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16)
- 2023(4703)
- 2022(4308)
- 2021(3907)
- 2020(3689)
- 2019(8798)
- 2018(8798)
- 2017(17557)
- 2016(9931)
- 2015(11435)
- 2014(11891)
- 2013(11980)
- 2012(11470)
- 2011(10524)
- 2010(10698)
- 2009(10176)
- 2008(10274)
- 2007(9607)
- 2006(8226)
- 2005(7375)
- 学科
- 济(43637)
- 经济(43595)
- 业(27123)
- 管理(26225)
- 方法(23515)
- 数学(21172)
- 数学方法(21007)
- 企(20791)
- 企业(20791)
- 农(13376)
- 财(11426)
- 中国(10187)
- 学(9118)
- 贸(8911)
- 贸易(8909)
- 地方(8767)
- 农业(8680)
- 易(8612)
- 制(8440)
- 业经(7861)
- 银(7404)
- 银行(7384)
- 务(7239)
- 财务(7226)
- 财务管理(7204)
- 行(6981)
- 企业财务(6791)
- 和(6718)
- 融(6688)
- 金融(6685)
- 机构
- 大学(149659)
- 学院(148345)
- 济(61751)
- 经济(60366)
- 管理(56509)
- 研究(49584)
- 理学(48518)
- 理学院(47951)
- 管理学(47077)
- 管理学院(46786)
- 中国(39218)
- 京(31672)
- 科学(31230)
- 农(30061)
- 财(27981)
- 所(26188)
- 中心(24945)
- 业大(24322)
- 研究所(23820)
- 农业(23649)
- 江(23635)
- 财经(22473)
- 经(20219)
- 北京(19938)
- 范(19654)
- 师范(19464)
- 经济学(19314)
- 州(18551)
- 经济学院(17724)
- 院(17071)
- 基金
- 项目(95972)
- 科学(74156)
- 研究(69327)
- 基金(68615)
- 家(59535)
- 国家(59018)
- 科学基金(49465)
- 社会(42786)
- 社会科(40392)
- 社会科学(40376)
- 省(37948)
- 基金项目(36615)
- 教育(32663)
- 划(32136)
- 自然(32038)
- 自然科(31243)
- 自然科学(31230)
- 自然科学基金(30686)
- 编号(29233)
- 资助(28892)
- 成果(24404)
- 部(22056)
- 重点(21711)
- 发(20643)
- 课题(19893)
- 创(19377)
- 科研(19048)
- 教育部(18614)
- 大学(18293)
- 创新(18164)
共检索到217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迅 彭霖 钟晓和
据对于都县金融机构的调查显示:截止2001年底该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5151万元(不包括2000年已剥离的11899万元),占该县贷款总额的42.37%,比上年下降12.2%,贷款户数51703户,其中不良信用关系的客户有31624户,占61.12%,比上年末下降3.1%,在这些不良贷款的形成中,有逃废债形成的企业户数1999户,贷款金额12417万元,占不良贷款的35%,其形式、性质如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田侃 崔萌萌
信用的本质是契约关系,而契约的遵守是需要保证条件的,这种条件的实现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企业主体方面讲,都显现出政府信用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信用主体的博弈分析,指出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信用扭曲和信用危机等问题的根源是制度性的,提出改善我国信用状况的路径选择是发挥政府的核心作用,并就信用缺失问题提出了治理机制安排。
关键词:
信用 契约 博弈 信用治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存
本文针对当前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出现的信用缺失现象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从体制转型中的信用机制缺陷和政府缺陷角度进行诠释,由此研究了信用缺失在区域经济发展、金融风险、国家产业竞争力、市场效率、中小企业融资和政府公信力等层次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 信用机制 政府行为 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新明 杨俊凯
信用规范与市场交易具有内在统一性,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但在我国目前体制转型期,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在对信用与交易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就完善信用制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市场交易 信用规范 信用缺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晓灵
本文分析了法制不健全、产权不明晰、政府过度管制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影响投标人信用缺失的制度根源,为政府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延明 张洁梅
近年来,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用问题,它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影响了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提高,影响了社会交易与资源配置的效率。文章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利用博弈理论和成本收益分析,从剖析政府官员微观个体行为的角度,分析政府信用缺失问题。试图证明唯有从制度变革人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信用缺失问题,并提出了制度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
政府信用 博弈 成本-收益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传华 边智群
在我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信用缺失问题的凸现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治理信用环境,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信用缺失 信用制度 信用环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进良 王惠东
信用缺失的存在阻碍了我国专利战略工程的实施。对专利的产生、交易、签约以及保护研究发现,信用缺失对这一工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影响。对此应采取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发挥激励机制的动力作用和完善法律制度之对策。
关键词:
信用 信用缺失 专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永开
我国现阶段的信用缺失状况已成为制约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瓶颈”。要从非对称性信息论、博奕论、交易成本论等方面分析其产生根源和制止办法 ,可以从建立信用活动偿还性强制规范等四个方面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春华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信用博弈模型论证当前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且对失信行为缺乏足够严厉的惩处措施。分析企业信用缺失的现实根源,解决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关键是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处力度。
关键词:
信用缺失 信息不对称 博弈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志华
本文从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因素、企业产权和政府行为因素等角度分析我国转轨时期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要提高企业信用要多管齐下,从加强制度建设,改善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律环境,规范政府行为以及保护企业产权等角度来提高企业信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爱平
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存在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在经济学范畴里,"信用"有其特定的含义。传统诚信观具有重道德修养、轻契约约束,适用范围非普适性等局限性,人们缺乏对规则的普遍敬畏心理,经济领域没有形成信用所需的底线道德等是造成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存在严重信用缺失问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经济领域 信用缺失 原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登艳 邹斌
信用缺失已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普遍的信用缺失背后必然有文化因素。中华民族有着讲信用的传统,可传统的信用文化却未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好地转化为契约文化。长期的计划经济使得我国用命令和计划代替市场契约关系,许多契约关系的原则被行政权力扭曲变形,淡化了人们的信用意识。旧的人伦信用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新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契约信用又未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普遍的失信行为存在不足为奇。
关键词:
信用 信用缺失 信用文化 契约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