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9)
- 2023(6421)
- 2022(5493)
- 2021(5162)
- 2020(4501)
- 2019(9745)
- 2018(9827)
- 2017(17967)
- 2016(10533)
- 2015(11860)
- 2014(12035)
- 2013(11568)
- 2012(11014)
- 2011(9854)
- 2010(10291)
- 2009(10058)
- 2008(10531)
- 2007(9595)
- 2006(8422)
- 2005(7931)
- 学科
- 管理(35905)
- 济(35784)
- 经济(35708)
- 业(29403)
- 企(26377)
- 企业(26377)
- 方法(14460)
- 财(13690)
- 制(13626)
- 数学(11890)
- 数学方法(11568)
- 学(10284)
- 中国(9962)
- 体(9361)
- 农(9112)
- 业经(8950)
- 务(8530)
- 财务(8501)
- 财务管理(8477)
- 企业财务(7938)
- 体制(7907)
- 银(7747)
- 银行(7724)
- 行(7296)
- 融(7182)
- 金融(7180)
- 理论(7128)
- 划(6597)
- 环境(6260)
- 贸(6190)
- 机构
- 大学(154835)
- 学院(153091)
- 济(56016)
- 研究(54600)
- 经济(54557)
- 管理(51763)
- 理学(43481)
- 理学院(42882)
- 管理学(41773)
- 中国(41657)
- 管理学院(41498)
- 科学(35627)
- 京(33867)
- 农(31593)
- 财(31215)
- 所(29842)
- 研究所(26616)
- 江(25644)
- 业大(25627)
- 农业(25025)
- 中心(24702)
- 财经(23318)
- 北京(21128)
- 经(20891)
- 省(20214)
- 州(19755)
- 院(19511)
- 范(18850)
- 师范(18562)
- 技术(18065)
- 基金
- 项目(97335)
- 科学(74155)
- 基金(69281)
- 研究(67259)
- 家(61867)
- 国家(61357)
- 科学基金(51115)
- 社会(41048)
- 省(38967)
- 社会科(38757)
- 社会科学(38750)
- 基金项目(35684)
- 自然(34191)
- 自然科(33391)
- 自然科学(33371)
- 自然科学基金(32747)
- 划(32559)
- 教育(31774)
- 资助(29464)
- 编号(26298)
- 成果(23614)
- 重点(22407)
- 制(22102)
- 部(21164)
- 创(20030)
- 课题(19554)
- 发(19540)
- 计划(19045)
- 创新(18998)
- 科研(18946)
共检索到245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单志慧 韩粉霞 张孝龙 沙爱华 陈海峰 陈李淼 张婵娟 陈水莲 周新安
无菌苗的获得是大豆遗传转化中的第一个环节。不同产地的大豆种子可能因其生长环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带菌率。通过比较不同消毒条件下大豆种子的污染率、发芽率,从而确定一种有效的种子消毒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种子污染率存在显著差异,次氯酸钠液体消毒法对带菌率低的种子消毒有效,经氯气消毒法和二次消毒法处理后的种子污染率明显低于次氯酸钠液体消毒,以二次消毒法对大豆种子的消毒最为彻底;次氯酸钠液体消毒对种子活力影响较大,经氯气消毒和二次消毒的种子活力显著高于次氯酸钠液体消毒。二次消毒法特别适用于带菌率高的种子消毒。
关键词:
大豆转化 种子消毒 二次消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席磊 王永芬 石志芳 范佳英 赵芙蓉
【目的】研制复合益生菌生物消毒剂,探讨其对鸭舍环境、肉鸭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为材料,通过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筛选3株益生菌的最佳复配比例,据此制备复合益生菌生物消毒剂,确定其喷雾消毒周期。选取4日龄樱桃谷肉鸭6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苯扎溴铵消毒组(试验1组)和复合益生菌生物消毒剂消毒组(试验2组),检测各组鸭舍中环境活菌数、有害气体含量、鸭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等指标。【结果】与苯扎溴铵相比,复合益生菌生物消毒剂使鸭舍NH3含量与活菌数分别下降42.21%和24.65%(P<0.05),平均日增质量提高8.58%(P<0.05),料肉比降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月英 钱冬 沈智华 沈锦玉 曹铮 尹文林 张念慈
选择对养殖鱼类致病的嗜水气单胞菌强毒株,用福尔马林以0.05%-1.0%的6个浓度及4、25和63℃等3种温度灭活制成菌苗,进行安全性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福尔马林的最佳灭活浓度为0.05%-0.2%,浓度过高会影响菌苗的抗原性和对鲫的安全性;灭活温度以4℃明显优于63℃。用0.15%福尔马林灭活嗜水气单胞菌的胞外产物(ECP),25℃需4天以上,4℃需7天以上,62℃2小时即可灭活,不加福尔马林62℃热处理2小时不能彻底灭活。用嗜水气单胞菌全菌苗及菌体超声波破碎苗腹腔注射免疫鲫,全菌苗免疫保护率为100%,破碎菌体保护率为80%;比较全菌苗、胞外产物苗和菌细胞苗的免疫效果,以全菌苗最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长青 赵学明 姚琨 张日俊
为降低抗生素替代品———大豆活性肽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成本 ,采用紫外线与亚硝基胍 (NTG)多重诱变的方法选育芽孢杆菌CAU2 0 8,以提高产蛋白酶能力。结果显示 :15W紫外灯最适照射时间 3min ,距离 30cm ;亚硝基胍最适质量浓度为 1mg/mL ,且效果好于前者 ,两者复合诱变比单一诱变效果好。将诱变选育的蛋白酶高产菌株No .111用于液态发酵制备大豆肽饲料添加剂 ,6 0h发酵液的水解度为 2 6 9% ,比母本菌株CAU2 0 8的水解度 18 5 %提高了 8个百分点。如果两者达到相同的水解度 (19 0 % ) ,则No .111比CAU2 0 8的发酵周期缩短约...
