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2)
- 2023(10655)
- 2022(9594)
- 2021(9161)
- 2020(7773)
- 2019(18051)
- 2018(18151)
- 2017(35179)
- 2016(19354)
- 2015(21865)
- 2014(21875)
- 2013(21641)
- 2012(19988)
- 2011(17791)
- 2010(17691)
- 2009(15867)
- 2008(15318)
- 2007(13030)
- 2006(11288)
- 2005(9711)
- 学科
- 济(74716)
- 经济(74632)
- 管理(53391)
- 业(49582)
- 企(41270)
- 企业(41270)
- 方法(34457)
- 数学(29606)
- 数学方法(29249)
- 农(19807)
- 中国(18373)
- 财(17481)
- 学(17400)
- 地方(16673)
- 业经(16210)
- 贸(13746)
- 贸易(13740)
- 农业(13376)
- 易(13309)
- 理论(13100)
- 和(12499)
- 制(12285)
- 环境(11747)
- 技术(11527)
- 务(11059)
- 财务(10993)
- 教育(10977)
- 财务管理(10976)
- 银(10434)
- 划(10424)
- 机构
- 大学(267743)
- 学院(264554)
- 管理(106977)
- 济(100422)
- 经济(98044)
- 理学(93380)
- 理学院(92292)
- 管理学(90676)
- 管理学院(90194)
- 研究(87802)
- 中国(63825)
- 京(57773)
- 科学(55859)
- 财(44710)
- 所(43634)
- 农(41331)
- 业大(40653)
- 研究所(40057)
- 中心(39879)
- 江(37398)
- 范(36761)
- 北京(36525)
- 师范(36448)
- 财经(36423)
- 经(33025)
- 农业(32491)
- 院(32352)
- 州(30989)
- 师范大学(29670)
- 经济学(28880)
- 基金
- 项目(186596)
- 科学(145693)
- 研究(137680)
- 基金(134053)
- 家(116257)
- 国家(115266)
- 科学基金(98822)
- 社会(84110)
- 社会科(79435)
- 社会科学(79411)
- 省(72670)
- 基金项目(72420)
- 自然(65275)
- 自然科(63707)
- 自然科学(63694)
- 教育(62982)
- 自然科学基金(62532)
- 划(61505)
- 编号(57470)
- 资助(55184)
- 成果(46594)
- 重点(41090)
- 部(40854)
- 发(39304)
- 课题(39015)
- 创(38396)
- 创新(35719)
- 科研(35599)
- 项目编号(35348)
- 大学(35015)
- 期刊
- 济(108361)
- 经济(108361)
- 研究(77631)
- 中国(46898)
- 学报(41914)
- 科学(38682)
- 管理(37556)
- 农(37005)
- 财(32672)
- 教育(32089)
- 大学(31466)
- 学学(29198)
- 农业(26210)
- 技术(22525)
- 融(20190)
- 金融(20190)
- 业经(17522)
- 经济研究(16592)
- 图书(16576)
- 财经(16455)
- 问题(14524)
- 经(13856)
- 理论(13773)
- 业(13362)
- 科技(13327)
- 实践(12878)
- 践(12878)
- 资源(12512)
- 现代(12230)
- 技术经济(12103)
共检索到378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景全
战后中日结盟观存在差异。从结盟功能来看,中国谋求的是生存与安全;日本谋求的是从生存、安全到对外权力的增加、对国际秩序的影响。从结盟对象来看,中国的结盟对象包括强国和相对弱势的国家;日本的结盟对象集中在强国。从同盟地位与同盟管理来看,中国强调地位及管理的平等,而日本对这方面的不平等往往持容忍的态度。从结盟基础来看,中国从以面临共同威胁而产生的共同安全利益以及意识形态划界,到淡化、放弃意识形态划界。日本则从以面临共同威胁而产生的共同安全利益以及意识形态划界,到淡化意识形态,再到一度逐渐强化意识形态划界。从结盟影响来看,中国经历了结盟利于和平到不利于和平的观念转变,日本则以结盟利于和平的观念为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严双伍 郝春静
本文以日美同盟关系发展的部分重要历程为主线,勾勒了日本同盟关系中日本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轨迹,对日美同盟关系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进行了纵向的思考与分析。文中指出日本对美的"离心力"与"向心力"的交替消长,是随着亚太局势演变和日美力量消长的变化而变化的。虽然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日美同盟关系依然稳定,并且日本还将尽力维护和强化同盟关系,但日本的大国化是左右日本未来政策与战略的根本与核心,日美在核心利益上的矛盾并未消除,因此日美同盟的今后发展还有不确定性。本研究虽是一个基础性的研究,但对了解日美同盟框架内的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景全
20世纪以来,日澳军事互动升温,逐渐呈现出在多边框架中的双边互动趋势,日益彰显军事互动的机制性,日澳关系结盟化。从同盟角度来看,日澳声称的共同威胁状况、日澳的结盟经历及其对两国的影响、日澳在文化观念上的相互认同状况是分析日澳结盟趋向原因的有益视角。日澳走向军事结盟的趋势对包括中国、美国在内的亚太及全球安全形势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日本 澳大利亚 结盟趋向 原因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栋
在东亚“寡头垄断”的安全结构中,美日同盟“再定义”是其在冷战后应对中国崛起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当前东亚安全结构出发,以博弈论为视角对冷战后美日同盟与中国可能出现的对局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可以更清晰地看出东亚“寡头垄断”结构对双方政策选择的影响与制约因素,并由此阐述中国的应对举措。
关键词:
美日同盟 “寡头垄断” 博弈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家成
作为冷战产物的美日同盟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终结而走向衰亡,相反却日益巩固。这一战略态势的形成,主要是美国基于同盟内外状况深思熟虑、运筹帷幄的结果。控制日本"异动"的战略需要,孕育了美日同盟日益巩固的内部动力;而遏制朝鲜"威胁"和制衡中国"崛起"的战略诉求,则构成了美日同盟不断强化的外部推力。在这三重同盟战略目标的导引下,美国对美日同盟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指向进行了深入调整,使它逐渐适应了冷战后的新现实。
