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0)
- 2023(7369)
- 2022(6003)
- 2021(5212)
- 2020(4133)
- 2019(9205)
- 2018(8780)
- 2017(17046)
- 2016(9335)
- 2015(10106)
- 2014(9885)
- 2013(9971)
- 2012(9582)
- 2011(8554)
- 2010(8438)
- 2009(7560)
- 2008(7001)
- 2007(6293)
- 2006(5761)
- 2005(5276)
- 学科
- 济(39127)
- 经济(39090)
- 管理(29104)
- 业(24353)
- 企(17781)
- 企业(17781)
- 方法(16033)
- 环境(14990)
- 数学(14204)
- 数学方法(14061)
- 农(13269)
- 学(12736)
- 中国(10039)
- 财(9677)
- 农业(9417)
- 划(8562)
- 地方(8279)
- 业经(8072)
- 制(7563)
- 资源(7118)
- 和(6726)
- 贸(6309)
- 贸易(6305)
- 规划(6267)
- 发(6175)
- 易(6148)
- 环境规划(6118)
- 银(6092)
- 银行(6047)
- 融(6044)
- 机构
- 大学(133789)
- 学院(132383)
- 济(55513)
- 经济(54522)
- 研究(53558)
- 管理(48503)
- 理学(41946)
- 理学院(41456)
- 管理学(40583)
- 管理学院(40382)
- 中国(40070)
- 科学(35020)
- 农(32500)
- 京(29605)
- 所(28263)
- 研究所(25992)
- 农业(25642)
- 业大(25181)
- 财(24653)
- 中心(24129)
- 江(20406)
- 院(20050)
- 财经(19398)
- 北京(18303)
- 经(17797)
- 经济学(17169)
- 省(16803)
- 科学院(16768)
- 农业大学(16757)
- 范(16213)
- 基金
- 项目(95652)
- 科学(74977)
- 基金(71432)
- 家(66551)
- 国家(66089)
- 研究(64068)
- 科学基金(54719)
- 社会(41413)
- 社会科(39187)
- 社会科学(39176)
- 自然(37206)
- 基金项目(37190)
- 自然科(36282)
- 省(36274)
- 自然科学(36270)
- 自然科学基金(35634)
- 划(31963)
- 资助(28404)
- 教育(27162)
- 编号(23722)
- 重点(22869)
- 发(21620)
- 部(20699)
- 计划(20064)
- 创(19408)
- 科研(19109)
- 成果(18509)
- 创新(18468)
- 国家社会(18461)
- 科技(17550)
共检索到199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张玉台 刘世锦 刘培林
本文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9)研究成果基础上,设计了既开放包容,也能促进排放空间优化配置、减排和技术进步的国别排放账户框架;并按人均相等原则对全球碳排放预算在国别间进行了公平的初始分配核算,还基于可得数据核算了各国账户当前可用预算,得到四个结论:第一,全球总排放量必须减少;第二,发达国家需要筹集大量预算才能到目标年实现账户硬预算约束的要求;第三,中国已经为全球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虽然中国的账户目前尚有可观的可用预算额度,但小于未来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第四,发达国家账户虽然当前已经出现赤字,不过并不绝对限制其在未来增加排放,但它们必须通过买入额度或出让先进技术换额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奥 左莉 武春友
金砖国家如何实现CO_2排放脱钩、绿色增长及发展的可持续目标,关乎着全球CO_2减排的共同命运。在Tapio脱钩理论指导下,强调国家绿色增长与CO_2排放脱钩的潜力问题。首先构建金砖国家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0—2015年间金砖5国绿色增长水平进行科学、系统测度;在此基础上,计算金砖5国2000—2015年间CO_2排放的脱钩弹性;最后,结合绿色增长评价水平计算得到金砖5国CO_2排放的脱钩潜力水平,提出提升金砖5国CO_2排放脱钩潜力的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君
运用单位根、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自向量回归模型,利用我国1953~2007年的样本数据,对我国的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认为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同时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因果关系,而能源消费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原因。另外,VAR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结果可以看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而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作用明显。因此,我国要实现碳排放目标,肯定要牺牲一定经济增长速度。从长远来看,要使经济与环境获得双赢,必须要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发现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子晖
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技术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并结合递归分析方法,考察"增长-能源-排放"关系随时间的演变轨迹。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任何大规模"节能减排"的措施都将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发现,中国存在着由"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链,随着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是十多亿人口生存、生活、发展的客观需要。不顾中国"人口规模庞大"等基本国情,一味地要求中国等发...
