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5)
2023(5674)
2022(4673)
2021(4178)
2020(3478)
2019(7573)
2018(7234)
2017(13269)
2016(7521)
2015(7926)
2014(7511)
2013(7430)
2012(6719)
2011(5940)
2010(5775)
2009(5366)
2008(5233)
2007(4349)
2006(3631)
2005(2963)
作者
(25359)
(21131)
(21076)
(19684)
(13501)
(10578)
(9380)
(8363)
(8231)
(7302)
(7265)
(6996)
(6891)
(6867)
(6646)
(6496)
(6420)
(6324)
(6195)
(5999)
(5678)
(5260)
(5068)
(4848)
(4787)
(4725)
(4671)
(4602)
(4414)
(4298)
学科
(26643)
经济(26606)
管理(20920)
(20600)
(15723)
企业(15723)
方法(13378)
数学(12160)
数学方法(12051)
(8191)
(7948)
(7625)
(7251)
贸易(7250)
(7084)
中国(6770)
业经(6029)
农业(5852)
技术(5044)
环境(4954)
(4785)
财务(4781)
财务管理(4776)
(4573)
企业财务(4555)
(4200)
地方(4065)
产业(4063)
(3952)
(3933)
机构
大学(107876)
学院(106752)
(41560)
经济(40879)
研究(38984)
管理(38953)
理学(35219)
理学院(34744)
管理学(33949)
管理学院(33796)
(32005)
科学(28830)
中国(26931)
农业(26130)
业大(24913)
(21708)
(21564)
研究所(20530)
农业大学(17761)
(16965)
中心(16896)
(14950)
财经(14327)
(14005)
(13978)
(13958)
(13774)
实验(13251)
(13244)
经济学(12913)
基金
项目(82705)
科学(63434)
基金(61247)
(58220)
国家(57761)
研究(49296)
科学基金(47662)
自然(34514)
自然科(33779)
自然科学(33756)
基金项目(33224)
自然科学基金(33198)
(32956)
社会(32393)
社会科(30829)
社会科学(30820)
(28519)
资助(24514)
教育(21888)
计划(19387)
重点(19059)
(17697)
科技(17682)
(17395)
(17199)
科研(17188)
(17005)
编号(16700)
创新(16666)
(15450)
期刊
(37874)
经济(37874)
学报(30442)
(27804)
研究(24688)
科学(23267)
大学(21020)
学学(20583)
农业(18841)
中国(17765)
(12331)
管理(12280)
(10062)
业大(9625)
农业大学(8567)
(7862)
经济研究(7284)
(6999)
金融(6999)
业经(6860)
财经(6769)
科技(6681)
技术(6162)
(5742)
自然(5710)
问题(5504)
中国农业(5480)
商业(5292)
林业(5156)
教育(4954)
共检索到142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鲁淑彦  迟海  李学英  杨宪时  
通过基于栅栏效应的工艺将凡纳滨对虾加工成高水分软烤虾,对产品进行二次杀菌,测定不同杀菌条件下软烤虾的色泽、质构、p H值、感官品质,并判定是否处于商业无菌状态。结果表明,随着杀菌温度的增加,L*值、a*值与b*值均呈现下降趋势,随杀菌时间增加,L*值略有下降,a*值与b*值略有上升。杀菌温度上升,硬度、胶粘性、咀嚼性、弹性在一定范围内先上升再下降;而粘附性一直上升,内聚性一直下降但变化相对较小,最大剪切力的整体趋势也下降。杀菌时间增加,硬度、粘附性与咀嚼性升高,内聚性与最大剪切力下降,胶粘性先下降再上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毛伟杰  朱丽钰  孙鲁浩  刘书成  曾少葵  吉宏武  
采用微波—红外联合加热技术对凡纳滨对虾进行处理,探讨联合加热条件对对虾品质的影响,为对虾制品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分析对虾在微波—红外加热过程中中心温度的变化,及不同加热条件下虾仁的重量损失率、颜色、质构等品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相同微波功率下,红外温度越低,重量损失率越大。在127、179°C红外温度条件下,硬度在200 W时最大,然后随微波功率的增大而下降,1 000 W时达到最低值;在75°C下,硬度在400 W时最大。3种红外温度对弹性的影响不显著,当微波功率为400 W时,虾仁的弹性最大,微波功率提高至800 W时,虾仁的弹性明显下降,而弹性在800和1 000 W间没有显著差异。在相同微波功率条件下,红外温度75°C时的黏附性与127和179°C时的显著不同。咀嚼性、内聚性在200 W时呈最大,随微波功率增大,并无显著变化。在色差方面,L*、a*、b*和ΔE与红外温度呈负相关。以上结果为联合加热技术在对虾加工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书成  张良  吉宏武  郝记明  毛伟杰  解万翠  
高密度CO2(DPCD)是未来非常具有前景的非热加工技术之一,可以实现对食品的杀菌和钝酶,并对其品质产生影响。为了探讨高密度CO2对凡纳滨对虾肉品质的影响,实验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采用DPCD和热处理,测定虾肉营养成分、质量损失、pH值、持水力、质构、蛋白质组成和呈味成分等的变化。结果显示:与鲜虾相比,DPCD处理会造成虾肉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经热处理会使虾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都显著减少(P0.05);DPCD和热处理都能使虾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少帅  董双林  王芳  穆迎春  朱长波  黄国强  
研究了Ca2+浓度对凡纳滨对虾稚虾生长的影响。实验保持盐度15和其它离子的浓度基本恒定,共设计了5个Ca2+浓度梯度,分别为60(R1)、180(R2)、750(R3)、3750(R4)和7500 mg·L-1(R5)。经过35 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Ca2+浓度的人工海水对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影响显著,R1组虾的存活率最低,为81.25%,显著低于R2、R3和R4的存活率;(2)5个Ca2+浓度下凡纳滨对虾生长速度不同,其特定生长率(SGRd)的大小顺序为:R3>R2>R1>R4>R5,其中R3的特定生长率(SGRd)显著高于其它4组,而R5的特定生长率(SGRd)显著低于其它4组...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戴习林  臧维玲  张韬  
