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2)
- 2023(5688)
- 2022(4698)
- 2021(4247)
- 2020(3547)
- 2019(8123)
- 2018(8111)
- 2017(14725)
- 2016(8466)
- 2015(9394)
- 2014(9677)
- 2013(8992)
- 2012(8320)
- 2011(7519)
- 2010(7589)
- 2009(7069)
- 2008(6777)
- 2007(6101)
- 2006(5264)
- 2005(4687)
- 学科
- 济(33085)
- 经济(33050)
- 管理(24284)
- 业(18534)
- 方法(17330)
- 数学(15736)
- 企(15665)
- 企业(15665)
- 数学方法(15348)
- 学(10438)
- 环境(8706)
- 中国(8524)
- 农(7780)
- 理论(6861)
- 制(6723)
- 财(6640)
- 体(6350)
- 划(6283)
- 地方(5949)
- 业经(5737)
- 融(5538)
- 金融(5531)
- 银(5352)
- 银行(5325)
- 行(5156)
- 和(5063)
- 技术(5006)
- 农业(4754)
- 资源(4489)
- 发(4271)
- 机构
- 学院(118511)
- 大学(118102)
- 研究(43376)
- 济(42798)
- 管理(42759)
- 经济(41753)
- 理学(36906)
- 理学院(36469)
- 管理学(35194)
- 管理学院(34996)
- 中国(31103)
- 科学(30275)
- 农(26396)
- 京(25476)
- 所(23576)
- 业大(22202)
- 研究所(21853)
- 农业(20983)
- 中心(19292)
- 财(19250)
- 江(18977)
- 院(16379)
- 技术(15864)
- 北京(15860)
- 财经(15189)
- 范(15135)
- 省(15098)
- 师范(14850)
- 州(14755)
- 经(13753)
- 基金
- 项目(85060)
- 科学(65649)
- 基金(60280)
- 研究(57260)
- 家(54937)
- 国家(54543)
- 科学基金(45655)
- 省(35663)
- 社会(34500)
- 社会科(32652)
- 社会科学(32643)
- 自然(31479)
- 自然科(30809)
- 基金项目(30799)
- 自然科学(30798)
- 自然科学基金(30196)
- 划(29613)
- 教育(27048)
- 资助(26170)
- 编号(21958)
- 重点(19772)
- 发(18061)
- 计划(17980)
- 成果(17851)
- 创(17641)
- 部(17521)
- 科研(16994)
- 课题(16892)
- 创新(16566)
- 科技(16516)
共检索到175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邬国民 马进 胡红 罗建仁 陈焜慈
本文报道纹鳢和巨鳢的染色体组型。其结果是:纹鳢,2n=44,核型公式为,4m+2sm+16st十22t,NF=50;巨鳢,2n=44,核型公式为,2m十42t,NF=46。本文还讨论了这两种鱼的进化地位问题。
关键词:
纹鳢,巨鳢,染色体组型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诚 刘年锋 杨小强 曹文清
以闽香鳢及其亲本乌鳢和斑鳢为材料,取头肾做3种鱼的染色体组型图,发现闽香鳢染色体数为45,是亲本配子染色体数之和;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闽香鳢的染色体组型公式为2n=3m+6sm+36st,t,臂数NF=54,个别染色体可分辩出其来源。研究表明,闽香鳢遗传了其父本、母本各一套的染色体(n),是斑鳢与乌鳢的杂交种;染色体数和闽香鳢1号特异染色体可做为闽香鳢的鉴定指标。随机取样发现子一代闽香鳢存在性腺发育Ⅲ期以上的雌性个体,而未发现有性腺成熟的雄性个体,可能存在雄性不育。
关键词:
闽香鳢 杂交育种 染色体组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毛连菊 张从尧 赵文
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整体浸泡 ,KCl低渗 ,卡诺固定液固定 ,空气干燥 ,Giemsa染色等方法对挪威小毛猛水蚤(MicrosetellanorvegicaBoeck)和硬鳞暴猛水蚤 (ClytemnestrascutellateDana)染色体的数目和组型进行了初步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 ,挪威小毛猛水蚤染色体数目为 2n =2 0 ,全部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总臂数NF =4 0 ;硬鳞暴猛水蚤染色体的数目为 2n =2 0 ,其中 6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4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总臂数NF =4 0。本研究旨为解决分类学中的某些疑难问题提供证据 ,并为饵料生物的引种与驯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新友
本文分析了5个拟直立型组和2个花生组野生种的染色体组型:7个种皆为二倍体2n=2x=20,染色体长度介于2.69~6.47μm之间,臂比为1.07~2.54;在10对染色体中,8、9对具中部着丝点,其他具近中部着丝点。根据染色体长度、臂比及随体的位置,可把每个种(系)中6~10对染色体加以区分。研究中还把染色体的臂比作为独立性状,分析了供试种(系)间的遗传距离(D~2)。其中拟直立型组5个种(系)间的D~2差异很大(0.136~11.523),说明该组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组型已出现较大分化和变异。拟直立型组与花生组在染色体组型上虽有一定相似性,但差异更显著,首先,花生组中“A”“B”两个标志染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润刚 张雅林 袁锋 魏永平
研究了蟪蛄(为重新研究)(Platypleurakaempferi(Fabricius)),蚱蝉(Cryptotympanaatrata(Fabricius))和东北山蝉(LeptopsaltaadmirabilisKato)3种蝉的染色体。结果表明,3种蝉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XO。蝉科的减数分裂过程类似于角蝉科、沫蝉科和叶蝉科,与蜡蝉科显著不同的是其减数分裂前期无弥散期。蝉科已知核型的种类较少,其核型特征较为保守。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孟庆磊 朱永安 李娴 董学飒 付佩胜
以澳洲长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i)头肾组织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秋水仙素和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显示:澳洲长鳍鳗染色体为38条,核型公式为2n=14m+6sm+18t,NF=58;未发现随体、次级缢痕及异形染色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秀玲 吴敏 马英梅 刘伟 史为慧
哈密产黄鳝的染色体组型分析王秀玲,吴敏,马英梅,刘伟,史为慧(新疆师范大学生物系,乌鲁木齐,830053)关键词哈密产黄鳝,核型,分类ANALYSISOFKARYOTYPEOFMONOPTERUSALBUSINHAMI¥WangXouling;WuM...
