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6)
- 2023(6383)
- 2022(5488)
- 2021(5260)
- 2020(4683)
- 2019(10931)
- 2018(10888)
- 2017(23379)
- 2016(12290)
- 2015(14413)
- 2014(14271)
- 2013(14418)
- 2012(13594)
- 2011(12290)
- 2010(12423)
- 2009(11975)
- 2008(12436)
- 2007(11173)
- 2006(10181)
- 2005(9391)
- 学科
- 济(59033)
- 经济(58966)
- 业(45926)
- 管理(44913)
- 企(39223)
- 企业(39223)
- 方法(33450)
- 数学(30830)
- 数学方法(30691)
- 财(22896)
- 务(16812)
- 财务(16801)
- 财务管理(16770)
- 企业财务(16260)
- 中国(15788)
- 制(15239)
- 农(13397)
- 贸(11647)
- 贸易(11638)
- 银(11544)
- 银行(11539)
- 易(11333)
- 业经(11294)
- 融(11195)
- 金融(11195)
- 行(10959)
- 体(10119)
- 体制(8828)
- 农业(8324)
- 技术(7909)
- 机构
- 大学(191712)
- 学院(187458)
- 济(87653)
- 经济(86123)
- 管理(79182)
- 理学(67508)
- 理学院(66951)
- 管理学(66339)
- 管理学院(65956)
- 研究(55511)
- 中国(48484)
- 财(47473)
- 京(39049)
- 财经(37803)
- 经(34403)
- 经济学(28570)
- 财经大学(28499)
- 中心(26843)
- 江(26541)
- 所(26518)
- 科学(26420)
- 经济学院(26176)
- 北京(25281)
- 商学(23508)
- 商学院(23336)
- 研究所(22674)
- 州(21715)
- 农(21501)
- 融(21251)
- 金融(20839)
- 基金
- 项目(110727)
- 科学(89187)
- 基金(85152)
- 研究(84084)
- 家(71081)
- 国家(70557)
- 科学基金(62501)
- 社会(56529)
- 社会科(53881)
- 社会科学(53870)
- 基金项目(44529)
- 教育(39129)
- 省(39069)
- 自然(38645)
- 自然科(37802)
- 自然科学(37794)
- 自然科学基金(37232)
- 资助(36835)
- 编号(34444)
- 划(33282)
- 成果(29653)
- 部(27602)
- 教育部(25020)
- 人文(24356)
- 国家社会(23986)
- 重点(23419)
- 项目编号(22765)
- 创(22518)
- 大学(22281)
- 制(22177)
共检索到287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春峰 孙金帅 曲万成 房振明
本文以2007-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市场微观结构视角出发,运用LSB模型、VAR模型与PIN模型分别度量二级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实证研究了其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其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的情况下,投资者为了自身的股东利益,会使得公司倾向于持有较少的现金资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不透明的市场环境下,公司持有的现金资产也会获得较低的市场定价,反之则反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陈钢
本文基于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减弱公司管理者与其他缔约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研究视角,检验了会计稳健性对并购方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会计稳健性与短期并购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而与长期并购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在进一步验证会计稳健性确实起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时,本文实证发现,在治理机制设计相对较差的并购方(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董事比例越低、股权越分散、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会计稳健性对长期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这些发现表明,会计稳健性不会在并购后短期内对公司并购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是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得以显现,且其正向影响程度因公司之间部分治理机制设计差异存有一定的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卫秋 邹苏苏
本文以2006~2010年间深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方法,考察了信息披露质量对现金持有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企业持有的现金越少。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说明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确实能够减轻企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能够缓和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以及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一代理问题。此外,研究还发现,行业竞争水平以及股权性质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不对称 现金持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沙
本文以不同数据窗口下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最小二乘法,研究产品市场竞争程度、CEO变更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呈倒U型关系。高竞争行业中,CEO变更当年,加剧了产品市场竞争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负相关关系,而变更下一年产品市场竞争对现金股利的影响更多凸显为现金股利增发行为,低竞争行业的CEO变更当年,产品市场竞争对现金股利的正向影响加强,而变更下一年,这种增强的效果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晓玲 詹志华 张亚琼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偏高。本文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息问题和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并在考虑公司特征和行业差异的前提下,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外部融资困难不是我国上市公司大量持有现金的主要原因;股东和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以及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同时存在,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现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瑞 程子健 张健光
以2005~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Fama-French(1998)和Fresard-Salva(2010)的企业价值回归模型,考察了交叉上市对于企业现金持有及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公司实现A+H股交叉上市后,由于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升以及融资成本的下降,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显著降低;而在A+B股交叉上市公司中,现金持有水平并没有显著降低。同时,由于交叉上市公司比非交叉上市公司的发展机会更好、融资成本更低,投资者更希望企业减持现金,适度加大投资,以进一步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春华 杨天
