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43)
2023(18356)
2022(15214)
2021(14175)
2020(11923)
2019(26473)
2018(26039)
2017(50264)
2016(26881)
2015(29848)
2014(29102)
2013(28286)
2012(25037)
2011(21823)
2010(21890)
2009(20525)
2008(20336)
2007(18258)
2006(15837)
2005(14295)
作者
(70375)
(58801)
(58596)
(55632)
(37308)
(27729)
(26628)
(22775)
(22184)
(20943)
(19846)
(19809)
(18474)
(18151)
(17996)
(17794)
(17536)
(17418)
(16901)
(16760)
(14201)
(14190)
(14149)
(13476)
(13162)
(13140)
(12976)
(12952)
(11538)
(11411)
学科
(105749)
(103097)
经济(102948)
管理(102167)
(95147)
企业(95147)
方法(46066)
(39421)
数学(36616)
数学方法(36122)
(34389)
业经(33863)
(28518)
财务(28452)
财务管理(28393)
中国(27140)
企业财务(26973)
(26598)
农业(24171)
技术(21003)
理论(20326)
(19463)
(18939)
(18603)
(18600)
(17902)
贸易(17891)
(17489)
银行(17476)
(17453)
机构
学院(365923)
大学(357680)
管理(151462)
(150207)
经济(147157)
理学(129179)
理学院(127976)
管理学(126085)
管理学院(125342)
研究(106888)
中国(87518)
(76947)
(72681)
科学(60559)
财经(59584)
(56420)
(54081)
(52899)
中心(52390)
(50030)
业大(48530)
经济学(45339)
北京(44394)
(44392)
研究所(44354)
财经大学(44032)
(43057)
师范(42646)
商学(41467)
商学院(41053)
基金
项目(241100)
科学(193554)
研究(183589)
基金(176466)
(150053)
国家(148695)
科学基金(132097)
社会(118851)
社会科(112729)
社会科学(112700)
(95888)
基金项目(93046)
教育(85749)
自然(83270)
自然科(81421)
自然科学(81403)
自然科学基金(79968)
(78240)
编号(75921)
资助(70312)
成果(60366)
(53689)
(53684)
重点(53207)
课题(51214)
(50965)
(50643)
创新(49452)
国家社会(49132)
项目编号(47698)
期刊
(171662)
经济(171662)
研究(104392)
中国(74567)
(67096)
管理(63702)
(50169)
科学(45710)
学报(45255)
教育(38717)
大学(37229)
技术(35999)
(35427)
金融(35427)
学学(35270)
农业(34138)
业经(31004)
财经(30009)
经济研究(26121)
(25822)
问题(21633)
(21056)
财会(20761)
技术经济(18983)
会计(18744)
现代(18116)
商业(17245)
(16580)
(16494)
理论(16231)
共检索到549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苏萍  王涛  张国旺  
能力构建是企业创新与发展不可回避的命题。当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形式被引入企业后,会使得原来的"企业—员工"直接关系转变为"企业—派遣机构—员工"的三方关系,导致企业希望使用劳务派遣,又难以使用劳务派遣的两难选择。作为跨界工作者的派遣员工须接受企业和派遣机构的共同管理,如何实现二元管理机制协同也成为劳务派遣情境下推动企业能力构建的关键点。本文通过对劳务派遣使用中两难情境的深入剖析和对能力构建中二元管理机制的探索,提出劳务派遣引发的三方关系将影响派遣员工在组织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和效果,其中派遣机构会通过正式控制来影响派遣员工的创新活动,企业则会通过非正式控制来影响派遣员工的创新活动,基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雄飞  
《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从严规制的法律条文没能遏制其爆发性增长,形成了一个劳务派遣的制度困局。西方上百年的发展史表明劳务派遣是一种企业正式用工的补充形式。要解决劳务派遣的制度困局,除从制度层面把劳务派遣限定为企业正式用工的补充形式外,更要从体制层面上大力发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用疏导的方式使劳务派遣卸下其不应承担的重负。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利志  
本文结合保险集团公司高管离任审计实务,提出劳务派遣员工风险控制思路,以便规避风险,促进人力资源用工管理效能最大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雄飞  
劳务派遣业的非正常繁荣表明已经制定的有关严格规制的法律制度的失当,问题的关键是没有认清劳务派遣的性质。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展现的劳务派遣性质可以厘清我国劳务派遣困局的真正原因:由于政府的缺位,使劳务派遣的发展偏离了其性质所决定的路径。必须重新构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使其回到其性质所决定的正确路径上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赵武  
关键词: 合同管理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王秀光  
劳务派遣已成为当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重要用工形式,在派遣制员工的使用上显现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都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劳务派遣制用工形式的分析,认为采用正确措施使劳务派遣人员的使用进入正确良性发展轨道,有助于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盛宇华  倪舒舒  
