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6)
2023(2279)
2022(1797)
2021(1671)
2020(1288)
2019(2794)
2018(2541)
2017(4738)
2016(2558)
2015(2789)
2014(2548)
2013(2539)
2012(2614)
2011(2340)
2010(2911)
2009(3349)
2008(2286)
2007(1732)
2006(1561)
2005(1553)
作者
(6582)
(5602)
(5395)
(5272)
(3499)
(2656)
(2550)
(2122)
(2047)
(2039)
(1874)
(1871)
(1862)
(1835)
(1770)
(1720)
(1708)
(1596)
(1503)
(1396)
(1362)
(1351)
(1303)
(1286)
(1237)
(1200)
(1199)
(1129)
(1128)
(1114)
学科
(10090)
经济(10074)
管理(9879)
(9281)
(8669)
企业(8669)
(4310)
(3628)
(3570)
(3384)
财务(3382)
财务管理(3377)
企业财务(3295)
(3245)
金融(3245)
方法(2976)
中国(2959)
业经(2794)
体制(2717)
(2639)
世界(2349)
(2323)
数学(2200)
数学方法(2181)
(2116)
银行(2116)
(2043)
工作(1967)
环境(1846)
公司(1812)
机构
大学(35730)
学院(35118)
(15566)
经济(15320)
研究(13750)
管理(13383)
理学(11295)
中国(11230)
理学院(11187)
管理学(11074)
管理学院(11002)
(8548)
(7654)
财经(6539)
科学(6484)
(6407)
(6048)
中心(5665)
研究所(5619)
(5128)
财经大学(5050)
(5029)
经济学(4970)
北京(4954)
(4508)
师范(4487)
经济学院(4409)
(4195)
商学(4144)
商学院(4103)
基金
项目(21739)
科学(17495)
研究(17032)
基金(16356)
(14207)
国家(14078)
科学基金(12119)
社会(11812)
社会科(11198)
社会科学(11193)
基金项目(8051)
教育(7887)
(7495)
自然(7025)
自然科(6848)
自然科学(6847)
自然科学基金(6715)
(6632)
编号(6489)
资助(6256)
成果(5983)
(5548)
重点(5248)
国家社会(5189)
(5076)
教育部(5030)
(4946)
人文(4709)
课题(4679)
中国(4401)
期刊
(19242)
经济(19242)
研究(12672)
中国(8498)
(7584)
管理(6057)
学报(5217)
科学(4967)
(4711)
金融(4711)
大学(4636)
(4573)
教育(4308)
学学(4272)
财经(3297)
国际(3216)
农业(3144)
经济研究(2985)
会计(2981)
(2892)
世界(2625)
(2585)
技术(2390)
业经(2352)
问题(2251)
财会(2179)
(2122)
社会(1978)
现代(1739)
(1687)
共检索到59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易娅莉  雷达  
首脑峰会是主权国家间政府协调的一种形式。当前,由于国际社会将反危机和全球治理的任务都交给首脑峰会,使得首脑峰会协调的效应并不明显。本文认为,首脑峰会的协调机制应该具有应急性和短期性,为使其达到更好的协调效果,其使命应该重回反危机的初衷。鉴于当前世界各国的反危机政策屡屡受挫,各国在反危机政策上达成协调共识的条件已经具备,中国如果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发挥东道主的作用,很有希望促使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在国际政策协调上取得重大突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万发  许勤华  
G20峰会作为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之一,不仅正在引领全球绿色治理进程,而且呈现出以绿色治理引领全球发展与治理的新趋势和新变局。通过分析2008—2021年G20峰会框架下全球绿色治理议题及其领导人宣言,探析G20峰会在应对全球绿色治理问题、推动绿色发展进程和统筹推进气候、环境、能源治理等方面的角色与作用,G20峰会通过战略性参与、制度化影响和实践性改造等深刻塑造全球绿色治理进程,在大国战略竞合、百年大变局等新形势下,中国需要深化G20峰会框架下全球绿色治理进程的大国作用,为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肖前  
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G20)升格为首脑峰会,截至2014年11月,G20峰会在六年中已经举办9次。在此期间,G20机制初步形成,它在继承七国集团/八国集团(G7/G8)核心要素的同时,又有适应新格局、新形势的灵活创新。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经济体和贸易大国,其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从20世纪末对七国集团/八国集团峰会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丹丹  
二十国集团(G20)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G20从2008年起召开领导人峰会,迄今已经召开了9次,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领域中重要的议事平台。2011年,G20首届农业部长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并配套召开了农业研究发展大会,会上提出了一系列农业领域行动计划,自此,召开农业部长会议及其配套筹备会议已成为G20的常态机制。2016年,中国作为G20峰会主席国,将承办包括农业部长会议在内的一系列会议。本文通过对G20产生的背景、运行的机制和已经召开的农业部长系列会议中所关注的农业重点领域及提出的方案与行动计划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阐明其对农业发展发挥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邹志强  
当前全球能源治理的主体间博弈、理念性冲突、机制性矛盾以及民主化不足等问题使之无法有效应对挑战。近年来G20日益关注全球能源治理议题,为此达成了诸多共识与治理举措,并积极整合全球能源机构。鉴于全球能源治理中的内在矛盾特别是无序而碎片化的治理结构,G20有望发展成为全球能源治理的协调中心,但面临着自身机制性缺陷、技术劣势和诸多外在因素制约,前景并不乐观。作为G20重要成员和2016年G20峰会主办国,中国应更加重视在G20框架下的全球能源治理进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1年10月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屈冬玉博士与全球私营部门领袖共同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呼吁建设转型、包容的农业粮食体系,推动全世界消除饥饿,促进应对气候危机等全球挑战。屈总干事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活动造成冲击,全球2020年新增饥饿人口因此创下历年之最,粮食不安全人口则增加1.61亿人。屈总干事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规模空前的经济衰退,对粮食安全和营养造成沉重打击"。他同时警告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2008年11月15日在华盛顿闭幕。会议就国际社会加强协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持经济增长达成一致,并呼吁改革世界金融体系,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就应对当前金融和经济问题的措施达成行动计划。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素权  
