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2)
2023(7599)
2022(6727)
2021(6312)
2020(5717)
2019(13275)
2018(13263)
2017(26056)
2016(14703)
2015(17001)
2014(17299)
2013(17361)
2012(16761)
2011(15068)
2010(15449)
2009(14681)
2008(15132)
2007(14016)
2006(12228)
2005(11149)
作者
(44928)
(37862)
(37599)
(36239)
(24096)
(18306)
(17386)
(14796)
(14071)
(13707)
(12932)
(12737)
(12179)
(12100)
(12016)
(11980)
(11795)
(11324)
(10933)
(10875)
(9534)
(9473)
(9268)
(8768)
(8674)
(8560)
(8534)
(8407)
(7835)
(7744)
学科
(59816)
经济(59744)
管理(40481)
(38297)
(30831)
企业(30831)
方法(29361)
数学(25431)
数学方法(25106)
(21852)
税收(20387)
(20212)
(19407)
(16056)
中国(14879)
(14736)
(13669)
贸易(13666)
(13308)
(11670)
地方(11196)
业经(11040)
(10524)
财务(10503)
财务管理(10470)
(10428)
金融(10426)
农业(10344)
(10042)
企业财务(9831)
机构
大学(220975)
学院(217343)
(88461)
经济(86497)
管理(78652)
研究(75713)
理学(67258)
理学院(66415)
管理学(65026)
管理学院(64618)
中国(57963)
科学(48007)
(47262)
(46751)
(41096)
(40685)
研究所(36600)
财经(35541)
中心(34390)
(34204)
业大(33996)
农业(32829)
(32001)
北京(30274)
(28251)
师范(27891)
经济学(27646)
(26938)
(26257)
财经大学(26011)
基金
项目(135732)
科学(104310)
基金(97208)
研究(96378)
(85611)
国家(84917)
科学基金(70676)
社会(59075)
社会科(55871)
社会科学(55850)
(52168)
基金项目(51093)
自然(46101)
自然科(45052)
自然科学(45036)
(44771)
教育(44632)
自然科学基金(44217)
资助(41667)
编号(39689)
成果(34317)
重点(30927)
(30468)
(28852)
(27387)
课题(27303)
科研(26598)
大学(25866)
创新(25731)
(25602)
期刊
(97945)
经济(97945)
研究(69135)
中国(41798)
学报(39451)
(37084)
(36827)
科学(32456)
大学(28738)
学学(27028)
管理(26765)
农业(24661)
教育(22308)
(19596)
金融(19596)
技术(17602)
财经(17160)
(16702)
经济研究(16054)
(15779)
(14672)
业经(14216)
税务(13997)
(13583)
问题(13516)
国际(13480)
(13351)
(11670)
技术经济(11018)
统计(10893)
共检索到335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晓玲  
二氧化硫税是西方国家“绿色税收”中的主要税种。文章通过对几个国家的二氧化硫税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应完善增值税,依煤炭的含硫量实行差别税率;强化资源税保护生态的功能;将二氧化硫费改为二氧化硫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彬  刘佳  姚西龙  
构建了包含技术创新要素及二氧化硫排放要素的理论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2000~2011年间我国中部六省技术创新要素对其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干中学、国外技术引进以及自主研发等因素抑制了中部六省二氧化硫的排放,而经济规模、自主研发与国外技术引进的交互效应则促进了中部六省二氧化硫的排放。其中,国外技术引进对二氧化硫排放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干中学效应。此外,不同技术创新要素对不同省份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昭利  周亚虹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国际社会对此多有批评,但这种批评没有考虑到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也曾有过污染严重的历史。本文在控制了更多合理解释变量的基础上,利用其他国家的历史数据和我国东部发达省市1997~2008年的数据,首次比较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二氧化硫污染。结论发现,在去掉京津沪这三个直辖市以后,其他六省份的污染低于其他国家的历史水平,但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可能会高于其他国家。本文认为,这是自2002年以来我国新一轮重工业化导致的,本文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欣  雷怀英  
全过程污染减排,是以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前提,构建从资源能源消费,污染物产生以及到污染排放的全过程减排机制。文章以省域二氧化硫减排为例,根据全过程减排内涵,选择减排率作为全过程减排评价指标,选择节能降耗、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治污、监管激励等环节指标,对中国全过程减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过程污染减排已在中国存在一定程度的效应。作为"中端"减排的三产比重效应较小,而技术进步效应更小,这应该是今后减排工作的重点。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韵  梁若冰  
通过面板数据倍差法回归分析,检验了我国设立酸雨污染和二氧化硫(SO2)污染控制区(简称"两控区")政策对区内外城市S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该政策在显著控制污染排放的同时,也显著抑制了区内经济增长。将酸雨区与SO2区分开来考察可以发现,前者的减排效果不佳且成本过高,而后者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对此,我国在提高减排效率方面,应实施区域总体控制措施,建立污染排放权交易市场,解除能源和资源价格管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国强  马通  
现有文献大量关注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诅咒效应,却较少研究环境治理是否也面临类似的“诅咒”问题,以及内在的“诅咒”机制。本文利用2004-2018年我国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SO_(2)排放量的面板数据,系统检验资源依赖对于环境保护究竟是“福音”还是“诅咒”,以及强化环境规制能否突破资源依赖带来的“诅咒”机制,并在理论上厘清增长资源“诅咒”与环境治理资源“诅咒”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依赖与环境治理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环境治理的资源诅咒效应更容易出现在拐点之前,拐点之后二者之间呈负相关;环境监管强化能够形成拐点前移动力,推动城市环境治理突破资源诅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飞  付加锋  