关键词:
美日同盟 战略转型 一箭三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仁淑
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急剧地增长,其中日本和美国作为投资大国在国际投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日美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和投资战略却有较大差别,从而反映出日美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本文在比较日美对外直投资中所呈现不同投资战略走势的基础上,重点提出日美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对外直接投资 战略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顾日升 兴申奇
在兴化市的新老城区结合部,有一气势不凡的园林式广场。当人们徜徉于曲径长廊中、假山湖泊旁、小桥流水边时,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自己的脚下,还隐藏着一处人防工程,更少有人知道在这人防工程建设中曾隐藏过一个徇私舞弊、沆瀣一气、合伙套取政府财政建设资金的团伙窝案。这个窝案在市领导的亲自过问下,市纪监部门循着市审计局提供的审计案件线索顺藤摸瓜挖了出来。涉案的8人,其中副局级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洛厄尔·迪特默 程鹏翔 张律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由于同盟结构和文化因素不同而产生迥异的同盟行为。两个同盟都是由两个拥有各自主权但却彼此不平等的参与者组成,这样的同盟也是非对称和分层级的。这两个国家都很少有真正的同盟,从防务领域到政治经济领域,他们各自曾经拥有的同盟都承载着过于沉重的期望。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同盟结构 文化因素 同盟行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晖
本文结合中国电信产业的案例,对Peltzman (197)的管制模型作了 简单的修正,使其能够说明特殊利益集团在中国管制博弈中的行为。并进一步揭示受 管制的基础设施服务市场管制体系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政治法律制度背 景,尤其说明管制者规制结构的建立在深化中国基础设施产业管制改革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国电信 政企同盟 政府管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扬
责任分担是国际政治同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它对同盟的存在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美日同盟自成立以来,就面临着深刻而突出的责任分担问题,这一问题伴随着美日同盟的转型与发展。美日同盟责任分担的调整将直接推动日本走向国家"正常化",美日双边关系将从依附型逐渐走向"平等伙伴"。同时,日本在同盟体系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将对美日双边、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责任分担 美日同盟 美日关系实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景全
同盟视野是指缔结同盟的国家通过同盟所要追求的以安全、军事为主的关切范围,它主要通过同盟条约中的同盟覆盖区域的形式体现。关切主要是一种基于利益之上的主观判断,覆盖区域主要是基于利益之上对地理空间范围的主观判断,因此,同盟视野既具有客观的地理性,又具有主观的判断性。同盟视野不同于同盟目标和同盟针对对象。同盟视野概念的提出有利于理解同盟这一概念,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构建和丰富同盟理论。同盟视野是同盟得以存在的实质性内涵和逻辑支撑之一。同盟视野重合程度高,则同盟持续的时间长,运行更有效;反之,则同盟持续的时间短,运行效率低。同盟视野的类型分为地区性与全球性、静态性与动态性,同盟类型的不同及其转化对同盟存续意义重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扬
责任分担是国际政治同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它对同盟的存在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美日同盟自成立以来,就面临着深刻而突出的责任分担问题,这一问题伴随着美日同盟的转型与发展。美日同盟责任分担的调整将直接推动日本走向国家"正常化",美日双边关系将从依附型逐渐走向"平等伙伴"。同时,日本在同盟体系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将对美日双边、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责任分担 美日同盟 美日关系实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葛汉文
作为二战结束以来实现"自由霸权秩序"设想的关键性政治/军事安排,在过去70年时间里,美国组建和主导的全球同盟体系以确保其在战后国际体系中"首要地位"的实现与巩固为目标,直接服务于不同阶段美国的大战略缔造。冷战结束以来,该体系在进一步扩张同时,其战略价值受到美国战略学界的不断质疑。特朗普执政后,在美国大战略总体调整背景下,美国同盟政策出现较大变动,试图在继续维持对该体系绝对主导、继续享有其战略益处同时,削减自身的投入成本,并极力向其盟国转嫁战略负担。美国同盟政策调整,进一步加剧了同盟体系内部的不和与能力的弱化,未来趋向将直接影响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甚至全球权势结构变动。
关键词:
美国 大战略 同盟 政策 体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实质上是在政府、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的“三者同盟”体制中展开的,其中政府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是否拥有决策和施策的自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战后韩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获得显著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政府在“三者同盟”体制中拥有较强的自主性。对此,本文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