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3)
2023(11982)
2022(9981)
2021(9316)
2020(7699)
2019(17776)
2018(17824)
2017(33378)
2016(17869)
2015(20286)
2014(20100)
2013(19734)
2012(18717)
2011(17301)
2010(17305)
2009(16317)
2008(15818)
2007(13865)
2006(12827)
2005(12146)
作者
(48408)
(40757)
(40250)
(38875)
(26085)
(19281)
(18381)
(15571)
(15563)
(14391)
(14212)
(13654)
(13314)
(13120)
(12836)
(12514)
(11924)
(11766)
(11591)
(11222)
(10635)
(9653)
(9588)
(9405)
(9253)
(9049)
(8972)
(8624)
(8004)
(7934)
学科
(93590)
经济(93483)
管理(49634)
(41093)
(33449)
企业(33449)
方法(30741)
数学(27429)
数学方法(27276)
中国(25633)
地方(21983)
(20749)
(20077)
(19884)
业经(18472)
(15447)
(15267)
贸易(15255)
(15174)
(14965)
金融(14961)
(14805)
(14413)
银行(14408)
(13966)
地方经济(13660)
环境(13498)
农业(12743)
体制(12161)
(11797)
机构
大学(259224)
学院(253991)
(124206)
经济(121979)
研究(96714)
管理(91376)
中国(77220)
理学(76687)
理学院(75758)
管理学(74883)
管理学院(74359)
(59255)
(55650)
科学(50810)
(47273)
财经(45548)
中心(42887)
研究所(42063)
(41425)
经济学(41269)
(38481)
经济学院(36777)
北京(36200)
(34732)
师范(34527)
(34354)
财经大学(33717)
(33184)
(29885)
业大(29035)
基金
项目(157729)
科学(125791)
研究(121763)
基金(117018)
(99908)
国家(99098)
科学基金(85032)
社会(82379)
社会科(78236)
社会科学(78223)
基金项目(60735)
(57313)
教育(55614)
自然(49432)
(48692)
自然科(48210)
自然科学(48198)
资助(47783)
自然科学基金(47365)
编号(47331)
成果(40861)
(37587)
国家社会(35898)
重点(35676)
(35242)
(34788)
课题(34054)
教育部(33449)
中国(32738)
(32311)
期刊
(148163)
经济(148163)
研究(92406)
中国(57986)
(46424)
管理(37080)
科学(32686)
学报(32329)
(31711)
金融(31711)
(31074)
教育(29390)
大学(26397)
经济研究(25119)
财经(24883)
学学(24036)
技术(22012)
(21708)
农业(20582)
问题(19489)
业经(18849)
(17446)
世界(16266)
国际(16178)
技术经济(13396)
经济问题(11810)
现代(11644)
(11524)
统计(11326)
改革(11300)
共检索到418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詹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近代中国币制改革最为频繁的时期。当时的中国经济学者瞄准时代需要,立足国内实情,发挥理论专长,提出了较为丰富的币制改革思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经济学者对货币本位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普遍认为纸本位是大势所趋,但金属本位更适宜当时中国实际,为实施"废两改元"提供了参考。1934年,中国经济学者对货币本位该如何应对美国《白银收购法案》引起的银价上涨进行了热烈探讨。一些学者主张实行与国际银价脱钩的金属本位,一些学者则指出纸本位存在通货膨胀风险,这些观点都与1935年法币政策相左。20世纪40年代末期,中国经济学者从币制改革层面,对治理恶性通货膨胀建言献策,并指出在财政状况未见改善的情况下,币制改革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佛丁  王利华  王玉茹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的中国经济──评美国学者近年来关于美国白银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讨论刘佛丁,王利华,王玉茹1989年以来美国几位经济学家围绕着罗斯福担任总统时期,美国实行的白银购买计划对中国当时经济的影响及一系列其它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一讨论虽...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洪华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家处于动荡的战乱时期,一部分软弱动摇的知识分子不但无法切实肩负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而且还暴露出各种性格缺陷和精神弱点。这一时期的大学叙事更多地把讽刺批判的矛头投向"象牙塔"内的各类大学人物,或批判他们在革命救亡低潮时期的幻灭退守,或嘲讽他们在民族危亡时期的道德沦丧,或批判他们在启蒙救亡时期的不学无术,并由此进一步剖析大学人物的性格缺陷和人性弱点,以及造成这种缺陷和弱点的文化传统与现实因素,彰显了同为知识分子的作家们在民族救亡过程中的自我反省和责任担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迎春  
区域自给自足一般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 ,我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此而实行了粮食的省长负责制。本文运用兼顾安全和效率的方法 ,对这一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效果进行分析 ,肯定了短期内保障安全、长期中注重效率的区域自给政策在经济上的合理与可行 ,并根据此结论 ,进一步提出了区域自给自足在整个粮食经济良性循环中的发动机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日本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萧条。由于日本经济衰退 ,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刺激经济回升 ,但都没能达到预计效果。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失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智君  
