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8)
- 2023(7237)
- 2022(5978)
- 2021(5418)
- 2020(4518)
- 2019(9835)
- 2018(9407)
- 2017(17949)
- 2016(9866)
- 2015(10217)
- 2014(9929)
- 2013(9683)
- 2012(8814)
- 2011(7849)
- 2010(7508)
- 2009(6705)
- 2008(6653)
- 2007(5626)
- 2006(4629)
- 2005(3945)
- 学科
- 济(35724)
- 经济(35678)
- 业(27817)
- 管理(27076)
- 企(21770)
- 企业(21770)
- 方法(18375)
- 数学(16653)
- 数学方法(16500)
- 财(10683)
- 农(9984)
- 学(9407)
- 中国(8896)
- 贸(8404)
- 贸易(8403)
- 易(8222)
- 业经(7651)
- 务(7093)
- 财务(7086)
- 财务管理(7075)
- 技术(6960)
- 农业(6950)
- 制(6853)
- 企业财务(6832)
- 银(6133)
- 银行(6091)
- 融(5879)
- 金融(5879)
- 环境(5870)
- 行(5751)
- 机构
- 大学(139137)
- 学院(138030)
- 济(55223)
- 经济(54281)
- 管理(51092)
- 研究(49319)
- 理学(45954)
- 理学院(45381)
- 管理学(44447)
- 管理学院(44212)
- 农(36270)
- 科学(34631)
- 中国(34628)
- 农业(29406)
- 业大(28814)
- 京(28129)
- 所(26469)
- 研究所(24920)
- 财(23840)
- 中心(21949)
- 财经(20176)
- 农业大学(19700)
- 江(18739)
- 经(18681)
- 经济学(17593)
- 院(17441)
- 北京(16725)
- 省(16200)
- 科学院(16161)
- 经济学院(16158)
- 基金
- 项目(105113)
- 科学(82270)
- 基金(79262)
- 家(74256)
- 国家(73689)
- 研究(65563)
- 科学基金(61484)
- 社会(43747)
- 自然(43476)
- 自然科(42575)
- 自然科学(42557)
- 基金项目(42534)
- 自然科学基金(41864)
- 社会科(41678)
- 社会科学(41664)
- 省(40796)
- 划(35542)
- 资助(31494)
- 教育(29453)
- 重点(24323)
- 计划(23185)
- 部(22764)
- 创(22488)
- 编号(22421)
- 发(21821)
- 科研(21529)
- 创新(21153)
- 业(20697)
- 科技(20436)
- 国家社会(19278)
共检索到183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楚燕蒙 毛颖超 蔡剑 周琴 戴廷波 王笑 姜东
【目的】渍水胁迫是影响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逆境因子之一。提高小麦耐渍性是实现该区域小麦稳产和增产的重要目标。本研究从植株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机构稳定、植株抗氧化能力等角度,明确二氢卟吩铁提高小麦对开花期渍水胁迫耐性的生理机制,为小麦抗渍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扬麦16为材料,通过设置开花期、灌浆期喷施3个浓度(0.0875、0.126、0.194 mmol·L~(-1))的二氢卟吩铁,筛选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的二氢卟吩铁适宜使用时期和浓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二氢卟吩铁施用对开花期渍水胁迫下小麦耐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二氢卟吩铁在开花期喷施对小麦的增产幅度高于灌浆期喷施处理。研究发现开花期喷施浓度为0.126mmol·L~(-1)二氢卟吩铁处理(A2)可显著提高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通过提高千粒重,增加籽粒产量。基于此探究二氢卟吩铁对小麦耐渍性的影响。开花期渍水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转运率,导致籽粒产量下降。但在渍水胁迫下与未喷施处理相比,开花期喷施浓度为0.126 mmol·L~(-1)二氢卟吩铁(AW2)处理表现出较高的光合色素含量、光系统Ⅱ稳定性、净光合速率,并且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O_2~-产生速率、H_2O_2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积累,减轻了渍水胁迫导致的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有效缓解了渍水胁迫导致的小麦减产。【结论】开花期喷施0.126 mmol·L~(-1)二氢卟吩铁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并通过减缓开花期渍水胁迫下植株衰老进程,减轻对光合机构损伤、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轻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提高小麦叶片光合能力,降低了减产幅度,增强小麦对渍水胁迫的耐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奇琦 艾鑫 张艳正 张克朝 周东英 王晓光 蒋春姬 赵姝丽 钟超 王婧 于海秋 赵新华
