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9)
2023(14342)
2022(11691)
2021(11070)
2020(9081)
2019(20521)
2018(19924)
2017(36776)
2016(20374)
2015(22773)
2014(22113)
2013(22235)
2012(21024)
2011(19006)
2010(18843)
2009(17407)
2008(17203)
2007(15103)
2006(13548)
2005(12145)
作者
(61061)
(51682)
(51073)
(48759)
(32528)
(24973)
(22942)
(20147)
(19731)
(18079)
(17724)
(17278)
(16569)
(16323)
(16189)
(15695)
(15407)
(15011)
(14832)
(14532)
(13046)
(12682)
(12400)
(11898)
(11663)
(11436)
(11347)
(11304)
(10490)
(10443)
学科
(86601)
经济(86504)
(54710)
(51288)
管理(45942)
农业(33981)
方法(32137)
(31779)
企业(31779)
数学(28379)
数学方法(28150)
中国(26940)
业经(23040)
地方(21847)
(18566)
(18390)
(18275)
贸易(18259)
(18018)
(17806)
(14606)
环境(13614)
(13303)
银行(13261)
(12797)
农业经济(12690)
(12574)
(12326)
金融(12324)
发展(11603)
机构
学院(287331)
大学(285559)
(122721)
经济(120431)
研究(109477)
管理(103849)
理学(89384)
理学院(88227)
管理学(86766)
管理学院(86243)
中国(84990)
(76049)
科学(69281)
(61148)
农业(58857)
(56647)
(52977)
业大(52971)
研究所(51885)
中心(51459)
(44727)
财经(41749)
(39535)
师范(39069)
(38342)
(38315)
北京(38314)
经济学(37754)
(37419)
农业大学(36992)
基金
项目(199563)
科学(156793)
基金(146293)
研究(141218)
(131419)
国家(130196)
科学基金(108992)
社会(92472)
社会科(87229)
社会科学(87207)
(78365)
基金项目(77797)
自然(70516)
自然科(68807)
自然科学(68781)
自然科学基金(67574)
(66264)
教育(61801)
资助(57734)
编号(54895)
重点(45871)
(45465)
(44450)
成果(43766)
(41060)
(40687)
国家社会(39232)
课题(38656)
科研(38637)
创新(38537)
期刊
(141597)
经济(141597)
研究(85912)
(78463)
中国(64093)
学报(56217)
农业(53092)
科学(49940)
大学(42038)
学学(40052)
(37196)
管理(32367)
(30377)
金融(30377)
业经(28572)
教育(26685)
(26261)
经济研究(21108)
问题(20490)
财经(20170)
技术(19603)
(17954)
(17430)
世界(16912)
资源(16762)
业大(15996)
农村(15450)
(15450)
农业经济(15348)
(15213)
共检索到442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波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文化变迁明显,农村社区的社会关系、人们的风俗习惯都不同程度表现出分化与异质性。农村文化变迁对整个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潜在的巨大影响:现阶段农村文化处于"新旧并存"过渡形态;农村村庄作为文化共同体特征日益弱化;农民文化主体性丧失,传统文化再生与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内生动力不足;农村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基础秩序"开始瓦解。中国农村文化变迁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内在的"软性"变化过程。如何在推动农村现代文化建设的同时,保存并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使农村文化展现出新的活力,需要我们辩证思考中国农村文化变迁中的四对关系:"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城"与"乡"、国家—市场—民间社会的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红梅  刘卫东  
本文基于中国5省25县(市)101个样本村的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对现阶段中国农村零星式征地补偿特点、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不同省份征地补偿差异较大;不同用途征地补偿差异显著:距离中心乡镇远近不同补偿标准差异明显;不同级别政府征地补偿标准稍有差异;征地补偿款村集体截留比例较大;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隐性缺失问题较为严重。研究结论:针对零星式征地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征地操作程序;完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做到同地同价;加强保护土地资源、维护农民权益的法律培训宣传,提高农民土地意识;弱化村集体和村小组地位,减少征地补偿款发放环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俊彦  
一、三大历史功绩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深刻变革,为中国经济二十年全面体制改革与高速发展的壮丽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及其引导的经济发展内容、过程是丰富多彩而寓意久远的,至少有三大功绩是历史性的。(一)对长期稳定地解决中国吃饭问题的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前20年是人民公社的历史,后20年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这两个20年构成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特点鲜明的历史阶段。后者的成功与其前者的失误相比较,具有理论上与实践上的经典意义。回顾农村改革开放的历史,如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师承瑞  
