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3)
- 2023(11416)
- 2022(9136)
- 2021(8355)
- 2020(6700)
- 2019(14962)
- 2018(14517)
- 2017(27290)
- 2016(13962)
- 2015(15683)
- 2014(14982)
- 2013(14774)
- 2012(13727)
- 2011(12658)
- 2010(12293)
- 2009(11716)
- 2008(10965)
- 2007(9265)
- 2006(8478)
- 2005(7637)
- 学科
- 济(80585)
- 经济(80521)
- 管理(38489)
- 业(32116)
- 方法(26661)
- 企(24676)
- 企业(24676)
- 数学(23846)
- 数学方法(23700)
- 中国(21761)
- 地方(17984)
- 农(17465)
- 业经(15589)
- 贸(14935)
- 贸易(14926)
- 易(14555)
- 财(13316)
- 地方经济(12831)
- 学(12759)
- 制(11927)
- 环境(11449)
- 农业(11399)
- 融(10808)
- 金融(10807)
- 银(10600)
- 银行(10597)
- 行(10340)
- 发(9798)
- 产业(9508)
- 体(9331)
- 机构
- 学院(202672)
- 大学(201834)
- 济(103821)
- 经济(102373)
- 研究(76296)
- 管理(74724)
- 理学(64227)
- 理学院(63520)
- 管理学(62677)
- 管理学院(62270)
- 中国(59469)
- 财(43295)
- 京(41708)
- 科学(40597)
- 所(36899)
- 财经(35058)
- 经济学(34971)
- 研究所(33381)
- 中心(33282)
- 经(32198)
- 经济学院(31323)
- 农(28783)
- 江(27580)
- 院(27121)
- 北京(26555)
- 财经大学(26192)
- 范(25715)
- 师范(25535)
- 业大(24514)
- 科学院(23279)
- 基金
- 项目(133079)
- 科学(107178)
- 研究(101024)
- 基金(100236)
- 家(86801)
- 国家(86175)
- 科学基金(74101)
- 社会(70188)
- 社会科(66806)
- 社会科学(66794)
- 基金项目(51405)
- 省(48246)
- 教育(45024)
- 自然(43311)
- 自然科(42339)
- 自然科学(42327)
- 自然科学基金(41600)
- 划(40826)
- 资助(40434)
- 编号(38658)
- 国家社会(31379)
- 部(31085)
- 成果(30994)
- 发(30690)
- 重点(30254)
- 中国(28353)
- 创(27881)
- 教育部(27529)
- 人文(26765)
- 课题(26720)
- 期刊
- 济(118923)
- 经济(118923)
- 研究(66664)
- 中国(38274)
- 财(31555)
- 管理(29670)
- 农(27401)
- 科学(26565)
- 学报(25958)
- 经济研究(21907)
- 大学(20665)
- 融(19662)
- 金融(19662)
- 学学(19641)
- 农业(19520)
- 财经(18668)
- 业经(17177)
- 教育(16943)
- 技术(16864)
- 经(16440)
- 问题(15390)
- 贸(14741)
- 世界(14328)
- 国际(13228)
- 技术经济(11450)
- 业(10995)
- 统计(10078)
- 经济问题(9629)
- 商业(9158)
- 现代(9059)
共检索到310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桂文
中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粮食安全问题的实质是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问题,各国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目的是通过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保护本国粮食的长期供给能力。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特殊路径强化了小规模农业经营。小规模农业经营制约了农业技术进步,使我国粮食生产潜力不容乐观。促进二元经济转型,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泽宇
"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是我国对待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一贯态度。当前我国除开面临农业生产领域内部的长期矛盾,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部分对于农村部门农业劳动力的"虹吸"效应外,中美贸易战的出现又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认为只有农业生产率的长期、稳定、有效提升才是彻底降低我国粮食安全风险的基础和必要途径,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除开落实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福利的政策目标外,另一大政策考量就在于彻底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林毅夫(2012)~(〔1〕)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的具体政策导向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在制定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具体政策上的实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浩庆 李维峰
现有的文献对二元经济下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公共物品属性和耕地与粮食补贴进行了研究,但大多为局部市场均衡分析。在对粮食安全公共物品属性辨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粮食安全的最优提供水平和提供方式。基于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均衡框架分析了二元经济条件下粮食安全、土地用途管制、耕地补贴与农民利益保护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土地用途管制和劳动力流动存在障碍时,粮食安全公共物品的提供责任发生了偏移。因此,我国应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构建统一的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政府应当以市场化的方式提供粮食安全公共物品,从而实现粮食安全的公平提供和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志标
该文从全球化的视角论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首先,从数量关系上给出了粮食安全的定义,这个定义又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对其进行了解释;然后,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原因包括圈地运动、环境恶化、退耕还林政策、抛荒(或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贸易自由化和国外粮食政策;最后,提出了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全球化 圈地运动 环境恶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学军
