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8)
2023(2322)
2022(1759)
2021(1947)
2020(1407)
2019(3440)
2018(3535)
2017(4543)
2016(3743)
2015(4229)
2014(4472)
2013(3564)
2012(3342)
2011(3198)
2010(3405)
2009(2782)
2008(2635)
2007(2424)
2006(2377)
2005(2270)
作者
(7479)
(6052)
(5982)
(5956)
(3898)
(2909)
(2893)
(2555)
(2336)
(2287)
(2170)
(2075)
(2059)
(1970)
(1969)
(1955)
(1872)
(1849)
(1845)
(1807)
(1738)
(1576)
(1571)
(1548)
(1486)
(1403)
(1384)
(1329)
(1283)
(1254)
学科
教育(18169)
中国(8964)
理论(5463)
教学(5274)
(4002)
经济(4001)
(3954)
(3437)
发展(3343)
管理(3300)
(3226)
(3220)
改革(3127)
思想(3018)
高等(3003)
研究(2950)
政治(2892)
教育改革(2774)
思想政治(2744)
政治教育(2744)
治教(2744)
德育(2724)
学校(2484)
学法(2328)
教学法(2328)
(2231)
教育学(2196)
计算(2192)
算机(2177)
计算机(2177)
机构
大学(43969)
学院(38697)
教育(25088)
研究(19227)
(17290)
师范(17264)
师范大学(14619)
(11640)
科学(10273)
职业(9986)
教育学(9767)
(9492)
技术(8834)
研究所(8632)
北京(8562)
管理(7697)
(7620)
中国(7516)
(7396)
教育学院(7162)
中心(7020)
(6994)
经济(6938)
职业技术(6817)
理学(6385)
理学院(6161)
管理学(5877)
管理学院(5764)
(5705)
技术学院(5678)
基金
研究(23898)
项目(21570)
教育(20320)
科学(18688)
成果(13301)
编号(12726)
课题(12505)
社会(12019)
基金(11897)
(11153)
社会科(11001)
社会科学(11000)
(10593)
(9465)
(9447)
国家(9187)
规划(8783)
(8026)
研究成果(7422)
项目编号(7387)
年度(7336)
科学基金(7070)
(7065)
(6851)
教育部(6637)
重点(6623)
(6604)
(6576)
阶段(6559)
(6391)
期刊
教育(43195)
研究(24190)
中国(19664)
职业(10290)
(9421)
经济(9421)
技术(7685)
技术教育(6749)
职业技术(6749)
职业技术教育(6749)
高等(4806)
成人(4569)
成人教育(4569)
(4416)
论坛(4416)
高等教育(4286)
大学(4202)
学报(3873)
(3753)
科学(3554)
职教(3526)
发展(3456)
(3456)
比较(3337)
管理(3061)
教研(2785)
高教(2785)
(2734)
图书(2724)
(2432)
共检索到74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M·J·泰尔  熊伟  
美国各院校学生失去了对科学、工程的兴趣,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就会面临短缺成千上万的科学工作者的局面。为此,国家教委任命马里兰州教育专家露丝玛莉·J·泰尔组织一个科学教育委员会。要求此委员会对全国各所学校的科学课程结构进行评估和重新调整,并拿出几套可行的改革方案,使科学教育指导原则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将此指导原则与现行课程结构挂起勾来。科学教育委员会的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愈加意识到孩子们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S·拉姆勒  夏惠贤  
1989年年末东欧和苏联的剧变,悬而未决的欧洲经济一体化、东西德的统一及日本对全世界的影响一——所有这些问题都将深刻地影响着九十年代,并将决定二十一世纪的进程。我们的学生应该了解:在未来世界中我们所熟悉的地缘政治边界和经济设想正在被新的现实所取代。这些都呼唤着有实质性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全球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滕大春  
今天是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的诞辰,我谨为致贺。如今二十一世纪即将莅临。在这跨世纪的佳期,我愿略表对于新世纪的比较教育的欢迎之情,还想略谈对于新世纪的比较教育的殷切希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有红  
本文运用实证调查 ,从分析二十一世纪影响会计的因素着手 ,沿着“影响会计的因素———会计工作的相应变化———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调整———会计教育创新”这样的思路对二十一世纪的会计及会计教育进行了研究。作者运用调查结果论述了以下论点 :二十一世纪的会计是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演化的世纪 ,这种演化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应能够满足以高素质为依托的综合分析与判断的需要 ,而这种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方式的变革。
[期刊] 预测  [作者] Spyros Makridakis  吴永保  
Spyros Makridakis是国际著名的预测学家。本文是他在第十一届国际预测会议上大会发言的要点,文中对现代预测科学的发展问题作了十分深刻有见解的阐述,这对我们认清预测的本质,预测在决策中的地位,以及今后预测研究的发展方向十分有益。本刊特此向大家推荐这篇文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河源  
认为随着书目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书目的载体形态 ,书目产品、书目工作方式等都发生了适合数字化、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变化 ,书目教育功能将得到强化 ,共享编目成果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文章认为,在过去的17年中,中国的经济发展展示出了为全世界所瞩目的上乘表现;在未来的20~30年内,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对过去17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仍将是今后二、三十年内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为此,中国的政府既要坚定不移地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任务,又要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国有经济目前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称得上全世界无与伦比,但在发展国有经济的思路和作法上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第一产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下一世纪的产业结构中仍必须占居重要地位。东西部关系始终是中国生产力布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宝昆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育系系主任,专门研究美国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战略的资深学者詹姆斯·D·安德森教授于1998年12月初访问云南大学期间,发表题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学术报告。该报告列举的最新数据和美国政府为改革高等教育、提高美国的综合国力所采取的改革举措和新思路令人耳目一新。安德森的这一学术报告,很有必要向我国高教界同仁,尤其值得向我国政府官员和教育部门决策领导介绍,以期反思和修正我国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认识,使我国高等教育健康、顺利地进入二十一世纪。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于胜利  
面向二十一世纪:韩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于胜利面临二十一世纪,韩国各界在积极地讨论时代变化的新课题,探索二十一世纪的改革方案。韩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认为,在通向新世纪的道路上,人们所面临的变化并不是历史周期性的变化,而是“人类文明以来首次遇到的本质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付志宇  缪德刚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有所发展,总结其成果可知存在以下不足:1.中古思想研究亟待加强;2.研究方法单一;3.新老学者学术水平差异大。展望其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积极进行跨学科研究;立足文化重新定位;开展学术争鸣;与考古学结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中国未来粮食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粮食进口将直线上升,并在不久的未来超出世界粮食生产能力,使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升,不但给中国未来也给世界缺粮的低收入国家带来危机。而不少中国经济学家并不这样认为,他们相信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韦禾  
当代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争取在21世纪从一个发展中国家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国家,使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要完成这一任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时刻,教育如果不能及时地做出反映并进行相应的变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敏  
21世纪将作为“亚太世纪”载入史册。引人瞩目的不仅是日本经济的崛起和逐步缩小与美国在经济的和技术上的差距,而且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收入虽低于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但国民生产总值将居世界第4或第5位。日本、中国、“四小”和东盟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将远远超出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或欧共体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到21世纪中叶,日本的经济实力可能接近或甚至超过美国,中国的经济也将居世界第二或第三位,从而使亚太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转折性的变化。中国离不开亚太,亚太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期待着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繁荣,中国也将为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作出积极的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