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6)
2023(2725)
2022(2183)
2021(1742)
2020(1410)
2019(3132)
2018(2864)
2017(5344)
2016(2933)
2015(3161)
2014(3184)
2013(3288)
2012(3311)
2011(3134)
2010(3147)
2009(3094)
2008(3062)
2007(2840)
2006(2696)
2005(2543)
作者
(8713)
(7458)
(7458)
(7031)
(4788)
(3394)
(3383)
(2884)
(2826)
(2720)
(2645)
(2502)
(2389)
(2367)
(2348)
(2198)
(2143)
(2109)
(2020)
(1996)
(1914)
(1762)
(1751)
(1724)
(1691)
(1644)
(1640)
(1617)
(1473)
(1443)
学科
(23166)
经济(23142)
(17209)
企业(17209)
(16718)
管理(16194)
(8763)
地方(8016)
地方经济(6302)
业经(5989)
(5897)
财务(5894)
财务管理(5891)
企业财务(5640)
方法(5567)
中国(4537)
数学(4239)
数学方法(4223)
(4073)
技术(3757)
(3616)
(3411)
(3362)
环境(3211)
(3150)
(2865)
金融(2865)
(2814)
技术管理(2797)
(2727)
机构
学院(48151)
大学(45641)
(25352)
经济(24949)
管理(18967)
研究(16336)
理学(15884)
理学院(15711)
管理学(15586)
管理学院(15471)
中国(13259)
(13040)
财经(9463)
(9106)
(8410)
科学(8260)
经济学(8112)
(8058)
(7966)
中心(7356)
经济学院(7195)
研究所(6905)
财经大学(6672)
(6167)
(5902)
北京(5779)
商学(5677)
商学院(5619)
(5443)
经济管理(5222)
基金
项目(27150)
科学(22091)
研究(21161)
基金(20020)
(16520)
国家(16355)
社会(14906)
科学基金(14699)
社会科(14221)
社会科学(14219)
(10850)
基金项目(10108)
教育(8718)
(8350)
自然(8142)
资助(8097)
编号(8061)
自然科(7954)
自然科学(7952)
自然科学基金(7812)
(7302)
成果(6563)
国家社会(6416)
发展(6334)
(6235)
(6029)
经济(5985)
(5959)
重点(5940)
(5838)
期刊
(33490)
经济(33490)
研究(16858)
(11791)
管理(9078)
中国(8452)
(5735)
金融(5735)
经济研究(5716)
财经(5313)
业经(5165)
科学(5130)
技术(4683)
(4630)
(4519)
学报(4434)
问题(4075)
大学(3728)
学学(3710)
技术经济(3596)
经济管理(3030)
改革(2999)
(2999)
(2986)
财会(2867)
农业(2854)
商业(2795)
经济问题(2760)
会计(2703)
现代(2662)
共检索到79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3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共同举办的"NAES宏观经济形势季度分析会(2016年一季度)"在京举行。会议组织经济领域专家学者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一季度经济走势,研讨了应对经济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与会专家认为,2016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低增长、低通胀和高不确定性"特征。一方面,发达国家经济总体呈现弱势复苏,同时,受结构性通缩影响,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预计2016年俄罗斯、巴西两国仍将持续衰退;另一方面,2016年全球经济面临来自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西  
1994年全省国民经济运行一季度历经了减速增长阶段以后,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外部影响和我省经济内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二季度将进入基本平稳发展的过渡阶段。工业生产、零售市场和物价等方面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省工业速度一季度较前一季度回落了8.7个百分点。流动资金紧张是当前制约工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严重。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工业生产加速下滑的可能性较小。这是由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2015年第二季度国际金融市场在动荡中开始有所调整,进而价格走势的方向发生一些变化,主要指标运行并未按照预期前行,反而阶段性的调整技术凸显政策宗旨,并进一步加大经济前景的预测难度,金融市场或经济基本面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大。然而,第二季度整个市场的相对稳定局面依旧存在,但市场心理的恐慌性与不确定性进一步扩大。一、主要特点观察2015年第二季度国际金融市场受到希腊问题的冲击十分明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顺成  梁晶  
2011年6月3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发布了其第二季度中小事务所网上快速调查结果。该调查在3周的时间(2011年4月27日至5月19日)内收集了世界各地440位受访者的反馈。该调查显示,在第二季度,监管负担已经取代了经济不确定性,成为中小事务所的中小企业客户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尤其是相关监管要求频繁的变化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负担。仅有25%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颜士斌  夏鸿宁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实现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都要为经济增长、稳定币值、充分就业等目标服务。