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2)
- 2023(10681)
- 2022(9079)
- 2021(8382)
- 2020(6857)
- 2019(15238)
- 2018(15038)
- 2017(28042)
- 2016(15354)
- 2015(17353)
- 2014(16682)
- 2013(16088)
- 2012(14585)
- 2011(13179)
- 2010(13765)
- 2009(13006)
- 2008(12660)
- 2007(11477)
- 2006(10205)
- 2005(9355)
- 学科
- 济(57644)
- 经济(57579)
- 管理(46755)
- 业(46593)
- 企(41368)
- 企业(41368)
- 方法(20245)
- 农(17096)
- 业经(16950)
- 中国(16549)
- 数学(15341)
- 数学方法(15068)
- 财(14182)
- 制(13646)
- 贸(13349)
- 理论(13344)
- 贸易(13338)
- 地方(13311)
- 易(12990)
- 学(11443)
- 产业(11390)
- 体(10509)
- 教育(10501)
- 农业(10465)
- 银(10286)
- 银行(10269)
- 融(10214)
- 金融(10213)
- 技术(10054)
- 和(10048)
- 机构
- 学院(211830)
- 大学(206355)
- 济(82772)
- 经济(80920)
- 管理(79050)
- 研究(70765)
- 理学(67060)
- 理学院(66374)
- 管理学(65259)
- 管理学院(64845)
- 中国(53137)
- 京(43634)
- 科学(40748)
- 财(38813)
- 江(34518)
- 所(34298)
- 中心(32149)
- 研究所(30747)
- 农(30513)
- 财经(30199)
- 范(29833)
- 师范(29572)
- 州(27670)
- 北京(27493)
- 业大(27448)
- 经(27057)
- 院(26479)
- 技术(25193)
- 经济学(23936)
- 农业(23545)
- 基金
- 项目(134400)
- 科学(105819)
- 研究(104275)
- 基金(93974)
- 家(80514)
- 国家(79792)
- 科学基金(68820)
- 社会(64694)
- 社会科(61353)
- 社会科学(61341)
- 省(55149)
- 教育(49883)
- 基金项目(48122)
- 划(45375)
- 编号(44503)
- 自然(42306)
- 自然科(41337)
- 自然科学(41327)
- 自然科学基金(40561)
- 资助(38237)
- 成果(36693)
- 课题(32309)
- 重点(30985)
- 发(30330)
- 创(29023)
- 部(28732)
- 项目编号(27562)
- 年(27377)
- 创新(26778)
- 性(26432)
共检索到332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林青 谭力文 马海燕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战略管理和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家和企业都是全球竞争市场上的行动者,它们已成为提升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时需要同时关注的力量。国家和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发挥作用治理是关键。与单一公司的治理相比,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治理显得更加复杂,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治理问题:企业内治理、产业治理和市场治理。本文从产业治理与市场治理的交互出发,构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产业的二维治理模型,并由此区别出五种典型的主导治理模式,分别是自由市场、公共治理、产业治理、共同治理和网络治理。不同的主导治理模式体现了国家和企业在其中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而形成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
市场治理 产业治理 产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林青 谭力文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际分工已从按产品分工转变为按要素分工,从产业间水平分工转变为价值链分工;产业边界超越国家边界,改变了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性质;企业与国家之间也呈现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这些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假设基础。本研究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焦点转移到企业,考察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力贡献,据此构建了一个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模型,进而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典型模式和演化轨迹。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维评价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锐 王菊花 王振国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一国出口产品中蕴含了大量国外成分,科学测度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要基于全球生产工序的数据。文章构建了基于出口增加值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2016年最新发布的全球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和比较分析了20002014年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及动态变迁。研究发现:中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在研究期间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有不断减弱趋势;与此相反,资本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实现了比较优势的提升,推动中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林青 周潞
本文通过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二维评价模型和新的农产品分类方法,重新审视了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结果表明:尽管农产品出口在中国总出口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小,但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虽小却地位相当重要,且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农产品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降幅超过了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外资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贡献已经接近40%;中国农产品出口已经开始向高附加值环节集聚,加工产品占到农产品出口的四成,但其国际竞争力的一半是由外资贡献的,民族企业的主角地位正在失去;进一步的跟踪调查表明,世界五百强中的"涉农企业"大多已在中国完成初步布局,开始影响甚至改变中国国内农产品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架构,民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玉 戴一鑫
