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25)
2023(18552)
2022(15912)
2021(14987)
2020(12336)
2019(28608)
2018(27793)
2017(52492)
2016(28215)
2015(31388)
2014(30815)
2013(30050)
2012(27159)
2011(24300)
2010(24056)
2009(22426)
2008(20662)
2007(17270)
2006(14896)
2005(12843)
作者
(77227)
(64266)
(63666)
(60704)
(40522)
(30912)
(29120)
(25202)
(24480)
(22617)
(21877)
(21463)
(19994)
(19929)
(19890)
(19514)
(19077)
(18898)
(18275)
(18258)
(15731)
(15616)
(15411)
(14602)
(14500)
(14134)
(14092)
(14072)
(12825)
(12643)
学科
(108971)
经济(108865)
管理(77846)
(75549)
(63194)
企业(63194)
方法(51188)
数学(44998)
数学方法(44382)
中国(33746)
(31548)
(30422)
(27979)
金融(27976)
(26371)
银行(26327)
业经(26322)
(25304)
地方(24460)
(22749)
(22143)
农业(21289)
(19752)
贸易(19734)
(19707)
财务(19628)
财务管理(19587)
(19203)
企业财务(18626)
理论(18315)
机构
学院(378603)
大学(377467)
管理(150117)
(150048)
经济(146829)
理学(130946)
理学院(129514)
管理学(126940)
管理学院(126273)
研究(124029)
中国(97367)
(78266)
科学(77386)
(68841)
(60467)
(60413)
中心(59619)
业大(56625)
财经(55595)
研究所(55542)
(52919)
(50713)
(49886)
师范(49380)
北京(48628)
农业(47181)
经济学(45839)
(45779)
(44075)
财经大学(41668)
基金
项目(269106)
科学(212133)
研究(196234)
基金(195794)
(170359)
国家(168949)
科学基金(146239)
社会(123914)
社会科(117514)
社会科学(117483)
(105951)
基金项目(103885)
自然(95404)
自然科(93249)
自然科学(93229)
自然科学基金(91525)
教育(90528)
(88321)
资助(80486)
编号(80473)
成果(63457)
重点(60569)
(58594)
(57344)
(56164)
课题(54586)
创新(52407)
科研(52126)
国家社会(51213)
教育部(50570)
期刊
(156426)
经济(156426)
研究(108158)
中国(69860)
学报(60860)
科学(55314)
(55243)
管理(52998)
(52654)
大学(46584)
学学(43808)
(41727)
金融(41727)
教育(40600)
农业(38189)
技术(33083)
业经(27129)
经济研究(26256)
财经(26228)
(22456)
图书(20760)
问题(19802)
(19037)
理论(19010)
(18119)
科技(17800)
实践(17501)
(17501)
统计(17276)
技术经济(17178)
共检索到547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莉  
笔者依据河南省1980年~2013年相关数据,对河南省城乡金融发展的空间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模糊曲线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收入水平、教育普及程度、技术水平是影响城乡金融成长差异的关键因素,就业状况、年龄结构等对城乡金融发展的总体影响有限。因此,解决城乡金融发展差异的关键在于统筹河南城乡金融协调发展,提升农村收入水平,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一体化城乡金融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小珍  
本文利用河南省1994~2013年相关数据,对城乡居民间接税税负差异和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居民间接税税负差异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长期内,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与城乡居民间接税税负差异变化之间是正相关关系。短期内,河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变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城乡居民间接税税负差异的变化程度,还取决于上一期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变化程度对均衡水平的偏离。因此,在目前财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优化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完善间接税税收制度,平衡城乡居民间接税税负,缩小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吉阳  程宝栋  邓晶  
通过系统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情况,基于我国1980年~2013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究竟是何种金融发展指标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促进作用,旨在更好地利用金融发展为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服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改善出口贸易结构;金融发展结构的优化未能对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产生影响;金融发展效率的降低抑制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相对提升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军  湛泳  
大多数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金融发展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它们从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角度进行了理论阐释。本文则从农村自身经济发展层面出发运用1978-200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资金的不断外流和非正规金融的不规范发展,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现实的出路是遏制农村资金外流,提供更多的农村正规金融资源;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防范农村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力超  许诺  张中弛  郭启文  
本文基于全球139个国家1980~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动态GMM的估计方法,研究一国经济自由程度对于金融体系的活力、相对规模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国家对金融系统管制的放松、对产权的有效保护以及贸易带来的经济增长,金融体系结构的活力、相对规模与效率都会增加,从而证实了一国经济自由程度会影响金融体系结构的演变和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静  