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农村工业化"逐渐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一种重要思潮。1930-1949年有关"农村工业化"问题的期刊文献涉及的论域主要有"农村工业化"的内涵探讨、必要性分析、实施路径、保障体系等。思想界的中国农村工业化思想呈现出开放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特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瑞添  李晓明  
文章认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西省政府在民族地区大力推行农村改革与建设,推行"三位一体"制、倡导村民自治,举办农村合作事业、发展农村经济,推行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以提高民众智识,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改良陋俗,发展医疗卫生农林水利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某种程上促进了广西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发展,对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建波   张书海   刘昊宸   侯方泽  
<正>关税政策不仅与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国际贸易息息相关,而且还关乎一个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甚至影响着一个国家的金融货币和政治外交政策的战略取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美关税政策改革便是这方面的最好例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关税政策改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关税政策改革,指的是中国南京政府围绕实现关税权自主的系列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收回关税自主权、收回海关行政权和国定关税的改革以及关税征收单位配套改革四个方面。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琴  
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上兴起第二次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浪潮。此次改革中,各国均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不约而同采取了一些共同的措施以推动基础科学教育改革。这些共识之举包括:1.理论先行,为科学教育改革提供理念指导;2.颁布科学教育政策文件,制定科学教育标准;3.围绕科学教育目标,全面推行课程改革;4.改革科学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明确科学教师标准;5.整合校内外资源,提供科学教育资源保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燕  
以发展的理念和发展的动因为主线,对1990年代以来国际发展理论的新进展作了梳理和总结。近年来,随着发展的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增长,还要实现变革、社会转型、人的权利和自由等目标。此外,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也不仅仅是经济因素,制度、知识、社会资本、民主等非经济因素对增长和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小梅  
本文将以美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转变为主线,将美国货币政策分为四个时期,即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时期、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时期、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灵活微调的货币政策(过渡)时期及1994年到现在的中性货币政策时期。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变是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进步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相关。美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过程,反映了各时期货币当局所采用的货币政策理论、货币工具和操作目标以及货币传导渠道的相应改变。本文对美国货币政策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理论、中介目标、操作工具及政策效果等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决策和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国华,彭鹏,唐承丽,周海燕  
本文综述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测度的研究进展,采用多指标组合法和多指标合成法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行了多空间层次(省、市、区—三大地带—沿海与内地)、多角度(生产水平、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的分析与研究,从多个层面揭示了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动态变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4.公共选择学派自从庇古建立了福利经济学、凯恩斯建立了宏观经济学之后,市场完善无缺的信念开始崩溃。针对市场失灵现象,人们要求政府干预经济,以弥补市场所造成的缺陷。这其实是假定政府能够代表社会,并能够按照社会利益去纠正市场所产生的缺陷,而同时政府纠正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20世纪西方经济学说的基本状况是流派林立、群雄纷争,各种新学说、新观点不断涌现。本文仅对其中一些主要流派的理论进展进行大致回顾,并试图展望世纪之交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趋势。一、从新古典经济学到凯恩斯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20世纪后,垄断的形成和加强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连浩鋈  
粮食是主宰国计民生的主要元素,无怪自古以来之为政者皆以饱足民食为御国之道,而庶民则视五谷为神圣不可弃之物。所谓:饥饿之年天下必乱,丰收之年天下必平。历来如此。 广东地处热带,其位置又正在季节风带的前哨,故气温高而雨量多,宜于稻作。查该省之稻作,一般为双季水稻制,遍及境内的山谷底地、沿江冲积平原及滨海三角洲,常年收获,实属丰足。宋元两代,广东已有余粮运销至今福建、浙江等地。可惜,到了明中叶,广东产米已不敷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