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3)
2023(12614)
2022(10588)
2021(9597)
2020(7776)
2019(17929)
2018(17487)
2017(32817)
2016(17171)
2015(19638)
2014(19451)
2013(19559)
2012(18945)
2011(17894)
2010(18058)
2009(16751)
2008(16564)
2007(14862)
2006(13861)
2005(13010)
作者
(52941)
(44068)
(44008)
(41895)
(28595)
(21335)
(19922)
(17143)
(17100)
(15770)
(15456)
(14656)
(14568)
(14534)
(14287)
(13757)
(13296)
(12795)
(12795)
(12391)
(11382)
(10965)
(10843)
(10312)
(10016)
(9938)
(9852)
(9621)
(9057)
(8819)
学科
(99035)
经济(98954)
管理(44218)
(42314)
(32382)
企业(32382)
方法(32146)
中国(29692)
数学(27688)
数学方法(27473)
地方(26564)
(24968)
贸易(24949)
(24193)
(22147)
业经(19696)
(17997)
地方经济(16229)
(15650)
(15208)
(14996)
金融(14996)
农业(14992)
(14762)
银行(14732)
(14476)
(14294)
环境(13889)
关系(12518)
(12082)
机构
大学(264144)
学院(262919)
(127740)
经济(125485)
研究(106618)
管理(91792)
中国(81771)
理学(76930)
理学院(75927)
管理学(74800)
管理学院(74284)
科学(60857)
(58442)
(55254)
(54084)
研究所(49830)
中心(44968)
(43847)
财经(42321)
经济学(41637)
(40389)
(38503)
北京(38457)
(38224)
经济学院(37188)
(35513)
师范(35130)
业大(34491)
农业(34277)
科学院(32826)
基金
项目(163547)
科学(128712)
研究(119698)
基金(119655)
(105487)
国家(104665)
科学基金(87375)
社会(79230)
社会科(75364)
社会科学(75350)
(60912)
基金项目(60656)
教育(53385)
自然(53249)
(52415)
自然科(51993)
自然科学(51975)
自然科学基金(51094)
资助(50688)
编号(45633)
(42193)
成果(38343)
重点(37963)
(37263)
发展(34644)
国家社会(34262)
(34099)
课题(33976)
(33389)
中国(33057)
期刊
(153906)
经济(153906)
研究(90734)
中国(59627)
(41857)
学报(40567)
管理(39138)
科学(38855)
(38250)
大学(31057)
(29173)
金融(29173)
学学(29135)
农业(29073)
教育(27295)
经济研究(27084)
业经(22746)
(22697)
财经(22473)
技术(22356)
国际(21403)
问题(20922)
(19757)
世界(18297)
(16416)
技术经济(14549)
商业(12652)
统计(12644)
经济问题(12258)
现代(12080)
共检索到433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佟家栋  周燕  
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并非单向和线性的,而是由城乡相对实际收入导致的此消彼长过程。"民工荒"现象是在出口波动、农产品价格提高、城镇生活成本上升和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等综合影响下出现的就业市场摩擦性现象,并不能说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或中国剩余劳动力即将消失。理论测算表明,中国仍存在近1亿人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二元经济转型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格局并未改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燕  佟家栋  
"民工荒"和工资上涨现象引起较多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议。本文从开放经济与二元经济关系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的二元经济转型是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开放过程的并存。同时,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仍未到来,工资差距仍在行业和地区间存在,并吸引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而外部冲击、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匹配等现象的存在,是造成剩余劳动力与"民工荒"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基于284个地级市宏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上述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虞坷  
改革开放后,我国继续实行以效率优先为特征的非平衡发展战略,倒"U"假说作为非平衡战略的重要理论引入我国,并激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刘易斯转折点、库兹涅茨转折点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当前的研究往往忽视两者之间存在的一种联系。反复争论我国是否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缺乏现实意义,文章欲以中国经济出现刘易斯转折点与库兹涅茨假说的基本特征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逻辑起点,重点解决中国城乡二元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传导机制与线索,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广垠  王天营  
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给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路径,但是,这个发展路径是有条件的。从资源环境的视角,对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应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链环上的产业破解中国二元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环境制约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曙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外贸发展战略的选择是由以下条件所决定:该国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市场规模大小,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该国或地区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据此进行推断,人们通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目前应选择以进口替代为主、辅以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然而,笔者却认为现阶段中国应采取以出口替代为主,辅以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主要理由有:一方面,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改变目前中国出口贸易的不利状况——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贸易条件呈恶化的趋势,实现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在出口替代产业进行制度创新,带动中国整个制度结构的变迁,从而解决长期以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宁冬莉  
