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2)
2023(10675)
2022(8771)
2021(8067)
2020(6977)
2019(15940)
2018(15580)
2017(31371)
2016(16842)
2015(18660)
2014(18597)
2013(18278)
2012(16641)
2011(14717)
2010(15265)
2009(14781)
2008(15120)
2007(13769)
2006(12470)
2005(11765)
作者
(46756)
(38780)
(38750)
(36776)
(25149)
(18373)
(17612)
(14807)
(14670)
(14376)
(13125)
(13063)
(12855)
(12421)
(12311)
(11894)
(11632)
(11212)
(11169)
(10973)
(9750)
(9604)
(9438)
(8989)
(8824)
(8723)
(8701)
(8690)
(7690)
(7674)
学科
(82362)
(76975)
企业(76975)
(76641)
经济(76562)
管理(66476)
方法(35095)
业经(27577)
数学(27200)
数学方法(26766)
(25927)
(24368)
(22531)
(20501)
银行(20356)
(20047)
财务(20017)
财务管理(20000)
(18992)
企业财务(18933)
(18353)
农业(17739)
技术(17189)
中国(16959)
(14566)
理论(14372)
(13772)
金融(13772)
(13369)
(13353)
机构
学院(241570)
大学(233693)
(107355)
经济(105332)
管理(102218)
理学(86878)
理学院(86106)
管理学(84770)
管理学院(84313)
研究(73708)
中国(68638)
(52894)
(48283)
财经(40936)
科学(40090)
(39095)
(38301)
(37056)
中心(36052)
(36038)
研究所(31821)
经济学(31617)
(31346)
业大(31146)
北京(30380)
财经大学(30082)
(29861)
农业(29646)
商学(29249)
商学院(28984)
基金
项目(148952)
科学(120532)
研究(112140)
基金(110552)
(93231)
国家(92356)
科学基金(82751)
社会(72996)
社会科(69495)
社会科学(69479)
(59275)
基金项目(57118)
自然(53328)
自然科(52192)
自然科学(52185)
自然科学基金(51345)
教育(51213)
(47860)
资助(46753)
编号(45355)
成果(35865)
(34269)
(34152)
(33368)
重点(32759)
(32224)
创新(31049)
课题(30986)
国家社会(29714)
(29522)
期刊
(123805)
经济(123805)
研究(75187)
中国(46546)
管理(44555)
(44395)
(42250)
金融(42250)
(36077)
科学(29177)
学报(26380)
技术(23786)
农业(23232)
业经(22000)
大学(21721)
财经(21029)
学学(20856)
教育(19956)
经济研究(19249)
(17968)
问题(15421)
技术经济(15374)
(14625)
现代(13322)
(13245)
统计(13091)
财会(12846)
(12745)
国际(12453)
世界(12005)
共检索到381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华  
企业发生亏损,势必给信贷资金带来威胁,银行必须对亏损企业采取限制措施,从严掌握贷款,以期减少贷款风险.但是,亏损企业不能从银行取得贷款,将更难走出困境.在目前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形势下,企业破产会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如何适度地掌握亏损企业的贷款分寸,是银行信贷工作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难点,必须分清亏损企业的不同类型,从亏损“症状”中找出关键问题,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既保资金安全,又使贷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前元  
亏损企业路在何方彭前元当前,企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深化内部改革,其亏损额都得到了有效地遏制.但由于"沉疴"根深蒂固,扭亏增盈工作发展极不平衡,有的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亏损愈来愈严重,已资不抵债.索析扭亏之路,已刻不容缓.黑洞无底之亏损国有企业亏损面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  李莉  王义银  
信用风险是目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安全、高效运营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商业银行贷款发放中的企业信用状况,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信用评价模型,运用决策分析的方法提出了确定信用临界值的标准,为提高商业银行贷款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彭文平  谢理德  刘健强  
避税可以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但也给债权人带来了风险,因而债权人如何看待企业避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2008-2016年我国企业的银行贷款数据研究了银行对企业避税的态度。研究发现,企业避税会使银行提高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避税程度与贷款政策的正相关关系在那些信息质量低和代理问题高的企业贷款中更为显著。我们还研究了企业避税影响银行贷款政策的渠道,发现避税不能带来现金流增量但是会增加未来现金流的波动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银行消极看待企业避税的原因,拓展了债权人治理的相关研究,并对"低避税之谜"提供了一个解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小荣  董红晔  张瑞君  
企业高管权力尤其是CEO权力的经济后果已经成为财务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银行信贷决策是否考虑企业CEO权力大小和企业产权性质对CEO权力与银行贷款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CEO权力的增大会显著降低银行贷款规模;(2)将银行贷款分为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相较于长期贷款,银行更愿意给CEO权力大的企业短期贷款;(3)企业的国有属性显著降低了CEO权力大小与银行贷款规模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还显示,CEO权力大小与银行贷款规模的负相关关系在经济下行期存在;当企业同时在香港上市时,CEO权力与银行贷款规模的负相关关系不再存在。以上结论说明,CEO权力是影响银行贷款契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安菊  