基于对当前中国粮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中国所谓的粮食"十二连增"只是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其中主要是玉米产量的增加,口粮的增加十分有限,粮食的结构还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随着中国粮食贸易观念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从中国的粮食结构看,口粮尤其是稻米面临很大的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粮食的流通和贸易问题。因此,政府不仅要不断提高中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应该关注中国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中国 粮食结构 粮食安全 流通贸易 风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曾孟夏 陈萍
本文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到粮食安全评价之中,构建了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适用于国际比较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雷达图分析法对中国、美国、俄罗斯等7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力图找出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尚存的差距,依据分析结果对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俐
由美元贬值引起了农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农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替代生物能源需求增加、国际投机资本流动等派生因素,都对粮食价格产生了直接、间接推动作用。根据中国粮食现状,现阶段应采取敦促美元升值、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科技对粮食贡献率,以及密切关注国内粮食期货价格波动等因素,努力保证中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美元贬值 通货膨胀 生物能源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戴迎春
自由贸易和自给自足都可以起到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 ,但二者的经济目标不同。一 般认为 ,自由贸易追求的是收益最大化。本文在阐述这两种政策与粮食安全关系的基础 上 ,联系我国粮情实际 ,通过比较各自的政策效果 ,得出结论 ,认为我国粮食自给政策的经 济目标不是收益最大化 ,而是可能的损失最小化。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自给自足 损失最小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光强
粮食安全的政策分析模型表明,粮食安全政策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至关重要因素,但是,不断变迁的粮食安全政策必须服从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规律,并且粮食安全政策还必须保持它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政策 市场均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建仿 黄世成
采用熵权法测度数字技术,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以考察数字技术何以影响粮食单产。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数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显著。从异质性来看,数字技术在粮食非主产区对粮食单产的促进作用更强。从作用机制来看,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田间管理水平与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数字技术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渠道,农业经营规模在数字技术赋能粮食单产的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从门槛效应来看,数字技术作用于粮食单产的过程中存在农村教育水平门槛。拓展分析表明,农业现代化政策有助于数字技术提高粮食单产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刘艳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从而巩固中国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 保障制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玉娟 孙浩然
我国粮食进口规模逐渐扩大,进口市场越来越集中,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通过分析发现,形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的原因包括:我国粮食产需存在一定缺口,粮食生产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比重大,进口粮食价格低于本土粮食价格,《农业协定》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依据结论提出要增强粮食自给能力与防范风险能力,衔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WTO的作用,坚持粮食价格支持制度,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朱信凯
本文重点从粮食结构、粮食流通与贸易环节等方面评估国内粮食安全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所谓"十一连增"准确的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总量实现了"十一连增",而且是相对于粮食产量一个历史低点(2003年)粮食产量水平,主要来源于玉米产量提高,口粮增加有限,而且中国粮食进口状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之前调剂余缺向大规模进口转变;从粮食产品结构来看,口粮,尤其稻米,面临更大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更多表现为粮食流通与贸易问题。因此,政府在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时应当更加关注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建设。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流通 贸易 粮食结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岳岷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首要问题。中国粮食安全,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未来意义。然而,中国未来粮食安全则面临着资源禀赋的严峻挑战。任何盲目乐观都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面向未来,应对挑战,在人口政策、土地制度、水利政策、财政政策、储备制度等制度安排上作出明智的选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东君 朱有志
农业劳动力流动会改变农业结构和影响土地利用率,对粮食生产的效率、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结合二元经济理论、新兴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构建一个农业劳动力流出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使得大量有效农业劳动力外流,影响了农业技术进步与推广,容易出现农业耕地抛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产量。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农业劳动力流动 粮食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