近年来,国有企业劳务派遣规模增长较大,离职率也是居高不下。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使之成为就业者的理想岗位,而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待遇的差别也是高离职率的原因。因此,在国有企业中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影响因素与普通企业相比又有何不同?本文从员工满意度视角出发,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收入性、发展性、人际性和保障性四个影响因素,并建立了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这四个因素对员工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而满意度负向影响员工离职率,从而得出影响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员工离职的因素与它们的影响程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成琳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和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务派遣作为伴随着劳动力市场机制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逐渐发展起来。不久前,笔者到我国某国有油田企业进行调研,对企业的劳务派遣用工情况作了深入的调查了解,认为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伟  廖慧珍  林瑶  
日本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历经了近三十年的沿革,与之伴随的是劳务派遣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旨在分析日本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对企业用工决策的影响,探究劳务派遣规制与更加灵活雇用方式的关联性。首先,评述日本劳动关系传统模式的特点以及传统模式的衰落;其次,分析日本非正式雇佣的兴起;再次,评析劳务派遣的现状及问题,并回顾日本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沿革;最后,分析日本企业对法律规制的回应,探究日本企业用工决策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结论是,近期日本劳务派遣规制对企业用工决策的影响,并不符合传统智慧。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加强并没有导致日本企业转而选择正式雇用,或者更加灵活的用工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慧  任巍  戴磊  
文章基于已有的劳务派遣相关理论和行业的发展现状,从影响中国劳务派遣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专家意见法构建出形成劳务派遣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体系,利用Mat lab软件测算出各关键指标的权重。根据测算结果将构建劳务派遣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为提升中国劳务派遣企业竞争力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广平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行为,基于演化博弈论的方法,通过所构建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结合中国银行的案例,分析了政府规制与企业劳务派遣用工行为之间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政府与企业围绕劳务派遣用工问题之间的博弈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ESS),而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的规制行为主要取决于规制成本、规制收益以及该采取却未采取规制措施所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而企业的劳务派遣用工行为则受到政府规制、来自社会公众的监督以及劳动者自身对雇主形象及品牌的关注和重视等因素影响。最后,围绕如何构建更为公平、有效的劳务派遣用工市场,规范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提出了可供政府及企业借鉴和参考的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建武  
转型经济下的中国,为了在劳动力成本和工作效率之间达成动态平衡,劳务派遣在各类组织中广泛运用。劳务派遣涉及到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以及派遣员工三方,这对传统的基于员工与组织的双边雇佣关系管理带来挑战,继而影响员工绩效。该文分析了中国情境下劳务派遣的内涵与外延,回顾了现有关于劳务派遣员工绩效的研究理论框架及相关实证研究结论,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提出双元组织支持及双元组织承诺对劳务派遣员工绩效的影响机理模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敏霞  
劳务派遣组织的职业化发展将有助于保护劳工在工资、休假、安全卫生及就业歧视等方面的法律权利,而其专业化发展一方面提升劳务派遣组织的理人空间,更主要的是提高雇用业务的专业化服务,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上对派遣劳工的看法,提升其社会地位,有助于我国劳务派遣组织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佳  
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是我国完善多层次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举措,自劳务派遣制进入《劳动合同法》并予以实施后,劳务派遣在短期内出现了非理性繁荣的现象,迫切需要从劳动法理论建设和法律规制的角度进行规范和完善。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劳务派遣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劳务派遣非理性繁荣的原因,重点对《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适用范围的规定进行评析,并提出了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毛忞歆  李诗琪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务派遣作为劳务经济中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我国的劳务派遣业务较国外起步晚,目前仍处于初级应用阶段,操作过程欠缺规范,对维持劳动力市场秩序和维护劳动者权益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以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用工方式为背景,针对派遣单位、用工单位、派遣员工三方在用工过程中存在的非均衡问题,从心理契约的视角提出优化劳务派遣关系的策略,以增强劳务派遣的规范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