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7)
- 2023(7323)
- 2022(6166)
- 2021(5833)
- 2020(4518)
- 2019(10205)
- 2018(10144)
- 2017(17648)
- 2016(10016)
- 2015(11094)
- 2014(11396)
- 2013(10836)
- 2012(10263)
- 2011(9536)
- 2010(10264)
- 2009(9414)
- 2008(9515)
- 2007(8984)
- 2006(8198)
- 2005(7053)
- 学科
- 济(35730)
- 经济(35668)
- 农(25817)
- 业(25607)
- 管理(23139)
- 农业(17358)
- 企(15844)
- 企业(15844)
- 业经(12697)
- 中国(11473)
- 学(10784)
- 方法(9615)
- 环境(9566)
- 地方(9017)
- 制(8986)
- 发(8697)
- 财(8022)
- 农业经济(7590)
- 理论(7416)
- 融(7298)
- 金融(7296)
- 银(7223)
- 数学(7203)
- 银行(7198)
- 发展(7050)
- 展(7029)
- 数学方法(7028)
- 行(6917)
- 教育(6722)
- 和(6588)
- 机构
- 学院(145888)
- 大学(142590)
- 研究(52709)
- 济(51416)
- 经济(49916)
- 管理(48916)
- 理学(40806)
- 中国(40357)
- 理学院(40185)
- 管理学(39247)
- 管理学院(38980)
- 科学(34029)
- 农(31705)
- 京(31250)
- 所(27625)
- 财(25496)
- 江(24994)
- 研究所(24975)
- 中心(24780)
- 范(24270)
- 师范(24064)
- 农业(23439)
- 业大(22892)
- 州(20125)
- 北京(19884)
- 财经(19448)
- 师范大学(19096)
- 院(18544)
- 省(17871)
- 经(17412)
- 基金
- 项目(92296)
- 研究(71651)
- 科学(71150)
- 基金(63656)
- 家(56641)
- 国家(55621)
- 科学基金(45467)
- 社会(43561)
- 社会科(40617)
- 社会科学(40603)
- 省(37843)
- 基金项目(33610)
- 教育(32585)
- 划(31317)
- 编号(31225)
- 自然(27360)
- 成果(27289)
- 自然科(26507)
- 自然科学(26497)
- 自然科学基金(25987)
- 资助(24609)
- 课题(22347)
- 重点(21390)
- 发(21352)
- 部(19478)
- 创(18812)
- 性(18689)
- 年(18609)
- 农(17840)
- 国家社会(17587)
共检索到231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宏宇 陈勇越 解文龙 邱微 张成龙
历时数百年至今仍在有效运转的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生态治水智慧的鲜活载体,其具备的低技术、低成本、低冲击、适应式、复合化等特征恰恰正是现代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在进行"东西方哲学传统"、"城市与村落"和"传统村落生态治水智慧与现代城市雨洪管理体系"特征对比的基础上,以井陉于家古村为例,尝试从古代八大防洪方略的视角,解析北方传统村落的治水机制,并总结凝练其生态治水智慧的特点及古代治水知识体系。最后阐述将其应用于当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宏宇 解文龙 卢端芳 杨波
传统村落是我国仅存不多的古代生态实践智慧的鲜活载体,其中所蕴含的朴素而可持续的生态智慧哲学观对我国现代城市规划领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在对我国黄土高原、黄淮海、东北、甘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40余个传统村落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三个思考:为什么从北方传统村落视角思考中国古代生态实践智慧?我国北方传统村落中生态实践智慧的核心特点是什么?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对其进行挖掘和研究?并最终提出三个关键启示: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挖掘应重点关注传统村落;中国古代城乡营建中可持续思想的核心是"低维护成本";中国传统村落的生态实践智慧是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输出的关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一帆 田国行
通过梳理洛阳古代都城水系治理与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文献,辨识出洛阳对雨洪资源有机调控的生态智慧,认为全面统筹城市空间的"家家流水,户户园林"思想是解决城市雨洪灾害的重要途径。并根据当代高密度人居环境城市现状,利用GIS平台划分流域,模拟水流路径。提出基于城市空间尺度与湿地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提升水系连接度,构建自然水系与城市管网相融合的生态排水界面,从而真正解决城市雨洪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雨洪管理目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于睿 訾成相 颜璐 刘娟娟
以福建省宁德市四坪村为例,解析山地型传统村落空间实践中的生态智慧。从四坪村选址与布局、资源利用、空间治理3个方面分别归纳出“巧于因借”的地理观、“三生融合”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文化观与社会观3条传统生态智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传统村落空间实践中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代生态实践的启示:一是以“让自然做功”的形式实现低影响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生态基底;二是以要素的多功能化放大三生空间系统的协同效应;三是以低成本、低技术实现三生空间系统的高效运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立新 朱弘扬
由于各种智能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造就了一种具有智慧特征的教育形态,即智慧教育。它是多种智能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智慧教育是具有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和生态化等特征的新型教育形态。世界各国从不同角度强调转变教师观念、提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建构智慧教育环境、开发数字教材和开展智慧型学习活动等是实施和推进智慧教育的有效途径。国际上有关智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对我国开展智慧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智慧教育 信息技术 智能技术 深度融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玉锋 谢国利
赫尔曼.麦尔维尔编著的《白鲸》是世界文学长廊中的一颗璀璨明星。自《白鲸》问世以来,便有众多文学家对该作品进行了解读和评价,由于选择的切入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而从生态的视角对《白鲸》重新进行解读显得十分必要,深入挖掘亚哈船长、大副斯达巴克、以实玛利、莫比.迪克等的生态表现,寻找其中反映的生态关系,并提出进一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共同建设好人类的生态家园。