关键词:
哈密产黄鳝,核型,分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毅辉 焦宗垚 陈永乐 朱新平 陈昆慈 谢刚 赵建
对珠江卷口鱼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珠江干流西江的肇庆、郁南、桂平以及其上游柳江的柳州采集野生卷口鱼450余尾,全长165~236 mm,体重167.84~586.25 g。随机选取试验鱼进行观察、解剖、测量和拍照。发现卷口鱼具有形态多样性。在体型上,一种体高较高,为高背型,主要来自桂平极其下游;另一种为平背型,主要来自柳州及上游。在体色上,腹部颜色变异较大。腹部颜色有乳白色、黄色和棕黑色三种。无雌雄异型现象。卷口鱼口下位,内卷;咽齿较发达,鳞中等大,侧线鳞式37~46,5~8/5~6-A。胃不发达,肠长为体长的1.36~1.51倍。肋骨14,脊椎骨38-40。以肾脏为材料,用空...
关键词:
卷口鱼 珠江 形态多样性 染色体组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孔凡骏 张东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是主要分布在暖水性海域中的大型虾类,有生长快,适盐范围广,离水存活较久等特点在我国养殖颇具规模。相建海(1988),相建海等(1990)对我国部分经济虾类的染色体研究有报道。本文为斑节对虾染色体的初步研究报道。
关键词:
染色体组型 斑节对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平
海蜇染色体组型分析郭平(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根口水母,海蜇,染色体组型THEKARYOTYPEOFRHOPLCMAESCULENTA¥GuoPing(Marine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ofLia...
关键词:
根口水母,海蜇,染色体组型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鹏飞 刘萍 柳学周
以体长6cm左右的漠斑牙鲆幼鱼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浸泡的方法,取鳃和鳍经低渗处理,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最后经Giemsa染液染色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漠斑牙鲆的染色体核型为2n=48,48t,染色体臂数为NF=48,未发现有多倍体的现象,也未发现性染色体和随体。
关键词:
漠斑牙鲆 染色体 核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殷爱华 金辉 韩正敏 韩素芬
对18种豆科树种的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豆科树种的染色体数目与其结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结瘤的10种树种除望江南染色体数是26条外,其余9种树种的染色体数目都为2n=2x=28,都能被7整除,其中包括苏木亚科的槐叶决明、伞房决明、双荚决明、毛决明、黄槐决明、铁刀木、任豆、皂荚和蝶形花亚科中的国槐;而结瘤的8种树种,其中含羞草亚科的合欢、银荆、肯氏相思、马占相思,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6;蝶形花亚科的马蹄针为2n=2x=18,紫穗槐为2n=2x=40,刺槐、木豆均为2n=2x=22,它们的染色体数目都不是7的倍数。
关键词:
豆科 染色体数目 结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张若蕙 黄少甫 赵治芬
以根尖和茎尖细胞对8种蜡梅进行了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全部种类的染色体基数都是11,染色体绝对长度7.02~3.22μm。其核型公式有3种:美国蜡梅为2n=22=22m,西南蜡梅为2n=22=20m(2sat)+2sm,西美蜡梅、夏蜡梅、蜡梅、突托蜡梅、山蜡梅和柳叶蜡梅均为2n=22=20m+2sm。比较组型的对称性,夏蜡梅属比蜡梅属更原始,而在两属中又以美国蜡梅和柳叶蜡梅分别为属内最原始的种。
关键词:
蜡梅科 染色体 染色体组型 系统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