基于贸易附加值核算框架,本文采用WIOD数据库1995~2009年跨国制造业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工具GMM方法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上显著促进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且该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行业中间品出口上;在细分服务类型上,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行业总出口、中间产品出口及最终品出口形式实现的国际竞争力均具促进作用,消费性服务业仅显著提高制造行业最终品出口,公共服务业对总出口和中间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对最终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金融、设备租赁及咨询、技术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对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相对较大,而零售及交通运输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玲丽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关系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败,如何培育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而企业价值链理论则为其提供了系统化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本文依据价值链理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经营特征,构建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价值链模型;指出基地建设、产品质量提高、营销能力、社会资源开发等都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价值链上的关键价值活动内容,并以此为基础,从业务流程再造、非核心业务外包、横向一体化、建立战备联盟等方面提出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其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价值链 企业竞争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跃生 李宇轩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入调整,贸易分工模式发生变化,同时中国进入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时期。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从供给层面测算中国整体及货物生产业、服务业增加值输出。并基于增加值测算产业显性比较优势。中国自身增加值90%用于国内最终品和中间品的生产,不足10%用于国外生产;各产业自身增加值用于国外最终品生产的比例大于中间品;传统货物生产业优势下降,而高技术货物生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多数服务业具备比较优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竞争力不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跃生 李宇轩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入调整,贸易分工模式发生变化,同时中国进入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时期。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从供给层面测算中国整体及货物生产业、服务业增加值输出。并基于增加值测算产业显性比较优势。中国自身增加值90%用于国内最终品和中间品的生产,不足10%用于国外生产;各产业自身增加值用于国外最终品生产的比例大于中间品;传统货物生产业优势下降,而高技术货物生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多数服务业具备比较优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竞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力文 马海燕 刘林青
出口额、市场占有率的"繁荣"与企业遭遇困境、纷纷倒闭的现实两者并存是当前我国服装产业的特殊现状。原有的以最终产品为基础、"国家"为单位的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逐渐失效。本文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我国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并以Nike全球价值链作为实证,得出的结论是:现有的评价夸大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服装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附加值最低位次,大多数本土企业还没有切入主流的全球价值链,国际竞争力非常脆弱。就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与目标来说,全然从OEM—ODM—OBM来谈产业升级可能过于任意。中国服装企业要坚持同时走两条路,强化制造环节做强OEM是当务...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附加值 国际竞争力 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桂红
价值链管理模式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效工具,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大型企业会将更多的价值链中的非核心环节外包给中小企业。通过战略外包,不仅有利于大型公司提升竞争力,同时为中小型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添辉
全球化经济体系的影响力已跨越许多国家界线,并使它们融合成紧密链接的经济区域,此种融合不仅削弱个别国家的主权,同时也使竞争力的内涵从个别国家转向国际层次。由于教育是培育人力资本的主要场所,所以使许多国家更关注高等教育的扩张,本文依循此种路径并主张,全球化经济体系需求人力资本并非单纯数量的概念,更涉及之是的创新运用。本文将以台湾为例进行剖析,文中说明台湾企图大幅扩张高等教育规模,以强化自身的人力资本,以期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中取得优势地位。然而,此种策略并提升台湾的经济动能,究其关键因素之一是,台湾的教育型态偏重升学主义,致使考试领导教学,背诵与反复练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活动。这种僵化的教育型态并无法契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素荣 李心丹 刘玉灿
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中小企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引述众多学者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几种战略,以期能够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有所启示。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核心竞争力 培育 战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惠珍
随着加入WTO后中国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培育和提升我国保险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内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保险业核心竞争力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目前我国保险业竞争力的现状和差距,从而提出了培育和提升保险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战略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禹 严兵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使用出口增加值代替传统的总出口额,在Costinot et al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产业竞争力指标,对我国33个行业1995-2011年之间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我国的竞争力优势部门仍然集中在如农业、纺织业等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部门,而资本密集型部门、技术密集型部门和服务业虽然竞争力有所增强,但整体仍然处于劣势。通过对几种不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和定位我国各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比较优势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国安 赵新泉
本文基于2002-2010年的UNCTAD数据,选取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纯出口比较优势指数四个指标,测度中美两国影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结果表明: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但其差距呈现递减趋势。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而言,中国影视产业尚处于全球影视产业价值链低端,核心价值链环节自我构建尚未完成;影视产业高端价值链运营能力不足,影视衍生品开发不够。因此,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促进影视产业价值链的整合与升级才是提升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