关键词:
《白鲸》 生态思想 生态启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云飞 任文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法律制度。传统儒、道、墨等诸子百家以及古代文人的思想主张中均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内核,体现为天人合一、物吾共生的整体观,天地有节、取用有度的节用观,兼爱万物、生生不息的博爱观。在生态法律制度建设层面,西周以降的历朝历代大多注重通过专设环境保护机构、拓宽环境保护要素、实施严刑峻法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当下,中国古代生态治理文化精髓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即坚持整体性治理思维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落实节用爱物观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贯彻最严法治观以筑牢生态治理的法治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云飞 任文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法律制度。传统儒、道、墨等诸子百家以及古代文人的思想主张中均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内核,体现为天人合一、物吾共生的整体观,天地有节、取用有度的节用观,兼爱万物、生生不息的博爱观。在生态法律制度建设层面,西周以降的历朝历代大多注重通过专设环境保护机构、拓宽环境保护要素、实施严刑峻法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当下,中国古代生态治理文化精髓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即坚持整体性治理思维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落实节用爱物观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贯彻最严法治观以筑牢生态治理的法治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连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内含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观,儒道佛三家的生态智慧更是光芒四射。这三家的古代先哲们阐释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的生态自然观就意蕴着诸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今天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重要的思想原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理论主旨 生态自然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德智 王晶晶 沈思思
选取智慧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经验丰富的美国、欧洲、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总结其智慧社区发展历程与特点,并针对我国智慧社区建设面临问题,从顶层设计、建设模式、试点先行、弹性社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对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智慧社区 智慧城市 国际经验 发达国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柏兴 许华锋
研究高智发明的新运营模式及特点,探究其在我国运营的调整方式,并分析其运营模式发生变化的原因,以期对我国专利运营模式的建设有所启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智发明 专利运营 新模式 探究 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福万
我们在这里絮叨学习问题,但有一个前提还不清楚:我们究竟学什么?如果你拿这个问题来问大家,答案十有八九恐怕是:"学知识,学科学啊。"在通常的意义上,这个答案当然是正确的,但如深究下去,就有太多值得商榷之处。譬如,知识是什么?科学是什么?知识和科学又是什么关系?这几个问题都不那么容易回答。按照著名科学史家萨顿(Sarton)的观点,科学乃是系统化、实证性的知识,同时也是人类惟一真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仙娥 马晶
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古村落是黄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生活聚居在这一区域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它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理念和营造智慧。文章主要在对黄河流域晋陕两省的相关历史文化古村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古村落规划、建筑、信仰等方面探析历史文化古村落反映出的生态文化取向和生态智慧,进而梳理出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古村落的生态文化理念,以期对黄河流域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有所启迪。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历史文化古村 生态智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静
新经济视域下,税务监管逐渐趋严,促使传统税收征管模式改革成为税务治理的内在需求。文章以税务工作流程化、智慧化、自动化为目标,创新构建涵盖核心处理层、数据分析层、基础设施层、辅助应用层以及风险防控层在内的“智慧税务”治理生态体系,进一步通过企业纳税流程应用研究展开深入探索,证明此平台具有实操性。最后从完善“智慧税务”制度保障、深化“智慧税务”数据共享、加大“智慧税务”技术支持、优化“智能税务”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智慧税务”治理生态体系的落地实施,助力新经济下税务高效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东峰
作为智慧经济的“典型体现”和智能化时代科学城的“最新形态”,智慧科学城是在现有科学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兴形态,是科学城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文章基于智慧科学城运作的基本逻辑及其概念模型,对智慧科学城的内涵、全球案例及其基本启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筑波科学城的智慧化发展经验体现为智慧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化产学研用创新体系、高端服务机器人智能产业、医药健康产业智慧化运作、资源整合型纳米智能产业、智慧化全链条式创新生态。大德科学城的智慧化发展经验体现为:以智慧化提高全产业链效率、积极发挥智慧技术辐射功能、建立灵活的智慧化调控机制、智慧化资本运作系统、全力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从协调机制、治理能力、培养人才和团队、发展创新型机构等方面着手努力。
关键词:
科学城 智慧科学城 智慧产业 智慧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