研究了水流及水平流速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流及其流速、流向是影响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存活的重要环境因子。静水环境不利于对虾的增长、增重和存活,易加大对虾个体间体长规格的差异;水平水流与曝气垂直水流均具有促进对虾生长和存活的作用,特别是水平水流环境更有利于养殖对虾的生长、规格整齐和存活,同时在0.63~2.78 mm/s流速范围内,对虾的生长随着水平水流的流速增大而加快,规格越整齐;F检验表明,分别在静水、水平水流、曝气垂直水流环境中生长的对虾体长、体重增长量与成活率间存在显著差异;2.78 mm/s流速的水平水流是1~3 cm体长对虾最佳生长生存水流。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新明  李健  刘淇  王群  
以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vannameiboone)为试验材料 ,将细菌J 10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对虾 ,测定其对凡纳滨对虾血清酚氧化酶 (PO)、抗菌活力 (Ua)和溶菌活力 (Ul)、溶血素活性和血清中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用副溶血弧菌进行人工攻毒 ,免疫保护率达到 4 0 %。结果表明 ,细菌J 10可以增强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余德光  朱红友  王广军  谢骏  于方兆  黄志斌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嗜酸小球菌投喂凡纳滨对虾,并在投喂后的20、40和60d,分别测定凡纳滨对虾血清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溶菌活力(Bacteriolytic activity)、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并分析了这5种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嗜酸小球菌能有效提高凡纳滨对虾体内的NOS、溶菌活力、T-SOD、ACP、AKP的活性;NOS与溶菌活力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润端  宁为民  温崇庆  闵冠杰  朱锋  王成桂  薛明  
为探索糖蜜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其水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利用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添加糖蜜调节水体碳氮比的处理组(C/N = 16.0)与无添加的对照组(C/N = 8.5) 2种模式下第4、13和34天时水体菌群结构差异,并通过PICRUSt2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糖蜜添加尽管对对虾体长和体质量无显著性影响,但可显著提高对虾存活率;第4天时水体菌群Shannon多样性与均匀度均显著上升,但第13与34天时均显著下降。添加糖蜜后,处理组α-变形菌纲和放线菌门丰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蓝细菌门和γ-变形菌纲丰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β-变形菌纲丰度在第4和34天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拟杆菌门丰度在第4和13天时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科水平上,处理组第4、13和34天时微杆菌科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4天时红杆菌科、黄杆菌科和海仙菌科丰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德沃斯氏菌科、产碱菌科和束缚杆菌科丰度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3天时海仙菌科和环杆菌科丰度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脱醌菌科丰度在第34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糖蜜后处理组芽殖杆菌属和脱醌菌属等优势属的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海仙菌属等丰度则显著下降。菌群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第34天时,丰度前20的代谢功能项在处理组的富集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糖酵解/糖异生等8项属于碳水化合物代谢或能量代谢的功能均高度富集。以上结果表明,糖蜜添加可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优势菌群相对丰度,优化水体菌群结构,并增强其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通路功能,从而提高对虾存活率。本研究为糖蜜作为有机碳源应用于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孟璐  车金远  黄旭雄  罗土炎  鲍宝龙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海水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当温度为25~35℃时,容易暴发流行性的弧菌病。利用OverlapPCR和同源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溶藻弧菌RseB基因敲除缺失株。结果显示:与野生溶藻弧菌相比,在生长速度上,RseB基因显示出与生长具有相关性,RseB基因缺失提高了溶藻弧菌的生长速度;RseB基因缺失造成溶藻弧菌溶血性下降37.5%。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RseB基因缺失菌株感染后凡纳滨对虾开始死亡时间推迟4 h, LT_(50)推迟20 h。攻毒后的第24小时,RseB基因缺失菌株在对虾中的定殖能力下降53.4%。受溶藻弧菌感染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严重受到侵染,肝小管的排列顺序紊乱,并且间隙变大、边界线也逐渐模糊,肝胰腺小管的管腔消失;肝细胞的排列开始不规则,有些肝细胞形状很明显地肿大,甚至整个细胞开始变性,被伊红染深,细胞核开始消失。相同时间点的病理切片显示,RseB基因敲除菌株感染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受损情况相对较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岑剑伟  王剑河  李来好  郝淑贤  李卓佳  文国  石红  周婉君  
