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0)
- 2023(10783)
- 2022(9823)
- 2021(9289)
- 2020(8224)
- 2019(18206)
- 2018(18050)
- 2017(34511)
- 2016(19462)
- 2015(21736)
- 2014(21700)
- 2013(21589)
- 2012(19906)
- 2011(17952)
- 2010(17739)
- 2009(16112)
- 2008(15552)
- 2007(13540)
- 2006(11701)
- 2005(10218)
- 学科
- 济(69768)
- 经济(69685)
- 管理(51149)
- 业(48510)
- 企(40452)
- 企业(40452)
- 方法(33883)
- 数学(29154)
- 数学方法(28742)
- 学(21040)
- 农(18671)
- 中国(17990)
- 财(16978)
- 业经(15334)
- 地方(14294)
- 理论(12575)
- 贸(12542)
- 农业(12538)
- 贸易(12536)
- 和(12201)
- 易(12157)
- 制(12028)
- 技术(11321)
- 环境(11235)
- 务(10827)
- 财务(10765)
- 财务管理(10744)
- 教育(10364)
- 企业财务(10185)
- 划(9897)
- 机构
- 大学(274521)
- 学院(271183)
- 管理(103737)
- 研究(97997)
- 济(96880)
- 经济(94477)
- 理学(90380)
- 理学院(89287)
- 管理学(87316)
- 管理学院(86880)
- 中国(68840)
- 科学(68600)
- 京(60246)
- 农(57969)
- 所(52854)
- 业大(50211)
- 研究所(49125)
- 农业(46360)
- 中心(42836)
- 财(42477)
- 江(39796)
- 北京(38072)
- 院(36162)
- 范(35670)
- 师范(35108)
- 财经(34522)
- 技术(32515)
- 州(32315)
- 省(31462)
- 经(31428)
- 基金
- 项目(196231)
- 科学(149890)
- 基金(139281)
- 研究(134362)
- 家(126477)
- 国家(125443)
- 科学基金(103943)
- 社会(79024)
- 省(78475)
- 社会科(74523)
- 社会科学(74498)
- 基金项目(74368)
- 自然(72815)
- 自然科(71084)
- 自然科学(71059)
- 自然科学基金(69780)
- 划(67387)
- 教育(61040)
- 资助(58892)
- 编号(53791)
- 重点(44740)
- 成果(43738)
- 发(41613)
- 部(41452)
- 计划(40572)
- 创(40482)
- 科研(39011)
- 课题(38261)
- 创新(37838)
- 科技(37207)
- 期刊
- 济(103726)
- 经济(103726)
- 研究(75371)
- 学报(58349)
- 农(51939)
- 中国(51061)
- 科学(49011)
- 大学(41478)
- 学学(39301)
- 管理(37416)
- 农业(36329)
- 教育(30269)
- 财(30221)
- 技术(22044)
- 业(18975)
- 融(18857)
- 金融(18857)
- 业经(16869)
- 业大(16560)
- 经济研究(16151)
- 图书(15975)
- 财经(15900)
- 科技(15445)
- 版(14665)
- 林业(14558)
- 经(13420)
- 问题(13325)
- 农业大学(13161)
- 理论(13134)
- 实践(12265)
共检索到388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永春 涂晨凌 翁虹雨 林祥日
为研究生长缓慢海马出现时间和生理特性,选取饲养110d正常生长海马[(8.57±0.61)cm,(1.51±0.38)g,]与生长缓慢海马[(6.68±0.35)cm,(0.81±0.14)g]进行生长、消化和免疫酶活性以及RNA/DNA研究。结果显示,当体长大于5.026cm时,正常生长海马的生长速度明显大于生长缓慢的海马,正常生长海马的日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脏体指数均优于生长缓慢海马。两种生长状态海马的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在不同反应温度(5℃、15℃、25℃、30℃、35℃、45℃和55℃)和pH(2.0、3.0、4.0、5.0、6.0、7.0、8.0和9.0)条件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正常海马消化酶均显著高于生长缓慢海马(除淀粉酶活性在35~55℃和蛋白酶在5~25℃外)。正常生长海马ACP、AKP、T-AOC和SOD活性分别比生长缓慢海马高12.83%、48.21%、44.71%和65.75%,且差异显著。正常生长海马MDA仅为生长缓慢海马的61.09%,且差异显著。另外,正常生长RNA/DNA的比值比生长缓慢海马高23.75%。海马在体长超过5.026 cm时,正常生长海马的生长、消化和免疫性能明显优于生长缓慢的海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小群 李向飞 蔡万存 徐超 李其松 黄健 刘文斌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发酵饲料对鲤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酶活性、肌肉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了5组饲料:基础饲料(G1)、基础饲料中添加2.5%(G2)或5%(G3)发酵饲料、基础饲料中菜粕用5%(G4)或10%(G5)的发酵饲料等蛋白替代。300尾鲤鱼随机分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尾,每组饲喂1种饲料。每日将鱼饱食投喂3次,投喂10周。养殖结束后采集血液、肝脏、肠道、肌肉样品测定免疫机能、消化酶活性和肌肉品质指标。[结果]G3、G4、G5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G1组(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安丽 张龙岗 董学飒 杨玲 付佩胜
测定了出膜后30 d、70 d、120 d至成鱼4种规格,体重分别为(2.29±0.49)g、(23.16±4.23)g、(88.06±6.73)g、(270.26±9.17)g的宝石鲈(Scorturm barcoo)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的淀粉酶、胃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宝石鲈的生长,淀粉酶在各生长阶段活力均很小,肝胰脏、前肠和后肠中的淀粉酶活力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胃中的胃蛋白酶活性表现为逐渐增高,至规格3后胃蛋白酶活性趋于稳定;肠道是脂肪消化的主要场所,其中前肠脂肪酶变化趋势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在前肠脂肪酶下降后中肠脂肪酶升高,起到了继续消化脂肪的作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翠玲 张家国 张长峰 黄宝生 王春生
为探索枯草芽孢杆菌替代抗菌素应用于鲤幼鱼饲料的可行性,在对照组(G0)基础上分别添加黄霉素4 mG/kG(G1)、喹烯酮125 mG/kG(G2)和枯草芽孢杆菌300 mG/kG(G3),饲喂平均体质量为24.39 G的鲤幼鱼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对鲤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并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LSZ)以及降低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P0.05),但黄霉素可显著提高后肠蛋白酶、脂肪酶以及肝胰脏淀粉酶的活性(P<0.05),而喹烯酮的促消化作用不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艺超 梁萌青 郑珂珂