超前二十年全国第一家──莱芜市村庄搬迁改造复垦良田的调查师承瑞山东省莱芜市在全国率先闯出一条节约土地、开发耕地的新路子,将座落在平原上的村庄搬迁上山和实行旧村改造,腾出良田耕种。从1978年开始到目前,这个市已完成搬迁改造的村庄168个,占村庄总数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伦俊  
近二十年来,中国统计学争鸣的观察与思考张伦俊ABSTRACTThispaperhasmadesummarizationonthediferentacademicstandpointsofmorethan30expertsworkinginthesta...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莉  左停  唐丽霞  
本文基于150个村庄调查,对1978年到2008年间村庄环境变化的感知和评判,分析了村庄农业气候资源、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和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变迁。文章认为,变化的环境影响了村民日常的生产生活,村民自身的行为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柳钦  胡振华  
本文梳理了中国解放前"农合"思想及实践、改革开放前农村合作组织的变迁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认为在未来时间里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将进入到改革开放以来最活跃的创新、发展时期,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呈现加速态势,将成为农业经营组织体制创新的一个新亮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肖唐镖  孔卫拿  
中国农村民主治理的实际状况究竟如何,近10年来它有了怎样的变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文章利用2002~2011年三波全国农村调查数据资料来进行分析,将村级民主治理细分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监督和民主自治三个层面,并以村级基本公共品供给绩效来观测民主治理的实际效果。研究表明,以村民代表会议议决的决策实践已渐趋常规化,以民主理财为核心的民主管理组织建构已逐步健全,但村庄"一事一议"的开展力度仍需加强;民主监督的功能发挥取得了较大发展;民主自治仍受到上级政府的干预,但在日常治理的过程中乡村关系日益松散;村级基本公共品供给绩效已稳步提升,但同时也面临较大压力。影响基层民主治理及其绩效的因素是多元的,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唐丽霞  左停  
由于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依赖性,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通过对全国141个村的调查,系统分析了中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农村的水资源退化和污染、农药和化肥等滥用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以及农村环境污染都是比较严重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萧子扬  黄超  
当前是一个迅疾发展的时代,中国农村发生了嬗变,乡土中国逐渐向后(新)乡土中国转变。新乡贤作为一股农村治理新力量正在不断涌现,并发挥着地方治理的作用,而且他们是近现代以来后乡土中国知识分子为探求农村脱贫、农业振兴而进行的社会知觉运动。本文认为乡村建设运动就是乡贤在近代的一次突变,新乡贤由此诞生。并着重强调新乡贤及其背后的社会知觉是后乡土中国农村脱贫和农业振兴的关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毕国华  杨庆媛  张晶渝  程小于  
研究目的: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探讨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变迁分为两条主线: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功能拓展与价值显化。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并显化土地功能与价值,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现实矛盾的两条基本途径。研究结论:针对当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主要方向:(1)强化土地权能,让乡村成为土地多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2)围绕乡村自然资本加速增值提升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让乡村成为自然资本增值最快的地方;(3)以土地制度改革作为重塑城乡关系的重要手段,优化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格局,让乡村成为回得去的乐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榛  
农村金融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长足发展,主要经历制度的重塑、转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探索以及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等四个阶段。论文总结和回顾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4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提出农村金融改革要坚持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立法、维护金融安全等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乐荣  左停  
基于中国150个村的调研数据分析表明,改革开放30年农村中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仍未改变,但是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农业生产结构呈现出种植业地位下降,林业、畜牧养殖业、渔业作用上升的变化趋势;农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由集体农业经营、提留统筹及村办企业转变为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村集体支出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种植及养殖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然而投入要素的缺乏和不足以及养殖风险大、成本高也阻碍了种养业的发展;同时农业收入相对较低、城乡差距大也降低了一些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