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0)
2023(6088)
2022(5172)
2021(4739)
2020(3808)
2019(8647)
2018(8712)
2017(16650)
2016(8843)
2015(9342)
2014(8867)
2013(8580)
2012(7718)
2011(7013)
2010(7198)
2009(6749)
2008(6472)
2007(5561)
2006(4930)
2005(4552)
作者
(22584)
(18777)
(18601)
(18113)
(12041)
(9020)
(8475)
(7162)
(7117)
(6613)
(6372)
(6285)
(5907)
(5884)
(5829)
(5742)
(5644)
(5549)
(5315)
(5284)
(4937)
(4468)
(4455)
(4330)
(4287)
(4176)
(4154)
(3951)
(3719)
(3640)
学科
(35678)
经济(35646)
管理(23072)
(20627)
(18465)
企业(18465)
方法(16110)
数学(13402)
数学方法(13227)
中国(9529)
(9447)
业经(8208)
(8206)
理论(8159)
(7981)
(7670)
(6895)
贸易(6890)
(6689)
(6388)
金融(6387)
(6325)
银行(6314)
产业(6112)
(6061)
地方(5734)
(5666)
财务(5654)
财务管理(5647)
结构(5556)
机构
学院(119859)
大学(119291)
(51540)
经济(50485)
管理(43857)
研究(38627)
理学(37961)
理学院(37552)
管理学(36758)
管理学院(36536)
中国(31547)
(24957)
(23933)
科学(22083)
财经(20070)
(18498)
(18276)
中心(17848)
经济学(17605)
(16927)
研究所(16816)
(16003)
经济学院(15844)
师范(15839)
财经大学(15082)
北京(14741)
(14700)
业大(14414)
(14054)
(13821)
基金
项目(77741)
科学(61997)
研究(58550)
基金(57237)
(48992)
国家(48617)
科学基金(42275)
社会(38443)
社会科(36538)
社会科学(36533)
(30048)
基金项目(29233)
教育(27879)
自然(25973)
自然科(25387)
自然科学(25381)
(25060)
自然科学基金(24955)
资助(24053)
编号(23971)
成果(19681)
重点(18096)
(17496)
(16781)
课题(16653)
(16268)
国家社会(16103)
教育部(15662)
(15264)
创新(15173)
期刊
(57120)
经济(57120)
研究(38195)
中国(20798)
(19332)
管理(16595)
学报(16484)
科学(15625)
(15280)
金融(15280)
教育(13735)
(13637)
大学(12841)
学学(12148)
经济研究(11018)
财经(10473)
技术(9459)
业经(9414)
(9149)
农业(9147)
问题(7084)
商业(6454)
(6422)
国际(5910)
统计(5667)
现代(5322)
技术经济(5272)
理论(5216)
(5187)
(5083)
共检索到176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祖玄  
中国具有二元结构特征的菲利浦斯曲线,使人民币汇率政策具有改变供给水平的作用,从而导致了宏观经济均衡曲线具有中国特征。这为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随着中国的二元结构特征的逐渐消除,应更为谨慎地执行低估汇率的政策,否则将导致经济增长向外延型方向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黎明  万里  王帅  
文章在Elbadawi模型基础上,选取了生产率、贸易条件(TOT)、开放度(OPEN)、政府消费(GOVEXP)等四个基本经济要素来分析人民币均衡汇率,分析了这四个基本经济要素与人民币汇率的相互关系。通过单位根检验,发现TOT、OPEN、GOVEXP都是非平稳序列,所以将采取协整分析来拟合模型。通过结构变点检验发现1993年的确是结构变点,同时拟合出含有结构变点和不含结构变点的两个协整方程,通过比较发现含有结构变点的方程拟合效果更好一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传哲  王春平  
经济转轨过程中,汇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会使人民币汇率的数据生成过程发生结构突变。本文运用基于结构突变的协整方法,建立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ERER)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多数基本经济要素变量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汇率在2002年以后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吕剑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运用单位根检验、二步法、误差修正模型和二元选择Probit和Logit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模型中引入了反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三个控制变量———工农业对GDP的贡献度之差,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之差,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人口构成之差参与回归检验,显著性很强,使得模型更可信和稳定。结论表明: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进口的负面影响稍大于出口;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口向长期均衡水平的调整比出口更加有利;人民币均衡汇率高估错位幅度越大,越有利于进口;低估错位幅度越大,越有利于出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吕剑  
本文以26个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转型经济国家为样本,通过建立三元模型,对这些国家从1995 ̄2004年期间汇率制度转换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和反映“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控制变量均具有很强的显著性,模型可靠稳定。最后,将我国的数据代入到模型中进行模拟和预测,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从1995年以来就应该向更加浮动的方向转换的结论。因此,应该把握当前有利时机,积极地向更加灵活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新框架进行转换。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华  高亚莉  
以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方法为基础,通过实际汇率和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变化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ECM),本文对1994~2007年人民币市场均衡汇率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市场均衡汇率没有太大偏离。2005年7月以来,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随着"小步微调"的改革方式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市场均衡汇率的偏离水平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作为过渡措施,应采用目标区汇率制度,将外汇储备增减幅度作为调整汇率目标区范围的一个参考标准,推动人民币汇率向均衡水平靠拢。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琛  
均衡汇率是进行汇率管理的关键概念。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从统计学意义上确定均衡汇率与基本经济因素之间的协整关系,可作为管理汇率和确认汇率失调的基础。本文运用BEER模型,采用1984年1季度-2005年4季度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贸易条件、劳动生率和净对外资产对均衡汇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均衡汇率具有负向作用;(2)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过几次失调的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自我修正功能不强;(3)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汇率升值阻止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的扩大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甄晗蕾  