干旱胁迫是抑制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研究不同耐旱花生品种干旱胁迫下生理特性变化规律,可以为花生耐旱性研究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法,以前期筛选出的耐旱型品种花育22 (HY22)和不耐旱品种白沙1016(BS1016)为材料,在开花下针期进行轻度(D7)、中度(D14)、重度(D21)干旱胁迫处理和复水7d(F7)处理,以正常浇水为对照,分别测定植株叶片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超氧阴离子(O_2~-)、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等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变化,分析干旱胁迫下不同耐性花生品种生理响应机理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花生叶片的光合、荧光参数均显著下降,O_2~-、H_2O_2、MDA含量显著增加,SOD、POD、APX显著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显著增加。但是,HY22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仍然保持较高的Pn和Gs,荧光参数值Fv/Fm、Φ_(PSⅡ)、qP和ETR受影响较小,NPQ升高较多,O_2~-、H_2O_2、MDA、Pro含量和SOD、POD、CAT、APX活性随着胁迫的加剧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SP含量在中度干旱胁迫后呈下降趋势,且复水后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BS1016光合及荧光参数受干旱影响较大,ROS显著增加,保护酶活性增加幅度较小,渗透调节物质显著增加。HY22的饱果数与饱果重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小,产量相对较高,而BS1016受干旱胁迫影响产量显著降低。可见,在开花下针期干旱胁迫下,2个不同品种花生测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耐旱品种HY22细胞质过氧化伤害较轻,与不耐旱品种BS1016相比,渗透调节物质积累较少,保护酶(SOD、POD、CAT)活性较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晨阳 张艳菲 卢红芳 赵君霞 马耕 马冬云 朱云集 郭天财 马英 姜玉梅
【目的】小麦生育后期土壤渍水(WL)、高温(HT)是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小麦产量形成和品质性状影响较大。本研究旨在探明小麦在逆境及其复合胁迫下籽粒淀粉组成和品质的变化。【方法】2011—2013年度以小麦品种郑麦00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小麦花后土壤渍水(WL,花后5—14 d全天进行)、高温(HT,花后5—14 d,每天10:00—16:00处理)及渍水+高温复合胁迫(WL+HT)对小麦产量、淀粉组成及其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WL、HT及WL+HT胁迫均导致小麦淀粉产量显著下降,其中2011—2012年分别下降28%、46%和52%,2012—2013年分别下...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高温 淀粉含量 糊化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祥浩 林琪 张玉梅 李玲燕 姜雯 刘义国
选用11个冬小麦品种,以NaCl溶液为盐胁迫,探究冬小麦品种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胁迫下8个性状指标上的差异,并对这些指标的相对值采用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aCl盐溶液浓度升高,小麦萌发期各指标的相对耐盐系数均下降,且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胚芽鞘长、苗高、第1片叶的生长速率以及苗鲜质量在不同品种及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显著;但NaCl盐溶液对小麦根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以上7个生理性状指标可以作为冬小麦萌发期室内筛选的有效指标;11个供试品种中,德抗961、青麦6号在萌发期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
关键词:
冬小麦 萌发期 盐胁迫 耐盐性 耐盐指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静 江海东 周 琴
[目的]探讨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组成的影响,为小麦抗逆调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汶农17 和扬麦 16 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于开花期进行酸雨和渍水处理,以喷施 pH5.6 酸雨处理为对照,研究了花后酸雨、渍水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籽粒中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和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花后酸雨、渍水和酸雨渍水复合胁迫均降低了汶农 17 旗叶中 NR、GS 活性,籽粒中 GS、GPT 活性,灌浆前期提高了内肽酶的活性而灌浆后期降低了此酶的活性,最终导致籽粒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和湿面筋含量显著降低。花后酸雨提高了扬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静 江海东 周琴
[目的]探讨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组成的影响,为小麦抗逆调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汶农17’和‘扬麦16’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于开花期进行酸雨和渍水处理,试验设6个处理,以喷施p H5.6酸雨处理为对照,研究了花后酸雨、渍水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中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花后酸雨、渍水和酸雨渍水复合胁迫均降低了‘汶农17’旗叶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谷丙转氨酶活性,灌浆前期提高了内肽酶活性而灌浆后期降低了此酶活性,最终导致籽粒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谷/醇比显著降低。花后酸...
