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
2023(1298)
2022(996)
2021(975)
2020(791)
2019(1818)
2018(1758)
2017(3310)
2016(1835)
2015(2075)
2014(2099)
2013(2308)
2012(2180)
2011(2135)
2010(2112)
2009(1989)
2008(1990)
2007(1800)
2006(1774)
2005(1570)
作者
(6321)
(5461)
(5344)
(5087)
(3403)
(2698)
(2441)
(2145)
(2108)
(1952)
(1878)
(1864)
(1854)
(1788)
(1736)
(1580)
(1566)
(1532)
(1495)
(1481)
(1415)
(1296)
(1267)
(1240)
(1202)
(1189)
(1171)
(1153)
(1144)
(1119)
学科
(8568)
经济(8564)
管理(6760)
资源(4590)
地方(4241)
(4128)
(3469)
(2794)
农业(2658)
(2654)
企业(2654)
环境(2505)
人事(2346)
人事管理(2346)
中国(2334)
(2310)
(2140)
地方经济(2099)
方法(2091)
业经(1917)
土地(1819)
生态(1774)
数学(1716)
数学方法(1700)
(1614)
经济学(1414)
开发(1393)
(1366)
建设(1335)
利用(1274)
机构
大学(28001)
学院(27898)
管理(11268)
研究(11040)
(9991)
经济(9663)
理学(9385)
理学院(9257)
中国(9112)
管理学(9082)
管理学院(9025)
科学(8048)
(6880)
(6388)
(6130)
研究所(5628)
中心(5306)
(5115)
(5111)
农业(4894)
资源(4790)
业大(4774)
(4724)
师范(4704)
北京(4426)
(4162)
科学院(4071)
(4044)
(3934)
师范大学(3817)
基金
项目(20114)
科学(15530)
基金(14344)
研究(14122)
(13167)
国家(13060)
科学基金(10843)
社会(8644)
社会科(8152)
社会科学(8148)
基金项目(7788)
(7733)
自然(7354)
自然科(6998)
自然科学(6995)
自然科学基金(6862)
(6548)
编号(6179)
教育(5703)
资助(5611)
(4917)
成果(4860)
重点(4472)
资源(4406)
(4306)
课题(3816)
国家社会(3799)
计划(3692)
(3652)
发展(3651)
期刊
(13222)
经济(13222)
中国(9126)
研究(6672)
(5736)
学报(5538)
资源(5448)
科学(5287)
图书(4164)
农业(3890)
管理(3533)
大学(3242)
书馆(3136)
图书馆(3136)
学学(2796)
(2692)
(2407)
业经(2316)
(2296)
教育(2295)
(2133)
金融(2133)
技术(1911)
国土(1805)
问题(1749)
情报(1743)
中国人(1691)
国人(1691)
开发(1669)
土地(1586)
共检索到46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关键词: 国土资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迅  肖季祥  钟晓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金浪  张传  姚冠荣  刘陶红  
为探究山区农户耕地撂荒特征及代际异质性,借助代际社会学中的“社会代”理论构建了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代际差异分析框架,基于赣南于都县的微观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具有明显的代际差异,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依次增强,具体而言,代际差异每提升一个等级,农户耕地撂荒概率增加6.6%、撂荒程度增加2.3%;2)代际差异具有通过作用山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生计策略和种植结构而影响其耕地撂荒行为的机制,即山区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趋弱、生计策略非农转型趋强、经济作物种植趋减,导致其耕地撂荒行为依次增强。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变革农业经营体系,优化山区不同代际农户农业生产模式;优化山区耕地在农户代际间的配置,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建设山区经济作物产业链,促进不同代际农户共同增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江西省于都县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创建了政府各部门、学校及校外组织各系统内部有效的关爱机制,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实现精准化;多方筹措经费,以点促面搭建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平台;将各类校内校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场所建设纳入县域总体规划,整体布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阵地;通过开展系列关爱活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高尚情操及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以优惠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引导劳动力就地务工就业,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幅,从源头减少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大松  刘振宇  
自2009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国内公立医院的绩效薪酬管理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深入研究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绩效薪酬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文章选用了国家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中的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全面分析该医院的绩效薪酬管理体系并与RBRVS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对我国现阶段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薪酬管理体系改革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晗  李寻欢  周扬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丘陵山区是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聚集区,开展丘陵山区贫困时空格局及其演变机制研究对实现贫困地区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以村域为研究单元,采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方法刻画了于都县农村贫困地理格局及其分异特征,识别了丘陵山区驱动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子,揭示了农村贫困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空间集聚性特征,且聚集效应随减贫力度加大有所减弱;②坡度、行政村到县城中心的可达度、路网密度和公共服务点数量是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子,且随时间推移,资源禀赋不足对农村贫困化的驱动作用有所减弱,区位条件对农村贫困化的驱动作用逐渐增强;③不同时期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农村贫困化有其自然和人文根源,科学减贫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以深化贫困发生机制理论认知为基础,协同推进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的减轻,从而实现贫困地区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景德镇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于2002年8月,由原土地管理局和地质矿产局合并组建而成,主管全市国土资源的调查、规划、利用和管理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邹国仁  黎美琴  
以"地和·人和"为核心价值观,以省级文明单位和模范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为抓手,湖南省株洲县国土资源局积极打造团结、向上、廉洁的队伍,切实推行"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机制。在文明执法、文明服务、文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实效。自2014年以来,湖南省株洲县国土资源局共上报各类建设用地和储备土地8077亩,征地4456亩,出让土地602.7亩,完成国土资源总收入9.68亿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系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全县辖14乡、11镇、334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总面积6821.28平方公里。近年来,定边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总体思路,严格依法行政,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不断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2010年以来,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狠抓目标责任的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服务县域经济,重点项目用地得到有效保障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用足用好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对投资规模和产业政策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