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2)
- 2023(13207)
- 2022(11448)
- 2021(10736)
- 2020(8939)
- 2019(20478)
- 2018(20275)
- 2017(39109)
- 2016(20978)
- 2015(23451)
- 2014(22862)
- 2013(22465)
- 2012(20166)
- 2011(17952)
- 2010(17959)
- 2009(16805)
- 2008(15219)
- 2007(13038)
- 2006(11331)
- 2005(9810)
- 学科
- 济(76083)
- 经济(75998)
- 管理(58935)
- 业(56402)
- 企(48172)
- 企业(48172)
- 方法(35824)
- 数学(31002)
- 数学方法(30636)
- 融(26715)
- 金融(26713)
- 中国(26324)
- 银(24791)
- 银行(24757)
- 行(23902)
- 财(21425)
- 农(20495)
- 贸(19581)
- 贸易(19567)
- 易(19176)
- 业经(18331)
- 地方(17503)
- 制(16620)
- 学(16347)
- 务(14911)
- 财务(14843)
- 财务管理(14822)
- 理论(14569)
- 企业财务(14043)
- 农业(13826)
- 机构
- 学院(280835)
- 大学(279900)
- 管理(112564)
- 济(109367)
- 经济(106859)
- 理学(98016)
- 理学院(96995)
- 管理学(95236)
- 管理学院(94754)
- 研究(89114)
- 中国(71877)
- 京(58323)
- 科学(55121)
- 财(50291)
- 所(43427)
- 中心(42725)
- 农(41829)
- 财经(40998)
- 业大(40970)
- 研究所(39772)
- 江(39366)
- 经(37217)
- 北京(36519)
- 范(36419)
- 师范(36085)
- 州(33192)
- 经济学(33073)
- 农业(32798)
- 院(32647)
- 财经大学(30690)
- 基金
- 项目(196472)
- 科学(154125)
- 研究(146331)
- 基金(141648)
- 家(121990)
- 国家(120955)
- 科学基金(104666)
- 社会(90668)
- 社会科(85982)
- 社会科学(85962)
- 省(77588)
- 基金项目(75478)
- 自然(67903)
- 教育(67151)
- 自然科(66318)
- 自然科学(66303)
- 自然科学基金(65090)
- 划(64624)
- 编号(61264)
- 资助(58500)
- 成果(48945)
- 重点(43661)
- 部(42704)
- 发(41877)
- 创(41439)
- 课题(41415)
- 创新(38532)
- 项目编号(38427)
- 科研(37805)
- 大学(37096)
- 期刊
- 济(114832)
- 经济(114832)
- 研究(81935)
- 中国(50191)
- 学报(42340)
- 管理(39809)
- 科学(38679)
- 农(38129)
- 财(37293)
- 融(36502)
- 金融(36502)
- 大学(32121)
- 教育(31962)
- 学学(30243)
- 农业(26401)
- 技术(23693)
- 业经(19914)
- 财经(19077)
- 经济研究(18946)
- 经(16158)
- 图书(15311)
- 理论(14950)
- 问题(14794)
- 实践(13929)
- 践(13929)
- 科技(13300)
- 业(12838)
- 贸(12708)
- 现代(12580)
- 技术经济(12524)
共检索到405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龚少珍
自1990年开始,我国出现了国内储蓄过剩与以FDI为主的外资涌入并存的现象,与传统发展经济学中的"双缺口"理论相悖。对此,本文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存在的"二元金融",使得国内储蓄过剩,与此同时,以FDI为主的外资的涌入,出于"效率互补",利用其配置资源的优势,弥补国内金融控制的缺陷,促进国内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
二元金融 储蓄过剩 FDI 效率互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弘 李程
本文基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特征,具体研究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对金融发展与消费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化比率提高和金融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消费率,其中,金融化比率提高对消费率同时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而金融结构合理化只有直接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不明显;金融发展与消费率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但目前我国的金融发展是可以提高消费率的;金融发展在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的区间对消费率的提高作用越显著,促进作用越大。因此,政策上应该根据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金融发展政策,以促进消费率的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绍宸 杨诗琦
在“二元悖论”理论框架中,全球金融周期作为重要的冲击因素,对跨境资本流动有着重要影响。中心国家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风险承担渠道和基金渠道传导,导致全球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和信贷增长共振,从而产生全球金融周期的现象。全球金融周期冲击导致投资组合流动和信贷流动产生强烈的顺周期性,这在新兴市场国家中更加明显。同时,危机引发的“涡轮增压效应”放大了全球金融周期的冲击作用。为有效防范外部冲击,需在宏观经济基本面、金融发展和浮动汇率制度等方面不断着力,并运用资本管制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杠杆率限制等政策工具,提升资本流动管理能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强 孟丽莎
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利用1978~2012年中国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二元金融与二元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金融资源均衡配置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保持向农业、农村领域适度的金融资源倾斜配置、防止农村金融抑制,有利于二元经济结构良性转换。为此,要统筹城乡金融改革,同步推进城乡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的改革,并通过"保水于田"、"强制回流"、"控制流出"等综合措施,确保适度金融资源向农业、农村领域配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蕊
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金融的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结构与金融发展结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和金融二元结构的理论关系,阐述城乡二元结构和金融二元结构的具体表现,并运用Eviews6.0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EC模型分析方法进一步实证分析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与金融二元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韩剑 陈艳