本文以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世界主要国家或组织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能源机构、世界银行、联合国、欧盟委员会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能源消费、CO_2以及SO_2的排放数据,基于能源消费的视角,以火电行业为切入点,根据温室气体和SO_2主要由能源消费产生的,且CO_2为主要温室气体的特点,对能源消费与CO_2和SO_2的排放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欧盟进行的CO_2与SO_2协同减排进行实证研究,对其所采取的减排措施或者在预设的减排情景下计算其减排量,分析协同减排的前景,为我国进一步有效地对温室气体和SO_2的协同减排提供经验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的能源消费与CO_2排放的数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马晓钰  李强谊  郭莹莹  
依据1999年~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我国各省区FDI、贸易开放与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和贸易开放会促进SO2排放;人均收入与人均SO2排放量之间呈倒U型关系;能源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变动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SO2排放;技术进步会抑制SO2排放;上一期SO2排放量对当期SO2的排放量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传杰  卫平  
运用LMDI方法对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进行分部门分解,得出分析结果:总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以及生产部门产业结构与总产出的变化是引起我国SO2排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我国SO2排放强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部门差异,两部门SO2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完全一致;生产部门9种能源的能源强度变化均对减少SO2排放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生活部门有3种能源的能源强度的变化引起了排放强度增加,针对不同部门和不同领域建议制定和实施灵活的减排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卓子涵  李万新  白重恩  
环境问题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工业污染仍然是造成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因为工业企业的环境行为直接受到县、市环保局的监管,而中国具有广泛的地区差异性,政府监管的地区差异性与企业环境行为的关系如何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1998-2005年河南、湖北两省重点污染源的排污申报和运营状况的面板数据,比较两个相邻省份污染企业的环境行为,发现河南、湖北两省火力发电企业SO2排放和其所属行政区划的政府环境监管行为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对湖北火电企业的减排激励显著大于河南省企业。总体而言,中国当前环境监管制度尚未对企业环境行为产生有效的约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翔  余升国  
以2002-2012年我国省域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经典的Grossman分解模型中纳入环境规制效应,并把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按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进行分类,然后实证分析了内外资对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外资给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带来了正的规模效应、负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而内资则带来了负的规模效应、正的结构效应以及负的技术效应;与内资相比,外资仅在结构效应上占优。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污染避难假说",但并不支持"污染光环假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士国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定量研究了征收硫税对中国二氧化硫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硫税税率和减排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这种非线性特征在单一种类的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上也有明显的体现;而且,征收硫税既能达到二氧化硫减排的目的,又对实际GDP没有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征收硫税导致二氧化硫排放结构、能源消费数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促进了含硫量低的能源对含硫量高的能源的替代。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云华  冯兵  
本文分析了湖北省二氧化硫排放现状;并运用经济学有关基本原理,介绍了排污权交易的基本程序和做法;最后,以湖北省自身的环境与资源状况为切入点,从总量控制、实施基础、开展领域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基本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吕晓敏  李传武  朱雨婷  
探究排污权交易机制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减排工作中设计出高效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此,本文以2007年开始试点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机制为例,采用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机制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未试点的省份,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机制显著降低了试点省份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排放权交易机制改革,促进节能减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