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99)
2023(11039)
2022(9460)
2021(8359)
2020(7165)
2019(16123)
2018(15753)
2017(30414)
2016(16221)
2015(18243)
2014(18098)
2013(17938)
2012(16594)
2011(15270)
2010(15525)
2009(14808)
2008(14269)
2007(12981)
2006(11341)
2005(10190)
作者
(47612)
(40241)
(40044)
(38305)
(25396)
(19144)
(18243)
(15569)
(14891)
(14139)
(13649)
(13171)
(12603)
(12529)
(12451)
(12407)
(12186)
(11837)
(11588)
(11405)
(9911)
(9869)
(9655)
(9274)
(9140)
(8895)
(8740)
(8682)
(8011)
(7861)
学科
(89523)
经济(89457)
管理(44350)
(40320)
方法(34615)
(31770)
企业(31770)
数学(30901)
数学方法(30639)
地方(20684)
中国(19665)
(19649)
(17084)
(16667)
业经(16225)
(14053)
贸易(14047)
地方经济(13679)
(13535)
农业(13095)
(12907)
环境(12095)
(11206)
(11180)
金融(11178)
(10738)
银行(10713)
(10255)
理论(10241)
(9844)
机构
学院(241782)
大学(239902)
(110945)
经济(108831)
管理(89651)
研究(83307)
理学(77330)
理学院(76448)
管理学(75090)
管理学院(74618)
中国(61841)
科学(49862)
(48951)
(47791)
(42550)
(39707)
研究所(38593)
财经(38527)
中心(37789)
(36234)
经济学(36149)
(34773)
业大(34552)
经济学院(32512)
农业(31318)
(30870)
师范(30585)
北京(30456)
(29255)
(28475)
基金
项目(157011)
科学(123363)
研究(114557)
基金(113841)
(98655)
国家(97883)
科学基金(83668)
社会(74762)
社会科(70979)
社会科学(70959)
(62061)
基金项目(59882)
教育(52353)
自然(52216)
(51268)
自然科(51038)
自然科学(51021)
自然科学基金(50100)
资助(46719)
编号(46426)
成果(37141)
重点(35658)
(35463)
(34679)
(32498)
课题(31712)
国家社会(31345)
创新(30479)
科研(30160)
教育部(29976)
期刊
(126912)
经济(126912)
研究(72411)
中国(42843)
(37275)
(36449)
学报(36416)
科学(33233)
管理(32011)
大学(27204)
学学(25929)
农业(24476)
经济研究(22325)
技术(21271)
(20999)
金融(20999)
教育(20853)
业经(19841)
财经(19786)
(17214)
问题(16386)
技术经济(13994)
统计(13448)
(13249)
(12775)
商业(12567)
(11932)
世界(11420)
理论(11034)
国际(10922)
共检索到358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伟  普雁翔  
本文基于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集聚不足之现实,以城市集聚经济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引入城乡分割的约束条件实证分析了城市与农村工业活动的集聚效应。结果显示,城乡分割导致工业活动在农村与城市的“集聚二元性”,而集聚程度及其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和城乡差异。提高外围地区集聚程度能改善生产效率,这预示不仅要关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也要重视促进城乡经济的一体化,提高经济活动集聚程度,以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嘉莹  沈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高速增长,但实际汇率变动情况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不甚吻合。为解释这一现象,文章在分析我国二元经济下工资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以城市化率作为衡量二元经济结构的变量,提出了包含该变量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拓展模型,并运用ADF检验、特征根估计和协整估计,对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时期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元结构特征通过工资传导机制削弱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的有效性,且二元结构特征越明显,这种削弱程度越强。由此推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二元结构特征的减弱,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将日益显著。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彭清华  
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当前我国人口城乡二元化趋势日益显现,其在区域间的表现是突出的且非均衡的。文章基于城乡视角,分析了人口二元化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化效应机理,并运用混截面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城乡二元化对经济二元结构的固化效应,而这种固化效应更多的是源自劳动力比重的城乡差异性。因此,城乡二元结构的化解路径应十分重视人口这一因素,才能更好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楚仁  陈思思  张楠  
本文从集聚经济角度考察了城市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BACI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库"、"CEPII引力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计算中国273个地级市4位数行业四种集聚指标及其出口到世界236个国家(地区)HS 6位数产品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实证检验了不同的集聚模式对城市出口的二元边际的影响。本文发现四种集聚模式行业内专业化经济、行业间城市经济、行业分散度和行业竞争指数对于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立勇  
首先对我国股市股权结构分置的形成以及维持进行了历史性、现实性认识根源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股市二元股权结构下的行为异化效应,从而得出结论:中国证券市场到了非解决二元股权结构问题、进行新的有效制度变迁的时候了。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经济集聚的外部性导致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会使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空间效应。通过基于结构偏离度的Hamming贴近度、夹角余弦法、PCA等测度了产业结构"两化"水平和技术创新强度,构建了基于经济集聚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1997—2014年间30个省市(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SD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强度对我国"两化"发展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效应;经济集聚是促进创新对高级化空间效应的必要条件,它能将创新对合理化的空间效应放大近4倍;就合理化维度而言,东部地区创新的边际收益高,中部地区集聚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经济集聚的外部性导致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会使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空间效应。通过基于结构偏离度的Hamming贴近度、夹角余弦法、PCA等测度了产业结构"两化"水平和技术创新强度,构建了基于经济集聚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1997—2014年间30个省市(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SD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强度对我国"两化"发展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效应;经济集聚是促进创新对高级化空间效应的必要条件,它能将创新对合理化的空间效应放大近4倍;就合理化维度而言,东部地区创新的边际收益高,中部地区集聚的边际收益高,西部地区依赖政府调控,技术创新强度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效应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长江  高波  
