 社会科(97243)
- 社会科学(97215)
- 省(89942)
- 教育(85582)
- 基金项目(83402)
- 划(76691)
- 自然(74237)
- 自然科(72539)
- 自然科学(72523)
- 编号(72105)
- 自然科学基金(71249)
- 资助(62665)
- 成果(61253)
- 课题(52493)
- 重点(50513)
- 创(49625)
- 部(49400)
- 发(47605)
- 创新(45436)
- 项目编号(45030)
- 大学(43170)
- 教育部(43068)
- 期刊
- 济(119917)
- 经济(119917)
- 研究(100774)
- 教育(75915)
- 中国(72236)
- 学报(51306)
- 科学(45300)
- 管理(45216)
- 农(42723)
- 大学(39950)
- 财(38355)
- 学学(34816)
- 技术(32769)
- 农业(30465)
- 图书(23018)
- 融(21189)
- 金融(21189)
- 业经(20189)
- 财经(19338)
- 经济研究(18607)
- 职业(18569)
- 科技(17716)
- 经(16506)
- 业(16503)
- 坛(15952)
- 论坛(15952)
- 书馆(15578)
- 图书馆(15578)
- 理论(15402)
- 情报(15115)
共检索到472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明海 龙献忠
云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不仅开启了全媒体传播新纪元,也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及其实现路径的创新,首先是教育目标定位要从"提升信息免疫力"向"提升信息传播参与力"转向和教育范式的"本土化"转向;其次是要突出政府、信息传播机构和信息服务机构的主导地位,建立校内外两条交融线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其三是要科学设置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形式,建立健全教育运行保障机制。
关键词:
云传播 信息素养教育 教育理念 教育模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黎景光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解构InFlow信息素养模型八个元素,提出InFlow具有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多角色合作体系和非线性化模块灵活组合三大特征。以暨南大学InFlow模型实证研究为例,分析In Flow模型应用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在结合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素养教育应加强个人反思能力和思维形象化能力的训练,完善信息素养教育多角色合作机制,并通过建立InFlow教学案例数据库构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的学术圈和协同创新的平台。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剑 王艳 Iris XIE
当前世代大学生偏好的教育活动是个性化服务,电子媒介交互式学习,任务参与型学习甚至自主的学习;他们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但差异巨大。本文指出:随着Internet技术及应用的深入发展,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包括三个层次,低层次是信息检索技能,然后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IT能力,更高层次是独立思考、认识论认知能力,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高校图书馆已经不能独立满足学生多层次信息素养能力的要求及当前世代大学生对教育培训的偏好。本文提出信息素养教育五分策略:培养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级,学科专业分类,培养过程分段,学生管理分流,并建议从网络课堂、图书馆、学院、学校、教育部、第三方平台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柏振平 赵玉瑜
<正>素养教育是一种以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和社会责任感。信息素养教育则强调个体在信息时代不仅需要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创新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的信息伦理、信息法律、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洪杰 郭小平
【目的/意义】加强信息素养培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坚守道德底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分析,以及当今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导向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结果/结论】应用现代技术把资源、馆员、服务协同嵌入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中,以师生为中心,强调资源、教学、科研,以及师生、馆员的密切交互,是一种迅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互联网+ 创新创业 信息素养 培育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玉
创新素养是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由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结构等要素组成,是用创新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素质。当代大学生创新素养较以前有极大提升,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大学生只有明确创新目的,顺应创新大势,掌握创新方法,把握创新关键,才能从根本上具有创新能力,具备创新素养。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创新素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万民
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旺盛,是最具有创新潜力的群体。李克强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和创新的生力军,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在创新过程中的信息需求,并使用各种渠道和手段去寻找、判断、组织、交流和传播,培养大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和信息转化能力,最终增强大学生信息技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任俊霞 曹君
指出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日渐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高校育人环境,论述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和目标,构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框架,以期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从业人员的工作实践提供指导。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飞 肖珑
对用户信息素养水平的准确把握是开展信息素养工作的基础。文章针对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欠缺统一评测标准和常态化评测机制的问题,论述构建适合高校发展目标和需求的信息素养评测指标体系,以及融合评测、学习等功能于一身的信息素养在线评测平台,在此基础上设计信息素养评测方案,旨在让高校师生更加关注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信息素养 评测体系 常态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瑜
丰富的网络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了现实可能。教育者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加强网络监控和教学反馈,实现学习者的学习自我评价;还应注意提高学习动机,增强自我效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克服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不可控性和低效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网络传播环境 大学生 自主学习 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琳
文章围绕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人展开论题研究,分析了高等教育的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并结合行业及岗位的职务描述,探究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管理的方法,以实现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素养 教育与评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琪杰
当今全球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趋势,也为我国抓住信息革命的重大机遇进行全面大发展带来契机,全面信息化对当代的大学生影响深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是重要的高素质人才资源,信息文化和信息素养的建立是成为一个全面优秀的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但是在对繁杂的信息获取中,大学生判断力也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信息时代特点及其给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提出在信息时代下大学生具备信息文化和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及存在的不足,最后给出了如何通过提升大学生信息文化和信息素养,提高自信与适应能力,从而成为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信息时代 信息文化 信息素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勇 屈亚琴 董紫薇 李磊
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要素,针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学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信息素养 培养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东坡
信息科技时代,多媒体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信息传播由较为简单的电视、广播与报刊等传统传媒形式,转变为以手机、电脑等多元智能终端设备为载体,互联网为技术支持的现代化传媒形式,进而能更加全面地提升社会信息整体传播效率。基于此,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持续创新发展将得到极强媒介力量支持。任艳妮编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认为,信息时代下大众传媒形式的创新发展,可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外环境的转变,并引领人们从传媒学视角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的发展进行重新审视与研究,从而由理论创新和实践需求方面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有效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淑芳 戚业国
答辩时间2013年9月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作为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渗入领域之广和影响程度之深,是人们无法否认的。人类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高度"知本"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知识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根本的因素。人的创新素养发展成为当代新课题。这种趋势也影响了大学对人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在国内大学教育情境下,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的实际情况怎样?促进或抑制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方面分别有哪些,有待进一步考察和
关键词:
创新素养 社会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