伴随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对每个国家经济的引擎作用不可同日而语,国际市场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其形式、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长期指导我国外贸战略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已不再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应逐步淡出比较优势战略,而选择以竞争优势为主导的贸易发展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亚非  
迄今为止,中国改革开放所付出的最大成本之一,就是东西部(注:西部特指广西、内蒙古(西部)、西藏、新疆、宁夏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青海6省,共11个省区。东部特指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个省市)差距的拉大,而且这种状况正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对于中国西部经济来说,实现出口的增长对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改变投资有效需求短缺和消费市场狭小的困境,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全局性的和战略性的意义。中国西部的出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创琳  
淮海经济区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方创琳(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淮海经济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腹部,行政区划上色括江苏省的徐州、连云港、淮阴、盐城,安徽省的蚌埠,阜阳、淮北、宿县,山东省的泰安、枣庄、日照、济宁、临沂、菏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勇  
鉴于近年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停滞,本文在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探讨了资本非农化倾向与二元经济差距之间的门槛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当经济尚未跨过刘易斯拐点,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时,资本非农化倾向将引起二元经济差距较大幅度的降低;(2)当经济跨过(或接近)刘易斯拐点,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时,资本非农化倾向对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促进作用将逐渐降低。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利用1978-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很好的证实了上述逻辑。最后为本文的结论性述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秀芳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尤其是近两三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贸易顺差的大量产生、贸易摩擦的加剧、贸易壁垒的增多、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欧盟对华普惠制待遇的减少以及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和波动等,这些都使我国企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面对贸易环境的新变化,我国应制定相应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从而使我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航  赵景峰  吴航  
我国二元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开始步入劳动力相对短缺的阶段,各项政策都应为顺应客观趋势而作出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作为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变量,应及时调整以促进二元经济的转型,尽量降低其转型成本。本文先通过分析二元经济的三大指标的变动趋势,得出我国二元经济已面临转折的基本判断。然后通过回顾二元经济在开放经济中的发展历程,认为外贸政策是二元经济模式确立和发展的重要变量。再然后运用系统分析法认识到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关键在于促进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分析了不同导向外贸政策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作用。最终得出在刘易斯转折点下,外贸政策要由单一出口导向型向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庄凌  
“对外贸易自乘发展战略初探”一文以马克思的“自乘效率”理论为依据,针对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和外贸效益的巨大作用,提出超越比较利益论的更新观点,具有理论创新和指导我们产业外贸战略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巍贤  
本文应用实际汇率研究在亚洲金融危机和人民币不能贬值的前提下中国贸易自由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出以下结论:降低贸易投入品的相对价格只能是一种临时性措施,而不能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贸易自由化战略。尽管增加出口补贴( 提高出口退税率) 不是一项长期战略,但在财政可承受的条件下, 至少是一项短期甚至是中期的措施。在一般情况下,降低总生产剩余是不可持续的;降低单位劳动成本是实施可持续的贸易自由化战略的关键。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国企改革的成效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可持续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志光  
一、中国对外贸易市场化趋势 (一)进出口额持续增长 1978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仅206.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97.5亿美元,进口额108.9亿美元。到1988年进出口额跃上千亿美元台阶,达到1,027.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75.2亿美元,进口额552.8亿美元。自1993年后,连续三年超过两千亿美元大关,到1996年进出口总额达2,89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510.7,进口额1,388.3亿美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