内生于工业化转型过程的工农产业二元性与外生于特定制度的城乡组织二元性交叉重叠,构成了中国特殊的"双重"二元经济。在制度性分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双重"二元经济呈现分离式转型路径,劳动力转移不会进行到两个部门边际生产率相等的一体化状态。因此,非农部门劳动力工资上涨并不意味着剩余劳动力转移结束,剩余劳动力的终结也并不意味着二元经济已经一体化。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城乡部门均已越过了转折点进入了新古典阶段,且非农部门先于农业部门出现转折,但并未进入一元化收敛的状态,两部门逐渐表现出制度性分割市场的一般特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印文  裴平  
本文构造了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指标,选取1995—2013年的样本数据,计算对应年份中国的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值和宏观经济形势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主要结论是:中国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较差,并且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但在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货币电子化明显改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这种改进作用具有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因此,中国不仅要深化金融改革,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还要在防范货币电子化可能产生风险的前提下,以积极的姿态,继续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从而更加显著地提高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有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曾献东  谢科进  
金融集聚是金融资源既集中又扩散的过程。金融集聚在对核心城市经济增长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资本转移、技术扩散及带动产业调整等途径刺激周边地区经济的增长。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研究发现,上海金融集聚不仅对上海的经济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其银行业与证券业发展还对江浙经济增长起到了较为明显的带动作用。上海金融集聚对江浙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作用,特别是对于第二产业的积极影响更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杏珍  
科技人才集聚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会产生经济性效应,又会产生非经济性效应。人才集聚非经济性效应源于宏观层面的环境因素、中观层面的组织因素和微观层面的个体因素,将给集聚区域、组织以及个人带来重大损失。为此,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应齐心协力,共同构建一个科技人才有效集聚的驱动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炜  史晋川  孙福国  
我们以长江三角洲内圈层的上海、江苏省七市和浙江省六市为分析对象,根据历年《浙江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对74个市县基本分析单位1995年~1997年的GDP平均实际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作一比较。各市县1995年~1997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依次从大到小排列在前10位的是新昌县(25.72%)、嘉善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剑平  
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实证分析表明,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下,工业品与农产品理论价格的价值构成、工业与农业地租,均存在着基本的质的差异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研究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的内在机制是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新视角。笔者在二元结构框架下,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探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分化—收敛"门槛效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金融发展存在由农村金融促进城市金融发展向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演进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和市场化因素对缩短城乡金融收敛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结论解释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过程对于外部干预和矫正不敏感的原因,并进一步证明了金融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关系。因此,城乡金融均衡发展有赖于经济结构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研究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的内在机制是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新视角。笔者在二元结构框架下,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探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分化—收敛"门槛效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金融发展存在由农村金融促进城市金融发展向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演进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和市场化因素对缩短城乡金融收敛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结论解释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过程对于外部干预和矫正不敏感的原因,并进一步证明了金融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关系。因此,城乡金融均衡发展有赖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而不是仅仅通过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来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