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2)
2023(5463)
2022(4647)
2021(4586)
2020(3401)
2019(8084)
2018(7944)
2017(15201)
2016(8688)
2015(9433)
2014(9436)
2013(9046)
2012(8704)
2011(7835)
2010(8307)
2009(7535)
2008(7444)
2007(6721)
2006(6171)
2005(5619)
作者
(22950)
(18957)
(18822)
(18225)
(12532)
(9068)
(8863)
(7307)
(7306)
(7275)
(6424)
(6296)
(6155)
(6154)
(6080)
(5895)
(5712)
(5682)
(5536)
(5520)
(4857)
(4672)
(4637)
(4478)
(4445)
(4402)
(4333)
(4156)
(3913)
(3868)
学科
(29048)
经济(29005)
管理(21998)
(20552)
(15092)
企业(15092)
(11779)
中国(9694)
地方(9470)
方法(8546)
(8282)
(8123)
农业(7873)
数学(7406)
(7310)
数学方法(7204)
业经(6783)
(6333)
贸易(6327)
(6145)
(5942)
银行(5933)
及其(5921)
(5893)
金融(5892)
政策(5778)
(5760)
理论(5721)
(5257)
教育(5228)
机构
学院(113674)
大学(111109)
(46404)
经济(45167)
研究(41677)
管理(40794)
理学(33896)
理学院(33455)
中国(33050)
管理学(32838)
管理学院(32596)
(23998)
(23784)
科学(23429)
(20808)
中心(19806)
(19557)
研究所(18440)
(17619)
(17459)
财经(17347)
师范(17333)
(15798)
北京(15644)
(15609)
(15236)
业大(13977)
经济学(13715)
师范大学(13696)
技术(13573)
基金
项目(69977)
研究(57180)
科学(54447)
基金(47903)
(40748)
国家(40332)
科学基金(33893)
社会(33844)
社会科(31861)
社会科学(31857)
教育(27670)
(27352)
编号(25373)
基金项目(24071)
(23324)
成果(22737)
资助(20142)
自然(20060)
自然科(19546)
自然科学(19541)
自然科学基金(19194)
课题(18598)
(16274)
(16061)
重点(15968)
(15847)
(15493)
项目编号(14850)
(14455)
规划(13865)
期刊
(56987)
经济(56987)
研究(39218)
中国(27803)
教育(21372)
(17755)
(17039)
管理(16395)
(15460)
金融(15460)
科学(13588)
学报(13215)
农业(12207)
技术(11762)
大学(10705)
学学(9641)
业经(9211)
经济研究(8671)
财经(8053)
职业(7353)
问题(7124)
(6958)
(6874)
图书(6671)
(6629)
(6600)
论坛(6600)
国际(6436)
世界(6088)
现代(5506)
共检索到188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宝昌  宋健  刘爽  王金营  江立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晓青  黄彩虹  张强  陈双双  范其鹏  
生育意愿是影响实际生育水平的超前变量,为预测生育水平提供重要参数。通过对山东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大样本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两类政策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和理想子女数基本相同,且愿意生育二孩的主观因素、地区差异及户口性质、文化程度、现有1孩性别等对两类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是类似的;生育安排、不愿意生育的主观因素、属相偏好等则存在显著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现有1孩性别、年龄、地区因素、主观因素等对两类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全面二孩"政策家庭更主要从一个孩子的风险性方面考虑二孩生育,"单独二孩"政策家庭则更多从自身养老和精神需求的角度做出二孩生育选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纯元,裴昆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永梅  
掌握不同特征的政策目标群体的生育意愿及其分化情况,对于预测生育率、评估和完善生育政策具有重要价值。基于2017年对浙江省育龄职业女性的调查数据,比较"知识女性"与"其他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知识女性"和"其他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分别为28.1%和26.6%,未出现明显分化。但是,两类女性在生育计划、生育动力、主观认知的生育制约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年龄小、身体健康、在有政府背景的单位工作会明显提高两类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3)已婚未育、处于管理干部岗以及"让孩子有伴"的生育动力对"知识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好"、"已育1女孩"、"养儿防老"的生育动力对"其他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为提升职业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应树立"多部门合作"的治理理念,强化"性别平等"的政策思维,精细化设计激励生育的政策内容以及营造"生育友好"的政策环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文雄  李进涛  
介绍了英国的主要住房政策变革,归纳了住房政策运行的效果,分析了住房政策改革与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英国住房政策对我国住房政策改革的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峰  梁若冰  林细细  
生育政策的放开会通过家庭经济决策的变化影响经济增长,而在目前国内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家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择2013CHIP农村调查数据,研究二孩及以上孩次在未进入劳动力市场阶段对家庭经济行为的影响。在利用工具变量研究后发现,在子女抚养阶段,子女数量增多对家庭储蓄率显著呈负向影响,并通过了熵平衡法、倾向得分法、分位数回归法等稳健性检验。从家庭收入的来源和开支进行机制研究,分析对家庭消费支出产生的异质性影响,发现在食品、衣着、教育文化和其他用品服务上的消费支出显著增加,预示着对相关行业需求拉动作用将比较明显。在"二孩政策"实施后,本文的结论将有助于研究农村家庭储蓄和消费的变化趋势,及预期对经济需求的拉动作用,为公共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政策指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冉  蔡雯霞  张冲  
本文在综合考虑生育率、老年抚养比和预期寿命三个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二孩政策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包含三个因素的三期代际交叠模型(OLG),分析得出生育率和老年抚养比均与国民储蓄率呈显著负相关,预期寿命与国民储蓄率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之上选取1980-2013年全球82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同时,实证分析显示生育率对储蓄率的影响要大于老年抚养比。这表明开放二孩政策、适当地提高生育率对于国民储蓄率的降低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智雷  杨云彦  