试验研究了饥饿、次饱食、饱食和过饱食4个不同投喂水平(即2%、3%、4%和5%体重)对刺参[初始体重为(5.80±0.02)g]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性能以及刺参体壁与体腔液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ZM)活性的影响。试验在室内静水养殖系统中进行,试验水温为19–21℃,为期60 D。结果显示,在次饱食水平下,刺参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饥饿水平和过饱食水平(P0.05);刺参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均随着投喂水平的提高而升高,在过饱食水平下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饥饿水平和次饱食水平(P<0.05),但与饱食水平差异不显著(P...
关键词:
投喂水平 刺参 生长 消化酶 体成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盛明 戈贤平 朱健 江晓浚 张武肖
为了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的碳氮比(c/N),以及不同c/N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生长、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本实验设计4个不同c/N实验组,包括投喂基础饲料(c/N=8∶1)的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上添加葡萄糖的处理组,其中将处理组的c/N分别调整为12∶1(c/N12)、16∶1(c/N16)和20∶1(c/N20)。结果显示,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晓蕊 马喜波 张南 李民 李科 焦思琦 王桂芹 孔祎頔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对泥鳅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无病无伤初始体重为(3.50±0.01) g的泥鳅,随机分为5组,在基础饲料投喂中分别添加0、200、400、600和800 mg/kg的绿原酸实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饲养56 d。饲养实验结束后,测定泥鳅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饲料中加入绿原酸可以显著增高泥鳅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P <0.05);且显著提高肝脏和肠道中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肝脏与肠道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丙二醛(MDA)的生成被降低,肝脏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随绿原酸浓度增加而提高,分别在400和6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绿原酸浓度的升高,血清中AST、ALT活性均显著下降。随着绿原酸浓度的增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逐渐下降,在浓度400 mg/kg时达到最低值;血清补体3 (C3)和补体4 (C4)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分别在绿原酸浓度为400和600 mg/kg时达到峰值含量;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显著升高,在浓度为600 mg/kg时达到最大;血清中溶菌酶(LYS)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浓度为400时含量为最大值。研究表明,在饲料当中添加400~600 mg/kg绿原酸可显著提高泥鳅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增强泥鳅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黄建华 江世贵 杨其彬 周发林 李加儿 区又君
通过对斑节对虾不同生长阶段蛋白酶、脂肪酶及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斑节对虾在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结果表明,根据消化酶活性,可将斑节对虾生长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在体长10~12.5 cm阶段之前,随着个体的增大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不断升高;第2阶段,在12.5 cm之后,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肝胰腺、胃、肠3种不同消化器官的消化酶活性在不同生长期也不一致,大致上蛋白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胰腺>胃>肠;脂肪酶活性:肠>肝胰腺>胃;淀粉酶活性:肠>胃>肝胰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泰 黄艇 张晨捷 彭士明 高权新 施兆鸿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慢性富集方式,测定了56 d内不同浓度梯度、不同溶解态下的铜对凡纳滨对虾体内不同器官组织所含免疫活性物质影响。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无铜添加的对照组;两组分别使用0. 15 m~2铜板/m3和0. 30 m~2铜板/m~3的LC6911型耐腐蚀合金铜作为络合C铜源;另外两组定量添加与络合铜组释放铜量匹配的CuSO_4·5H_2O。结果表明:(1)在无养殖生物的水体中,实验用LC6911型耐腐蚀合金铜平铺2 m~3玻璃钢桶底,铜板在海水中48 h释放总铜与铜板面积呈正比关系。(2)络合铜实验组在两种浓度梯度下均能使铜蓝蛋白(CP)、还原态酚氧化酶(POX)和金属硫蛋白(MT)活性提升,且实验结束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而Cu~(2+)组的溶菌酶活性出现显著下降(P
关键词:
铜 凡纳滨对虾 免疫功能 生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丽花 谢丽曲 王长康 祁瑞雪 王全溪 陈庆达 许丽惠
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250羽,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处理组设5个重复,每重复10羽.处理Ⅰ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Ⅱ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1杆菌肽锌和6 mg.kg-1硫酸抗敌素;处理Ⅲ、Ⅳ、Ⅴ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用3%、6%、9%发酵豆粕替代部分普通豆粕,试验期4周,研究发酵豆粕对1-4周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为发酵豆粕应用于肉鸡配合饲料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1-4周龄黄羽肉鸡日粮中用9%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十二指肠中的胰蛋白酶活性(P<0.01)、血清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天神 周鑫 赵朝阳