解决目前部分亏损企业的若干对策邵安菊自1989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亏损呈急剧增加态势,这不仅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直接制约我国财政收人的稳定增长。自1994年起,由于实施"两则"和税制改革,一部分企业税负加重,加之,流动资金紧张及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秉联  
银行对企业亏损和虚盈实亏的对策陈秉联一当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根据1996年报刊公布的数据资料,1/3企业亏损,1/3企业虚盈实亏,亦即所谓的潜亏。在近期内不仅未能有效扭转,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潜亏问题较严重,而且仍在继续增加,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果  
探讨了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重要性和贷款定价的模型,该模型认为商业银行的贷款价格是由银行资本成本、行业风险溢价以及企业的个别风险组成。通过该模型还提出有效的风险化解策略。这对我国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清山  邹玉霞  王劲松  
建立完善贷款定价体系对商业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增强抵御利率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贷款定价理论及其对商业银行重要意义入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和难点。作者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完善贷款定价体系的策略和测算模型,即要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综合收益、筹资成本和营运成本以及货币信贷市场变化等因素,从而建立以成本精算、风险量化为基础的价格领导定价测算模型,最后依据客户综合贡献度、计结息周期和利率浮动周期进行修正,最终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弥补成本为前提,以客户盈利能力为参数的贷款定价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天芹  
创业型企业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都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的竞争优势显现,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资金问题严重制约着创业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银行贷款是创业型企业重要的外源性资金来源。因此,本文论述了创业型企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从政府和银行两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些措施将会对政府和银行解决创业型企业银行贷款困难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如静  蒋超  唐雪松  
债务企业会计信息是银行贷款决策时的关键依据,实践中银行对于债务企业盈余质量的关注也是影响债务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样本探讨债务企业盈余质量对银行贷款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务企业盈余质量越高时,贷款利率越低,贷款期限越长。进一步分析表明,盈余质量与企业债务违约率显著相关,也就是说,盈余质量有助于银行预测债务违约,由此揭示了银行在贷款决策中关注债务企业盈余质量的内在机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晨  
通过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贷款利率与企业财务风险、公司治理状况等因素间的关系,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已具有根据企业风险进行差别化贷款定价的能力,但影响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定价的因素差异较大。研究还发现货币政策对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定价都具有显著影响,而企业资产规模、银行类型只对中长期贷款定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祥  
僵尸企业的负外部性是文献研究的核心内容,但有关僵尸企业微观效应的研究成果较少。文章基于2012—2018年中国上市僵尸企业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从预算软约束视角实证探讨了僵尸企业银行贷款和投资行为的特征。研究发现僵尸企业新增银行贷款与抵押率的关系不显著,僵尸企业资本投资与新增银行贷款显著正相关,但与投资收益率的关系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僵尸企业银行贷款对抵押物价值不敏感,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僵尸企业新增银行贷款促进了资本投资水平的提高,但并未带来有利的投资收益,僵尸企业并未进行高效投资。研究结论为中国僵尸企业对银行贷款和投资行为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政策启示意义在于硬化约束、提高投融资效率是治理僵尸企业的重要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俞小江  
一、信息因素尽管总的说来金融市场普遍存在信息问题,但对中国的民营企业而言,这一问题尤为严重。在银行看来,大多数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规模小、经营时间短、贷款风险高。此外,民营企业是在政治和经营环境都不利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们在有些情况下会故意加强企业的非透明度,并且在向外报露信息时特别谨慎。缺乏清晰的所有权和管理结构,这明显制约了企业借款的能力。最后,银行在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方面缺乏能力和动力也加重了信息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