关键词:
小麦 酸雨 渍水胁迫 蛋白质含量 氮代谢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于雪泽 郭王子杰 宋红
采用基质栽培法,研究了5种不同浓度Zn胁迫下的玉蝉花(Iris ensata)的耐性以及富集转运特征。结果表明,随着Zn胁迫浓度的升高,玉蝉花的生物量、株高、叶宽、叶面积逐渐减小,根冠比和根长分别呈先增大后减少、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表现出相似的下降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C_i)逐渐增大,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随着浓度升高而不断下降,叶绿素b含量在Zn浓度为200 mg·kg~(-1)时最大,在高浓度胁迫下逐渐降低。Zn含量升高使玉蝉花体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在Zn浓度为1 000 mg·kg~(-1)时最高,在2 000 mg·kg-1时最低。在不同程度的Zn污染下,玉蝉花的富集量随着浓度升高呈不断上升趋势,地下部分富集量始终高于地上部。在2 000 mg·kg~(-1)时到达吸收顶峰,总富集量高达15 844.44mg·kg~(-1),转运系数为0.733。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Zn主要分布于细胞壁和可溶性物质中。综合看,玉蝉花在Zn浓度为200~2 000 mg·kg~(-1)的土壤上栽植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为其今后的园林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飞 王金花 张洪毅 付春霞 王衍安
【目的】研究4种苹果砧木幼苗对低锌和高锌胁迫的响应差异,比较其对锌胁迫耐性差异,筛选适应锌胁迫环境的砧木资源。【方法】采用溶液培养法,对苹果砧木幼苗进行不同锌浓度处理,并分析幼苗株高、干物质量、根系构型、根系活力和锌积累、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分别在缺锌(0μmol·L-1)、低锌(1μmol·L-1)、对照(4μmol·L-1)、过量锌(10μmol·L-1)和高锌(100μmol·L-1)等不同锌浓度营养液中培养45 d,八棱海棠(Malusrobusta.Rehd.)、平邑甜茶(M.hupehensis Rehd.)和山定子(M.baccata Borkh.)3种砧木表现植株矮小、新生...
关键词:
苹果砧木 锌胁迫 根构型 养分吸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野 王巧兰 耿明建 郭再华 赵竹青
【目的】研究Indole-3-acetic acid(IAA)对铝胁迫下小麦根苹果酸分泌的影响,探讨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间苹果酸分泌差异机理。【方法】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以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为材料(ET8,耐铝型和ES8,铝敏感型),研究IAA、N-1-napthyl-phtalamic acid(NPA)、2,3,5-triiodobenzoic(TIBA)、Anthracene-9-carboxylic acid(A9C)及Niflumic acid(NIF)对ET8和ES8苹果酸分泌的影响。【结果】ET8和ES8经不同浓度IAA(0、25、50和100μmol·L-1)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
关键词:
小麦 铝毒 IAA 苹果酸 阴离子通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迎春 张超英 庞启华 任茂琼
本文研究了四川代表性小麦品种在干旱胁迫下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片水势、相对含水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和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率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穗数和穗粒数降低,导致产量下降。干旱胁迫下小麦的耐旱性在不同生育时期有差异,说明小麦的耐旱性与阶段发育有密切关系,这给选育耐旱性小麦品种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杨野 郭再华 耿明建 赵竹青
为探讨不同耐铝小麦品种铝胁迫下根尖细胞结构变化及活性氧代谢差异,选用耐铝型小麦品种Atlas 66和铝敏感型品种Scout 66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0mmol/L AlCl3处理24 h,Atlas 66和Scout 66根尖细胞伸长受抑制程度均随胁迫时间延长(6、12和24 h)而增强,根尖细胞相对长度与根相对伸长率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R2=0.919);Atlas 66和Scout 66根尖细胞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具体表现为根尖伸长区皮层细胞变扁平,细胞间隙变小,Scout 66受破坏程度比Atlas 66显著,表明根尖细胞结构受损导致细胞伸长受阻,从而造成根伸长受抑制。50mm...