研究了相同的生长环境条件下,用3种不同的饲料喂养克氏原螯虾两个月后虾体内免疫指标、消化酶、氨基酸和虾体生长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血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3种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肌肉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影响不大,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含量及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也不因投喂了不同的饲料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此外,投喂生物饲料后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效果与品牌饲料无明显差异,同时其体内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高于投喂普通饲料,且胰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因此投喂生物饲料有增强克氏原螯虾的免疫力、提高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波 叶满 陈娈娈 邓思平 朱春华 师尚丽 李广丽
以金钱鱼为对象,测定1龄雌、雄个体日摄食量(IDF)、特定生长率(SGR)、食物转化率(FC)、性腺成熟指数(GSI),及不同年龄阶段(1龄以下、1~2龄和2龄以上)金钱鱼胃、肝胰脏和肠等组织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结果显示:雌性金钱鱼日摄食量、特定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高于雄鱼(P<0.05);3-5月期间雌、雄金钱鱼GSI均上升,且实验结束时(5月底)雌鱼GSI显著大于雄鱼(P<0.05)。对不同年龄阶段雌、雄金钱鱼消化酶比活力的研究发现,1龄以下和1-2龄组金钱鱼,雌鱼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后肠除外)、肝胰脏和前肠淀粉酶比活力均显著高于雄鱼(P<0.05),而2龄以...
关键词:
金钱鱼 性别 生长性能 消化酶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庆文 张天杨 孔杰 栾生
为培育优良大菱鲆养殖品种,收集来源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批次的大菱鲆亲鱼8批,从各群体中挑选性腺发育良好的个体,利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每条雄鱼个体配两条雌鱼个体,共构建38个父系半同胞和76个母系全同胞,分别测定了每个家系生长到25和80日龄的体重、全长和体长,利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对大菱鲆遗传相关分析表明,体重和全长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95,体重和体长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88和1.00,全长和体长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99。对大菱鲆表型相关分析表明,体重和全长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881,体重和体长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622和0.871,全长和体长的...
关键词:
大菱鲆 生长性状 遗传相关 表型相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晨露 李京昊 成永旭 涂纹 吴乐 奚业文 朱传忠 李嘉尧
采用生物絮团、饲料和冰冻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calyciflorus)3种饵料,对由同一亲本孵化的(0.0179±0.0005) g克氏原螯虾仔虾进行42 d的养殖实验。比较各实验组的水体指标,以及实验结束后各组仔虾的生长性能、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1)在整个养殖期间,絮团组的总磷、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浓度最低,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 0.05),絮团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饲料组(P < 0.05),与轮虫组差异不显著(P> 0.05)。(3)饲料组的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絮团组最低。絮团组的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都显著高于饲料组(P < 0.05)。轮虫组的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P> 0.05)。(4)絮团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少,与饲料组和轮虫组有显著差异(P < 0.05)。综上,这3种饵料中生物絮团的养殖效果最好,对仔虾的存活、生长、消化酶和免疫抗氧化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晨露 李京昊 成永旭 涂纹 吴乐 奚业文 朱传忠 李嘉尧
采用生物絮团、饲料和冰冻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3种饵料,对由同一亲本孵化的(0.017 9±0.000 5) g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仔虾进行42 d的养殖实验。比较各实验组的水体指标以及实验结束后各组仔虾的生长性能、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在整个养殖期间,絮团组的总磷、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浓度最低,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3个实验组仔虾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无显著差异,絮团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饲料组,与轮虫组差异不显著;饲料组的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絮团组最低,絮团组的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都显著高于饲料组,轮虫组的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絮团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少,与饲料组和轮虫组有显著差异。这3种饵料中生物絮团的养殖效果最好,对仔虾的存活、生长、消化酶和免疫抗氧化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