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9)
2023(11829)
2022(10591)
2021(9857)
2020(8438)
2019(19908)
2018(19535)
2017(38322)
2016(20879)
2015(23685)
2014(23506)
2013(23607)
2012(21450)
2011(19006)
2010(18875)
2009(17421)
2008(17410)
2007(15378)
2006(13506)
2005(11920)
作者
(59697)
(49331)
(48937)
(46577)
(31659)
(23488)
(22324)
(19382)
(18702)
(17759)
(17053)
(16608)
(15677)
(15387)
(15175)
(15149)
(14846)
(14707)
(14265)
(14064)
(12159)
(11954)
(11951)
(11086)
(11075)
(11026)
(10876)
(10803)
(9849)
(9656)
学科
(82197)
经济(82105)
管理(74576)
(68871)
(60869)
企业(60869)
方法(43706)
数学(37803)
数学方法(37467)
(28626)
(21294)
财务(21223)
财务管理(21182)
企业财务(20258)
(19821)
中国(18817)
业经(18289)
(16761)
(16089)
地方(14981)
理论(14108)
(13927)
农业(13729)
(13563)
贸易(13556)
(13526)
(13109)
(12927)
环境(12907)
银行(12892)
机构
大学(295659)
学院(292479)
管理(125290)
(114507)
经济(111859)
理学(107640)
理学院(106540)
管理学(104949)
管理学院(104392)
研究(89498)
中国(70304)
(63052)
(57237)
科学(55131)
财经(45464)
(44032)
(43023)
业大(42780)
(42438)
中心(41717)
(41439)
北京(39868)
研究所(39760)
(36002)
师范(35687)
(34906)
财经大学(34189)
农业(33731)
经济学(33539)
商学(33242)
基金
项目(199248)
科学(156861)
基金(146010)
研究(145163)
(126160)
国家(125117)
科学基金(109109)
社会(90781)
社会科(86193)
社会科学(86169)
基金项目(78331)
(76584)
自然(72770)
自然科(71023)
自然科学(71010)
自然科学基金(69752)
教育(66616)
(64545)
资助(61145)
编号(59480)
成果(47439)
(44484)
重点(43518)
(41146)
(40267)
课题(39559)
教育部(38529)
科研(38507)
创新(38323)
人文(37974)
期刊
(122342)
经济(122342)
研究(84316)
中国(53096)
管理(47864)
(47710)
学报(44258)
科学(40909)
(36614)
大学(33587)
学学(31488)
教育(28579)
(26716)
金融(26716)
农业(25502)
技术(24844)
财经(22344)
业经(19099)
(18838)
经济研究(18462)
图书(16561)
问题(15533)
理论(15376)
(15168)
财会(15137)
技术经济(14636)
会计(14437)
实践(14136)
(14136)
现代(13639)
共检索到426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任凌玉  
本文通过对1999 ̄2002年度亏损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政策的对比,发现亏损公司在亏损当年计提减值的数额要显著大于未亏损公司;如果公司在第二年扭亏,其在亏损当年计提的数额要显著大于其在扭亏年度的计提数额,而且很多公司在扭亏年度利用资产减值的转回增加当期利润。研究还发现,2001年后上市公司在亏损当年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增强的趋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傅蕴英  唐菊香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其实施前后亏损上市公司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资产减值准备已成为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刚  
文章列举了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昀  郭洪涛  
在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上市公司中,亏损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最为强烈。文章采用抽样技术对2003—2005年度部分亏损公司资产减值的八项计提进行了分项检验,发现被主要用于盈余管理的项目是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其中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属于长期资产,2007年开始将不允许转回,但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仍然可以转回,新会计准则并没有堵住这些通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永琦  冉茂盛  
资产减值会计一直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运用逻辑斯蒂多元回归分析,对自2001年全面实行“八项计提”会计政策以来,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以考察新政策的执行效果和选择会计政策的经济动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尚洪涛  马清  
本文研究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简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额的变化情况,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规定的有效性问题,同时提出完善意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昕  杨再惠  
本文系统地考察中国A股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避免亏损的行为,发现上市公司会在第四季度进行盈余管理来实现当年扭亏为盈或者调低利润为下一年扭亏为盈做准备,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以及营业外收支更容易受到操控,审计师与投资者对这些项目的异常变化要提高警惕,同时需要不断提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鉴别能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韩道琴  卢相君  沈向国  
上市公司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新的会计制度与原会计制度相比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在原来四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基础上又增加四项减值准备。这八项减值准备的计提,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目的是为了挤出上市公司资产中的水分,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从而化解其投资风险。通过对吉林省上市公司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吉林省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实际情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晨  李学峰  张宇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盈余管理动机将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类,并分别探讨了它们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表现。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类上市公司是否有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验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赵选民  陈岳芬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在扭亏当年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情况。通过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发现:利用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手段,亏损时间越长变更的频数越加频繁。而且T1倾向于坏账政策,T2偏好存货政策,T3习惯折旧政策;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手段,证明了超过70%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起正面作用。而且T1是营业外收支净额和投资收益,T2是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补贴收入,T3是营业外收支净额;利用关联方交易手段,说明亏损时间越长,关联交易程度越深,扭亏作用越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赖均青  
亏损对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处于亏损边缘或可能微亏的上市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操纵盈利,以避免成为被关注对象或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本文以我国连亏两年、连亏三年又扭亏的10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总结出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结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证券监管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盼旭  
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原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的规定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和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公司的盈余管理需求动机,因此成为上市公司盈余调节的重要工具。2007年是上市公司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针对上市公司采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又或者从公司的管理角度出发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春苗  李秀凤  苑泽明  
2006年新会计准则禁止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在之后的会计年度内被转回,只有在处置相关资产时才能进行相应会计处理。文章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衡量盈余水平,建立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与盈余管理水平的多元线性模型,回归结果发现:现行资产减值制度下还存在相当部分上市公司利用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盈余的现象,且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与盈余管理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