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6)
2023(2219)
2022(1857)
2021(1864)
2020(1428)
2019(3125)
2018(2929)
2017(4699)
2016(3166)
2015(3920)
2014(3784)
2013(3098)
2012(2850)
2011(2653)
2010(2710)
2009(2347)
2008(2406)
2007(2120)
2006(2017)
2005(1788)
作者
(6950)
(5853)
(5818)
(5709)
(3735)
(2786)
(2775)
(2395)
(2222)
(2212)
(2037)
(1966)
(1918)
(1915)
(1891)
(1795)
(1775)
(1737)
(1728)
(1629)
(1497)
(1445)
(1429)
(1403)
(1387)
(1387)
(1296)
(1294)
(1239)
(1209)
学科
管理(7937)
(5952)
经济(5944)
(5689)
教育(5462)
(5266)
企业(5266)
中国(4357)
教学(3083)
理论(3001)
工作(2968)
(2717)
政治(2636)
(2600)
思想(2575)
学校(2574)
思想政治(2518)
政治教育(2518)
治教(2518)
德育(2514)
(2491)
(2479)
方法(2194)
体制(1940)
业经(1876)
(1707)
财务(1705)
财务管理(1701)
研究(1689)
学法(1687)
机构
大学(40198)
学院(35973)
研究(12890)
管理(11461)
(10213)
经济(9834)
理学(9810)
理学院(9641)
管理学(9274)
管理学院(9194)
(8777)
教育(8007)
中国(7989)
(7531)
师范(7503)
科学(6928)
(6137)
(6001)
师范大学(5952)
北京(5754)
中心(5495)
(5447)
(5152)
研究所(4841)
(4772)
(4716)
财经(4601)
业大(4490)
技术(4454)
(4228)
基金
项目(22975)
研究(20174)
科学(18184)
基金(15088)
(12400)
国家(12247)
社会(12079)
教育(11872)
社会科(11202)
社会科学(11197)
科学基金(10543)
(9611)
成果(8885)
编号(8868)
(8316)
课题(7555)
基金项目(7466)
大学(7092)
(6605)
资助(5796)
自然(5661)
重点(5605)
规划(5598)
项目编号(5562)
(5539)
自然科(5517)
自然科学(5515)
自然科学基金(5406)
(5378)
教育部(5077)
期刊
教育(17852)
研究(15741)
中国(13177)
(12833)
经济(12833)
大学(6665)
学报(6415)
(5226)
(5145)
科学(4825)
学学(4548)
管理(4497)
高等(4457)
图书(3866)
职业(3828)
高等教育(3792)
农业(3727)
技术(3406)
书馆(2996)
图书馆(2996)
财经(2583)
(2480)
成人(2375)
成人教育(2375)
(2274)
科技(2214)
(2206)
金融(2206)
(2081)
论坛(2081)
共检索到62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李洋帆  
大学的二级学院治理是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二级学院治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重视不够。对92所大学的章程分析看出,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仍然没有突破传统的校院关系;在二级学院治理结构方面,章程未能起到应有的制度规范作用,在二级学院治理的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二级学院内部权力边界不清,缺乏相应的议事制度。二级学院治理首先应以建立新型校院关系,进而在领导体制、学术管理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治理结构,不断提高二级学院的治理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应军  
面对大学外部治理中的过度政府管制化、内部治理中过度行政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二级学院作为现代大学治理的基础单元,迫切需要进一步理顺地方高校大学治理多元主体关系,明晰各种权力边界。二级学院创新治理模式的具体举措有助于消减现代大学治理磨擦成本,助推现代大学治理进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蔺伟  
高校二级学院的工作机制可表述为"集体领导、党政同责,分工合作、协调运行,学术自治、教授治学,多元参与、民主管理"。本文从治理过程特别是实际操作层面阐释学院党政分工合作的实现路径,为中国特色现代学院治理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艳  贺永平  郭平  
大学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是大学回归本质和大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校院二级管理关键是把大学部分学术权力下放给二级学院的学术人员,二级校院管理改革的基础是大学组织变革。只有调整二级学院设置、调整校院行政人员比例和健全二级学院组织,才能顺利地实现权力从学校向二级学院下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巩其亮  齐清  
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下,大学二级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加强文化构建,打造核心竞争力,促进学院科学发展成为二级学院普遍面临的任务。本文从二级学院文化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构建原则、构建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当前二级学院文化构建的重点内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上海海洋大学课题组  
本文以H大学的两个典型二级学院为例,分析二级学院的资金使用效率,并提出提高二级财务管理体系效率的具体方案,期望能为高校二级学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借鉴。一、H大学两个典型二级学院情况简介及财务治理概况H大学是上海市属高校,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二级学院A学院设有7个系,承担着学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商筱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二级学院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发挥着重要的办学主体作用,其运行机制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二级学院运行中存在共性问题的基础上,从二级学院职责权利、权力配置、决策机制、管理考核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二级学院运行机制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梦洁  
"二级学院治理——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研讨会旨在推进关于院校关系、学院治理现代化的相关研究,与会专家从政策分析、理论探讨、实践反思和国际比较等角度提出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开设院务会、院教授会,院长角色调适,校院合理分权,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社会参与以及治理评估等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志刚  
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变过程中治理体系建设要实现"三大转变";现代治理体系建设需要重新界定政府、学校与社会(企业)等之间的新型权责利关系;"双高计划"促进高职院校现代治理架构的建立,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基于此,了解高职院校实施二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转变校院角色,健全制度建设,明确校院双方各自的职能、责任、权力和利益,逐步建立二级学院(系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宏  洪海明  顾晓莉  
随着证券市场引入“债转股”的债务重组方式和战略投资者概念后,今后的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队伍将会逐渐庞大,所占资本市场的股本比例会迅速增长,这些借鉴国外通行惯例的做法能否使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有效监督人,以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呢?而且在此基础上,利用机构投资者在资金、人力和信息上的优势,以及他们各自完善和稳定的运作机制,进一步倡导理性投资的氛围,能否在整个市场中发挥稳定股市的作用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邬大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董兴  
大学二级学院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统领性、指导性”、“具体化、丰富化”、“特质性、特色性”原则,依托相应的平台和窗口,通过建立培训制度和机制,围绕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学院的改革发展目标来进行。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束漫  
分析了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与资料室的关系 ,即两者的服务对象不同、收藏范围不同、工作内容不同、人员素质要求不同 ;论述了资料室在采购协调、业务工作、日常管理、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如何建设二级学院资料室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希亮  
本文以某省属高校M大学为例,针对学校的战略定位,介绍了其二级学院绩效管理的实践。该大学采用战略地图描述学校战略规划的重点,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A学院的年度绩效考核。同时基于此,提出突出评价体系的组织绩效提升导向、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需兼顾稳定性与灵活性以及夯实绩效管理的相关基础工作三项进一步优化高等学校应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管理的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广林  王雪梅  
本文分析了海鑫钢铁由盛转衰的原因,认为根源在于家族企业特有的"亲本"治理模式降低了公司决策质量,弱化了监督、制衡和激励约束机制。家族企业治理应通过由"亲本"治理向"能本"治理、"人本"治理的转化来提升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降低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营造治理动力,并通过向"自治理"的升华实现最大化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