关键词:
紫外线 亚硝基胍 选育 大豆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学军 蔺兴遥
【目的】制备凹凸棒泡腾消毒片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为提高农村窖水的净化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pH值、崩解时限、漂浮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对凹凸棒泡腾消毒片中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质量配比、酸碱总量(质量分数)和聚乙二醇6000的用法进行优化;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消毒片的品质进行了考察,对其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确定的泡腾消毒片的制备工艺为:柠檬酸和碳酸氢钠最佳质量配比为0.6∶1,柠檬酸和碳酸氢钠总量为30%,采用5%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并以此工艺制成泡腾消毒片,经检测,其pH为6.16,崩解时限和漂浮时间分别为(130±3.8)和(315±3.5)s,室温下放置...
关键词:
凹凸棒泡腾消毒片 正交设计 水质净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宵娟 邓光华 连芳青 邹娜 黄颖融 周树军
为进一步探究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无菌苗生长和试管开花诱导机制,在组培条件下,以带顶芽的千日红茎段为对象,研究培养基中蔗糖含量、外源激素种类(细胞分裂素BA和生长素NAA)及浓度、生长素运输抑制剂(TIBA和NPA)对氮诱导的千日红生长和试管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是千日红无菌苗生长和开花诱导最关键的因素,在不含蔗糖的培养基中,开花率为0且生根较少;随蔗糖含量的增加开花率逐渐提高,并在80g·L(-1)时达最大(80.72%);而根系长度和数量及植株长势在蔗糖含量为2040g·L(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建之 董岩
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基于课题型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新模式。设计了水系钠离子二次电池制备的研究型实验项目。该实验内容丰富,涵盖材料合成、结构表征、和膏、极片制备、扣式电池装配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知识点,实验原理具有典型性,实验过程覆盖面较广,实验可操作性强,具有显著的研究性实验特征,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二次电池的材料制备与表征、电池装配、性能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等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小波 李道强 涂庆
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正交试验分析的新方法—二次统计法,并引用实例详细讲解了其在正交试验分析中的运用方法及合理性。
关键词:
正交表 正交试验 二次统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仁 王源超 张正光 郑小波
为了建立聚乙二醇(PEG)介导的大豆疫霉菌的遗传转化系统,对大豆疫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及再生菌株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 riselase以及D riselase和Lysing酶的混合液均能有效地裂解菌株Pmg 2-3的细胞壁并获得原生质体;其中混合酶液的裂解效果优于D riselase单一酶液,当混合酶液中两个酶的浓度均为15 mg.mL-1时,在30℃消化3 h可产生4×106mL-1的原生质体。所制备的原生质体经细胞核染料4,6-d iam id 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后发现,大型均一的原生质体内含有细胞核;原生质体在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达1....
关键词:
大豆疫霉菌 原生质体 再生菌株 致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军良 逯宝德 赵美华
选用8个大白菜亲本材料进行离体培养试验,探讨了植物激素、品种、苗龄、取材部位及外植体放置方式对大白菜子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子叶再生培养基为MS附加6-BA 2 mg/L,NAA 0.5 mg/L和AgNO3 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附加NAA 0.2 mg/L。再生植株移栽时,最好在春季,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大白菜 子叶 组织培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晓娟 陈礼辉 敖日格勒 曹石林 黄六莲
以乙酸木素、二次纤维为原料添加异氰酸酯及聚乙二醇400,制备聚氨酯纸基复合材料.聚氨酯处理使纸张纤维间的氢键连接转变为共价键连接,从而使复合材料的抗张强度、环压强度、抗水性质均有很大程度提高;并且,随着预聚体中乙酸木素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指标均先上升后下降,吸水率先降低后提高.
