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0)
- 2023(10240)
- 2022(8521)
- 2021(7876)
- 2020(6427)
- 2019(14310)
- 2018(13963)
- 2017(26912)
- 2016(14292)
- 2015(16029)
- 2014(15883)
- 2013(15551)
- 2012(14313)
- 2011(12890)
- 2010(13523)
- 2009(12750)
- 2008(12603)
- 2007(11241)
- 2006(10243)
- 2005(9282)
- 学科
- 济(76006)
- 经济(75955)
- 管理(46263)
- 业(39431)
- 企(32274)
- 企业(32274)
- 财(27586)
- 方法(23161)
- 地方(20730)
- 数学(20441)
- 数学方法(20181)
- 中国(19280)
- 农(17955)
- 制(14689)
- 业经(14397)
- 财政(13344)
- 地方经济(13212)
- 务(12766)
- 财务(12740)
- 财务管理(12697)
- 学(12537)
- 企业财务(12049)
- 农业(11521)
- 策(11310)
- 贸(11084)
- 贸易(11077)
- 政(10900)
- 银(10753)
- 银行(10749)
- 体(10702)
- 机构
- 学院(204825)
- 大学(199783)
- 济(96838)
- 经济(94941)
- 管理(75924)
- 研究(71089)
- 理学(64208)
- 理学院(63586)
- 管理学(62597)
- 管理学院(62208)
- 中国(55485)
- 财(51712)
- 京(40282)
- 科学(38615)
- 财经(36850)
- 所(35160)
- 经(33129)
- 江(32309)
- 中心(31957)
- 研究所(30876)
- 经济学(30772)
- 经济学院(27224)
- 农(26765)
- 财经大学(26589)
- 范(25673)
- 北京(25635)
- 师范(25500)
- 院(25272)
- 州(25225)
- 业大(23757)
- 基金
- 项目(123497)
- 科学(97557)
- 研究(96157)
- 基金(88499)
- 家(74470)
- 国家(73818)
- 科学基金(63937)
- 社会(62689)
- 社会科(59451)
- 社会科学(59439)
- 省(48614)
- 基金项目(44707)
- 教育(44083)
- 编号(40158)
- 划(39267)
- 自然(37670)
- 资助(37267)
- 自然科(36778)
- 自然科学(36769)
- 自然科学基金(36073)
- 成果(33965)
- 课题(28300)
- 发(28179)
- 重点(27647)
- 部(27418)
- 国家社会(25743)
- 性(25712)
- 创(25301)
- 项目编号(24458)
- 教育部(24306)
共检索到330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松青
本文以二元经济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 ,说明了我国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实质是二元结构及其体制变迁。在二元经济条件下 ,有效的财政政策应该是能兼顾短期和长期、协调总量和结构、着力于政策和体制联动的政策 ,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是在有利于二元结构转换和体制改革的方向 :在城市要重点排除有碍于新的消费和投资增长点形成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在农村则要重点疏通和拓宽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城市化的渠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松青
近年来理论界对我国财政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主要是从经济转轨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 ,但忽视了我国经济生活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本文用二元经济理论工具分析了我国需求不足的原因 ,提出二元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有效运行的若干选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段启华
近年来理论界在对我国宏观经济需求不足问题及税收政策有效性进行研究时 ,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凯恩斯理论来分析我国的经济问题 ,并且主要是从经济转型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这种分析忽视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最不能忽视的问题——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因此 ,在二元经济条件下 ,有效的税收政策应该是兼顾短期和长期 ,协调总量和结构 ,着力于政策和体制联动的政策 ,而要制定这类税收政策必须以二元经济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 ,否则 ,就不能揭示我国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实质是二元经济结构及其体制变迁。
关键词:
二元经济 体制变迁 税收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继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姜继增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其中,确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目标又是制定正确的财政政策的前提。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萍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政策日益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从总体上讲,各国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即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但是各国政府在具体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总要面临具体政策目标的选择,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需采用的政策措施的选择。就前者而言,主要有:以调控社会供求总量为主要目标,还是以协调社会供求结构为主要目标;以追求经济稳定为主要目标,还是以加速经济增长为主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松森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导向李松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由于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并非万能,它在许多方面存在局限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加强宏观调控已成为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的共识。财政政策作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弘 李程
本文基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特征,具体研究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对金融发展与消费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化比率提高和金融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消费率,其中,金融化比率提高对消费率同时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而金融结构合理化只有直接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不明显;金融发展与消费率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但目前我国的金融发展是可以提高消费率的;金融发展在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的区间对消费率的提高作用越显著,促进作用越大。因此,政策上应该根据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金融发展政策,以促进消费率的提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鹤 姚远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波动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从次贷危机到债务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为了减轻这种影响,我们只有更好的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起来。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高速增长的贸易和资本"双顺差",在此我们可以通过政策间的双向协调、利率市场化、国债买卖和一揽子汇率制度等政策的变化来调控宏观经济,进而达到稳定增长经济的目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尚敏 郭代模
论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总政策选择梁尚敏,郭代模一、市场经济新体制新机制要求有一个新的财政总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有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相适应的财政经济工作的总政策,以指导分政策的实施,推进分政策的运作。有些同志认为有了各项具体的分政策,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海林
在界定与二元经济相对应的二元财政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构造了二元财政测度,并对之进行了分解分析。对测算结果的分析表明,中国的财政支出存在明显的二元财政色彩,然而,这种情况一直处于不断改善之中;同时,其变化可以归因于财政支出结构和产值结构变动的综合作用,但是,二者的贡献率在长期内明显受制于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海林 李志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旨在缩小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如果不考虑税收政策对城乡差距的影响,而仅仅着眼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反而在客观上可能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这是因为,虽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善一国二元财政状况,能够在总体上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既有的收入分配格局中,税收的分配机制从农业部门转移大量农业剩余,从而在客观上拉大城乡差距,使政府的财政努力付诸东流。基于中国1957-2009年间数据的协整检验,很好地证明了这个结论。
关键词:
二元经济 二元财政 经济增长 城乡差距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宝明 周旭君 章均 周丽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青
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国应否减税一直是个热点问题,本文是其中一方面观点的代表。该文主要致力于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对1998年以来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看法,作者认为政策性、临时性因素造成的增收不可忽视,而且税收超常增长也不能成为减税的理由;二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意味着必须减税,作者从减税与增支两种手段的效应角度,从财政赤字角度,说明目前不能大规模减税;三是减税能否有效拉动内需,作者从我国的税制结构,从目前内需不足的原因角度说明减税不能有效拉动内需增长。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减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江明融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政府主要是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实施这种相机抉择功能的财政政策在带来繁荣的同时,也蕴含着越来越多难以克服的危机,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里,过度频繁地利用经济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会造成投资浪费以及经济的更大波动。因此,应尽早实现财政政策的转型,实行具有自动稳定功能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
相机抉择 财政政策 政策转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阳洁
中国经济经过近20年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已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的局面,社会供求总量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经常的供不应求转变为经常的供求平衡和供过于求,商品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入了买方市场。中国现实经济的增长已出现了与许多发达国家相同的病症,即社会有效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