本文以A股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开展委托贷款业务的11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委托贷款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总体的市场反应为负(不显著);非关联方之间的委托贷款和有担保的委托贷款的市场反应为正(不显著);无担保的委托贷款的市场反应为负(不显著);关联方之间的委托贷款的市场反应为负(显著)。结论表明,投资者总体上并不偏好上市公司开展委托贷款,尤其是关联方之间开展委托贷款业务,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委托贷款的风险识别比较充分。委托贷款虽然在短期内会带来一定收益,但从长期来看,上市公司应谨慎开展委托贷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义刚
以2003~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质量审计与银行借款的交互作用对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借款可以显著地缓解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问题,该缓解效应主要来自于短期借款;随着高质量审计的引入,银行借款缓解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效应更显著,表明高质量审计与债务治理机制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进一步检验还发现,高质量审计与银行债务治理机制间的协同效应更显著地存在于金融发展程度高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中。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兴全 孙杰
本文以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机制并未对公司现金持有量形成显著影响,从公司现金持有量的视角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现金持有量 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董事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严武 许荣 史清华 汪勇祥
本文充分利用中国的A-B股市场的独特结构,实证分析了产权保护对市场交易中不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某一城市的产权保护较好时,该城市的同一上市公司的A-B股的不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我们还尝试分析了可能的作用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产权保护影响了公司治理实践/信息的透明度,继而影响了同一企业的两个市场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具体而言,当产权保护较好时,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更好,透明度更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原
基于2002-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在发布年度盈余公告前后事件窗口内的股价和交易量表现,提出一个理论模型来解释信息不对称以及个人投资者不充分反应,对于投资者交易行为及股票价格的影响。此外,模型还考虑了卖空限制并衍生出新的实证推论。实证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以及个人投资者的不充分反应,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不同类型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以及市场价格的表现;基于盈余信息不对称的信息风险具有显著的定价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华 王华
本文以A股公司为样本,以交易量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代理变量,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检验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否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买卖价差、股票报酬波动性和公司规模等变量的影响以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变量与A股公司的交易量显著正相关,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显著减少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浩 李灏 金娟
根据独立董事的功能,独立董事的声誉包括咨询声誉与监督声誉两方面。文章以在ST公司任职来反映独立董事两方面声誉同时受损,利用2002-2012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数据研究发现:ST公司的独立董事未来同一时期所兼任的上市公司数量会减少,而且如果ST公司在其任期内未能成功"摘帽",则其所兼任的上市公司数量会进一步减少;但同时,ST公司的独立董事未来仍可能获得新的上市公司聘请,而且聘请ST公司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收益较高。文章研究表明,中国独立董事市场确实排斥声誉受损的董事,但对声誉机制也存在负向需求,即如果公司希望较少受到监督,则它们可能主动追逐监督声誉较差的独立董事。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声誉机制 特别处理 市场需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艳 赵根
本文以200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能够在降低"道德风险"的基础上降低"逆向选择",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从而支持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公司治理具有优化作用的观点。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认识并发挥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治理效力。
关键词:
投资者关系管理 信息不对称 公司治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兆国 郑宝红 李明
本文以我国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剔除了盈余管理的会税差异作为衡量税收规避的指标,以及在综合考虑了股票回报率和企业净利润变动率的基础上确定现金持有价值,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中,考察了税收规避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机制在税收规避影响现金持有价值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税收规避不会增加现金持有价值;公司治理机制在税收规避影响现金持有价值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研究税收规避与现金持有价值的关系,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抑制管理者和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使税收规避能够增加企业价值,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税收规避 现金持有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内部控制报告、财务报告质量与信息不对称——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定向增发动因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市场竞争与员工持股计划——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外部审计与现金持有价值——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盈余质量与公司现金持有——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IPO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宏观经济波动对现金持有量的影响: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于现金流量的中国上市公司扩张性融资偏好研究——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信息不对称与股票收益波动——来自2007—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