融资约束是企业异质性的一个重要来源,金融发展影响融资约束从而对企业的出口决策和行为产生作用。本文基于中国2000—2007年近50万家制造业企业层面数据,通过引入外生的地区金融发展变量与企业自身特征变量的交互项,研究了地区金融发展对不同特征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差异性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更容易推动规模大、融资约束少的企业实现出口沿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所有制信贷歧视对企业出口影响显著,国有企业是金融发展作用于出口的优先受益者;只有在金融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民营企业才有可能享受到金融发展的好处,从而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扩展边际 集约边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俞伯阳 沈庆劼
近几年来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成为经济理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主要从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中小企业主要从非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形成了相对割裂的二元金融结构。学者们普遍认为金融抑制是我国二元金融产生的主要原因,弱化二元金融也成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动力。始于2011年初的温州债务危机使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受到广泛关注。加强民间借贷的疏导与监管、推动金融改革与创新、实现非正规金融的阳光化与合法化等日益成为热点问题。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二元金融 金融自由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杜伟
二元金融结构下农村资金供给方式有限,而资金流失却极为严重,加之农民生存成本的增加,最终导致农村社会资金的匮乏,国家对农村社会资金的竞争性使用加剧了农村的贫困,使得农村民间金融的出现成为可能。
关键词:
资金供给 资金流失 生存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向前 蔡礼辉
在现有金融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深入理解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提出了金融产业研究的二元视角,即微观上金融产业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从宏观的经济整体看,金融产业资金配置过程中正的外部性越大对整体经济越有利,市场调节下两者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不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结果层与原因层两个层次,金融产业外部性、金融产业发展水平、金融产业影响因素三个方面的金融产业竞争力分析体系,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一些不足,有利于更科学合理的评价金融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产业 竞争力 二元视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雷日辉 张亚斌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2003-2010年我国31个省份3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文章发现,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了各省份工业行业进入出口市场的可能性和贸易量;对于高外部融资依赖行业而言,金融发展的作用尤为显著;所处省份金融发展程度越低,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金融发展对出口二元边际的解释力越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融资约束 出口二元边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万璐 李娟
本文在异质企业模型框架下,从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的二元视角,讨论金融发展(宏、微观)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作用。文章基于Chaney(2005;2008)的理论框架,运用2000—2006中国企业层面按"企业—产品—目的国"加总的HS8位码出口数据,对中国出口增长进行了二元边际度量,通过固定效应、tobit回归等计量方法,在企业层面检验金融发展对出口二元边际的不同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受到金融发展的显著影响,其中,宏观金融发展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方向一致,微观金融发展(即融资约束)对两个边际的影响方向并不相同。此外,生产率对于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贸易二元边际 多产品企业 金融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保胜
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呈现出二元结构状态,农村经济面临着二元金融结构的双重约束和交叉影响,表现为内、外生金融机构之间脱节,农村金融资源呈现由农村流向城市的"逆向配置"的问题,造成资金供需不均衡,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深入分析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生成机制和外部表现,提出构建农村内、外生金融融合机制,化解内、外生金融机制双重约束,促进农村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保障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文博
"二元金融结构"是农村金融的典型特征。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矫正市场失灵和弥补资金缺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关键,不在于选择何种具体发展模式,而在于如何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比较优势提供宽松环境。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非正规金融 外部环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罗军
2005年以后,中国结束了长达50多年的短缺经济,进入产能过剩与资源约束为主的新短缺经济阶段,主要体现为"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生产能力双过剩"和"资源性生产要素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双短缺"并存。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从短缺经济——后短缺经济——新短缺经济的演化过程。第一,1978-1996年,短缺经济阶段,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双短缺;第二,1996-2005年,后短缺阶段,主要表现为生活资料基本过剩,而生产资料存在短缺和不足;第三,2005年以后,新短缺经济阶段,主要表现为
关键词:
新短缺经济 资源约束 产能过剩 后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锶 张品一
本文通过建立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准确测度国际金融周期,并通过考察中国货币政策与国际金融周期的协同性来研判"二元悖论"对中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以VIX来衡量的国际金融周期存在显著的双区制特征,且在高区制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显著。当前,国际金融周期正处于高区制时期,意味着各国容易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自维性"特征,在高利率区制显著受到国际金融周期的影响,因此"二元悖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在低利率区制受到国际金融周期的影响并不显著,这暗含着在低利率区制中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