自2005年7月我国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持续升值。2014年2月到3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创下5年内最大跌幅2.6%,引发国际上各方舆论。在当前形势下,科学合理地评估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总结均衡汇率理论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采用1994—2014年的月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建立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总失调程度,结果表明不存在大幅高估或低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林  
利率与汇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变量,理论上它们之间存在正反馈的联动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VEC模型发现,人民币利率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通过脉冲响应模型与方差分解分析发现,长期的联动效应要大于短期的联动效应,人民币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要大于人民币汇率对利率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屈新  杨晓煜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大背景下,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合理性及临界点的探讨已成为热门话题。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问题归根到底是实际汇率是否偏离均衡汇率的问题。在考虑中国转型经济特点和对基本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后,建立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将估计出的均衡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比较分析,确认人民币确实存在一定的低估,但失调程度不大。因此对于人民币升值我们应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而不应屈从于外在压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方法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阳  
本文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冲击响应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国际收支和实际利率短期冲击的响应。我们的结论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有一定低估,同时短期波动分析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会使得实际汇率升值,而实际利差的上升则会使实际汇率贬值。另外,汇率升值会使得国际收支盈余增加。上述结果可为当前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晓京  
为了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本文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均衡汇率理论模型,该模型回归货币购买力的本质,克服了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选取可比较一篮子商品的困难。经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失调状况的实证检验发现:2005-2010年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除2007年、2008年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外,其他年份均被高估;2012-2014年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被低估,只是各年的低估幅度不同;201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高估。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的均值相对于实际汇率的均值在总体上被高估28.03%,名义汇率在中长期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志兴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行为均衡汇率理论,选取影响汇率的两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实际有效汇率进行协整和误差修正建模,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估计,并对198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在1993年第四季度到1998年第三季度以及2003年第一季度到最近,人民币均衡汇率是出于上升的趋势,而在其他样本期间处于下降趋势。2.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像西方国家所认为的那样被严重低估,而是围绕行为均衡汇率波动,人民币汇率并没有被中国央行所操纵。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诗文  
对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衡程度的测算与研究是分析是否应该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选取劳动生产率差异、贸易条件、贸易开放度、资本流动管制、政府支出、实际利差作为基本经济因素,测算1997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衡程度,并通过样本外预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发现汇率失衡是常态,共经历了3次低估和3次高估。本文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汇率失衡可以得到经济系统的自动修复;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发现劳动生产率差异、贸易条件的波动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较强。本文深入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失衡的过程及经济背景,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志浩  江振龙  
本文系统梳理了主要汇率决定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利率平价是距离现实问题最近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汇率决定理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利率平价理论中的抛补利率平价(CIP)和无抛补利率平价(UIP)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征。危机前CIP是最稳定可靠的汇率决定理论,而UIP在实证研究中均被拒绝;而危机后,CIP竟表现出持续、显著性地偏离,而支持UIP的证据却开始不断显现。各种摩擦所引发的利率平价偏离,已成为当前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前沿。1994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均衡汇率经历了三次重要改革,最终确立了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资本管制并未完全放开,人民币利率平价理论自然难以成立。但随着资本账户不断开放,利率平价对人民币汇率的牵引力会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引发利率平价偏离的各种因素也将在人民币汇率及其衍生品定价中体现出来。而这一过程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