仪器分析法(营养成份分析和质构分析)与感官评价法有机结合,以对虾口感为主要考核指标,建立对虾品质鉴定体系,并以此法对无公害海水养殖、传统海水养殖及传统淡水养殖对虾3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生产的对虾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对虾的机体营养成分组成差异不大,只有无公害虾肌苷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余两组,达2.76mg.g-1。氨基酸分析中表明:无公害海水养殖对虾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等指标优于其余样品;无公害虾的感官指标基本上与海水虾相似,3种虾的色泽和气味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无公害虾的滋味及口感均比其它两组对照好;多汁性指标则以淡水虾最佳。在质构分析方面,3种虾硬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沛东  张秀梅  李健  孟庆武  
在(22±1)℃及高密度养殖环境条件下,观察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摄食、自残、运动、间隔及攻击和防御行为,并探讨充气对两种仔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仔虾都偏好卤虫幼体。中国明对虾仔虾自残行为高发,运动活跃,间隔行为明显,攻击频率高;凡纳滨对虾仔虾自残现象少,好静,可忍受身体的相互接触,攻击频率低。充气对两种仔虾的行为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叶日英  孙力军  王雅玲  何国炜  徐德峰  刘唤明  张永平  
为了确定凡纳滨对虾在冷藏条件下内源优势腐败菌的种类,实验采用了细菌分离纯化法,将分离得到的内源腐败菌菌株进行分解蛋白质对比实验,筛选出分解蛋白质能力较强的菌株,进一步采用细菌自动生化系统鉴定法以及16S rRNA序列测定法进行鉴定,实验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在冷藏条件下的内源优势腐败菌是短杆菌属细菌,可以通过控制短杆菌属细菌的方法进行研究对虾内源保鲜技术。细菌自动生化系统鉴定结果的相似度为98.8%,16S rRNA序列鉴定结果的相似度为99.06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章跃陵  林伯坤  陈俊  胡忠  黄通旺  严芳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a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亲和层析、PAGE、SDS-PAGE、Western-blotting和细菌凝集实验等方法探索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细菌凝集活性。结果发现,血蓝蛋白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酸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河弧菌(Vibrio fluviali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 hy-drophil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phylococcus aureus)等6种虾类致病菌具有凝集活性,其凝集活性大小为0.27~...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英  许拉  王晓璐  李乐  盖春蕾  于晓清  李天保  叶海斌  
通过注射和浸浴2种方式,使体长约3.5 cm的凡纳滨对虾感染哈维氏弧菌,测定7 d内各组对虾死亡率;通过组织切片探究肠道组织结构变化,并对肠道内容物中弧菌数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高浓度(107CFU·m L~(-1))浸浴组的对虾死亡率最高,约68%;高浓度(107CFU·m L~(-1))注射组对虾死亡率约62%.被感染的对虾肠道中弧菌数量明显增多,浸浴组比注射组弧菌数量增加时间较早且幅度较大;随着时间延长对虾肠道中的弧菌数量发生回落,且趋于稳定.感染哈维氏弧菌后对虾肠道组织受到损伤,2种感染方式均呈现高浓度处理下短时间内受损加重,上皮细胞溃散,黏膜褶皱处发生不同程度的脱落,肌层发生损伤,且试验期间未能修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红霞  曹俊明  周萌  吴建开  朱选  杨大伟  
在低盐度5~6和水温25~29℃条件下,分别投喂1种对照饲料和7种添加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添加量分别为100、2003、00、400、5006、00和700mg.kg-1)的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重约每尾0.77g的凡纳滨对虾56d,观察DMPT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蜕壳和渗透压调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DMPT的各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随着DMPT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400mg.kg-1凡纳滨对虾增重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均不同程度降低,500mg.kg-1DMPT组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降低达到显著水平。添加DMPT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