二十国集团从成立到现在,议题越来越广,运行机制逐渐成熟,与国际组织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实现由部长会议到首脑会议的升级,在合作刺激经济增长、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二十国集团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顺应了全球金融与经济治理的需要。然而,二十国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受八国集团的制约,不愿从根本上变革现存国际秩序,引起了发展中国家的质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习近平  
(2016年9月4日,杭州)各位同事:我宣布,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开幕!很高兴同大家相聚杭州。首先,我谨对各位同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去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安塔利亚峰会开得很成功。我也愿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去年主席国土耳其的出色工作和取得的积极成果。土耳其以"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作为峰会主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目前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我们仍然丝毫不能放松警惕。当前,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江时学  
二十国集团(G20)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国与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扩大。而且,中欧对G20的立场和态度都是积极和肯定的,双方对G20的期待和要求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中欧应在G20内加强合作,合作的内容及方式方法可包括以下5个方面:共同帮助发展中国家;对G20轮值主席国施加更大的影响;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合力推动G20的功能转型;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时相互帮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毛德松  
峰会外交是指以多边最高级会议为舞台而开展的外交活动,与多边首脑外交有交集,也有区别。当代峰会外交既有正式峰会机制和非正式峰会机制之别,也有区域性、跨区域和全球性峰会之分。在全球化和全球性问题的日趋扩散的背景下,峰会外交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将峰会外交推到了全球治理的台前。虽然人们对峰会外交评价不一,但后危机时代峰会外交的集群召开则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峰会外交的期待和厚望。从总体上讲,峰会外交不仅引领着全球治理的发展方向,而且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和推动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七国集团(G7)是由西方七个发达国家即美、日、德、英、法、意和加拿大共同组成的的一个松散的论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七国集团越来越朝着引导世界经济发展和各国宏观政策走势的方向发展,原来的“富人俱乐部”正在演变成为“大国论坛”。由于俄罗斯加入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国际社会已经开始讨论中国是否会加入现有的八国集团。七国集团,包括七国集团机制下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成立的二十国集团均加强了与中国的接触。2003年胡锦涛主席应邀赴法国埃维昂参加七国首脑与发展中国家的讨论。从2003年9月份,七国集团已四次与中国进行财政副部级对话。2004年10月,中国财政部部长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世龙  
二十国集团成立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之一,其存在的正当性和作用得到了一定认同。通过广泛对话和协商,二十国集团确立了全球性危机需要全球应对协同解决的信念,并以此为指导采取了具体措施,如提供巨额资金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加强金融监管,改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强化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此外,其决策适当照顾并体现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利于它们在全球金融经济治理和对话中地位的提升。但是,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并不代表世界经济体系结构的变化,也没能够冲击或颠覆现有世界经济运行的三大保障机制,同时,美元霸权依然大行其道。换句话说,二十国集团的出现并没有颠覆美国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韩冰  
二十国集团(G20)是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的首要论坛,在投资领域致力于推动国际投资多边合作,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发展。2016年中国作为G20峰会轮值主席国,为促进全球投资恢复强劲增长,针对国际投资体系呈碎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G20应在自愿基础上共同探索制订非约束性的全球投资指导原则或框架,推动G20机制参与全球投资治理。本文回顾与梳理了G20历次峰会在投资领域取得的成果,剖析了2016年G20中国峰会投资议题提出的动因,探讨了G20在投资议题成果落实与促进G20成员在全球投资治理领域合作亟需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