关键词:
小麦 铝毒 细胞显微结构 活性氧代谢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红 张常青 谭辉 金基石 高俊平
研究从细胞膜保护酶水平上明确抗氧化剂可改善月季切花失水胁迫耐性的机理 ,选用中度耐失水品种‘Lambda’和耐失水品种‘BlueCard’。抗氧化剂为 3g·L-1的抗坏血酸和 10 μmol·L-1的 β 胡萝卜素 ,在失水胁迫处理前 8℃下茎基吸收 12h。失水胁迫以温度 2 2~ 2 5℃、相对湿度为 30 %~ 5 0 %干置 2 4h。处理结束时 ,上述 2品种未经抗氧化剂处理的对照花材的花朵水势分别降到 - 1.31和 - 1.15MPa;2种抗氧化剂都能显著提高月季切花失水胁迫后瓶插期间花朵和叶片水势 ,降低花瓣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 ,维持花瓣相对稳定的SOD和POD活性水平。...
关键词:
月季切花 抗氧化剂 失水胁迫耐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志然 张丽 张智 任文奇 向丽霞 潘雄波 周越 胡晓辉
【目的】探讨Ca(NO3)2胁迫下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效应,为科学合理地应用GABA、提高其综合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盐敏感的甜瓜品种"一品天下208"为试验材料,采用1/2山崎甜瓜营养液水培法,设营养液内含80mmol/L Ca(NO3)2胁迫条件下每天叶面喷施0,10,25,50和75mmol/L GABA及胁迫前48h预先叶面喷施25和50mmol/L GABA 7个处理,以营养液栽培为对照(CK),比较各处理对甜瓜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Ca(NO3)2胁迫下,甜瓜叶片光合色素、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幼苗叶面积、干鲜质量、根体积、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志红 吴红芝
以瓶插寿命、弯颈率、复水率、鲜重损失率、花朵开放直径为衡量指标,筛选出水分胁迫耐性品种‘夏克拉’和敏感品种‘友谊’月季切花。并以耐性和敏感品种为材料,研究月季切花采后水分胁迫耐性与脯氨酸积累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游离脯氨酸的累积显著增加,且水分胁迫耐性强的品种在轻度水分胁迫时游离脯氨酸累积量小于敏感的品种,但深度胁迫时其累积量则明显大于水分胁迫耐性弱的敏感品种。因此,脯氨酸的积累可作为月季切花水分胁迫耐性差异的筛选指标。
关键词:
月季切花品种 水分胁迫耐性 脯氨酸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骄 唐亮 范淑秀 王嘉宇
干旱、极端温度、盐害和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因子是制约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子。非生物胁迫会导致细胞内活性氧(ROS)迅速增加,对蛋白质、脂质和DNA造成伤害,破坏细胞内的膜结构。作物具有一系列的抗氧化机制清除ROS,以适应或忍耐环境胁迫。研究表明,作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与其抗氧化系统清除ROS的能力密切相关。综述了ROS对细胞的伤害作用以及抗氧化酶和非酶抗氧化剂清除ROS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作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