"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为我们重新认识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提供了机会。文章对湖北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庭进行了二孩生育意愿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符合"单独二孩"政策人群超过2/3在城市,农村相对较少;"单独二孩"政策家庭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70;明确要二孩的比重只有21.51%,农村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略高于城市;育龄妇女年龄越大,二孩生育意愿越低;文化程度越高,城市育龄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越弱,农村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反而越强。就业迁移明显降低了农村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和男孩偏好。在符合"单独二孩"政策但不打算要二孩的家庭中,50%的家庭是因为经济压力大。相对于结构性生育堆积风险,超低生育率陷阱更应该引起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的重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勇  
拉美地区宏观经济政策随着不同发展模式转换呈现不同演进特征。本文基于拉美宏观经济政策的历史演变,从三个方面分析其政策实践及得失。从短期视角看,为应对外部冲击以增加经济韧性;从中长期视角看,为解决结构脆弱性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从对外全球视角看,为协调全球宏观政策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拉美宏观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给我国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强化政策体系的系统性、注重政策目标的权衡性、促进政策工具的创新性、增强对重大风险的防范性、保持对国际合作的开放性。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中短期经济政策趋势也将给我国对拉投资带来机遇和挑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甄霖  杜秉贞  刘纪远  孙传谆  张强  
在当下全球经济萧条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背景下,中国西部需要绿色发展,国际经验可以起到前车之鉴和抛砖引玉的作用。以OECD国家为主,基于实地考察调研和座谈、以及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其绿色发展相关政策建议以及典型案例区实践活动在推进区域绿色发展中的作用和经验,涉及政策框架和路线图制定、绩效监测评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生态补偿、绿色就业和扶贫等。重点分析了OECD国家以往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与改革的经验,如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矿产业开发和生物库的例子;加拿大采用经济手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案例;瑞士农业旅游和西班牙绿色工业发展的案例;以及澳大利亚实施"清洁可持续技能培训计划"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忠敏  李青  张欣  杨青建  田建丽  
为了解承德市已育妇女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抽取承德市不同职业人群已婚且育有一个孩子的妇女3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选择生育的人群为47.7%,比选择不生的人群52.3%略低;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不生二孩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全面二孩政策对妇女二孩生育意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显著。二孩意愿受多因素影响,除生育政策外,年龄、职业、一孩分娩方式等都制约着二孩意愿的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争呈  邹红  宋泽  
生育政策调整与女性就业的关系是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单独二孩政策的外生冲击,评估单独二孩政策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实证检验生育多孩与女性就业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1)单独二孩政策使单独夫妇生育二孩的概率显著增加2.3%,但政策效应主要集中于34~39岁和高学历女性群体。(2)单独二孩政策并未显著降低政策目标女性的劳动参与,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也不存在年龄和学历上的异质性。(3)相比于非独生子女夫妇,单独夫妇与父母公婆同住的比例明显更高,这可能是政策未显著降低单独女性劳动参与的原因。此外,幼儿园等公共照护资源供给与祖辈同住存在互补效应,因而也能抵消生育对女性就业的负向冲击。本文的研究表明,生育二孩并不必然抑制女性劳动参与。但要实现女性生育与就业的协调,需要有可替代的家庭和公共儿童照护资源做支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乔晓春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到2014年底全国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国家统计局也公布"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 687万,比2013年多出生47万",有学者根据这两个数据得出"单独二孩"政策"基本符合预期"的结论。但文章认为"单独二孩"政策存在"遇冷"问题,"基本符合预期"的判断是不合适的;调整生育政策的真正"预期"应该是使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甚至更替水平以上。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葛润  施新政  
为了应对人口出生率的急剧下降以及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发现全面二孩政策显著提高了家庭生育的可能性,且这一效果在2016—2018年没有出现衰减。因为这一政策而多出生的人数占2016—2018年我国每年出生人数的14.8%。本文的计算表明,我国于2021年实施的三孩政策将会使我国短期内每年多出生约28.32万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振燕  王中汉  
基于妇女福利的视角,通过对生育福利,劳动就业保障,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以及儿童福利等现有妇女福利政策进行梳理,对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得到以下结论:生育津贴和产假、求职中的性别偏见、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妇幼保健医疗水平、儿童照料和学前教育是阻碍城市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增加在妇女福利设施和服务上的投入,促进家庭养育成本社会化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