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43)
- 2023(2390)
- 2022(2110)
- 2021(1853)
- 2020(1660)
- 2019(3768)
- 2018(3689)
- 2017(6986)
- 2016(4046)
- 2015(4473)
- 2014(4448)
- 2013(4430)
- 2012(4121)
- 2011(3815)
- 2010(3961)
- 2009(3675)
- 2008(3682)
- 2007(3474)
- 2006(3157)
- 2005(2811)
- 学科
- 济(17537)
- 经济(17526)
- 管理(10405)
- 业(10133)
- 方法(8535)
- 企(7879)
- 企业(7879)
- 数学(7164)
- 数学方法(7082)
- 农(4970)
- 学(4919)
- 中国(4541)
- 理论(4065)
- 业经(3869)
- 教育(3576)
- 农业(3399)
- 财(3242)
- 制(3141)
- 贸(3104)
- 贸易(3103)
- 易(2992)
- 环境(2725)
- 地方(2660)
- 和(2470)
- 技术(2375)
- 划(2365)
- 银(2322)
- 银行(2305)
- 融(2293)
- 金融(2292)
- 机构
- 大学(66370)
- 学院(64143)
- 济(25609)
- 经济(25116)
- 管理(22257)
- 研究(21665)
- 理学(19115)
- 理学院(18841)
- 管理学(18443)
- 管理学院(18308)
- 中国(15043)
- 科学(14014)
- 京(13849)
- 农(12747)
- 财(11708)
- 所(11424)
- 业大(10746)
- 范(10532)
- 研究所(10468)
- 师范(10441)
- 江(10320)
- 农业(10091)
- 财经(9576)
- 中心(9190)
- 经(8610)
- 北京(8499)
- 师范大学(8428)
- 经济学(8301)
- 州(7925)
- 经济学院(7440)
- 基金
- 项目(40536)
- 科学(31922)
- 基金(29533)
- 研究(29099)
- 家(26137)
- 国家(25890)
- 科学基金(21782)
- 社会(19052)
- 社会科(18120)
- 社会科学(18112)
- 省(16074)
- 基金项目(15675)
- 教育(14213)
- 划(13679)
- 自然(13617)
- 自然科(13306)
- 自然科学(13302)
- 自然科学基金(13113)
- 资助(11882)
- 编号(11297)
- 成果(10078)
- 重点(9301)
- 部(9227)
- 发(8532)
- 创(8231)
- 课题(8204)
- 国家社会(8113)
- 教育部(7961)
- 科研(7731)
- 大学(7659)
共检索到96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闵正良
劳动力价值由劳动力生产成本和劳动力价值增值两部分组成;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单位时间内单位劳动力所创造出的价值量。劳动力价值对工资的要求更直接地表现为劳动力生产成本对工资的要求;工资不仅应反映劳动力价值的要求,还应反映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要求,应是劳动力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综合反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伯海
商品二因素——价值与使用价值是经济学的重要原理和基本范畴,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却与商品从产地运到销地,使用价值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而价值量却会增加的客观事实相矛盾。为此,必须引入“效用”范畴,考察另外一个商品二因素——价值与效用,这不仅对理论建设很重要,而且可以促使商品生产者重视市场信息,了解供需情况 ,生产适销对路商品,以满足社会需要。力求在维护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
商品二因素 价值与使用价值 价值与效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俊 苏立君
随着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扩大,数字租金开始产生并快速增加。通过区分数据和数据要素,明确数据要素具有产权排他性、网络外部性和无形损耗性等要素特性,并且作为一种特殊生产资料商品的数据要素包含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数字劳动在数据要素生产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据要素生产与数字生产资料积累相互促进。在价值规律作用下,数据要素只要作为特殊生产资料投入一般商品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就会产生数字租金。但不同于地租,数据要素的要素特性决定了数字租金必然存在租金耗散倾向。平台垄断资本在绝对数字租金和相对数字租金的产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数字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平台垄断资本必然与数字劳动者、传统产业资本和数字食利阶层之间存在经济利益分配矛盾,数字租金的租金耗散倾向会激化这些分配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数字租金共享化不仅具有客观必要性,还具有现实可行性。我国应该从多方面政策入手,加快实现数字租金的共享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段伟花 王浩 祝志川
行业工资水平事关劳动者的工资溢价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探寻其受哪些行业因素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行业工资水平与科技创新投入中的创新经费投入正相关,与外部技术引入和创新劳动力投入负相关,与金融资本活动中的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与劳动人口特征中的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劳动人口流动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对行业工资水平影响最大的行业因素,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外部技术引入的影响程度次之,而创新经费投入、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劳动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工资水平过低的行业可通过提升从业者受教育程度、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劳动人口流动等方式推动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工资水平过高的行业可通过增加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外部技术引入来抑制行业工资水平增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浩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技术和专利作为商品的二因素,可以发现技术和专利的价值都不包含"不费分文"的前人科研劳动成果,专利作为商品出售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有限,专利作为生产资料发挥其使用价值能够在专利保护期内获得持续的超额剩余价值,在专利实际工作中专利运营的最终目标还应放在专利作为生产资料的实施应用上来。
关键词:
