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8)
- 2023(7628)
- 2022(6175)
- 2021(5788)
- 2020(4769)
- 2019(11063)
- 2018(10834)
- 2017(18414)
- 2016(11430)
- 2015(13165)
- 2014(13581)
- 2013(12325)
- 2012(11698)
- 2011(11061)
- 2010(11526)
- 2009(10553)
- 2008(10030)
- 2007(9314)
- 2006(8777)
- 2005(8220)
- 学科
- 济(60710)
- 经济(60681)
- 管理(23772)
- 教育(21953)
- 中国(21353)
- 业(18770)
- 方法(18659)
- 数学(17135)
- 数学方法(16935)
- 地方(15295)
- 企(14397)
- 企业(14397)
- 地方经济(11932)
- 学(11514)
- 财(11068)
- 理论(10806)
- 农(8948)
- 教学(8697)
- 业经(8666)
- 税(8444)
- 发(8156)
- 税收(7924)
- 收(7887)
- 经济学(7058)
- 融(6769)
- 金融(6769)
- 农业(6674)
- 发展(6579)
- 展(6452)
- 环境(6409)
- 机构
- 大学(164819)
- 学院(154200)
- 济(68437)
- 经济(66950)
- 研究(61733)
- 管理(47167)
- 理学(40073)
- 理学院(39434)
- 管理学(38389)
- 管理学院(38050)
- 中国(37788)
- 京(35778)
- 教育(33329)
- 范(32494)
- 师范(32381)
- 科学(32265)
- 财(32136)
- 所(30331)
- 研究所(27093)
- 师范大学(26822)
- 江(25139)
- 财经(25037)
- 中心(24686)
- 北京(24464)
- 经济学(23141)
- 经(22702)
- 院(21757)
- 经济学院(20536)
- 州(19496)
- 财经大学(18354)
- 基金
- 项目(90055)
- 研究(75883)
- 科学(72930)
- 基金(61847)
- 家(51442)
- 国家(50840)
- 社会(47358)
- 教育(45251)
- 社会科(44618)
- 社会科学(44605)
- 科学基金(43009)
- 省(35688)
- 编号(32632)
- 划(32251)
- 成果(31122)
- 基金项目(30504)
- 课题(27593)
- 资助(26213)
- 自然(23627)
- 自然科(23100)
- 年(23094)
- 自然科学(23094)
- 部(22744)
- 自然科学基金(22687)
- 重点(22104)
- 发(21154)
- 规划(21141)
- 教育部(21039)
- 大学(20919)
- 性(20708)
共检索到266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骏宇 张明
分析了在二元经济背景下,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单位、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行业就业的高等教育投资回收周期,证实大学生在不同区域和部门就业的投资回收周期及长期收入差别很大。学生认知到这种差距,现期就会尽力选择在收益高、回报快的区域、部门就业,从而造成热点地区、热点部门的就业困难;而另一些区域和单位则乏人问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关键在于改变我国的二元经济现实,切实缩小二元差距。
关键词:
二元经济 投资回收周期 大学生就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敬宝
典型调查表明,扩招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率的下降,扩招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范围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这是高等教育投资规模扩张导致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增大、收益降低的表现。要控制投资的增长规模,调整投资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从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扩招 大学生 就业率 人力资本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良 刘子瑜
本研究将大学教育的经济回报分析扩展到毕业后十年,进一步考察了大学教育对于学生毕业后第一个十年内失业可能性的影响。本研究还验证了大学质量对毕业生收入有积极影响,同时不同本科专业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然而,这两个主要因素对毕业生失业可能性的影响却截然不同:一方面,高质量私立大学的毕业生虽然在各类型高校的毕业生中享有最高的平均收入,但其失业的可能性也最大;另一方面,较其他专业毕业生而言,就读于高需求专业如商学、医学等的毕业生,其失业可能性也较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郑志来
人口红利消失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与新增就业量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经济持续增长必然会带来新增就业量,一方面形成适龄劳动力人口巨大缺口,另一方面我国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尤其是本科层次学生和普通本科院校就业率最低,两者之间形成悖论。通过高等学校热衷于"升格"、普通本科院校在校生规模激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路径依赖和普通本科院校没有退出机制等四个方面解释高等教育供给结构性问题是引起大学生就业难与适龄劳动力缺口之间悖论的根源,最后从普通本科院校主体分层设置总体思路、普通本科院校各层主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高等教育多元化供给结构等三个方面论述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悖论 高等教育 结构性改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德文
本文简要回顾了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扩张情况及其影响。鉴于“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面临着劳动力总量和18~22岁年龄组别的供给双高峰,“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应在适度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做好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以及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等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张 教育质量 大学生就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应松宝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影响。笔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多重分割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和一般劳动力就业市场分割因素的联系与区别,探讨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劳动力市场分割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淑娟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群体,是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目前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社会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增长不同步,加之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结合市场经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昕
本文认为,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正视高等教育的私人投资所存在的特定风险。高等教育私人投资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投资的成本发生在短期,收益却发生在长期,而个人是很难对长期情况进行准确预测的。文章提出,国家和社会可以通过提供正确的信息或其他某种特定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在一开始就作出正确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应当采取一定措施来帮助高等教育的私人投资者合理规避这种风险,以避免个人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闫广芬 吴俊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表明,"就业"已成为大学教育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成功范例,为转型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基于高等教育体系与大学生就业二者的关系,以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佛罗里达大学的就业服务体系、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为案例,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力图从通识教育、就业服务、创业教育三个角度出发对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美国高等教育 路径 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耀敬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提出了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 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迎春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影响。从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就业影响和如何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 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建澄 王洪军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缘何难?如何解决难?本文从高等教育现状中寻找问题的关键,进而提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出大学生职业教育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就业 大学生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桥 刘春阳 刘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伴之而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受损的问题日益严重,就业权益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与指导,规范人才市场运作规则,努力构建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体系,是唤醒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意识,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不受损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毕业生 就业权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毅英 黄芳
受外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就业呈现阶段性特征:学历等级化和就业挤占效应明显;企业偏重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出现"去专业化"倾向;泡沫经济致高教规模反向扩张,大学生就业率应声下挫。受高等教育内部二元结构、双层体系和文理分层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对应特点:职业教育就业率高于普通教育;公立高校就业率高于私立高校;人文社科就业率高于理工科。日本的经验启示我们,既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大学生人才模式及就业的影响,也要反思高等教育内部结构、体系和分层存在的问题及对就业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