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主要有国家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含补贴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货币管理当局通过金融变量实现预期经济目标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政策和利率(含汇率)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颜士斌  夏鸿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实现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手段,一般是组合实施的,其主要组合形式有双紧、双松、一紧一松。文章认为,发展经济是硬道理,客观上要求采取适宜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而上策应是紧财政松货币,文章分析了采取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的原由,并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提出松货币不是膨胀政策,它是建立在财政收支基本平衡,银行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基础之上的。文章论述了实行松货币政策的注意要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先立  
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动态的、跨期效用最大化的实际汇率决定模型,对基本模型进行扩展并分析了实际汇率的6种决定因素。基于理论分析,选取1994年一季度至2012年二季度的相关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相对生产率对实际汇率的解释力度最大,净外国资产解释力度微弱且显著度较低。人民币实际汇率在样本期呈现高估和低估交替互现,且具有一定的修复调节机制,总体未显著偏离均衡水平,不存在大幅低估。因此,人民币应继续坚持"自主性"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贾铁真  朱红艳  董积生  
今年以来,受到政府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及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国内需求快速增加、外贸经济复苏明显、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工业生产效益持续改善等良好发展态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通胀压力增大、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产能过剩问题更加凸显等矛盾和问题。展望未来,国民经济总体上将继续保持回升态势,国内需求仍会稳定增长,出现高通胀可能性不大;外贸增速将大幅度提高,但顺差将进一步缩小;依赖政策支持,工业生产效益将持续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效应会逐步显现。与此同时,宽松政策将继续趋紧,银行体系流动性分化加剧;直接融资增多,存款期限结构与股市运行联动性增强;银行业将加大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丽华  
经济稳定与财政货币政策汪丽华经济稳定是指经济能够连续地、较平稳地发展,不希望经济发展过程经常出现不连续点(间断点)或过大的起伏波动。没有一定的稳定,就难以有持续的发展。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经济稳定不可能自动地出现,常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进行调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晓莲  刘颖  宗立鹏  
财政与货币政策是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两大工具,在美国“新经济”发展中,这两大政策工具发挥了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经济衰退、启动经济复苏的积极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分析研究美国“新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践和经验,为我国应对入世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在财政货币政策选择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2011年第二季度国际金融市场表现起伏错落于价格、舆论和制度之间,焦点关注十分突出,主导力量十分明显,预期心里十分混乱,未来前景难以预料,但是金融市场抓住机会、顺势而为实施技术性的修正和修复十分突出,进而整体金融状况混乱性扩大,复杂性加重,趋势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易宪容  
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被市场解读为中国已经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中国货币政策将加杠杆。在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方式正在全面转型,增速下行并非不可容忍,央行不需要出台强刺激政策来保经济高速增长,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也不需要重大转向。尽管过度信贷扩张短期内能够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甚至带动经济的短期繁荣,但它能否把经济带向持续繁荣增长之路是相当不确定的。降息的实质意义在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就中国情况而言,去杠杆仍应是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章晟  
为启动内需 ,我国于 1998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 ,需要对其进行调整。调整的取向是向适度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 ;调控方向应由基础建设投资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行的制度建设 ,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和财政政策的运行效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一成  
目前疫情高峰已过,国内生产、生活有序开展,但高频数据显示当前复苏的进度有所分化,经济内生动力尚难言稳固。目前市场对于下阶段政策发力仍有期待,文章尝试对当前国内经济新形态下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市场走势进行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