经济增长中,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随着第一产业回报率的降低,投资和劳动力逐渐转向第二、第三产业直至达到均衡。资本和劳动力不断在三次产业中转移,产业之间相互依赖使得总资本和总劳动力存在适当的分配比例。当符合这个比例的时候,所有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济就能够健康稳定增长。当这个比例被打破的时候,会有部分资源无法达到最大产出而处于闲置状态,导致经济增长的失衡。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表明,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已经过剩,需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蕊  
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金融的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结构与金融发展结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和金融二元结构的理论关系,阐述城乡二元结构和金融二元结构的具体表现,并运用Eviews6.0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EC模型分析方法进一步实证分析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与金融二元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文章依据金融发展理论,基于中国经济金融转型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沿用二元结构分析方法,将经济规模、经济效率、收入与制度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利用198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变截距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形成机制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工农部门产出差异的扩大不仅没有加剧二元金融矛盾,反而抑制了城乡金融反差的扩大;经济转型、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经济效率的提升有助于缓解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矛盾。不同的是,以功能财政化体现的金融制度供给对中、东部地区城乡金融差异的影响并不显著,却是强化西部地区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主要诱因;城乡收入差异对二元金融结构的影响仅在东部地区显著。因此,城乡金融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后平  李源  张国麒  
将影响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分为由家庭特征代表的"显性因素"和由市场性因素及社会性因素代表的"隐性因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2011年全国调查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测算各项影响因素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城乡边际消费倾向,并采用Blinder-Oaxaca方法和分位数分解对城乡家庭消费差异及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消费对收入的弹性明显高于城镇家庭,分位数越高,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越小;显性因素是城乡消费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对不同消费水平城乡家庭的影响程度不同;城乡消费差异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万超  马晓宇  
创新性运用综合二元反差指数来计算和分析1978—2012年间我国城乡经济金融二元结构强度,并利用1978—2012年35年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经济综合二元反差指数、城乡金融综合二元反差指数和城镇化率等数据,构建V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得出:城乡经济金融综合二元反差指数和城镇化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均为正;城乡经济和金融综合二元反差指数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城镇化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向红  刘钟钦  
众多研究表明,城乡金融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辽宁省的城乡金融资产总量、存贷款、经济货币化程度差异指标来分析城乡金融结构,指出辽宁省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的现状,从而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和缩小城乡金融发展差距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修华  黄明  
本文利用1978-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金融发展如何更好的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万佳乐  李超伟  秦海林  
本文研究二元金融背景下社会网络与家庭借贷行为的作用关系,发现社会网络有助于家庭在非人格化交易环境中达成借贷契约,从而缓解信贷约束。根据无限期界的重复博弈分析可知:社会网络在家庭借贷中的惩罚机制和声誉效应能够降低借方的违约动机。通过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表明:从总体上看,社会网络能够显著提升家庭获得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借贷概率,社会网络在非人格化特征显著的正规金融上也发挥作用;从融资偏好上看,社会网络强度越大,越有利于在非人格化交易条件下促成契约;从城乡对比来看,社会网络更有助于农户与陌生的交易对手达成借贷契约,而城市家庭则缺乏统计上的显著性。这意味着,不仅非正规金融借贷需要社会网络来进行契约治理,而且在正规金融借贷中也应该实现关系型治理与规范型治理的充分结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上官绪明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视角选取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对河南省物流业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得出:河南省物流业的供给和需求水平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河南省物流业需求水平对进出口贸易有显著的影响,而物流业供给水平对进出口贸易影响不显著,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之间未呈现良性互动态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欣  
本文利用1993—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和财政支出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比较了上述三个地区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规模和财政支出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存在区域差异:金融发展规模扩大了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则有抑制作用。三个地区的财政支出水平普遍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这种现象在中西部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