关键词:
二次纤维 乙酸木素 聚氨酯复合材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宇 汪芳 翁泽斌 宋海昭 沈新春
【目的】探究从大豆分离蛋白双酶分步酶解产物中分离促成骨细胞增殖肽的工艺,为大豆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作为测定指标,选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SPI),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采用pH-Stat法检测水解时间为1、2、3、4、5和6 h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并检测相应水解时间的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然后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 kD和10 kD两种超滤膜对活性较高的酶解产物进行超滤,并测定各超滤组分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再将具有较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超滤组分分别在0.5、1、1.5、2和2.5 h进行碱性蛋白酶酶解,并检测相应水解时间的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然后选用交联葡聚糖(Sephadex G-15)对具有较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并检测各分离组分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最后,对各分离组分进行氨基酸分析,并采用质谱(ESI-TOF MS/MS)对最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分离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并筛选出具有较强促成骨细胞增殖的大豆活性肽。【结果】在浓度为200μg·mL~(-1)时,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当酶解时间为5 h时达到最高促增殖活性((118.24±2.73)%)。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经超滤分离、碱性蛋白酶酶解和凝胶过滤色谱分离后,对各分离组分进行氨基酸分析并筛选得到对成骨细胞具有最强增殖活性的组分F3,该组分的成骨细胞增殖率为(125.80±2.94)%,且F3中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疏水性氨基酸以及芳香族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分。进一步通过质谱鉴定出F3主要由10个肽段组成。其中,DAMDGWFRL、GQTPLFPR、ADFYNPK、KDWYDIK的疏水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比较高。对上述4个肽段进行活性测定,发现GQTPLFPR的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最强,在浓度为100μmol·L~(-1)时,其成骨细胞增殖率为(129.11±3.12)%。【结论】采用双酶分步酶解结合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等蛋白分离纯化技术,从大豆分离蛋白中分离纯化出了具有较强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多肽,为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肽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启航 冯瑶 马倩倩 李艳丽 刘元望 李兆君 任艳芳
【目的】二次发酵是实现鸡粪等养殖废弃物功能价值提高的关键阶段,本研究旨在将前期筛选得到的真菌应用于鸡粪堆肥的二次发酵阶段,探讨其促进二次发酵的效果并对其进行鉴定,为今后鸡粪的高值化与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方法】以鸡粪一次发酵产物为原料,添加实验室前期筛选的2株真菌(分别为FCM1和FCM3)进行二次发酵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原料中加入1%(体积L∶干物质量kg)无菌液体培养基;F1:原料中加入1%FCM1菌液;F3:原料中加入1%FCM3菌液。在二次发酵的不同时期,分析测定堆体温度、pH、电导率(EC)、铵态氮、硝态氮、种子发芽指数以及腐殖酸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添加真菌主要促进了二次发酵阶段快速升温和腐殖化过程快速进行。与未接菌处理相比,真菌FCM3使堆料提前8 d进入升温期,真菌FCM1效果不佳,且在一定程度上延后了鸡粪堆肥的二次发酵。F3处理高温阶段(>50℃)持续了13 d,堆料的GI比对照处理提前25 d达到80%,且腐殖化程度较高(PHA=74.58%,PHA:胡敏酸/总腐殖酸)。相关分析表明,GI与pH、PHA显著正相关,与EC显著负相关。经形态和ITS rDNA测序等方法鉴定,FCM3为链格孢菌。【结论】真菌FCM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鸡粪堆肥二次发酵的进行,提高堆料的腐殖化程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曲世友
给出了测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二次相对评价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AHP)测算综合指数状态,再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BCC模型测算二次相对评价值;该方法消除了客观基础条件优劣的影响,从而可真正反映人的有效主观努力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所起的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科 郑成江 李金贡
研究结果显示,用5×109到10×109禽霍乱克隆89弱毒活菌苗肌注53日龄到12月龄蛋鸡、肉鸡是安全的。将菌苗回归本动物鸡体13代次,逐渐加大传代剂量,菌苗毒力不但不增强,反而越来越弱,从第7代开始临床无反应,从11代开始,肌注部位无炎症反应,说明克隆89菌苗毒力安全稳定,不会出现毒力增强的返祖现象,通过110万羽鸡中试,在本病流行季节前一次肌注免疫,即有效控制病情。对暴发本病的鸡、鸭群,早期紧急接种,2天稳定疫情,3至5天死亡停止。
关键词:
禽霍乱,毒力,安全性,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