专利 价值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姝楠 张开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字商品的兴起,数字商品是指通过提供信息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虚拟字符串。在商品二因素、价值形成、价值实现和价格决定等方面,数字商品既符合马克思对商品范畴的分析,又呈现出许多新变化,需要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做出具体研究。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应根据数字商品的特征规律,从培养国民数字素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强化商品市场监管三个方面入手,做好政策引导和规范,为数字商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娟
基于CHNS数据库,运用人力资本函数模型和动态工资分解法,对中国十年来性别工资差异逐渐拉大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受教育年限有效缩减了性别工资差异的扩大,但工作经验和性别歧视等因素加剧了性别工资差异的扩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小龙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参与志愿者服务为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渠道,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1]。在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因素的同时,通过大样本数据调研江苏省高校志愿者服务现状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愿者服务的主要因素,为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积极性、丰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内容、建立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激励机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者 志愿服务 激励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世伟
本文讨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 ,提出要素投入呈现二元化结构形态———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 ,分析二元化要素各自的增长特征 ,产出变动随要素变动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晋利珍
本文通过对1978~2007年我国行业工资差距的实证考察以及行业工资差距决定因素的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不论是从绝对程度还是相对程度看,我国的行业工资差距总体上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决定行业工资差距的因素中,除了竞争性的人力资本因素之外,最突出、最重要的因素是行业垄断程度,尤其是行业的行政性垄断。行业垄断不仅限制了竞争,而且扭曲了工资决定机制和企业的行为,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工资差距 人力资本 垄断 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李会敏
本文针对工业企业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呈现放缓趋势、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等问题,分析了我国工业企业工资增长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2003—2012年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选取多个工资增长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资粘性、地区生产总值和劳动生产率是影响工资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失业率、人力资本水平和最低工资增长率的影响均不同。
关键词:
工业企业 工资增长 工资粘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方福前 武文琪
本文利用近十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数据,对工资决定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国有与非国有部门间与部门内的蓝领和白领职业工资差异,以及跨年度的表现变动进行了实证研究。中国白领职业劳动者的工资优势中约70%以上来自人力资本优势,约30%来自报酬率差异,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分割较为明显,同时,人力资本因素和报酬率因素对工资差异的贡献在工资分布区间不均匀。在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更多地由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和补偿性工资差异决定:而国有部门的工资差异更多地受到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并且其工资结构显示出集中性,在其工资分布的低端,白领劳动力工资的制度性溢价明显,而在其工资分布的高端,一系列规范政策的出台使得白领劳动力工资较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红 J.Paul Elhorst Arjen van Witteloostuijn
本文运用模块数据和空间计量学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地区工资水平及地区工资非均衡的各种政策体制因素和经济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地区工资水平及其差异既受制度变迁的影响又受市场机制的作用,具有典型的转型特征。具体而言,工资体制、对外开放、所有制改革、地方保护、教育水平和资本投入等因素对地区工资水平及其差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地区工资 非均衡 政策制度 市场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实 杨修娜
文章利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民工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对我国15个城市的农民工进行调查所得的数据,分析了农民工性别间的工资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女性农民工的平均工资、小时工资都低于男性农民工。分解结果表明,男女农民工之间的工资差异、小时工资差异主要是由性别歧视以及其他不可观测因素引起的,而对于那些年轻、低学历、无工作经验的农民工来说,性别歧视的影响更严重。
关键词:
农民工 性别工资差异 分解分析 歧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雷佑新 王俊文 孙晋然
保留工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但同时保留工资又受多种因素影响。以成都市高校毕业生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综合运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对影响高校毕业生保留工资的性别、文化程度、毕业时间、学习就业知识时间、实习经历、求职预算等因素进行了深入讨论,追本溯源,最终得到毕业时间对高校毕业生的保留工资影响程度最大的结论。最后,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保留工资 最优尺度回归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