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4)
- 2023(14320)
- 2022(11732)
- 2021(10585)
- 2020(8618)
- 2019(19326)
- 2018(19019)
- 2017(36422)
- 2016(19264)
- 2015(21478)
- 2014(21487)
- 2013(21803)
- 2012(20578)
- 2011(18691)
- 2010(19341)
- 2009(18425)
- 2008(18281)
- 2007(16792)
- 2006(15509)
- 2005(14522)
- 学科
- 济(112168)
- 经济(112058)
- 业(88100)
- 企(70022)
- 企业(70022)
- 管理(66285)
- 农(47114)
- 方法(35908)
- 业经(33415)
- 农业(31718)
- 中国(28598)
- 地方(28116)
- 数学(27415)
- 数学方法(27263)
- 财(25381)
- 制(20163)
- 技术(18935)
- 务(17321)
- 财务(17301)
- 策(17293)
- 财务管理(17280)
- 贸(17174)
- 贸易(17157)
- 易(16589)
- 和(16434)
- 企业财务(16331)
- 地方经济(15946)
- 发(15874)
- 体(15815)
- 学(15705)
- 机构
- 学院(295340)
- 大学(285921)
- 济(141214)
- 经济(138805)
- 管理(117283)
- 研究(102909)
- 理学(99451)
- 理学院(98480)
- 管理学(97415)
- 管理学院(96855)
- 中国(82907)
- 财(60838)
- 京(59912)
- 农(59401)
- 科学(57170)
- 所(51850)
- 江(47873)
- 财经(47289)
- 中心(46815)
- 研究所(46005)
- 农业(44947)
- 业大(43424)
- 经济学(42834)
- 经(42655)
- 经济学院(38235)
- 北京(37933)
- 州(37305)
- 院(35729)
- 范(35679)
- 师范(35412)
- 基金
- 项目(182780)
- 科学(146477)
- 研究(139207)
- 基金(133100)
- 家(113687)
- 国家(112503)
- 科学基金(98290)
- 社会(93864)
- 社会科(88812)
- 社会科学(88791)
- 省(74000)
- 基金项目(70070)
- 教育(60383)
- 自然(58981)
- 划(58834)
- 自然科(57648)
- 自然科学(57636)
- 自然科学基金(56668)
- 编号(56372)
- 资助(52959)
- 发(46279)
- 成果(44274)
- 创(40964)
- 部(40511)
- 重点(40297)
- 业(40028)
- 国家社会(39197)
- 发展(38642)
- 课题(38435)
- 展(38040)
- 期刊
- 济(178451)
- 经济(178451)
- 研究(93060)
- 中国(65760)
- 农(62071)
- 管理(48487)
- 财(47924)
- 农业(41886)
- 科学(39697)
- 学报(37941)
- 业经(33398)
- 融(33107)
- 金融(33107)
- 大学(30795)
- 学学(29524)
- 技术(28727)
- 经济研究(27001)
- 教育(25308)
- 财经(24511)
- 问题(23479)
- 业(22336)
- 经(21455)
- 技术经济(19464)
- 世界(18710)
- 贸(16480)
- 经济问题(15825)
- 商业(15454)
- 农村(15447)
- 村(15447)
- 现代(15251)
共检索到476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银凤
二元经济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这样的发展阶段。二元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不协调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下,要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依赖工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相比较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对实现二元经济的协调发展更为重要。农业部门生产率尤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二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刘易斯-拉尼斯-费二元经济模型和乔根森经济模型为这种结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国弟
对山西省经济在全国的分工定位和作用作了基本分析,结论是山西能源经济发展快,已成为全国商品煤主要供应基地,但非能源经济发展缓慢,全省与全国的经济差距呈拉大的趋势。认为解决二元经济是促进山西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提出了解决二元经济的有关对策建议和山西省经济发展中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山西省,二元经济,分工定位,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雍会 吴强
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绿洲农业与生态具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农业生产是新疆绿洲生态系统的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否则,将面临生态危机。文章在分析绿洲农业生产面临的脆弱生态环境基础上,提出应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走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之路。
关键词:
绿洲 农业生产 生态 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保平
由于西部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 ,形成了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农村工业和城市现代工业同时并存的二元工业化格局。为了消除西部二元工业化引起的一系列负效应 ,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推动城乡工业结构调整。建设小城镇 ,推动西部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进行制度创新 ,最终实现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工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廷柒
1、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突出的发展中国家,只有逐步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按照世界上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清 冼国明
我国的双向投资(IFDI与OFDI)能否协调发展不仅取决于二者在"量"上的关系,更取决于二者在"性质"上的关系。文章以我国城乡非均衡发展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为背景,基于双向投资的性质,对我国双向投资能否协调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我国东部地区垂直型的OFDI与水平型的IFDI是相互协调的,中部地区垂直型的IFDI与水平型的OFDI也是相互协调的。因此,我国各地区的IFDI与OFDI虽然存在异质性,但是都协调促进了经济增长,这为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走出去"战略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华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战略性任务,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方略提出近6年来,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程度之深刻、速度之快,是几十年来所没有的,基本遏制住了不断恶化的趋势,开始呈现良性互动的局面,但还存在较多的矛盾和问题。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发展权益同等化为中心,从优化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改革、改善调控政策和完善法律法规等四个方面,切实形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城乡发展 结构调整 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乌云花 张心灵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三产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三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论证第一产业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第一、二、三产业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第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另外,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第一产业的持续发展,使农业实现现代化成为可能。
关键词:
三次产业 农业现代化 协调 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任保平 洪银兴
由于我国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双重演进”的制度变迁特征,形成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同时并存的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对经济发展的延迟效应。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既要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又要推进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加速完成经典工业化的任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我国长期以来工农业发展失调,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工农业协调发展是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只有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我国工农业发展失调现状,走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路子,才能实现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鹤 唐定芬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经济转型期的农业资源与环境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的支持,因此需要重视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通过社会人力、技术资源促进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护农村的环境,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共同发展。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农业资源 环境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凯 余国新 齐子漫
为探讨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关系,基于西北干旱区所辖省份2004—2018年数据构建农业"生态—经济—服务"系统(EES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EES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干旱区15年间EES系统整体水平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显著上升,农业生态环境水平上升幅度较小,波动大;系统耦合度水平较高,协调程度由过渡发展跨入协调发展;系统协调发展类型由生态优先型转变为生态滞后型。针对以上结论,提出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补齐生态短板,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措施等相关建议来保障三者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静 于建平 武彤 刘玮
[目的]探索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规律,为中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协同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方法]通过构建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2004—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发展得分,再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2004—2017年中国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生态系统得分始终高于农业经济发展得分;两系统的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协调程度从中度协调过渡到极度协调。[结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发展"产品品质高、经济效益高、生态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农业,优化财政支农机构、重点支持具有生态正向外部性的项目。加强环境规制力度,以绿色发展路径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的协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华民
有效的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是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壮大,科学技术生产的不断升级,农业经济较其他生产行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我国在不断的推出相关的政策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推出高效农业整改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本文主要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市场经济的变化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中提出新的策略。
关键词:
农业结构 调整 市场经济规律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凯 余国新 齐子漫
为探讨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关系,基于西北干旱区所辖省份2004—2018年数据构建农业"生态—经济—服务"系统(EES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EES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干旱区15年间EES系统整体水平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显著上升,农业生态环境水平上升幅度较小,波动大;系统耦合度水平较高,协调程度由过渡发展跨入协调发展;系统协调发展类型由生态优先型转变为生态滞后型。针对以上结论,提出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补齐生态短板,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措施等相关建议来保障三者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