关键词:
有向无环图 能源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左 孔宪丽
本文研究了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运用1980~2010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八个典型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四个典型发展中国家面板数据,计量检验发现这些国家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负相关;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均正相关。进一步对中国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和二氧碳排放量等因素变动并不是引起中国GDP增长率发生变化的原因,但中国GDP增长率变化是...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二氧化碳排放 经济增长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巴曙松 吴大义
本文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计算模型,定量分析了总能源消费和四种主要能源消费(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对宏观经济变量(产出、投资、就业)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基于各种主要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施行燃料转换政策对于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减排政策选择。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政策 燃料转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申萌 李凯杰 曲如晓
本文在Aghion和Howitt(1992)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构建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理论模型,综合考察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了技术进步既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又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条件,并且识别了不可测量的技术进步。此外,本文还利用1997~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为负,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为负,但其程度不足以抵消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正向间接效应,最终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中国目前的技术进步还不能...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二氧化碳排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齐云 吴光豪
利用武汉市1995-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基于不同类型土地利用的碳源—碳汇方法,测算了武汉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上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则稳步下降。进一步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区分了二氧化碳排放各驱动因素的贡献,并对二氧化碳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在大部分年份,脱钩弹性处于相对脱钩状态,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弹性、人口集聚弹性、城市土地扩张弹性、工业能源强度弹性、工业占比弹性和经济规模弹性均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促使城市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长期内实现绝对脱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经济增长 二氧化碳排放 脱钩 武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波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CO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看作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之一。CCS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CO2捕集、运输和封存。本文首先介绍了CO2捕集技术,该技术按工艺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捕集和燃烧后捕集。随后介绍了CO2封存技术,该技术根据封存地点不同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在众多的CO2封存技术中,CO2强化采油(CO2-EOR)技术由于其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虽然CCS技术发展很快,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CO2泄漏问题、资金投入大等。但是,随着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CCS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相信未来该技术在抵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会发挥重...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捕集 封存 强化采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媛媛
基于我国2000—2019年的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绿色经济、清洁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从2000—2019年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协整方程说明绿色经济、CO_2排放和清洁能源消费之间发现了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和绿色经济都是清洁能源使用的格兰杰原因,绿色经济与CO_2之间互为因果关系。方差分解结果:二氧化碳排放对绿色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6.73%,其次是清洁能源对绿色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1.14%。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媛媛
基于我国2000—2019年的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绿色经济、清洁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从2000—2019年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协整方程说明绿色经济、CO_2排放和清洁能源消费之间发现了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和绿色经济都是清洁能源使用的格兰杰原因,绿色经济与CO_2之间互为因果关系。方差分解结果:二氧化碳排放对绿色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6.73%,其次是清洁能源对绿色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1.14%。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朝先
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采用双层嵌套结构式的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从经济整体、分产业、工业分行业三个角度对1992—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始终是碳减排最主要的因素,最终需求的规模扩张效应和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是促使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进口替代效应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效应一直比较小;在规模扩张诸因素中,出口和投资扩张效应越来越显著,而消费扩张效应重要性程度下降。本文研究还发现,2002—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前期明显加速,表明新一轮工业化呈现"高碳化"趋势。在整个研究期间,投入产出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玉莹
在低碳经济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模式新趋势的背景下,运用处理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计算出2000-2007年我国30个省区的碳环境技术效率,对能源消耗、二氧化碳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状况进行评价,进而尝试探究碳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区域间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差别显著。北京、上海、福建、浙江、广东、海南、江苏等东部地区处于低碳经济发展,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碳环境技术效率普遍较低,特别是中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高碳经济特征明显。(2)生活水平和技术进步都会极大促进碳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工业结构重型化、粗放式增长方式及城市化阻碍碳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制度因素尚未对碳环境技术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应来 胡晟明
文章通过建立面板VAR模型探究了中国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较长期的负向影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一方面需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还需加大科技教育的投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锴 齐绍洲
本文首先估算了1997—2008年中国30个省区的CO2排放量,并利用面板数据全面客观地考察贸易开放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不同的模型设定——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以及不同的工具变量策略——外部工具变量、滞后期工具变量以及动态模型设定时的内部工具变量组合,来控制有关变量的内生性。研究结果发现:在加入了人均收入和其它控制变量之后,贸易开放增加了中国省区的CO2排放量和碳强度,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影响是负面的,向底线赛跑效应大于贸易的环境收益效应,但是中国当前面临的环境贸易形势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长远来看,政府应该加强环境规制。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二氧化碳排放 工具变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