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4)
2023(4032)
2022(3232)
2021(3431)
2020(2774)
2019(6665)
2018(7022)
2017(11040)
2016(7361)
2015(8196)
2014(8448)
2013(7289)
2012(6665)
2011(6301)
2010(6724)
2009(5952)
2008(5853)
2007(4988)
2006(4792)
2005(4533)
作者
(16535)
(13683)
(13408)
(13398)
(8764)
(6660)
(6558)
(5572)
(5233)
(5131)
(4668)
(4617)
(4537)
(4514)
(4442)
(4403)
(4233)
(4053)
(4013)
(3968)
(3771)
(3462)
(3327)
(3268)
(3210)
(3204)
(3088)
(2975)
(2806)
(2787)
学科
教育(19513)
(14164)
经济(14134)
中国(12061)
管理(11267)
(8388)
(7842)
教学(7312)
(7290)
企业(7290)
理论(7116)
(6035)
(5591)
(5394)
体制(5194)
(4843)
(4263)
(4063)
(4061)
金融(4061)
银行(4054)
发展(4005)
(3949)
(3937)
(3882)
研究(3833)
业经(3784)
改革(3620)
学法(3599)
教学法(3599)
机构
大学(88959)
学院(82363)
研究(37428)
教育(29684)
(25928)
经济(25057)
(23473)
师范(23394)
中国(22363)
管理(21803)
(21673)
科学(19906)
师范大学(19599)
(18926)
理学(17619)
理学院(17253)
研究所(16852)
管理学(16741)
管理学院(16527)
(15544)
北京(15263)
(15250)
中心(14796)
职业(13387)
(13381)
技术(13255)
(11455)
教育学(11446)
(11403)
财经(10603)
基金
项目(46040)
研究(43487)
科学(37086)
教育(29407)
基金(28756)
(24063)
社会(23724)
国家(23639)
社会科(21995)
社会科学(21990)
成果(21663)
编号(21004)
课题(18749)
科学基金(18665)
(18604)
(18478)
(16347)
基金项目(13500)
规划(13148)
(12929)
项目编号(12516)
(12453)
(12277)
重点(12142)
研究成果(11554)
教育部(11514)
资助(11478)
(11444)
(11397)
阶段(11372)
期刊
教育(51381)
研究(42017)
(33806)
经济(33806)
中国(32918)
职业(12314)
(12179)
(10746)
技术(10724)
学报(10615)
大学(9738)
科学(9106)
管理(8876)
(8855)
金融(8855)
技术教育(7984)
职业技术(7984)
职业技术教育(7984)
农业(6983)
学学(6901)
(6727)
论坛(6727)
高等(6224)
财经(5520)
高等教育(5453)
(5416)
成人(5317)
成人教育(5317)
经济研究(5067)
比较(4986)
共检索到155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阎亚军   曹海艳  
二战后美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处于变革之中,美国学区督导在每一次教育改革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角色也随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处于变化中。二战后美国先后经历了六次教育改革,学区督导在这些改革中分别扮演着应用社会科学家、民主型领导者、交流沟通者、关系管理者、文化建设者等多个角色。美国学区督导参与教育改革的角色嬗变呈现出如下特点:学区督导角色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多;学区督导角色与公共教育权力分配方式相对一致;专业性和政治性之间的张力促进了学区督导角色的嬗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王建梁  孙志军  
本文认为人们对于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低劣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事实上 ,美国基础教育质量还是相当有保证的。本文对二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即加强基础与追求优异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总结了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措施与历史经验。最后 ,作者着力分析了二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四点启示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进军  沈红  彭安臣  
二战结束后,美国持续推动军官研究生教育改革,先后经历战后重建、规范发展、内涵发展三个阶段,逐步实现了领导机构职能从"放权军种"到"监督指导",军种改革重点从"追求拓展"到"加强整合",院校分工从"依托地方"到"以军为主",学科专业从"布局单一"到"门类齐全"四个维度的战略转型,呈现积极适应、稳妥渐进、分层分权、开放多元的特征。美国军官研究生教育改革和战略转型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正在深入推进的军事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丽萍  
二战后美国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启示●肖丽萍二战后至今,美国教育政策演变的主要趋势是:不断加强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干预和调节。这种干预和调节主要通过大量立法和教育拨款等途径来实现。由于教育政策要通过教育行政体制来实施,因而教育政策是教育行政体制的核心。一、美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钱晓菲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构空间的尝试,开放式学校是20世纪60—70年代风靡一时的建筑设计,一度被视为教育变革的催化剂。重新考察开放式学校的兴衰历程,聚焦空间实践,研究发现,开放式学校宽松的空间结构在破除物理障碍的同时,塑造出普遍喧嚣的新声景,提升教学能见度,给教师带来诸多新挑战。由于缺乏前期培训、系统评估与后续支持,未能适应新空间的多数教师为应对声音和视觉干扰,纷纷选择重塑物理与规则屏障,最终导致开放式学校名存实亡。学校空间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性过程,单方面地革新学校建筑设计,最终只能实现某种形式化的学校空间革新,且隐含着僵化学校时间、限制教学体验的风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二战后美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经验及启示●王保星一、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一)40、50年代职业教育的恢复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战争所直接导致的两大社会问题便成为美国社会各界人士注目的焦点:一是退役军人的就学与就业问题;二是广大青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瑛  石伟平  
二战后至今,世界高职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其深层动因之一是本位观的嬗变。本文总结了世界高职本位观嬗变的历程: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素质本位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各阶段的社会背景及嬗变动因,并提出了世界高职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苗丹  
由于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以及巨大的石油开采价值,非洲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重要性与日剧增,美国一改以往不关注非洲石油的态度,积极调整对非石油战略。美国在非洲的石油战略是随着非洲政治经济地位以及本国在非洲的战略利益而演变的。基于非洲石油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以及本国能源多元化战略的考虑,未来美国将会积极进军非洲的石油领域,其对非洲的战略投入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岩  
教育督导主要是从教育工作本体出发,针对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所进行的指导、监督、评价以及检查等。对于教育督导来说,如何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是当前教育督导自身的改革目标,同时也是教育资源合理运用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从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当前现状和发展历程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找出可以被我国教育作为参考和指导的有效方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继和  
本文从二战后日本经济建设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以及不同时期国际环境教育发展对日本环境教育的影响和推动 ,宏观地概述了日本的环境教育发展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瑞军  
教育公平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问题,它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并随着利益关联者地位的变化而出现矛盾和冲突。本文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为切入点,审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民主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教育公平问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玉萍  
二战后,伴随着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政策的调整,印第安人教育政策也经历了由同化教育到教育自决、由主流文化教育到多元文化教育的转变。作为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具有特殊的地位,这也使得美国印第安人教育政策具有特殊性和补偿性特征,这一时期美国印第安人教育管理权也经历了由"联邦-州-地方"之间的转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强  
二战后,美国普及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和种族歧视依然严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美国掀起了农村"学校合并"的运动高潮,大规模合并农村学校,重组学区,提升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学术内涵和教育质量。20世纪60年代,在教育机会均等理论思潮的影响下,美国农村普及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转折,开始追求城乡各类学校学生的教育机会均等,从而步入"多元均等"的发展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滕大春  
战后美国教育的改革滕大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教育的改革兼顾机会平等和提高质量两方面。机会平均在英文为e-quality,提高质量在英文为quality。这两字很相似,有人便创了一个既要机会平等又要改善质量的新字“Equality”。就机会平等而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诤  
二战后,日本社会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起飞,与此同时高职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发展互为因果关系,日本成功的高职教育经验对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发展有一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